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中众将士衡量局势,当然举双手赞成。于是,隔天一早,赵普便率军士将私下制好的黄袍,群情激动的拥赵入大帐,把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向他跪拜,高呼万岁。

赵匡胤起先佯装推辞,并说了些伦理道德之言,但最后还是拗不过众人的请命,半推半就登上王座。然后整军回师京城,兵不血刃地拉下恭帝,做了宋太祖。史称“陈桥兵变”。

史家论“陈桥兵变”,大多抱持较宽容的态度。主要是认为当时周帝才七岁,而四邻又是满怀野心的军阀,如果趁后周“主少国疑”进犯,天下势必烽烟四起,分裂之局又不知要延续多少年。赵匡胤不流血取得政权,使天下迅速趋于安定,似乎也是功劳一件。

但历史似乎并不是这样演绎的。

赵匡胤立国之后,就因为自己是如此得到皇位的,生怕哪天拥有兵权的将领如法炮制,一即位便演了出“杯酒释兵权”的戏码。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宋太祖干脆订下后世宋朝“以文治国”的最高战略指导原则,使得宋朝有兵无将、国势日衰。

宋朝代代实施中央集权,又任武将被文臣随意糟蹋,虽然朝廷库房不虞匮乏,但最后却都拿来赔款议和之用。所以说赵匡胤是由于自心的恐惧,而陷宋朝于文弱不堪之局,“陈桥兵变”的历史定位似乎是值得商榷的。

智慧悟语:恐惧,是人类内心深处一头不易驯服的野兽。人往往因此产生一种“自卫”的本能,而做出一些冲动的事。

要克服内心恐惧产生的冲动,最好的方法是:等冲动三次过后,再决定你要如何去做!

37。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取得天下后的第二年(公元九六一年),问宰相赵普巩固统治之道。

宋太祖叹息一声,问赵普:“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历经了八姓十二君的变局,兵灾不断,生民涂炭。我想让天下息兵,长久安居乐业,该如何做?”赵普于是趁机建议:“削诸将兵权!”

宋太祖深感赞同,便想了一个柔性劝退的方法。有一天,太祖宴请石守信等大将,饮食谈笑间,太祖就说:“带兵真是一件辛苦事,而且容易引来君臣之间上下猜忌,如果不必带兵,多买些良田美宅,享受富贵,以终天年,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呵。”石守信等领会了皇上的意思,便谢说:“皇上顾念我们的辛劳,又为我们设想周到,真是犹如生死骨肉之亲。”第二天全都称病请辞,交出兵权。历史上对于这次能和平解决权力分配的重大事件,美称为“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之所以提出“杯酒释兵权”,与他生长的时代和成长背景有极大的关联。

一来,他看到唐末专制一方的节度使形同割据一方的军阀,各种势力逐鹿中原,造成五代十国的纷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正说明当时兵灾的可怕。

二来,赵匡胤年轻时,投军于郭威旗下。但郭威曾以“清君侧”名义,举兵攻进汴京。后来,郭威的部下甚至撕裂黄旗披在郭威身上,黄袍加身,称为周太祖。

有鉴于此,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想法,可以说是其来有自。聪明的是,提出和平解决的办法。大凡历朝历代的兵乱之源,常起自于在上位者想中央极权,而有实权的将领又都拥兵自重,于是,一幕幕权力保卫战的人性冲突大戏,一再上演,清初“撤三藩”便是典型之例。

以“智慧”代替“武力”,柔性解决人性中贪婪的权力欲望,是宋朝之幸,也是苍生之幸!

智慧悟语:日本柳生石舟斋,是一名稀世剑客。柳生流剑法曾令德川家康大开眼界,而更令他惊服的是柳生的“无刀理论”。

柳生流主张武道的最高境界是“无刀”,能不拔刀而赴战胜敌。换句话说,便是“制人于战争之前”。解决问题,记得将“智慧”摆在“武力”之前!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38。烛影斧声

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九年驾崩,享年五十。有关太祖之死与传位经过,后世众说纷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所谓的“烛影斧声”之说。

《宋史纪事本末》记云:开宝九年冬天,太祖身染重病。某夜大雪纷飞,太祖召见幼弟赵光义,交待后事。那时宫室内仅他二人,左右无从得知谈话内容,但却遥遥看见烛影下赵光义坐立不安,状似手握一把斧头下劈的身影,铿然有声。然后便听到太祖大声叫道:“好!好!好做!”就死了。

赵光义派人将皇后、皇子请来,年纪才二十四岁的皇后见到赵光义就说:“我们母子的性命都交给你了。”于是天亮之后赵光义即登位称帝,是为太宗。

宋太宗与清雍正的继位之谜,至今仍是中国历史的二大悬案。

传说中的雍正夺位,是将康熙遗诏中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这似乎还有个文字变换的逻辑可寻。

“烛影斧声”中的宋太宗,就被说得较为不堪。一说是赵光义与太祖的宠妃有暧昧情事,被太祖发现,而先下手为强。另一说则更玄奇,说是赵光义进入太祖的寝宫之时,正看见一女鬼为太祖揉背。一惊之下,便抡起柱上的斧头向女鬼砍去,女鬼一闪身,斧子便落在赵匡胤身上,太祖应声而死。

后世史家对于太宗继立,究竟是杀兄夺位,还是太祖本意不传皇子,论战不休。倒也令人想起“君子不处暗世”的圣人之言,果如此,雍正与宋太宗也不会惹来一身腥,而掩盖了两朝鼎盛的文治武功焦点了。

智慧悟语:有句格言:“当一个故事经过第三者的口中,它便使传闻失实。”

现实,有时一如油滑的地面,绕道而行或者铺沙而过,你必须讲究方法。否则,有人揣测你曾重重跌跤是必然的。

39。包公情结

包拯,字希仁,是北宋仁宗天圣年间的进士,因足智多谋,为官清正廉明,后来官拜开封知府、龙图阁直学士、监察御史等职。

正史上的包拯是一位司法改革者,在他之前,百姓提起诉讼,只能以状子陈述案情,不能直接到府衙陈述,造成许多舞弊和冤案。包拯打开法庭大门,让诉讼双方直接陈述是非曲直,再以公正不阿的态度,务求案情水落石出,再加上掼着乌纱帽不干的刚正、不畏强权,倒也赢得了时人一片掌声。

他最有名的一次判例就是“牛舌案”。有一回,一个牛主的牛被人割去了舌头,牛主到开封府报案,包拯教他回去将牛杀了,拿牛肉到市场卖。当时宋朝是明文禁止私宰耕牛的,于是就有个人跑来检举,包拯当庭喝斥他:“你为什么偷割了他家的牛舌而又要告他的状?”吓得那人只好全盘托出犯案过程,认了罪。

其实,包拯早就派人明察暗访,知道这人和牛主有些恩怨,于是用了一招“引君入瓮”的手法,和“做贼的喊捉贼”的微妙心理,精准地破了牛舌案。

因着公案小说的流行和电视剧里一声声“开铡”,包拯几乎变成了神话人物。从“乌盆案”、“秦香莲案”、“铡庞太师案”到“狸猫换太子”……一幕幕大快人心的虎头开铡,又加上南侠展昭和陷空岛五鼠凑进来热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喧腾一次,实教人摸不清包龙图究竟是人是神?

且看看《宋史》。包拯其实是个“面目清秀,白脸长须”的安徽文士,在宋仁宗时担任开封知府也只是一年半的任期。

包拯活了六十三岁,一生公私分明、不畏强权的性格,倒是值得拍案叫好。担任开封知府时,曾因为宦官强占惠民河大筑园榭,以致河道阻塞、遇水泛滥,包拯下令全数拆除违建。又担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力谏仁宗勿派皇亲张尧佐担任节度使,在争谏时,竟喷了仁宗一脸唾沫,也不怕如此犯颜直谏惹来杀身之祸。

所以,简单地说,包公也是人!公案小说中的包龙图是不义社会中,祈求“清官情结”的心理演绎罢了。

智慧悟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渴求一种品格,因为自己无法做到,便寄望他人来实现、来完成。

但“膜拜”一个实践者经常得让自己双膝落地,那何不挺直脊梁,让别人来和你“共鸣”岂不更好?

40。狸猫换太子?

在中国地方戏剧和电影中,有关包公断冤案的著名奇案之一,便是“狸猫换太子”。故事中描述刘后如何从李宸妃手中将孩子与狸猫掉包,据为己有,后又扶为太子以遂自己当太后的私欲,过程曲折离奇,令人瞠目结舌。

但《宋史,刘后传》记载,宋真宗时的刘皇后,其实是一位贤良又大度的皇后。刘后是华阳(今成都)人,从小孤苦伶仃,靠着歌艺、鼓艺在酒馆茶楼谋生。十五岁才被赎身,送入京师襄王府。后被宋真宗选为妃子,郭皇后死,她被立为皇后。刘后无子,便从宫人李氏抱来一子抚养,这孩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史家以为,这事若在汉唐,必然加害李氏灭口。但刘后却授李氏族官职,晋封李氏为宸妃。李宸妃也谨守分际“默然处之宫中”,直至四十六岁辞世。李氏殡敛全用一品之礼,并以水银实棺,可见刘后并非恶毒之人,对李氏也以礼相待。史实与小说,相去如此之远,实教人啼笑皆非。

明末清初是中国公案小说发展最繁荣的时期,两部包公判案最著名小说《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和《龙图公案》,就是这时期代表作。

后世地方戏剧便是取材自《百家公案》第七十五回的“仁宗皇帝认亲母”;以及《包龙图判百家公案》“桑林镇”一章。

“桑林镇”描述的是,包公从陈州赈济回朝,路过桑林镇遇流落民间的仁宗生母李宸妃,这才掀开刘后如何勾结郭槐陷害李妃的皇室奇案。至于“狸猫换太子”的情节,则是后来《三侠五义》这部小说又增加上去的。

在正史里,宋真宗的刘皇后和宋仁宗的曹皇后,并称宋代二大贤后,但一落入小说家之手,却变得如此不堪,这真是成就了包黑子的全名,而坏了刘后一生之大节。

智慧悟语:《佛家感应录》有句话:“拿人一生之大节,快我片刻之狂谈,半夜必有鬼敲门。”

“毁谤”有时会伤害最有德行之人,正如鸟雀喜欢喙食最好的果实。一颗表面受伤的水果,内里往往是丰美甜密的。

41。宋朝第一名将——狄青

宋代名将多为家学渊源再因战功获至擢升,而名将狄青却是从行伍小兵干起,一路做到掌握全国军事的枢密使,这是宋朝历史的第一人。

狄青,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他本是农家子弟,自少习武,善于骑射。应募从军后,碰上西夏发动对宋的战争。狄青冲锋陷阵,杀敌无数。《宋史》本传说他:“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高强的武艺加上特殊慑人的装扮,狄青前后打了二十五次和西夏的大小战斗,受了八次箭伤,却从未吃过败仗。

狄青因为出身贫寒,识字不多,范仲淹惜才,便送给他《左氏春秋》说:“做为将军,却不知古往今来的事情,就只有匹夫之勇的见识。”狄青于是刻苦读书,把秦汉以来的兵法熟记于心。

果然,狄青终于成为宋仁宗时代的栋梁之才,不但抗击西夏,还平了广西南蛮智高之乱,名垂青史。

狄青出身寒微,却不轻贱自己,一路自修、习艺而为宋朝第一名将。

狄青远征南蛮之时,边将轻视他的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