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帝全传-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逃走,卢文进派将进驻新州,乘势进攻幽州。周德威见契丹军车幕弥漫山野,闭城坚守。阿保机几次进攻都被击退。八月李存勖所派援兵,由李嗣源等带领至幽州,曷鲁以敌众撤围北退。此次南进受阻,阿保机便命弟弟、大内惕隐安端率军攻打云州及其以南,对晋实施牵制性进攻,自己集中兵力征服契丹以北的乌古、党项诸部。

在北方各部族被降服以后,阿保机再回头南向,对晋用兵。神册五年十月,阿保机亲率大军攻打天德军,攻毁其城,俘晋天德节度使宋瑶,迁当地居民往阴山以南。阿保机发兵分别从居庸关、古北口南下,攻打檀、顺以南(今北京密云、顺义以南),直至遂城、望都等地。李存勖亲自督军迎战。阿保机俘掠一番后北还。神册六年十二月,阿保机再发兵两路,分别从居庸关和古北口南侵。神册七年二月,阿保机改元天赞,继续实施夺取河北的计划,第三次亲率大军攻略晋境。

还在神册初年,阿保机就曾率军征讨突厥、吐浑、党项、沙陀诸族,俘各部酋长及居民一万余户,使党项、回鹘、阻卜(鞑靼)诸族在此后几年中不断遣使纳贡,表示臣服。但仍有一些部族如乌古部等,则仍不断起兵反抗契丹统治。党项部在神册五年叛离契丹。天赞二年,奚族也发生反叛。阿保机决定彻底征服西部党项、吐浑、阻卜等部和东灭渤海。

天赞三年(公元924年)六月,阿保机决定大举西征。他命皇太子倍监国,留守京城,次子德光从行,誓师出兵。七月,阿保机派大将曷剌率先锋军攻破素昆那山东部族(活动于今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以东的部落)。八月,兵至乌孤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山),谕告诸部,继进至古单于国(肯特山以西今乌兰巴托附近)。九月,到达古回鹘城(今杭爱山脉以东、鄂尔浑河上游西北岸),阿保机在这里接受了回鹘、大食等贡献的礼品。十月,遣兵逾流沙(今准噶尔盆地),攻克浮图城(约在今新疆奇台西北),征服了浮图城以西各部。然后东返。次年二月,命德光率军攻打党项,又南攻小蕃诸部。四月,凯旋而归,回到皇都,历时近10个月的西征结束。经过这次军事征服,各部族遣使入贡,表示臣服,归属契丹统治。

西征结束,经过短暂的休整后,阿保机又准备东讨渤海。天赞四年(公元925年)十二月,阿保机下诏征伐渤海,命皇后述律氏、皇太子倍、次子德光皆从行,政事令韩知古、夷离毕康默记、左仆射韩延徽也令率军从征。这年年底,阿保机率军包围了扶余城(今吉林四平市),次年正月初三,攻陷其城,杀扶余守将。渤海国王派军狙击契丹军的进攻,被惕隐安端、阿古只率军击败,正月十四日,被迫率僚属300余人献城出降。

二月,阿保机以渤海平,再以青牛、白马祭告天地,大赦,改元天显。改渤海为东丹国(即东契丹之意),改称忽汗城为天福城。册封皇太子倍为东丹王,谓人皇王,称制决事,建元甘露,特赐天子旌旗。又任命以迭剌为首的左、右、太、次4大相及百官,作为东丹王倍的辅臣。渤海旧臣也分别予以录用。之后,高丽、靺鞨、铁骊、氵岁貊等亦相继投降,归附契丹。

至此,西征东讨两件大事已经顺利实现,阿保机又在内心酝酿着实现夺取河北、挺进中原的更大愿望了。

三月,阿保机率军从天福班师,返还皇都。七月二十日,途至扶余城驻军,傍晚突染急病,不得已下令暂停进军治病。7天后病逝,终年55岁。天显二年(公元927年)九月,阿保机葬祖陵(位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右房子村西北山谷中),谥曰“升天皇帝”,庙号“太祖”。后设祖州天城军为其护陵邑,在其逝世地建升天殿,改命扶余城为黄龙府。

第二百八十九章 太宗耶律德光

一、受助母后代兄承嗣

辽太宗,姓耶律,名德光,小字尧骨。是太祖第二子,母为淳钦皇后萧氏。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生,辽大同元年(公元1008年)卒。公元927~947年在位。

辽天显元年(公元926年)七月,辽太祖突染急病卒于扶余(今吉林四平市)。太祖殁后的第二天,皇后述律平称制决事,一手包揽了契丹的军政大权。

阿保机和述律氏有3个儿子(阿保机共4子)。长子耶律倍,为人聪敏好学,性情外宽内挚,尤好读书,不喜射猎。能作文章诗赋;知音律,善绘画;还精通医药、针砭之术。太祖神册元年(公元916年)被立为皇太子。太祖灭渤海后建东丹国(即东契丹之意),耶律倍被封为东丹王,号称人皇子。次子耶律德光,相貌雄勇威武,精于骑射,长期随父外出征战,累立功绩,参预军国之务,年仅20岁时,就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三子耶律李胡,此时年仅15岁。

阿保机与他的两个儿子倍和德光,对中原文化有着比较广泛的兴趣,都很熟悉汉文、汉字。阿保机就说得一口很好的汉语,只是在契丹族内部不说。他要祭祀一位在汉人中有影响的人物,于是就建孔子庙,命倍秦秋祭奠。而述律后的契丹族传统思想则比较浓厚,她正是以这种思想倾向,来从她的儿子中挑选帝位继承人。

由于耶律倍对契丹人传统的骑射等不感兴趣,汉族知识分子的气息太重,立为皇太子后,参预军国大政,尤表现出崇尚中原文化,倾心汉法,与述律后的意愿相违拗。耶律德光虽也和父兄一样,熟悉汉族文化,写得一手好汉字,但却更娴于骑射,在屡次的征战中获胜,赢得了契丹众将的钦佩,博得了母后的另眼看待。耶律德光自幼对母后奉事恭谨。述律后病了不吃饭,他日夜服侍在左右。每当做了错事,述律后一瞪眼,他就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惟母命是从,故尤为述律后所钟爱。

当阿保机死后,述律氏及诸将领奉阿保机的梓官还皇都之时,耶律德光暗受母后之命,镇压了渤海叛州,赶回京城。这时耶律倍被封为东丹王仅几个月,他让其子监国,也急忙回到皇都。兄弟俩开始了争夺帝位的斗争。

述律氏回到皇都后,匆忙召集朝中大臣们商议国嗣之事,贵族大臣、南院夷离堇耶律迭里首先明确表示:“帝位宜立嫡长!”得到众人附和。见此,述律后知道若强行立耶律德光为帝,势必引起诸臣的抵制和反对,所以她决意先清除反对势力,为德光嗣继帝位扫平道路。

天显元年(公元926年)十一月,述律后以图谋不轨的罪名,首先把耶律迭里等抓了起来投入牢狱,然后对他们严加刑讯,要他们承认“谋叛”之罪。前后被杀者数百人。创制契丹文字的耶律突吕不等人,也被怀疑党附耶律倍,要予以惩办,突吕不只得赶快逃离京城。朝中诸臣,人人自危,无人敢议立嗣之事。

耶律倍清楚地知道自己继位无望,甚至有杀身之祸,便对诸臣说:“我弟德光功德过人,人心所属,宜主社稷。”愿意让位。

大显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耶律德光即帝位,祭谒太祖庙,行柴册礼(契丹保留的新君主即位举行的传统仪式),御宣政殿受群臣朝贺,接受尊号曰嗣圣皇帝,尊述律后为应天皇太后,册妃萧氏为皇后,祭告天地,遣使谕告诸国。至此,耶律德光在母后述律氏的支持下,取代了耶律倍,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太祖阿保机死后,述律后曾断右手置于阿保机陵中以代身殉,耶律德光即位后,为报答母后举立之恩,特为述律后建“断腕楼”,刻石树碑,定太后的生日为永宁节,在太后出生的仪坤州(今内蒙古沙拉木伦河南岸)树立“太后诞圣碑”。而耶律倍被夺取了继承帝位的权力,心中愤恨不平,便只身携带侍臣40余人,泛海经登州(今山东蓬莱)投奔后唐,改姓名为东丹慕华,后又改为李赞华,最后死在异邦。

二、备足机良小获中原

耶律德光即位之时,契丹以西、以北、以东的各少数民族部族经过太祖天显初年的大规模征讨,大都臣服、归属于契丹的统治,契丹的主要劲敌是中原地区的后唐政权。耶律德光决定继续推行对外扩张政策,不仅决心要实现太祖的遗愿,而且还要做全中国的皇帝。

天显三年(公元928年),唐义武节度使(治今河北定县)王都图谋割据自立,唐朝宗发兵征讨,王都遂派人以重赂求救于契丹。借此之机,耶律德光派奚族将领秃里铁剌率军入关,会王都军在曲阳境嘉山之下,与唐将、北面诏讨使王晏球大战。然而,耶律德光军队全军覆没。

闻败讯,耶律德光大怒,即欲倾国亲自出征。这时,后唐却遣使至契丹,提出罢兵修好。朝中大臣也劝谏德光,应观衅而动,不可轻举。耶律德光亦意识到,自己刚刚即位,若出师失利,于自己的统治无益,遂停止发兵,遣使回谢唐明宗,索还涅里衮、查剌等人。自己集中精力整顿内政,巩固国内统治。

耶律德光即位不久,首先营建皇都,展城廓,建品室。天显三年(公元928年)十二月,一是为了安置耶律倍,二是为了防范渤海人民的反抗,升东平郡为南京,扩建城邑,迁徙渤海人移居于此。次年,继行柴册礼后,又会集契丹各部长老、朝中大臣,行再生礼(契丹保留的君主即位时举行的重要仪式,亦为柴册礼的一个组成部分)。天显六年,再命扩修京城。并先后派兵镇压了乌古部(活动于今中苏交界的额尔古讷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和党项部的反叛,同时,仍积极备战,在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制造攻城武器,准备随时大举南侵。

天显八年,后唐政权发生内讧。这时在后唐的耶律倍派人给耶律德光送信,要德光发兵讨伐。于是耶律德光亲自率军南侵。正当耶律德光顺利进军之时,他的妻子萧氏产后得病,不久死去。接着发生了北府宰相涅里衮谋叛南奔的事件,迫使耶律德光中断对后唐的用兵,除留下部分军队继续攻打新州(今河北涿鹿)、应州等城外,大军班师北退。

事隔两年,后唐内部再生变乱。节度使石敬瑭公开叛唐,让桑维翰起草一道降表,连夜送给耶律德光,以石敬瑭向契丹称臣称子、割让卢龙一道和雁门关以北的诸州土地为条件,乞求耶律德光发兵救援。耶律德光见表大喜,于是发兵南下。十一月十二日,耶律德光命在晋阳城内筑坛,备礼册命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把自己的衣袍脱下来,亲手为石敬瑭穿戴上,石敬瑭便穿着所“赐”的契丹服装即皇帝位。答应每年向耶律德光献帛30万匹,割让燕云16州(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土地给契丹。石敬瑭入居洛阳,寻迁都汴州(今河南开封,后升为东京开封府),奉耶律德光之命,拜桑维翰为相,以侄子石重贵镇守河东。

至此,耶律德光夺取河北,挺进中原的宏伟计划获初步成果。

三、控南无望北还身亡

灭唐立晋以后,耶律德光回到皇都临潢。石敬瑭则在耶律德光的扶植下,做了中原皇帝,对契丹毕恭毕敬,以示君臣有别。尽管如此,耶律德光对石敬瑭还是不放心,仍结好淮南南唐、江南吴越政权,以牵制石敬瑭,为自己争取时间休养士卒、整顿内政,为更大规模的南侵做准备。

天显十三年(公元938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和述律太后分别在皇都宣政殿与开皇殿接受了石敬瑭遣派宰相冯道、左仆射刘昫所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