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计生办主任-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继军有些犹豫。

    不管怎样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李支书,总归是有必要的。

    “滴,滴”赵继军把手机捂在耳朵上,静静地等待着李支书手机接通的那一刻。

    “喂!”一个低沉而又浑厚的声音。

    “李支书吗?”

    “哟,小赵啊!”电话那头的声音变得洪亮起来。

    “您老身体咋样了?想你啊。”赵继军真诚地说。

    “在家休息呢,身体没问题,我也惦记着你这个小伙子哟。”

    电话里传递着李支书与赵继军的那份忘年之情。

    “这几天工作还顺利吗?”李支书关切地问。

    “我碰到点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才好。”赵继军嘟起嘴说。

    “碰到啥问题了?下午不忙的话,到我家来吃晚饭,聊一聊,我这老头对不住你呀,在这之前还没邀你到我家做过客呢。”李支书开起了玩笑,想必精神状态还好。

    “那我下午可就去蹭饭吃喽!”赵继军高兴地说。

    “好啊!非常欢迎!呵呵。”

    “我不知道路啊!”

    “村部南边不是有条马路吗,你往西面走……”

    挂了电话,赵继军一想到马上能见到老支书的那张可爱的“车辙”脸,心里是一阵的兴奋。

    锁上办公室的门,正碰上从厕所里出来的高金发。

    “小赵,急匆匆地去哪儿?”高金发好奇地问。

    “出去办点事!嘿嘿。”

    “这小子!”高金发望着赵继军的背影,善意地骂了这么一句。

    想想在李广洲家门口受的窝囊气,着实让人感到有些委屈,真想查个水落石出,睹一睹村民们的嘴,至少要打压一下李广洲那嚣张的气焰。正是这种想法,改变着赵继军的心态,原本有些犯难让人恐惧的事,一瞬间变成了一种挑战与乐趣。

    李支书正站在一处没有院子的有些破旧的楼房门口,朝着赵继军所在的方向张望着。

    赵继军看到了李支书,李支书却像木头似的仍面无表情地“立”在那里。看来老头的眼神不太好使了。

    走近了些,赵继军下了自行车。

    “李支书!”赵继军显得有些激动。

    “赵啊!”李支书往前走两步,握到赵继军的手之后,不肯撒手,抬着头用欣赏的目光打量着赵继军好一阵子,大有久别重逢的味道。

    扎上自行车,赵继军随着李支书往屋里走,一个头发灰白的老大娘正戴着一付老花镜缝补衣裳。

    “这是我老伴,你阿姨。”李支书高兴地介绍。

    “阿姨好!”赵继军主动打起招呼。

    李支书的夫人将眼镜摘了下来,笑呵呵地说:“好啊,是小赵是吧。坐吧!”李夫人慈祥的面容给赵继军一种十分温暖的感觉。

    “老太婆,你去搞口吃的去!”李支书冲夫人叫嚷着。

    “这个臭老头,家里一来客人就冲我嚷,呵呵。”李夫人说着站起来往厨房走去。

    这是一个布置非常简单的客厅,一组沙发,一幅壁画,一张八仙桌和四条板凳。房间并不小,故显得很空旷。

    墙壁有一处鼓起,掉了一屋皮,略微露出了水泥的痕迹。这幢楼房看来应该有些年头了。

    “赵啊,家里比较简单,莫见笑哦。”李支书客气地说。

    “老人家说得哪里的话呢,俺家还没有楼房住呢。嘿嘿。”赵继军送给李支书一个傻笑。

    赵继军把目光集中在那块破了的墙壁上,这一细节李支书已经注意到了,否则也不会说出下面的这些话:

    “小赵,我跟你阿姨都这把年纪了,也不想再找人修补了。”李支书说着指了指“破壁”。

    “这房子就留给其他人再补吧!”李支书语出惊人。赵继军不解地问:“留给其他人?您是说……”

    “我只有一个女儿,她嫁到了外省,生活条件还可以,我想我跟你阿姨百年之后,就把这房子卖了,把钱捐给咱们村的学校,用来改善教学坏境和教职工生活水平,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是放个屁也能添把风嘛。”

    “呵呵”赵继军被李支书最后的一句话给逗乐了。

    “房子卖了,把钱捐起小学。”赵继军揣摩着这句话,不由得重重地看了李支书一眼。
第九十三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
    李夫人在厨房忙活了半天,步履蹒跚地将菜挨个端上桌。赵继军看不过去便要站起来跟着一起端菜。

    李夫人摆着手说:“没准备多少菜,还有最后一个,你坐吧,孩子。”

    一碟油炸花生米,一盘豆芽菜,里面放了少许的红辣椒,一盆鱼。

    “小赵,我平时只炒一个菜,你来了加了两个,也不多。”李支书指着桌上的菜客气说。

    “李支书,菜够吃就行。我过来主要就是看看你,当然也讨教点问题啦。”

    “你碰到的问题,饭后上去谈。”李支书指了指楼上。

    “嗯,好的。”赵继军轻轻地点了点头。

    “老伴啊,把那瓶茅台酒拿出来。”李支书喊道。

    “好哩!”李夫人答应着。

    乖乖,看不出,生活简朴的老支书,敢情喝酒都是茅台啊。穿着打补丁的衣裳,吃着豆芽菜,喝得却是国酒,有点不可思议,或许这才是真正的“NB”。

    李夫人拿了一块半湿的毛巾擦了擦瓶身的灰尘,笑着对赵继军说:“这酒还有着故事呢!”

    “当年啊,老头子……”

    “都过去多少年了,提它干吗呀!”李支书唬起脸打断了夫人的讲话。

    “你不让我讲,我偏讲,上一回讲给女婿听,你把我批了几天,反正批都批了,我这一回可不管了。”李夫人样子显得很可爱,像个老小孩。

    “得得,你讲吧。”李支书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

    “要是不讲,小赵还以为这酒是哪个大老板送得呢!”想不到李夫人用心良苦。

    李支书瞪了夫人一眼,微笑着低下头,不吭声。

    “小赵你知道吗?这酒存了二十年了。”李夫人炫耀似地指着瓶身说。

    “嗯!”赵继军侧着头专注地看着李夫人。

    “俺家那李老头用亲自跑来的贷款,建了村里的第一家工厂,厂子一成立,县里和乡里来了不少领导参观。当时的那个分管工业的县委副书记姓啥来着?看我这脑子,不好使了。“李夫人求助似地看着李支书。

    “姓何!”李支书说完后又低下头。

    “何书记说:‘老李啊,你要是今年能赢利,我们县委就奖给你个人两瓶茅台酒,你看如何?’何书记的话把在场的人都给逗笑了。都以为何书记说着玩,也没有人真的指望当年投资的厂子能赢利。俺家这老头子,他就喜欢较真。那一年他很苦也很累啊,到处跑,到人家城里推销产品,有一回被当成小偷给哄出来了。老头子你还记得这件事吗?”李夫人笑呵呵地望着李支书问。

    李支书挠挠头,说:“差点挨揍,这事怎么能忘!”

    李夫人继续讲着故事:“小赵,你猜怎么着?”停顿了一下,看了赵继军一眼。

    赵继军连忙接着说:“怎么了?阿姨你讲。”

    “当年就盈利了,请人家大会计什么所的人来,怎么算都是赚钱。人何书记说话算话,专门在县里开了个大会表彰他,完了把两瓶茅台送给他。俺家这老头子,居然要把酒送给村民们尝一尝,何书记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在村民分红大会那一天,何书记还号召全村不要喝老头子的酒,说这酒是他自个挣的。这不,两瓶酒一直放在家里珍藏着。去年才送给女婿一瓶。”讲完这故事,李夫人神采奕奕。

    李支书摆了摆手说:“老太婆,下不为例,这些事不允许你再讲给别人听,好汉不提当年勇。”

    “知道了,我这不是给孩子上上课嘛。”李夫人嗔怪道。

    “切,小学没毕业还给大学生上课,得了吧。”李支书挖苦夫人让赵继军感到很好玩。

    李夫人正准备拧瓶盖,被李支书一声喝住:“我来开,这酒是我自己的。”

    “哟,老东西,还神气喽!”

    “哈哈哈”三个人共同笑了起来。

    打开瓶盖,李支书将鼻子凑到瓶口闻了一下。

    “香!嘿嘿”李支书孩子般地笑了笑。

    “呵呵呵”赵继军忍不住跟着笑。

    李支书深情地望着手里的茅台酒,说:“今天要喝你了,别生气哦。”

    满好了酒,李支书端起杯子,说:“小赵,头一回到我家,这第一杯酒,我们把它干掉!”说着,李支书一口喝下。

    赵继军学着李支书的样子痛快地干掉一杯酒。

    这一老一少这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人高兴的时候酒量也见长,本都不太怎么能喝的两位,今儿个却把一斤茅台喝了个底朝天。

    赵继军跟在李支书后面上了楼。

    楼上是一大一小的两间卧室,老夫妻住大的那一间,是主卧。

    一个富裕村的村支书家的卧室甚至比不上普通村的平民百姓。

    二楼没有专用的书房,只是在卧室的木板床头并排放了两个书柜。柜子里整齐地放着各种书籍。

    窗帘取材于旧了的老式被套,地面是水泥,并没有装修。一个掉了漆的阵旧木箱子横放在床头作床头柜之用。没有台灯,没有电视,更没有衣柜。夫妇俩的衣服都是叠放在一张木桌子上。一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玻璃灯泡算是房间里唯一的“家用电器”。

    “小赵,坐吧。”李支书指了指宽大的双人床说。

    这爷俩紧挨坐着,李支书时不时把手放到赵继军的膝盖上。

    赵继军把李广洲超生的前前后后,详细地述说给李支书听了之后,李支书板着脸说:“小赵,我只能给你点建议供你参考:一是你可以考虑暗中去一趟李广洲的老丈人家,实地走访,不能声张;二是要动用外援,比如你来找我,你同样可以找计生办的庞主任,把困难讲出来寻求帮助。”

    “老人家,我想独立处理嘛,工作几个月了还没独当一面过。”

    “哈哈”李支书摸了摸赵继军的脑袋说:“你去请人帮忙,这说明你在主导这件事,你就是在独立啊。假如你去北京办事情,难道自己走着去?不是要购买车票通过火车把你运过去嘛。说起这件事,大家只会认为小赵自己去了北京了嘛,没人会说你跟火车一起去的哦。”

    “呵呵呵”赵继军赞同地点了点头。

    “小赵你喜欢吃鱼吗?”

    “喜欢!下次我还要来吃你家阿姨做的鱼,蛮好吃的。”赵继军在李支书面前“撒起骄”来。

    “要跟你阿姨学做鱼,学会了,想吃自己弄,就不用来我家了。”

    “嘿嘿,有道理。”

    “你随口就说‘有道理’,我说的话你听懂了没?”李支书怀疑地问。

    “学会了,自己做着吃很方便啊,看来我要学做菜喽。”赵继军淡淡地说。

    “哼,傻孩子,我只是打个比方。”李支书微笑着说。

    “打比方?”

    “嗯,自己好好揣摩吧。”李支书说话的表情有些神秘。

    “行,我回去好好想想。”
第九十四章 整人
    赵继军回到宿舍,已经很晚,毫无睡意的他躺在床上静静地想着李支书说的一些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