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9·11"委员会报告-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8年中期,形势发生了改变,据说伊拉克这次采取了主动。1998年3月,在本·拉丹的公开“反美圣战宣言”发表以后,据说两名“基地”组织成员去伊拉克与伊拉克情报人员会面。7月,伊拉克的一个代表团到达阿富汗,先会见了塔利班,后会见了本·拉丹。有线人称,其中一次会见或两次会见显然是由本·拉丹的一名埃及代表扎瓦西里安排的,扎瓦西里本人与伊拉克有联系。1998年,伊拉克处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之下,这种压力以12月份的一系列空中袭击而达到顶点。    
    伊拉克官员与本·拉丹或其助手在1999年也进行了类似的会面。据说在这段时间,本·拉丹与塔利班的关系有些紧张。据报道,伊拉克官员提出,伊拉克会给本·拉丹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难所。本·拉丹拒绝了,显然他认为他此时在阿富汗的处境要比选择去伊拉克后的处境更为有利。该报道叙述了双方的友好接触,并且在憎恨美国问题上有共识。然而我们至今没有证据表明双方早期或者此时的接触最终发展成合作行动关系,也没有证据显示伊拉克与“基地”组织一起开展或采取了反对美国的袭击行动。


第二章 新恐怖主义的基础“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重新崛起(2)

    由于沙特阿拉伯人和其他金融家与“金链”的联系,本·拉丹最终在阿富汗取得了强大的经济地位。通过他与穆拉赫·奥马尔的关系以及这一关系给塔利班带来的资金和其他方面的利益,本·拉丹能够规避一些行动上的限制。当塔利班其他领导人对本·拉丹提出异议时,穆拉赫·奥马尔却依然支持他。在阿富汗,本·拉丹有他在苏丹时所没有的行动自由。在这个国家,“基地”组织成员可以自由地走动,可以不经办理签证或其他移民程序就进出边境,可以购买和进口交通工具和武器,还可以享用阿富汗国防部的牌照。“基地”组织还利用阿富汗国有的阿利亚纳航空公司来运送资金进入阿富汗。    
    塔利班似乎向所有想到阿富汗训练营的人敞开了大门。与塔利班的结盟使“基地”组织获得了训练、培养战士和恐怖分子、进口武器、发展与其他“圣战组织”和领导人的关系、策划和部署恐怖行动的避难所。本·拉丹保留着他自己的住所和营地,用来审查和训练新招募的人员。他还帮助阿富汗进行基础设施及项目建设,并从中获益为伊斯兰运动全球化网络的运作服务。据美国情报部门估计,从1996年到“9·11”袭击,在本·拉丹支持的阿富汗营地接受训练的战士的总人数应当在1万~2万之间。    
    除了训练战士和特别行动人员,“基地”组织还利用这一庞大的住所和营地系统来预先审查新加入的候选人。数千人到过营地,但是真正成为“基地”组织成员的不超过几百人。从建立那天起,“基地”组织就一直训练和传授辨别“有价值的”候选人的方法。    
    “基地”组织同时还继续与中东地区的许多小组进行密切合作,这些小组所在的国家包括埃及、阿尔及利亚、也门、黎巴嫩、摩洛哥、突尼斯、索马里和其他国家。本·拉丹还在苏丹时就已经与这些小组建立了联系。“基地”组织还加强了它与伦敦“基地”和欧洲大陆、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山脉的其他办事处的联系。本·拉丹声称他与南亚和东南亚的极端主义者也有联系,这些极端主义者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伊斯兰祈祷团和介入克什米尔冲突的几个巴基斯坦小组。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1998年2月的“圣战宣言”似乎已经成了重新崛起的强大“基地”组织发布的公共信息。在资金筹措系统重建以后,本·拉丹又一次成了“圣战”运动中的富人。他保持着或恢复了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恐怖分子的众多联系,而“基地”组织的内部关系也进一步得到加强。    
    “基地”组织的内部核心仍然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分成等级的小组。在这一小组中,有规定的职位、任务和薪水。核心内的多数人员向本·拉丹宣誓效忠。其他行动人员献身于本·拉丹或他的奋斗目标,接受他委派的任务,但是他们并不宣誓效忠本·拉丹,而是保持或者试图保持一些自主性。“基地”组织还有一些支持者,他们属于更为松散的圈子中的人,他们向“基地”提供资金,在营地训练,但在本质上他们是独立的。即使这样,他们仍然是“基地”组织潜在的人力资源。    
    在与扎瓦西里的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合并以后,“基地”组织向人们承诺,它将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总指挥部,而不再需要伊斯兰武装咨询委员会。本·拉丹已经做好找回他在苏丹失去的一切的准备,他随时准备向“蛇头”下手。    
    在组织恐怖主义的行动中,“基地”组织的作用也有了改变。在转移到阿富汗以前,它着重为联盟小组成员实施的行动提供资金、训练和武器。但1998年夏天在东非发生的对美国大使馆的袭击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在本·拉丹和他的主要助手直接监控下,由“基地”组织策划、指挥和执行。


第二章 新恐怖主义的基础“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重新崛起(3)

    大使馆爆炸    
    早在1993年12月,一组“基地”组织的行动人员就开始在内罗毕为未来的袭击寻找目标。该小组的领导者阿里·穆罕默德是一名前埃及军官,在20世纪80年代到了美国,参加美国陆军,并成为布拉格堡的一名教官。布鲁克的法拉奇清真寺的极端分子(包括1993年对世贸中心的袭击中被定罪的一些人)都曾经受到过他的指导和训练。侦察小组还包括一名计算机专家,他写的那些捧场式的文章要由“基地”组织领导人审阅。    
    侦察小组在内罗毕的一所公寓里建立了一个临时实验室,用来冲洗通过监视获得的照片。“基地”组织的各种行动人员和领导人经常在此居住,或者在他们去往肯尼亚的基层组织时,偶尔在此碰头。“基地”组织军事委员会头目班西瑞继续担任基层组织的行动指挥官;但是因为他总是到处走动,本·拉丹又派了另一名行动人员即哈里德·艾尔·法瓦兹作为驻地管理人。侦察小组采用的技术监控和通讯设备包括从……(此处删去3个字)德国商人那里得到的先进摄像机。侦察小组还对位于吉布提的目标进行监视。    
    早在1994年1月,本·拉丹就收到了小组计算机专家制作的附有示图的侦察报告。他和他的军事委员会高级成员——班西瑞、他的副手阿布·哈弗斯·艾尔·马斯(又名穆罕默德·阿提夫)——以及“基地”许多其他领导人审阅了这份报告。他们认为内罗毕的美国使馆最容易攻击,因为汽车炸弹可以在附近安放。于是开始制定行动计划。在一些行动人员——军事委员会高级成员和几个与肯尼亚小组有关的行动人员——被派往黎巴嫩真主党训练营时,“基地”组织已在数月之前便开始为袭击制定策略方案。    
    可能部分是因为袭击迟迟未能付诸实施,肯尼亚的基层组织发生了一系列内部分裂。对此,本·拉丹1995年在苏丹遭遇的困难、1996年他向阿富汗的转移、为与塔利班建立关系而花费的数月时间,正如班西瑞的溺水事件一样,都可能是影响因素。    
    1997年8月,肯尼亚小组陷入瘫痪。据《伦敦每日电讯》报道,“基地”财政委员会的前头目马达尼·艾尔·塔伊比已经向沙特阿拉伯政府投降。文章不正确地说沙特阿拉伯人正与美国和英国当局共享有关塔伊比的消息。几乎在同时,基层组织成员了解到美国和肯尼亚特工搜查了新的内罗毕驻地管理人维蒂·艾尔·海奇在肯尼亚的住所,而且海奇的电话也被窃听。海奇是美国公民,20世纪80年代,他在阿富汗与本·拉丹一起工作过。1992年,他到了苏丹,成为“基地”组织的一名重要的负责资金的行动人员。当海奇回到美国在大陪审团面前接受对本·拉丹的调查时,基层组织管理人的工作由海伦·法苏尔接替。海伦是肯尼亚公民,早在1990年就是本·拉丹赴苏丹的先头小组成员之一。海伦给若干地点发出了题为“关于安全形势”的报告传真,提醒“东非的全体成员现在处境十分危险”,这部分是因为“美国知道……(本·拉丹)的追随者……在索马里实施袭击美国的计划”。该报告还作出了要避免进一步暴露情况的指示。    
    1998年2月23日,本·拉丹发布了他的“公开圣战宣言”。本·拉丹的组织和扎瓦西里的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正着手合并,因此,“圣战宣言”的措辞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斟酌。在公开发表“圣战宣言”不到1个月,准备袭击美国使馆的小组被全部开拔到内罗毕和达累斯萨拉姆。指示的时间表和内容都说明,在本·拉丹发布“圣战宣言”时就已经作出了袭击美国使馆的决定。    
    后来的4个月都被用来在内罗毕和达累斯萨拉姆建立分队。基层组织的成员租借房屋,购买制造炸弹的材料,购置交通工具。为帮助他们组装武器,又派来了至少1名炸弹专家。在内罗毕,他们还租用了一家宾馆的客房来进行上述活动。在袭击前夕,他们购买了自杀袭击用的卡车。    
    当这一切都在进行时,本·拉丹继续改进他的公共信息内容。5月7日,“基地”军事委员会的副头目穆罕默德·阿提夫给本·拉丹的伦敦办事处发出了一份由阿富汗的一群教长所作的新的“圣战宣言”的传真。一周后,宣言出现在《阿拉伯圣城报》上,这份报纸曾经最先公开本·拉丹的“2月圣战宣言”。宣言传递了同样的信息——穆斯林继续履行“进行反对伊斯兰敌人的‘圣战’、将美国人赶出波斯湾地区”的责任。2周后,本·拉丹在ABC新闻台作了电视会谈,口号一样,但加上了新内容——“我们不区分穿军装的美国人和美国平民百姓;他们都是‘圣战宣言’中所说的目标”。    
    到8月1日,小组中未直接介入袭击的成员基本上都从东非撤出。剩下的人准备和组装炸弹,购置运输工具。8月4日,他们对内罗毕的使馆作了最后一次侦察。到8月6日晚,除了运输队和一两个承担消除现场证据痕迹任务的人留下以外,所有其他人都离开了东非。回到阿富汗后,本·拉丹和“基地”领导人离开坎大哈去了乡下,以防美国的报复。内容为“以袭击成功感到骄傲”的几项宣言被传真给了位于巴库的“基地”组织——埃及伊斯兰“圣战”联合办事处,并附有“立即”传送给《阿拉伯圣城报》的指示。其中一份宣言标题是“为圣地人民的解放而战斗的伊斯兰军队的组成”,另外两份——分别为遭受袭击的两个大使馆所准备——宣布袭击的任务已经由这支“伊斯兰军队”中“某营”的“某个连队”完成。    
    8月7日上午,装满炸弹的几辆卡车大约每隔5分钟一辆地开进两个大使馆——上午10:35到达内罗毕大使馆,10:39到达达累斯萨拉姆。很快,一个电话从巴库打到了伦敦。事先准备好的信息也用传真发到了伦敦。    
    对内罗毕美国大使馆的袭击使大使馆遭到严重破坏,并使12名美国人和201名其他的人丧生,后者几乎都是肯尼亚人。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