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绿野狂飚-从诺曼底到易北河-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悴パ菟怠A璩�1点,希特勒那颤动而嘎哑的声音在夏日的夜空中传遍全世界:
我的德国同志们!
我今天对你们讲话,第一是让你们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安然无恙;第二是为了使你们了解在德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次罪行。
一小撮野心勃勃、不负责任同时又愚蠢无知的军官合谋杀害我,以及与我在一起的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的将领。
冯·施道芬堡伯爵上校放置的炸弹在离我右边两米的地方爆炸,它使一些与我精诚合作的同事受了重伤,其中一人已经去世。我本人只受了一点轻微的擦伤、碰伤和烧伤。
我把这看作是上天降大任于我的一个证明。。
因此,我现在命令,任何军事当局、任何指挥官和士兵都不得服从这个阴谋集团发出的任何命令。我同时命令,人人都有责任逮捕任何发布或持有这些命令的人,如遇反抗,可就地处决。。这一次,我们将用我们民社党人习惯的方式来同他们算帐。
施道芬堡何许人也?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军官,一人出身高贵的名门之后,一个英勇无畏的爱国志士。他的外曾祖父是拿破仑时代普鲁士的英雄格奈瑟瑙将军,曾与沙恩霍斯特将军一同主持军事改革,创立了普鲁土总参谋部。他才华横溢、博览群书、热爱文学、喜欢音乐。们他却令人不解地选择了枯燥乏味的军人职业。1938 年他31 岁时被选拔进总参谋部任职,正是在那一年,纳粹的徘犹主义使他第一次对希特勒产生了怀疑。从那时起,这种怀疑便与日俱增,并逐渐走向否定与消灭。
大战爆发后,他作为参谋军官到过波兰、法国和苏联,他目睹了党卫队的大屠杀、阴森可怖的集中营,这使他对第三帝国的幻想彻底破灭了,发誓要推翻希特勒的暴政。他与克卢格的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密谋分子特莱斯科夫将军结识后,立即成为密谋集团——“黑色乐队”中的一员。这个集团有许多知名人士,其中有陆军总参谋长贝克、前莱比锡市长戈台勒。1943 年2 月,他被派到北非隆美尔的第10 装甲师。在突尼斯前线,他被地雷炸成重伤,左眼瞎了,右手没了,左手也只剩三个指头。看来,他这辈子算是交待了,起码干不成什么大事了。在这种情况下,退伍回家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他却用左手的三个指头吃力地给陆军办公厅主任奥尔布里希特将军(又一个密谋分子)写了一封信,要求重返部队。他对来医院看他的妻子说:“我觉得我现在必须做一点事情来挽救德国。”
奥尔布里希特安排他作了自己的参谋长,并升他为中校。很快,他以他那勃勃的生气、清楚的头脑、宽广的思路、杰出的才干,赢得了大多数密谋分子的拥护和信赖,成为“黑色乐队”的核心人物。他还以在德国的数百万外国劳工有暴乱的危险为掩护,精心制订了一个由国内驻防军接管权力及要害部门的计划,代号“伐尔克里”,井巧妙地取得了希特勒的同意。
盟军在法国的成功登陆,令施道芬堡大吃一惊,甚至使他犹豫起来。他担心随着盟军和苏军的节节胜利,在德回败局已定的情况下,除掉希特勒还有用吗?盟军会就此停止进攻吗?弄不好还会担上“背后插一刀”的恶名,说是他们促成了德国的灾难,反而让希特勒逃脱了罪责。最后,贝克、戈台勒等人主张继续干,理由是尽管杀了希特勒也免不了德国被别人占领,但至少可以尽早结束战争,使德国人民早一天安宁,还可防止俄国人打进德国,并向世界表明,除了纳粹德国外,还有“另一个德国”,从而使投降条款不至于那么苛刻,特莱斯科夫更是义无反顾地指出:“必须不惜任何代价进行刺杀的尝试。即使失败了,在首都夺权的尝试也必须进行。我们必须向全世界和我们的后代证明,德国抵抗运动的成员敢于走出决定性的一步,并不惜为此甘冒生命之险。同这个目标相比,其他都是无足轻重的。”
施道芬堡顿开茅塞,立即着手准备刺杀行动。但从何下手?由谁下手?真是好运自然来,6 月下旬,施道芬堡被提升上校,官拜国内驻防军司令弗洛姆将军的参谋长。这个职务不但使他可以弗洛姆的名义发布命令,而且使他可以经常见到希特勒。这两个条件是政变行动所必备的,又恰恰提供给了施道芬堡!是上天有意安排的吗?但这种安排也有其不利因素,即施道芬堡必须在同一时间一身兼二任:用炸弹杀了希特勒唇要赶快脱身,从大本营赶回柏林指挥国内驻防军夺权。两项任务都必须他一个人完成,无人能够分担其中的一项。这就必然隐藏着某些危险因素。有可能不能亲眼看到希特勒的尸体,因为他自己不能死,必须远离现场,旦要尽快脱身;脱不了身呢?那下一步在柏林的行动就无法展开,德国仍是纳粹的天下;即使脱了身,他也要在路上花去宝贵的两三个小时,而这两三个小时是夺权最关键的时刻,可他却什么事也干不成!
7 月11 日,机会来了,他奉召到伯格霍夫向希特勒汇报补充兵员的供应问题。一枚英制定时炸弹藏在他的公事包里。他曾反复练习用三个手指拿一把夹子引发这枚炸弹。但他没有行动,因为党卫队头子帚姆莱不在现场。事先,人们曾商定,最好来个连锅端,把戈林和希姆莱也一起干掉,以防这两个人反攻倒算。胃口太大了,第一次机会就这样丧失了。回到柏林,他会见贝克和奥尔布里希特,坚决主张不能再错过下一次机会了,不管戈林和希姆莱在不在场。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身边的人一个个被捕,整个密谋随时都有可能暴露。“好吧,”二人表示同意。
机会很快就又来了。7 月15 日,施道芬堡再次奉召向已搬到东普鲁士“狼穴”的希特勒报告补充兵员情况。下午1 点。他夹着皮包走进会议室。两个小时前,留守柏林的奥尔布里希特已下令执行“伐尔克里”计划,军队开始向首都运动。会议中间,施道芬堡出去给奥尔布里希特打了个电话,证实柏林方面已按计划行动,现在就看他的了。但当他回到会议室去引发炸弹时,却发现希待勒已经走了,而且再没回来。他沮丧地又急忙再给奥尔布里希特打电话,要他马上停止执行“伐尔克里”计划,命令军队尽快撤回军营。但凯待尔和弗洛姆已经知道部队调动的事,责问奥尔布里希特是怎么回事,后者解释说这是一次演习,才好不容易搪塞过去。
“在确切知道希特勒已死之前,再也不能干调动军队这种冒险的事了。”奥尔布里希特发誓说。
“下次我决不会再失败了。”施道芬堡也发誓道。
7 月20 日,天气又闷又热。施道芬堡起得很早,6 点刚过就同副官哈夫登中尉驱车前往伦格斯道夫机场。前一天下午,他被通知第二夭中午去向希特勒汇报关于组建“人民近卫师”的情况。他通知了贝克,后者将在他赶回柏林前暂时负责指挥政变。在回家的路上,他到一个天主教堂作了祷告。
“狼穴”位于拉斯膝堡附近一片密林之中,内外有三层建筑,每层部围以地雷阵、地堡群和通电的铁丝网。党卫队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防守十分严密,连常来常往的高级将领也必须侍一次有效的特别通行证方能进入。
施道芬堡坐了3 小时的飞机来到拉斯滕堡。进得“狼穴”,他先去找统帅部通讯主任菲尔基贝尔将军(密谋分子),约好炸弹一响,就切断“狼穴”
的所有电话、电报和无线电通迅,使它同外界特别是柏林完全隔绝。然后,他来到凯特尔的办公室,把帽子和皮带留在外面的会客室。凯特尔告诉他,因下午2 点半元首要接待来访的墨索里尼,因此会议从1 点提前到12 点半,并且改在地面上的木结构会议室举行,而不在通常情况下举行这类会议的地下避弹室。
马上就快12 点半了,凯特尔和施道芬堡离开房间去会议室。刚出屋没几步,施道芬堡说他把帽子和皮带忘在会客室了,要凯特尔稍等片刻,便转身回到屋里。在会客室,他迅速打开皮包,用一把小夹子启动炸弹上的引爆装置——玻璃管,让里面的药水流出来。药水将在10 分钟后把一根很细的金属丝腐蚀掉,于是撞针就会弹出来击发雷管。他刚把这一事情做完,凯特尔就在外面催他了。他抓起帽子奔出房间。
4 分钟后,他们走进会议室时,会议已经开始。会议室的窗子都开着,正中间放着一张沉重的用很厚的橡木板做的大桌子,上面堆放着地图。希特勒背对门坐着,正在听陆军副总参谋长豪辛格作东线形势汇报,并不时用放大镜看地图。进屋后,凯特尔走向希特勒左边的座位,施道芬堡则走到右边距希特勒不到两米的位置。中间隔两个人。他把皮包放在厚实的桌子底座内侧,便愉偷溜了出去。不幸的是,靠近皮包站着的一位名叫勃兰特的上校军官觉得它碍脚,便把它拿到桌子底座的外侧。这样,不但距离远了,而且还隔着一块厚厚的木板。
东线的战况快要汇报完时,凯特尔才发现施道芬堡不见了。到前厅去找也没有。这时时针指向12 点42 分,豪辛格将军正讲到“如果我们在贝帕斯湖周围的集团军不立即撤退,一切灾难。。。

“轰!”炸弹爆炸了。
施道芬堡此时正站在离爆炸点200 码的地方。看到会议室象中了一颗重磅炸弹一样烟火升腾,碎片翻飞,他兴奋地以为希特勒必死无疑,便转身匆忙离开“狼穴”。他连唬带蒙地过了三道关卡,直奔机场,回柏林发动他的政变去了。
然而,希特勒并没有死,甚至连重伤也没负。勃兰特上校那下意识的移动皮包,救了希特勒的命。当凯特尔挟着他走出燃烧的房间时,几乎认不出是他了——脸被烟熏得黑黑的,头发在冒烟,裤子被撕成碎片。他的右臂无力地垂着,不能动弹;两耳嗡嗡作响,显然耳膜被震坏了;背部和屁股被划破了,那是被掉下来的一根房梁擦伤的。其他人一个当场被炸死,三个受了致命伤。他们是勃兰特上校、希特勒的副官施蒙特将军和空军总参谋长科尔登将军。
起初,惊魂未定的希特勒还以为炸弹是从偷袭的敌方飞机上扔下来的,因为房顶塌下来了;约德尔则按着流着血的头说,一定是建筑工人在地板下放了定时炸弹,因为地上炸了很深一个坑。后来,人们才从各种线索怀疑到施道芬堡身上——他怎么放的皮包,怎么溜出的会议室,怎么骗过了岗哨,怎么上飞机回了柏林。闻讯赶来的希姆莱立即下令,逮捕施道芬堡!
希特勒这时想起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去办,那就是到火车站去亲自迎接来访的墨索里尼。经过一番打扮,他象个好人似地出现在站台上,同墨索里尼热烈地握手、拥抱,并告诉他刚刚发生的事。回到“狼穴”后,他径直把墨索里尼引到被炸毁的会议室观看,并激动他讲述了当时的情景及这次事件给他的启示:
“很明显,我决不会碰到什么不幸的意外。这无疑是命运要我继续前进,完成我的事业。。在我今天奇迹般地死里逃生之后,我比过去更加深信,我所从事的伟大事业必将度过难关,最终取得胜利。”
墨索里尼连声附和:“说得对,元首。今天在这里看到这一切之后,我绝对赞成你的见解。上帝有眼,伸出手保护了你。。在发生了今天这一奇迹之后,不能想象我们的事业会遭到什么不幸。”
随后,希特勒为墨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