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虽然经历了诸多艰难,雪人的种族数量还是逐渐增多了,最多时,整个种族有十几万人。这是数字麦冬根据老雪人的描述大致推算出来的,具体数目并不清楚,因为——雪人不识数。当然,也不是全然不识,老雪人还是能掰扯清楚十以内的数目的,不过在麦冬眼里,这跟不识数也差不多了。能造出巧夺天工的工艺品的雪人居然还不识数,这一点让麦冬很是惊奇,她是在问现在还剩下多少雪人时才发现这一点。
当然,雪人识不识数不是重点,重点是,这片土地根本养不活这么多的雪人。
雪人不会打猎,大部分食物都是野果,所以,这片土地上有多少动物资源都落不到雪人肚子里,只有野果时可以让它们果腹的。但是,需要多少野果才能供应起十几万只雪人所需?如果这片土地都种上果树,而且果实一年四季都结果,那么或许还有可能。
事实上当然没有“如果”,即便雪人从春到秋一直忙碌,也只能保证这三季的温饱,到了冬天,食物总是短缺的。
所以,雪人的种族数量总是在发展到一个高峰值后便陡然下降,从十几万下降到几万,唯有如此才能让整个种群延续下去。
至于让数量下降的方法,麦冬已经见识过了。
第二种主食自然是巨鼠肉。
麦冬没有猜错,巨鼠的确是雪人所豢养的,谈话中途老雪人还带着一人一龙参观了豢养巨鼠的山洞,参观之后,麦冬总算明白为什么雪人都会养巨鼠这种繁殖能力超强的家畜了还总是饿肚子。
巨鼠被集中在十几个巨大的山洞里,每个山洞里都有起码有数千只巨鼠,旁边还有几个山洞装满了为它们准备的草料。
一走进通往巨鼠饲养区的甬道就闻到一股怪味。
等到走近豢养巨鼠的山洞附近时,这股怪味已经到了刺鼻的地步,麦冬不得不捂紧了鼻子,而无感灵敏的咕噜早已经飞快地逃走了=口=
麦冬和同样捂着鼻子的老雪人来到一个巨鼠山洞的门口。
门是用数根金属条焊成的一个栅栏,透过金属栅栏,一眼就看到山洞里挤地灰压压一片的巨鼠。
怪味的来源一目了然,赫然便是满山洞的巨鼠粪便……
努力忽略那满地的便便,麦冬将目光集中到巨鼠身上。
山洞里除了小蘑菇没有其他光源,在五颜六色的蘑菇光照射下,巨鼠毛皮的颜色似乎与在阳光下有些不同,然而,更不同的是精神状态。
所有的巨鼠都没精打采地窝在地上,看上去蔫搭搭的没一丝精神,如果麦冬没见过巨鼠正常的样子或许还会以为这是常态,但她可是跟一窝巨鼠比邻而居了几个月,那几个月里,她从没见过那窝巨鼠里有哪只是这样的样子。
很明显,这些巨鼠的情况不怎么美好。
原因麦冬也能猜到。
相处了几个月,麦冬很清楚,巨鼠跟地球上的老鼠不一样,它们不爱打洞,自然也不是穴居动物,事实上,麦冬经常看到那窝巨鼠吃饱喝足后在山坡上排成一排,摊开肚皮四脚朝天地晒太阳。
这样原本喜欢晒太阳的生物却成百上千地挤在一个不通风、不透气、不见天日的洞穴里,麦冬觉得,只是精神头差点儿还算好了,没有瘟疫都是奇迹。
当然,当日后麦冬能跟雪人轻松交流,得知瘟疫曾经爆发了数次后,她也没有惊讶。
让她惊讶的是雪人食用巨鼠的方法。
这样恶劣环境下豢养的巨鼠总是会死亡的,春夏秋三季还好,每天白天都能出去进食加放风,到了冬季,雪人蜗居不出,巨鼠自然也出不去。恶劣的饲养环境让许多巨鼠都生病死去,几乎每天都有几十只巨鼠死去,而这些死去的巨鼠尸体自然不能扔,而是全部进了雪人的肚子。
冬天的时候,雪人从不主动屠宰巨鼠,它们只吃巨鼠生病死掉的尸体。
反正每天都有巨鼠死掉,死着死着,就到春天了,而这时候,还活着的巨鼠多则上千,少则数百,它们就是下一年的种鼠了=口=
当然也曾发生过所有巨鼠全部死掉的先例,这时候雪人就不得不再从野外寻找种鼠繁殖。只要不是在冬天,巨鼠还是很好养的。
麦冬觉得,雪人居然没因为吃巨鼠尸体而灭族一定是龙神保佑。
要帮助雪人,首先要解决的自然是吃住问题。
而吃和住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体的。住在地下导致巨鼠死亡,从而间接导致食物缺乏,不然以正常情况下巨鼠的繁殖能力,雪人基本不必担心肉食来源。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让雪人重回地面。
如果是刚来异界时,麦冬对这个难题肯定是毫无办法的,但是现在不同。
烧陶虽然失败了,但她得到了失败品——砖,而且,还有整整一座生产石灰石的石灰山。
有砖,有石灰,房子还会远么~(≧▽≦)/~
参观了巨鼠回到大厅后,这场谈话很快便结束了。似乎已经到了雪人睡觉的时间,安——谈话中麦冬得知老雪人的名字发音是“安”——弯着腰,态度极为谦卑地向咕噜告退,然后便佝偻着身体,脚步缓慢地踱回自己的卧室休息。
麦冬也和咕噜重新回到了刚刚醒过来的那个山洞。
经过那条两旁都是育儿室的甬道的时候,麦冬忍不住又向那些小门里望了望。
还好,这次小雪人已经不是孤零零一个了,每一个小雪人所在的洞穴里都有至少一只大雪人在陪伴着。
至于这些大雪人是不是它们的父母,麦冬没有仔细辨别。
因为,结果很可能不是她所期望的那样。
回到位于甬道尽头,同样引了地热、暖意融融的洞穴,麦冬抱着大了一号的咕噜躺在碧玉床上。
她有些兴奋,脑子不断地转动着,一会儿想着开春了就发动所有雪人盖房子;一会儿想着教会它们怎么种植,毕竟农业才是发展的根基;一会儿想着教雪人一些防身的本事,它们高超的金属锻造技艺可以派上很大用场;一会儿又想着自己还要学习雪人的语言,不然总是通过咕噜翻译太麻烦了……
她折腾了好久,几乎将雪人未来一百年的发展规划都想到,才迷迷糊糊地睡过去。
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麦冬做了一个梦。
梦里,她带领着雪人年复一年地努力着,终于一步步走出了困境。一排排的砖瓦房整齐矗立,一垄垄的田地阡陌交错,树林和草地里是放牧的巨鼠,雪人的身影在田间地头时隐时现,劳作、嬉戏、学习。
再没有雪人忍饥挨饿,再没有小雪人失去父母,它们在这个蛮荒的世界建立起文明,种族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由于她的帮助,雪人们对她崇敬有加,它们赞美她,崇拜她,将她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亲近和爱戴。她生活在这个群体中,渐渐产生了一种叫做归属感的东西,越来越少地想起另一个世界,越来越习惯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只有偶尔才想起那个世界,想起时,心底波澜不惊,只觉恍如前世,她觉得她真的放下了。
后来,她慢慢变老了,牙齿松了,头发白了,脸上爬满了皱纹,身体再不如年轻时强健有力,像仍挂在枝头却摇摇欲坠的秋叶,随时都可能回归泥土。
她坐在藤椅中晒太阳,耳边听着远处雪人孩童充满朝气的打闹声,感觉着生命力一点点流逝,身边是仍旧年轻的咕噜,它将脑袋埋在她手心里撒娇,说着令人发笑的傻话。
可是,她已经连回应它的力气都没有了。
血液、骨肉和内脏都已老朽不堪,她甚至抬不起手指去摸摸它的脸颊。
最后的最后,所有的雪人都聚集在她周围,它们为她哭泣,为她唱起她熟悉的哀歌。
她的意识模糊了,恍惚间听到不同于雪人的哭声,哭地毫不讲究,像个失去最心爱玩具的孩子。
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那个哭地撕心裂肺的孩子说:“咕噜,再见了……”
再见,咕噜;再见,雪人;再见,这个世界。
人死后,灵魂会不会回到出生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jj又出新措施,后台存稿都要审,审核期间不能修改不能更新,这章前天晚上存了一千字,昨天白天想码字,发现审核中,直到今天才审核通过=口=
☆、第八十七章
小蘑菇的柔和光芒渐渐消失,久违的金色阳光一丝丝透了进来;麦冬眯着眼睛;双手挡在眼前好一会儿才适应了变化的光线。
咕噜亦步亦趋跟在她身后;安亦步亦趋跟在咕噜身后;安身后还跟着十来个雪人,一行人串萝卜似地在甬道里行进着。
终于到了开在树洞里的甬道出口,安停下脚步;郑重中带着一丝不舍地向咕噜告别。
告别之后,一人一龙也没能立刻潇洒地快速离去,因为——在安的极力推介下;四条雪人牌小尾巴越众而出;跟在了咕噜后面。
看着四条小尾巴精致秀气的小脸儿上那充满敬意的表情,拒绝的话到了舌尖,又给麦冬生生咽回去了。
冲安挥挥手,带着一大五小六条小尾巴踏上回程。
虽然昨天睡觉前满腔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带领雪人奔小康,但醒来后脑子清醒了,再仔细考察了雪人的情况后,麦冬决定,奔小康什么的先放一边,她还是先回趟山洞吧。
最先让她无法忍受的是——雪人烤肉居然不放盐!
之前因为睡太久刚醒来太饿,所以也没注意烤肉味道怎样,不放盐也吃地津津有味,毕竟以前有过不短的一段时间都是吃没任何滋味的烤鱼烤肉的,雪人的烤肉起码还抹了酸酸甜甜的果汁。但胃口恢复正常后,她却再也无法忍受这样寡淡无味的食物了,一问雪人才知道,不是它们不喜欢盐,而是它们根本就没有盐,平常盐分的摄取是依靠舔舐矿物里面的盐。
所以,如果她不想像雪人一样舔石头,就必须回山洞一趟去取盐。
就算没有盐的问题,她也该回去一次了,山洞是她努力许久的成果,她不可能抛之不管。
跟安说了要回去的想法后,安虽然没有阻拦,但显然很不情愿让咕噜走,它甚至提出让雪人全族跟着咕噜搬到对岸去,被麦冬赶紧拦住了。对岸可没有能容纳一千多人居住的地方,非要在一起的话,还是她和咕噜搬过来比较方便。
虽然打消了全族搬迁的念头,但安坚持,跟几个雪人随身服侍还是很有必要的。刚开始安是想自己跟去,无奈麦冬以它太过年老为由坚决反对,咕噜听麦冬的,最后安只能妥协。
当然,除了四条小尾巴,麦冬也不是空手回去的。
麦冬早就对雪人身上裹着的那层白布垂涎不已,近距离接触后便发现,这种白布比她想象中还要柔软,触感微凉,有些像丝绸。从安口中得知,这是一种树的树皮制成,雪人将树皮采摘晾干后再捣碎、去渣,最后得到纤细柔软的植物纤维,这种植物纤维黏连性很强,经过一系列工序后,不会像一般的植物纤维一样变成纸张,反而成了麦冬看到的布料的样子。当然,如果想在这种“布”上写字也不是不可以,麦冬用炭条试了下,书写效果虽然不如现代的纸,但也聊胜于无。
这种布料地获取并不容易,虽然不愁原料,但复杂的工序占用太多时间,雪人们忙着收集食物,只有在冬天时才有空制造布匹,因此才堪堪够用而已。
当然,现在不用担心不够用了,雪人囤积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