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大发感慨。英雄末路时的无奈慨叹,无疑会给这种悲壮再增添些许悲哀的色彩。
其实在兵败垓下之前,对命运,项羽应该还有过一次慨叹。刘邦攻下彭城后,项羽带着三万人马从齐地赶来,将刘邦军打败,一路追杀至灵璧东边的睢水边上。汉军当时慌不择路,拥挤着过睢水,以致“睢水为之不流”,那狼狈样儿就别提了。最后楚军“围汉王三匝”,实施战略合围,摆出一副全歼的态势。而就在此时,“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风云突变,一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迎着楚军的方向就来了。楚军猝不及防,风沙迷眼,于是大乱,包围圈也被汉军趁机撕开了一个口子,刘邦趁着乱劲儿,“与数十骑遁去”,颠儿了。
这是项羽置刘邦于死地的一次绝好的机会。然而,天不遂人愿,历史就在这里转弯了。在此之后,虽说项羽也多次将刘邦逼入困境,但再也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命运给项羽开了一个玩笑。
但那时的项羽,感慨绝不会像后来在乌江边上那么明显,或许他只是望着刘邦仓皇远遁的背影冷笑一下,说句算你小子走运,也就回去喝酒庆祝了。因为彼时的刘邦,在项羽眼里就是小菜一碟,根本不算什么,消灭他是迟早的事。这次没灭了你算你走狗屎运,下次就没这么便宜了。
这次转机对刘邦来说,无异于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他踌躇满志地带着具有绝对优势力量的军队前来伐楚,那是势在必得的,对结果的预期是毫无悬念的,结果却靠着偶然一场大风的帮助才勉强逃命,不知刘邦彼时彼刻作何感想。是否也会将这种机缘归功于他的天子之气,而发出天助我也的慨叹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次就是项羽在垓下带着八百人突围,最后只剩了一百来人,走到阴陵(你瞧这名字),因为杀得昏天黑地,最后迷失了方向。正巧见田边有一种地的老汉,便上前询问道路,老汉随手一指:“左”。于是项羽调整马头,率众人向“左”奔命,结果“陷大泽中”,被湖泊挡住了去路。
这个种田的老汉不知道是干嘛的,也不知是真不认识路还是故意说错。估计故意说错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既在此耕耘,必然是当地人,应该熟悉环境。而且面对杀气腾腾的武士,他也并没显出有多慌乱。也就是说,这不是个一般意义上的农民。
既要故意说错,就肯定有他的理由。痛恨楚军,或是痛恨项羽,亦或是痛恨项羽发动战争,扰乱了他的生活,总之不会没来由的。这里是项羽的治下,支持者应该多于反对者,这个反对者居然让项羽碰上了,还向他问了路,他还如愿以偿地故意说错了,如此之巧,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冥冥中的巧合。也正因如此,项羽才耽误了逃跑的时间。这一耽误,汉军的追兵也就到了。
当然,项羽最后选择自杀的结局,和这次命运的偶然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这件事无疑又在项羽心中多增添了一份沉重,犹如压弯骆驼的稻草,并非那最后的一根就有多特殊,而是它代表了无数根稻草累加的一个结果。
【4。命运的把握】
行文至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解释下命运。看看命运到底是什么?命运其实是对自己未知的、或者说不可把握的东西的一种模糊诠释,是根据以往的生命累积,对未来作出的预判。这个预判是否准确,能否成功,其间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所以命运具有不确定性。在通往未来的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坎坷。当我们无法面对这些坎坷,又不能给自己一个很好的解释时,便用命运这个模糊的词汇加以概括。其实,面对人生,还有一个态度问题,还有一个如何把握的问题。
面临人生的低谷,有人会失意,会彷徨,会沉沦,会看淡人生,会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从而也就丢掉了很多机会,错过了生命中的许多美好的瞬间;有人则很理智,他们并不怨天尤人,而是会静下来,听一听,看一看,好好总结一下,也会找别人来商量商量,让别人从旁观者的角度帮着分析一下,等彻底搞清怎么回事了,便会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然后继续整装前行。
在这方面,刘邦和项羽都曾有过积极的态度。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刘邦放走徙人的过程。这其实也是一种命运的抉择。徙人逃跑,刘邦等于失职,泗水亭长的位置肯定是保不住了。也就是说,刘邦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将会被打破,今后的人生也会就此发生改变,甚至是不是还有今后的人生都很难说。刘邦当时也可以有别的选择,比如找些人顶替,比如托托关系走走后门。但是刘邦选择了下海,去做山大王,这是对自己今后人生的一个决断,是对自己人生命运的一个挑战。
这既是刘邦处事的哲学,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个把握。与刘邦类似的,项羽也把握过一次,就是杀宋义夺兵权。项羽被楚怀王排挤,在北上救赵的队伍中,只是个次将。应该说,最初的项羽是屈服于命运的,或者说他是遵从领导安排的,只要是帮着实现灭秦大计就行。结果宋义志不在此,于是项羽便要主宰自己的命运了。
宋义被任命为上将,一方面是人为,因为楚怀王在项梁死后获取了兵权,想削弱项家的权势,也急于找个人取代项梁的位置;一方面其实也是命运的巧合,因为宋义的出现实属偶然。宋义最初在项梁手下混事。项梁与秦军对阵,节节胜利,在定陶大败秦军时,项羽还斩了秦将李由,于是项梁开始轻敌,觉得秦军不过如此。这时宋义就上谏,说“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让项梁别骄傲,骄兵必败,秦军现在不断派主力过来,还是小心点好。项梁此时感觉正爽,哪里听得进去?就觉得宋义碍事,便派他出使齐国,来个眼不见心不烦。结果宋义在路上遇到齐国派往楚国的使者高陵君,二人在交流天下大事时,宋义对高陵君说:“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武信君就是项梁,是项梁给自己的封号。说我断定项梁一定会败,你慢点去,走快了连你也死在那儿了。后来章邯反扑定陶,项梁果然大败,项梁本人还在这次战斗中身亡。
后来高陵君就将宋义的这次预言告诉给了楚怀王,楚怀王一听,觉得宋义是个人才,找来一见,果然谈吐不凡,于是拜为上将军,可谓一步登天。
项羽在杀宋义之前,与宋义有过交涉。宋义这人并无带兵经验,对战事有预判,不一定就能打仗。宋义率领大军走到安阳便不走了,“留四十六日不进”,观察形势。项羽便急了,项羽对秦朝本就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叔父项梁又是被秦军打死的,他还想通过这次救赵行动和秦军来次殊死搏斗呢。结果宋义并不那么想,这就产生了矛盾。
但项羽杀宋义的念头也不是一下就形成的。最初项羽和宋义据理力争,试图通过劝谏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项羽向宋义建议,说秦军现在围困巨鹿,调兵很匆忙,咱们应该趁他们还没完全准备好,和赵军里应外合,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结果宋义大不以为然,认为当下应该静观其变,秦军如果被赵军打败,咱们就不必多费一道手,直接挥兵西指,进军关中。秦军如果打败赵军,势必也会损失巨大,咱们正好趁机将他们拿下。虽然最后宋义没听项羽的意见,项羽也是做了最大努力的争取,也算是对前途和命运的一个争取。争取不成,项羽这才杀了宋义。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常说谁谁谁风光,那只是外人看来,其实都是由无数心酸和艰辛换来的。不能面对失意,就不会有辉煌的人生。跌倒后爬起,也并不意味着结束,在未知的前方道路上,你也许还会栽更大的跟头。人生不在乎你栽了多大跟头,而在于你最后如何站起,如何到达终点,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人生的挑战,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放徙人和杀宋义,是刘邦和项羽对命运挑战的典型事例,这两件事也让他们二位迎来了人生的转折。这其实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不屈从于命运的典型事例。只是,项羽没将这种态度进行到底,他最终还是向命运低了头。刘邦一方面相信命运的眷顾,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努力着,在他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他一直采取着积极的态度。这也是他们二人获得不同人生结局的一个原因。
【5。冲劲儿与韧劲儿】
精彩的人生,一定充满着激情,有着勇往直前的冲劲儿,像一头初生的牛犊,不知疲倦,也不知什么是危险,一味地向前猛冲;而完美的人生,则一定是起伏跌宕,有着百折不挠的韧劲儿,就像面粉遇着水,会越和越筋道。韧性考验的是人与命运抗争的耐性和持久性。它需要你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换你的方式和角色,这关乎到你是最终战胜命运,还是屈服于命运。
项羽的人生就是精彩的人生,他表现出了极强的冲劲儿。在跟随叔父项梁起事之后,项羽独当一面,四处冲杀,所到之处皆屠城,表现出极强的攻击力和破坏力。项羽从一怒之下杀宋义取而代之,到破釜沉舟打败强大的秦军主力,项羽的冲击力尽情显现,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他成为号令天下的西楚霸王后,这种凌厉的气势更是达到了顶点。
项羽的冲劲儿是无人能比的,每一次的成功,就加重了下一次冲击的砝码,一次强似一次。冲劲儿讲究短促的爆发,在瞬间发出最大的能量。但它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就像你一拳打在沙包上,会感到力道的存在,而打在棉花上,你一定感觉不到力量的冲击。
在接下来的楚汉对峙中,项羽的冲劲儿便受到了阻碍。刘邦并不和他正面交锋,不是坚守不出,就是打游击、搞截击,牵着项羽的鼻子走,最终把项羽拖得疲惫不堪。项羽的冲劲儿,最后也变成了焦躁与不安。
刘邦没有项羽那种无坚不摧的冲击力,却表现出无与伦比的韧劲儿。比如被封汉中王,刘邦低调就位,就表现了他的韧性。按说这个分封也不错,可是此时的刘邦对自己的要求已然发生了改变,如果他还是泗水亭长,你让他做汉中王,他不美得晕过去就算不错了。可此时他有资格占更好的位置,比如关中,这本该就是他的。汉中和关中两地别看紧挨着,中间就隔一个秦岭,可汉中那地方差多了。不说那时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关中,就是现在,汉中也没法和关中比,相当于北京市长去青海、甘肃等地当省长,级别虽然一样,却没在一个档次上。
这就像如今的人事变动,比如市区的一个副职,本来期望接任区长干干,大家也都这么认为,而且早就开始提前请客庆祝了。结果一掀盘子,去了老少边穷的县城,虽说职位一样、级别一样,但他肯定不满意。这还不光是实惠不实惠的问题,还有面子,他觉得抬不起头来,因为舆论早就造出去了。所以刘邦失去关中而去就任汉中,当时心情的失落可想而知。但他最终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摆出了一副心满意足的姿态,并烧毁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以“示项羽无东意”,表明自己要扎根汉中的态度。这份隐忍,便是韧性的一个完全体现。
兵败彭城,则更加凸显了刘邦的韧性。刘邦当时羽翼已丰,军队数量占据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