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避免与希特勒的顽固不化的态度下正面交锋。而更主要的一点是,他们想借此机会向最高领导报告一下军队的实际状况、训练水平和机动能力。
当时的。“些记录毋庸置疑他说明,西线司令官们,特别是莫德尔和曼陀菲尔所提出的见解,使大本营在尔后的时间里,不得不加以认真考虑。然而,希特勒对此却置之不理,11 月10 日,他签署了由国防军指挥参谋部起草的“关于进攻(阿登攻势)的准备和展开的命令”。之后,他又把战役目标拔高到政治和战略范畴,即“通过消灭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卢森堡一线以北的敌人兵力,扭转西线战局、甚至是整个战争的局面”。在这项命令的开头指出,“即使敌人在梅斯两翼的进攻,以及即将对鲁尔区的突击,使已方丢失大片地域和阵地,也甘冒巨大风险,将此役进行到底。”“展开结束”日期,定于11 月27 日。
此后,前线司令宫们仍通过各种途径,继续提出他们的异议。然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不得不于11 月25 日给西线总司令“——一个最终答复”:“元首。毫不动摇地。。坚持原进攻计划的目标和范围。。坚决拒绝“小解决方案”的设想。。”两天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再次被派往西线,并在其日记中写道:
“从西线返回后向元首汇报。
1、大解决方案不变。”
但紧接着却出现了这样的话:
“2、缺编部队必须补齐。建议随后提出。”
由于发起进攻的日期己到,而部队尚未到齐,而且由于接连不断的防御作用,使“陆军的补充和整编迟延”,使进攻日期“一再”向后推移,最后将进攻日期定为12 月10 日。
此外,国防军最高司令还过问进攻准备工作中的无数具体细节,其中绝大部分都由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为“进攻程序的方针”,下发部队。对此,约德尔在日记中均有记载,下面列举几段:
11 月3 日:“元首不想把猎虎式坦克交给快速部队,而想交给步兵小部队。。虎王式(虎Ⅱ型)坦克太重,有损底盘”。。
11 月10 日:“。。a)3000 吨(燃料?运输能力?)。。目前无法从意大利和(东线)北方集团军群那里得到保障。。
为了坦克的运行,薄冰层应。。
人民冲锋队应在前沿阵地夺取战利品。”。。
11 月17 日:“在最后一夜必须把一切都埋藏。
1、首先是居民区、司令部——最后再进行一次一分钟袭击。
2、然后是炮兵部队。
3、火力最强的平射火力不要对付火车站,那里无关紧要。”
11 月18 日:“进攻开始时间要统一,否则有报警的危险。只有对部队适合时,才搞夜间进攻。
所有的阿尔萨斯人都必须从。。前线部队中。。调离”。。
11 月28 日:“西线进攻部队的被子是否能送去?还有鞋。可让部队报告”。。
12 月6 日:“将海军作战浮舟交给第6 装甲集团军(横渡马斯河运河)。”
从这些记录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中一部分摘自于1918 年统帅部为“由阵地战转入进攻”而制订的条今;另一部分来自于希特勒当时作步兵作战经验。对空军没有下达较详细的指令。
1944 年11 月20 日,希特勒终于想放弃混凝土几乎尚未完全干燥的“狼穴”了。红军步步逼近,威胁着东普鲁土省的大门。过去一直被视为中转站的柏林,现在终于成了德国大本营的营址。象过去在贝希特斯加登一样,德国领率机构的工作和居住地点仍是十分分散:希特勒和几个副官住在已被严重炸毁的总理府的避弹室里;凯特尔和约德尔搬人位于达莱姆的国防军统帅部过去的备用宿营地,温特尔将军领导的参谋部先是驻在附近的一座空军办公搂内,后又迁到措森——紧挨着陆军总参谋部。国防军统帅部的首脑们与三军将领们,只有在总理府举行的形势讨论会上,才能聚集在一起,并耗费掉宝贵时光。
12 月18 日,希特勒从柏林迁到位于黑森的瑶海姆附近的齐根贝格营地的指挥所。这个指挥部是1939 年为西线战局准备的,代号“鹰巢”。1940年春,托特组织特意为希特勒的那些傲慢的、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亲信”修
建了齐根贝格庄园。而现在,大本营第1 号宿营地却安扎在森林中的一个深深的地下室里,参谋部和第Ⅱ号宿营地座落在远离此地的弗里德贝格。陆军总参谋部再次迁到它在战争开始时的所在地——措森。
尽管西线司令官们的历次陈述均遭到拒绝,然而莫德尔元帅和冯·曼陀菲尔将军,这时又加上泽普·迪特里希和西线总参谋长威斯特法尔将军,于12 月2 日在柏林总理府又作了最后一次努力,试图说服希特勒改变其进攻计划。莫德尔元帅作为将军们的主发言人,在持续数小时的谈话中,以坦诚相见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陈自己的见解。结果,又再次付之东流。希特勒甚至拒绝以“小解决方案”——他称之为“半解决方案”——作为话题。他只答应解决现在部队装备严重短缺的状况。这次谈话所涉及的内容,可以约德尔的日记中得知一二。约德尔写道:
12 月8 日:“现存7150 立方米燃料,还有6000 立方米。。包括来自东线的2400立方术。其余生产的燃料。。必须立即运输。。,64 列火车弹药,55 列已到,3 列已经发车,4 列在装车;”12 月12 日:“第7 集团军还缺。。2 个舟桥纵列,东线工兵营,首先是气艇。”
象1940 年西线战局一样,此次作战由12 月7 日推迟到14 日,最后在12 月12 日定于12 月16 日发起进攻。
由于作战物资的大量短缺,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司令官们多次采取的拒绝态度,使这次“阿登攻势”在现代人眼里,是一次颇为值得怀疑的行动,在它开始之前,就己注定要失败。然而,德国大本营中的人们却另有所想,这可以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写给莫德尔元帅一份通知中,看出为作战失败而预先想出的全部托词。这份通告还是在12 月15 日,即进攻开始之前送给莫德尔的。文中写道:“。。已经作出最后几项决定;。。取得胜利的切先决条件都已经。。具备,进攻的规模完全决定于进攻过程中的指挥;。。如果。。遵守作战指挥原则,。。肯定可以取得重大胜利。”
在此其间,希特勒按照以往历次重大战局之前的习惯,于1944 年12 月11 日和12 日——每天利用半天时间,将参加此次攻势的全部高级军官,直到师长,都召集到“鹰巢”大本营,对他们发表了一通漫无边际的长篇大论。这次讲话内容同10 天前在柏林对冯·曼陀菲尔将军时所谈的大致相同。希特勒除了谈了军事观点外,还谈到了促使他作出决定的政治动讥。他说:
“战争对于所有的参战者来说,自然是一次对负荷能力的考验。战争持续越久,这种考验就变得越加严酷。只要对成功抱着某种希望,这种考验就可以忍受。一旦在某一时刻,这种对胜利的希望破灭了,通常也就无法凭借意志的力量来忍受这种考验了。这就好比一座堡垒,只要它还有希望得到解围,它就能够继续战斗。因此,逐渐削减敌人的胜利信念,通过进攻使敌人明白,他们的计划从开始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这是很重要的。这只有通过成功的进攻来取得,成功的防守水远达不到这一目的。因此,人们不能不断地崇尚守势、防御是战斗的更强有力的组成部分这条原则。。。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这一方所投入的兵力总量,总是同我们的敌人一样大的。我们不能忘记,敌人的部分兵力还在远东对付日本。这个国家——除了中国之外,拥有1 亿多人口,在技术装备上也占有重要位置。
尽管如此,人们必须清楚,如果长时间地依靠防守的坚定性过日子,那么终有一天还必须要用成功的进攻来取代。因而,从战争一开始,我就一直在作出努力,只要有一线可能,就进攻,使战争不致陷入世界大战的局面。尽管如此,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这就同我们的盟国背离联系在一起了,这自然还要采取进攻方式。。但只有两方中的一方认识到,象这样的战争再也无法取胜了,这才能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因此,使敌人认识到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任务,要想使他们认识到这一问题,最快的办法是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占领他们的领土。如果一方已经被迫进行自卫,进行防守,那么,这时的任务就是通过无情的打击,还要使敌人认识到尽管情况如此,他们什么也没得到,而战争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同样重要的是、要刮用每一个瞬间来加强这种心理影响,使敌人明白,他们的一切都是徒劳的,使他们绝不能指望投降,绝对不能,绝对不能。这是决定性的,敌人任何一点最微小的投降征兆,都会使敌人取胜的希望死灰复燃,使广大失望的群众重新充满希望,而甘愿承担一切困苦和贫乏。因此,敌人对于公布悲观失败主义的备忘录——就象1917 年作的那样,或者公布档案材料——就象我们今年经历过的一样,这样作的危险性,敌人知道得很清楚,它可以一直使敌人抱有希望。但是也能出现奇迹,这就是要通过奋力一击,使局势发生突然的转变。敌人必须明白,它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会获得成功。如果敌人通过人民的态度,国防军的态度,通过它所遭到的沉重打击而明白了这一点,那么,终有一日他们的精神力量会彻底崩溃。弗里德里希大帝在他战争的第7 个年头所取得的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成就,将会再现。人们也许会提出这样的反驳:是啊,当时的形势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的先生们,当时的形势与现在没有什么不同。当时,他所有的将军,其中包括他的亲兄弟。。,几乎都对他是否能取得胜利持怀疑态度。他的行政专区主席,以及来自柏林的部长们,组成代表团,向他提出请求,希望他立即结束战争,认为他也不能取得胜利了。一种男子汉的坚韧不拔的毅力。使战争继续进行下去了,并最终出现了转折的奇迹。也许还有人争辩说,如果没有俄国沙皇的更迭,这一奇迹绝不会出现。这一争辩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如果在战争的第5 个年头就投降了,那么,在第7 年,也就是两年之后的皇位更迭也就完全无关紧要了。人们必须要等待时机。
还应该仔细考虑以下几点,我的先生们。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象我们敌人所组成的联盟这样聪明,它由多种不同的分子所组成,有着完全不同的目标。我们今天在敌人那里所看到的,都是当今世界上最极端的东西:一方面是极端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是极端的马克思主义国家;一方面是一个垂死的世界帝国——英国;另一方面,是一个一心要取而代之的殖民地——美国。就是这些国家,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已经日复一日地陷于分裂。我想说,如果谁象一只蜘蛛那样,坐在网中,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他就可以发现,这些矛盾是如何在一小时一小时地发展。如果这时再给它几次沉重打击的话,那么这个勉强维持的共同阵线。随时都会随着一声霹帘而崩溃。联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都希望能愚弄别的伙伴,从而得到些什么:美国企图继承英国的衣钵;俄国企图取得巴尔干和海峡,取得波斯石油,伊拉克,波斯湾;英国企图保住它的地位,加强它在地中海的地位。换句话说、有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