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赵-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后来遇上了些麻烦。荀祭酒自己说说,这两件事可是完全相同的?”

    赵胜笑呵呵的笑望了荀况片刻,没等他接话就继续笑道,

    “兴国之道应当应其时应其势才能成功。大赵如今的‘时’是什么?是强秦虎视在西,大赵只有与山东各国合同一心才能无忧,若是国内稍有变乱,强秦就会趁隙,山东各国也必然四分五裂,再难合力对秦。‘势’又是什么?乃是大赵一向有兴商习俗,公廪税赋之中商贾所奉之重就算是秦国未行商君变法之前也是比不上的,若是照搬秦国那一套,农未兴赋税便少了一半,又拿什么兴农兴兵?”

    赵胜这些话算是说到众商贾的心里去了,大家就差眼泪哗哗的了。大王果然是明白事儿啊,知道习俗不可轻易,利益不可轻夺的道理,那大家还求什么?

    就在众人纷纷想振臂相支持的时候,赵胜已经将目光从荀况脸上挪开,向四周环顾一圈后高声笑道:

    “诸位,寡人今日虽说是与荀祭酒论学,其实也是想趁此机会向诸位宣说国之大政以安众心。大赵与秦国不同之处颇多,行秦国之道绝非上上之选,只能按大赵实情从事。

    大赵当下实情是什么呢?乃是工商之道兴盛,辟土之广远超昔日之倍。国境开拓,黎民倍增,当兴农以固家国根本。至于工商之道更不可或缺,无有,则财货难以大丰。只不过正如荀祭酒所说,家国之民有数,从工商之人多,务本之人必然会少。所以寡人虽然绝不会抑商,却必须‘控商’。

    大家不要害怕这两个字,所谓控并非加重税赋使经商之人不敢放开手脚,而是调节各业。以免众商贾竞相拥塞一业而百业废。而寡人控商的手段正是官设钱庄。

    官设钱庄已经实行有些时日了,诸位应该都知道钱庄在做什么,其一么自然是为大家守财外加异地行商方便,其二么,则是出贷以助各业。这出贷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贷的,借贷之人必须说明贷了何用,若是拿去赌钱,那可是绝对不行的。”

    “哈哈哈哈……”

    当赵胜说到这里时。顿时引来了四周一片哄笑,刚才多少有些紧张的氛围也随着赵胜这番玩笑烟消云散了。等笑声渐渐停了下来,赵胜这才笑呵呵的续道:

    “让借贷之人说明借贷之因正是朝廷控商之法。朝廷把这些钱借出去就不希望连本儿也收不回来,所以只准兴业之人借贷。为了让伱当真能兴业,而不至于赔了本钱,钱庄平日里就会时时监控各业发展情况,比如哪一行从业之人太多,利薄难行。哪一行又是别人所知甚少,却又利厚并且与国有益,再比如哪一地盐铁缺乏,前往贩货必可利厚。哪一地盐铁又太多,运过去只能折本等等等等。

    为了做到这些事。朝廷已经筹措在各地开设专门的有司予以监控和管理,并以快马将消息汇集朝廷及各地以备钱庄查知以及有意行商之人相询。此为朝廷兴国之法,绝不是普通商贾可以做到的,所以所谓朝廷与民争利实在说不上,而是护民之道。若是朝廷当真想与民争利,何必做这钱庄,只要重征岂不是来钱更快?

    朝廷以钱庄之法调整各业,就可在助商的同时避免那些不懂商道却只想这从商利厚之人不至于胡乱弃了本业而踏入商途,最后落一个血本无归的下场,所以这也是护农之道。护了农便不怕缺兵,故此官设钱庄之法乃是护本兴商之道,而且其实质与司徒署实为一途,都是与钱打交道,若是钱庄会助长贪墨之风,那么司徒署岂不是也会一样?若是不去想办法惩贪罚墨,反而去反对钱庄,何不连司徒署也一并撤了呢?”

    “若是当真建立这样的有司,岂不是我们也不需费力费人四处去打探行市了么?”

    “没错,省钱也省大了。”

    “哦,老夫突然明白大王这个‘控’字的意思了,岂不正是朝廷添一人而省百商千人之用么?”

    “差不多,差不多应当是这么个意思吧。大王说的以此护农护兵果然不差,咱们也可以不必招募那么多人了。确实是两全其美之法。”

    “吴兄可还谋划私营钱庄之事?”

    “咳咳,老弟别笑话愚兄了,此乃官署,愚兄有几个脑袋敢拿出来让朝廷砍。再说就算建了又如何竞争得过朝廷?只怕也只有空着房舍打发时辰的命,哪会有人来呀。”

    “哼,这些商贾只知道一个钱字,哪里懂得朝廷呕心沥血所为何事。”

    “唉,当真是举世皆浊呀。”

    ……

    赵胜的话顿时引来了众人的兴趣,众多商贾纷纷打起了小九九,当然也少不了道德君子义愤填膺。

    别人怎么想怎么说没人能管得到,反正荀况是没词儿了,虽然他听得出来赵胜言未尽意,但却知道赵胜说出来的这些话是有道理的。荀况自负学识,然而终究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在这些新鲜的东西面前也只能选择闭嘴了。

    不过荀况闭嘴归闭嘴,但他所想的并没有错:赵胜确实言未尽意。这是没办法的事,有许多东西他不能明说,只能点到为止或者将一些表层的意思说出来。比如说用钱庄调控市场固然是其作用,可以光明正大的说出来,但通过这种手段控制住商贾的财源,使他们只能以赵国为核心进行发展,不至于像荀况说的那样“商贾如雁,冬去春来”,今天依傍赵国,明天看看楚国更有发展前途却又以楚国为重,致使赵国忽兴互衰之类的话题又怎么能明说呢?

    更何况更多的东西关乎到赵国发展的机密,在未做成之前不能泄露,以免别国学去或者借此反制,那就更不能提了。

    对赵胜来说,赵国确实不能全面去学秦国之法,这不但是因为赵国现在已经不具备商鞅变法那个时候的天下格局条件,根本经不起丝毫变乱,更重要的则是因为作为一个来自于未来的人,再加上这些年的亲身体验,赵胜并不认为秦国重农抑商的方式是最好的强国之道。

    在各业兴旺,财税丰盈的基础上扩大各方面的教育,以此提过赵国人的素质和凝聚力,并且增加各类人才进一步推动各业发展,使财税更加丰盈,从而有钱发展军备难道不是强国之道?

    在国家富裕的基础上以客卿的名义实行文武考试之法吸引各国人才难道不是强国之道?

    在工商农各业旺盛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他国百姓前来赵国,使赵国人口更多,劳动力和军力更多难道不是强国之道?

    通过富裕吸引更多的科学人才,进一步改进发展农具、兵器、工具,从而提高劳动效率,解放更多劳动力,一方面将多余人口用于继续推动各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更多的兵源组成更强大的正规军,而不仅仅只是像秦国那样战时为兵,平时为农难道不是强国之道?

    发展畜牧业,一方面增加农耕畜力,继续解放劳动力,另一方面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肉食蛋奶,以此增强赵国人的身体素质,同时通过赋税丰盈养殖并购买更多的战马,进一步强大军队难道不是强国之道?

    通过行政和金融方式规范商贾经营模式,节省更多人力,以此更进一步发展各方面事业,并且在财税和兵员上继续推动军队发展难道不是强国之道?

    总之强国之道很多,谁说一定要学秦国?(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世事催人急
    十月中旬的时候,关中大地已是一片白雪皑皑,寒鸦在高高的枯枝之上“呱呱”而鸣,于是天地之间便显得更是空旷了。

    秦国赴赵使团迎雪而归,车轮在厚厚的雪地上轧的咯咯吱吱作响,驾辕的马匹更是深一脚浅一脚的不住打滑,并且颇有些畏寒的连连收着蹄子,任凭驭手如何驱赶也不肯放开速度,实在难以疾行。

    不过难以疾行却也顺了使臣蔡泽的心思,此时他裹着厚厚的大氅坐在马车主座上放眼四望,鼻腔里不住喷薄而出的数尺长白雾恰能说明他心中极为怅然。

    怅然自是有因,此次蔡泽为秦使赵果如所料,赵王除了开殿阁接国书之时与他见了一面,仅仅说了几句礼节上的话以外,在邯郸十数天的日子里,他能接触到的赵国高官只有一个范雎而已。

    蔡泽并不知道范雎这人在《史记》之中是与自己并传的,如果历史不走岔路,他们俩应该有更多的恩怨纠缠,但仅仅只是通过这十几天的接触,他便已经发现范雎实在不是个好相与的人物了。

    出于礼节考虑,范雎并没有说什么无礼的话,但他并不讳言赵王对秦王的憎恶之情,而在蔡泽小心翼翼的向他做出种种试探时,他更是用非常委婉的言辞一条条的揭穿了蔡泽的真实用意,令蔡泽至始至终都处于尴尬被动的地位,如何也张不开嘴去提再次与赵王见面的请求。

    果然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赵王不是善茬。此人亦非善类。到最后蔡泽都已经放弃了,却不曾想范雎却主动和他谈起了秦赵之间关系的事。

    蔡泽并不傻,不然的话别说替秦王使赵了,恐怕就连跻身秦国朝堂都不可能。他清楚此前的种种攻守不过是在相互争抢主动权罢了,可他终究是落在了下风,只能以自己所处的位置来应对范雎代表赵王所提出来的讨价还价了。

    既然是讨价还价那就必然要有取舍,就得要有一个双方足以讨价还价的基础条件,换言之也就是认识上的共同点。然而到了这时候蔡泽才隐隐有些发现,自己这次来,赵国似乎颇有些拿自己当猴耍的感觉,范雎并不找共同点。而是继续坚持濮阳合纵盟约上的那些话,只不过为了体现“弭兵”的意思略略向后退了一步,只说什么“秦国主动退回函谷关之西,将河东之地还给三晋。将襄城、上庸还给楚国”,赵国就将晓示各国,不再提小合纵之议,并将秦国纳入弭兵之约范围之内。

    这样的条件不就等于让秦国完全屈服么?蔡泽所要达到的目标乃是秦赵并分天下,在这种“丧权辱国”的条件之下不可能不争。可是还没等他争出几句话来。范雎却换了话题,说什么“义渠兵民不过四十万,却有控弦之士十万,再加上他们乃是牧族。学去马镫马鞍更是如虎添翼,赵国养虎成患。云中堪忧,不得不由原大司马赵禹亲自坐镇防敌”云云。

    这般明白的威胁已经不用范雎点明。蔡泽也已经深明其意了,他能怎么说?他没法说,可是他又不能不说,所以也只能回以一句“大秦在关陇之间连城巍峨,绝非胡儿可以窥觊。”了。

    这番话足够铮铮,可人家范雎却并不埋葬,连反驳都不反驳,只是淡淡的笑了一笑,随口说道:“蔡先生尚未跻身上卿之列,怕是替秦王拿不了主意,还请回禀秦王一声,就说万事好商量,请他另择重臣前来商议大事。”

    于是蔡泽就这样被范雎从邯郸撵出来了,而且连个送行的人都没有……

    蔡泽恨不得吃了范雎,恨不得请求秦王发兵惩戒赵国的无礼,可这些仅仅只能出现在他的心里,他知道范雎说的没有错,自己的身份只相当于赵国的下卿,赵国让范雎这个上卿与自己见面已经给足了面子,而且按照山东各国与秦国只求实利习惯不同的执拗于礼,秦国派自己一个“下卿”前来的这个疏忽本身就是赵国人要抓的把柄。到时候如果仅仅因为这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