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信行业地人到邮政去?”
“现在电信和邮政都是一家又怎么不可以?目前邮政的效益比电信的还好,他们能揽储能卖邮册赚钱,所以那些人肯定愿意过去,等几年电信发展起来了,效益好了,他们未必就会去。”许蕾分析道。
“想不到我们蕾蕾还玩阴的。我怎么听起来象是在推他们入火坑一样?呵呵……”
“啐,好心没好报。我告诉你要换趁早,现在机房又不多,估计你们县也就二十几个老值班员吧。安排起来应该不难。”许蕾笑骂道。
“这个问题暂时放在一边,还有一个问题我想向你请教。”鼎突然想起昨晚到达乱坟岗问那个机线员接线盒地位置而机线员不知道的事。
“呵呵,这么客气?说吧,薛局长。”许蕾又笑道,“我现在好有成就感,局长问我。”
“哈哈,你就得意吧。你们的机线资料是怎么管理的?就说你管的移动中心吧。你们的电路、光缆杆路的资料如何管理的?”次被她逗笑了。
“这个……这个还真被你问住了,我发现我们这里也是一团糟。特别是现在城市建设很快,杆路今天是这个样子,过几天城区改造一搞杆路又是那个样子。开始我们还把资料跟着更新,但很快就放弃了,工作量实在太大,设计院的人连新设计都忙不过来,那里有功夫更新旧资料。你们呢?”许蕾说起这个问题也是一大堆地意见。
“嗨,我们的资料都装在机线员的脑海里。”说道。
“呵呵……,我们也差不多。”许蕾大笑起来。
“熟悉情况的机线员一走,新来的机线员就双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只能展开双腿去调查,脚走到哪里资料也就到了哪里。”鼎道。
“哦,那你们的机线员很厉害嘛,看一遍就记住了。”许蕾调侃地说道。
“你就别讥讽了,能记住就怪了。前几天我们县城放号,机线班就喊没线可放了,我就奇怪了按原来地设计图纸应该有一百对线过去,现在才放了五十多门怎么就没线了?我一调查,嗨,发现那个乱啊,真是没法说。不说户外的那些皮线象鸟窝,就是交接箱里面也是乱成一团,很多线不知道连到哪里去了,下级交接箱的线比上级的还多。造成有线闲着却装不了电话。”
“那你有什么想法,我也想不出好办法。”许蕾道。
“我想……我想搞一个机线资源计算机管理系统。现在只有初步想法,就是将光缆线路、用户线主杆线路采取计算机管理,不知行不行。”
“计算机管理系统?很时髦的。你现在说的太笼统,能不能简单地举一个例子,我看看。”许蕾道。
“举个例子……就假设从县局到支局,哦,干脆就是用英文字母代替。假设一条光缆杆路连接A、B、C、D、F五个局。当你查询资料的时候首先给你一个按地理位置画的网络拓扑图,可以一段段的放大,上面可以找到电杆编号、数量、重要的标识物如道路、河流、桥梁。可以查询到每个光纤接线盒地位置,也能查到每个电杆对应的光揽长度。这样一来,处理故障就很容易了,只要测距仪测出故障点的距离,我们就能在电脑上立即找到相应的电杆位置。而且这些资料随时可以打印出来给新的机线员。”
“真有这个系统确实不错。而且可以添加各局的光端机设备进去,再加上各光系统和电系统的分配以及具体的电路走向,那么我们对整个网络就能了如指掌,能够大大提高各种故障的定位效率。最大的问题是资料的输入和及时的更新。”许蕾一下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如果更新不及时,那么这个系统的作用就大大折扣了。后面的管理甚至比你开发出来的系统更重要。”
第160章 【卡车撞电杆】
是啊,如果资料不及时输入,整个系统就会无用。从在建工程做起,让随工人员填充这些资料,只要他们有心,一天用半个小时就可以了。更新的话也好办,没有更新电脑里的资料前不容许更改线路和设备。改造项目必须由电脑打印出许可通知交主管领导签字。这样就能保证资料的及时更新。”
“你的意思是先让大家尝到甜头,又从最简单的开始,以后逐步把旧的加进去?”许蕾问道。
“是的。其实现在电信大发展,过去的工程占的比重并不大,从现在开始新的都加进去了,过几年旧的加进去还是不加进去问题都不大,它们只占很小很小的比例。主要是让这些使用这觉得输入资料不麻烦,一天半个小时算什么。”
“那确实,我们对那些旧资料之所以不更新,实在是不敢更新,画图的量太大了。有电脑就方便多了。你电脑行吗?”许蕾担心地问。
“我在大学最喜欢的就是计算机,花时间最多的是英语,最庆幸的没有谈爱。C语言我是顶呱呱的。”语和计算机上下了一番工夫。
“什么乱七八糟的,那你试着编编看。如果好,我们局第一个买你的。”许蕾笑道。
“多少钱?”薛华鼎笑问。
“看你用多长时间。”
“为什么要看时间,应该是看功能好用不,完善不。如果我三个月时间编出来呢?”
“那就一千八百元买。”许蕾道。
“如果六个月编出来呢?”
“那就三千六。”
“什么逻辑,时间越长越贵?”
“你一个六百元工资。几个月完成就用几去乘六百罗。真蠢!”
“那我用一辈子的时间编。”
“等你死了再拿那些钱有什么用?”
“元旦的时候到上海买一台好电脑。”
“行,要不让我爸爸找那些走私犯给你带一台好的来。”
“哈哈,他们现在不是不走私了吗?”
“说习惯了,呵呵,我现在就跟爸爸去说。不说了,再见!”
……
看着薛华鼎放先话筒,彭冬梅先递一杯茶给薛华鼎,然后故意张大嘴巴道:“哇。一个电话打了四十多分钟呢。呵呵,难怪你们地电话费都报销,原来谈爱都是谈工作。哥,我好佩服你们。”
薛华鼎接过茶杯,笑道:“佩服你个头。还不是今后想偷懒。”
……
这天下午,薛华鼎见手头事情少,就跟办公室主任黄贵秋打声招呼后到电信股喊上曾国华一起到县城的街道上查看用户线路情况,特别是看看那些安装在建筑物墙壁上的用户线是不是还象原来一样凌乱。
二人骑着自行车。骑一段路就下来推一段,边走边查看路边的线路边小声地评论着。
自薛华鼎担任电信股长后,安排曾国华督促机线班的人对线路进行了整改,情况比以前有一定程度的改观。但远远没有达到薛华鼎心目中的要求。
不过薛华鼎也没有怎么批评曾国华,只是告诉曾国华哪里再改一下,哪里的线不应该那么顺便而已。
其实曾国华是老职工,自然知道这些,但苦于人手不够一时很难改造到位,所以也就是听着,没有向薛华鼎拍胸口订保证或者说对不起之类地废话。
看了几处,二人正要继续前行的时候,薛华鼎却接到了一个电话:“薛局长。是薛局长吗?我是陈伟军。”
薛华鼎连忙问道:“陈股长,什么事?”
陈伟军快速地说道:“我刚才接到黄矛镇邮电所机线员黄志军的电话,说是一辆高速公路建筑队的大卡车撞断了我们很多水泥电杆。我们邮电局的人和线路施工队的黄经理他们带人去找他们评理,那些人蛮不讲理,不但不答应赔偿,而且还大打出手。打伤了一个施工队员。还把我们维护中心的随工员柳长春打伤了。你说怎么办好?”
薛华鼎急忙问道:“伤员情况怎么样?是在建工程还是已经交付使用了的带电话客户地工程?”
陈伟军犹豫着说道:“这……我不是很清楚,伤员估计不是很重,也许是在建工程吧。”
薛华鼎思考了一下,说道:“既然情况都不熟悉,你也不要急。你马上跟安保股的梁股长说一声,请他和你一起到现场看一下,了解一下情况。首先是看看伤员情况怎么样,有问题先送伤者上医院,其他的缓一缓没关系。如果需要我出面你再找我。我现在给汽车队
,让他们给你们安排车辆。注意到了现场不要激发协商不成就报警,不要乱来。”
陈伟军现在对薛华鼎是言听计从,很爽快地应道:“好的。有什么事我会很快与你联系。再见!”
—
挂了陈伟军地电话又给局汽车队打了电话后,薛华鼎问曾国华道:“那个施工队的黄经理现在是不是在黄矛镇做线路工程?”
曾国华刚才听见了薛华鼎与陈伟军的对话,就回答道:“是的。计划元旦前后进行工程验收。”
“那就是说那里的工程还没有交付我们使用?……,对了,曾工,你看了蔡志勇编写的线路工程验收资料吗?”薛华鼎将自行车掉头,准备回局。
曾国华也跟着掉头,回答道:“看了。很详细,不过实际操作恐怕很困难。估计二天才能验收完一个工程,太费人工了。那么多数据要测,真要是不合格,难道推倒重来?”
薛华鼎道:“真有多项指标不合格,那该推倒就推倒。该重来就重来。本来就应该严格要求,施工队平时就应该把握好,时时刻刻注意工程质量。如果我们不这么严格把关,等我们把工程交付给维护人员后,他们不指着我们的脊梁骨骂娘?”
曾国华没有再反驳,沉默了一下后说道:“还有一个就是他提出的,从水泥电杆中随机抽检一根做破坏性试验,这可不现实。”
薛华鼎哦了一声。问道:“不就是一百多元钱吗?砸烂一根让我们看看至少放心些。”
曾国华不屑地扫了薛华鼎一眼,冷笑了一下,正准备说才想起薛华鼎是副局长,慌忙收住后,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地说道:“只要钢架线上去了,再砸烂一根就可能发生事故。”
薛华鼎摇头道:“不会。砸之前甩开钢架线就是,再说,我们完全可以在他们埋好电杆后而架设钢架线之前。提前做这个破坏性试验。”
曾国华不得不点了点头,但咬牙坚持道:“我还是觉得有点小题大作。今后我们统一采用局里的电杆后,更加没有必要做这个破坏性试验了。”
薛华鼎有点诧异曾国华地固执,心里一动。但他还是不动声色地说道:“我的意见也是在局里全部采用自己生产电杆之前实行这个没有办法的办法。等我们自己的电杆足够了。就不会这么做了,要做也是在电杆厂做。”
曾国华心不在焉地哦了一声,没有再说话,不过内心开始紧张起来。
二人骑车回到局里,陈伟军和安保股梁股长已经出发很久了。
电信股里只有资料员刘平、负责移动基站建设和维护的马敬堂还有正在审核线路工程资料的蔡志勇。当薛华鼎进来地时候,办公室里的几个人都客气地打着招呼,薛华鼎也坦然地接受着昔日同事甚至领导地恭敬。
薛华鼎接过刘平递上的水,喝了一口后,问马敬堂道:“马工。黄矛镇的基站开通后情况怎么样?”
马敬堂笑着道:“很好。本来就是为将来覆盖高速公路的,现在那里的用户少,都好打得很。覆盖范围可以达近十公里。呵呵,下次你回家就可以用大哥大打电话了。”
跟几个人说笑了几句,薛华鼎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局办公室的干事小王看见他回来了就送来了几份文件。薛华鼎苦笑了一下,接过文件开始认真阅读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薛华鼎的电话响了,刚一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