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立志传-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方面对攻打南京是高度重视,袁世凯的“参谋团”普遍认为打下南京将是中央政府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胜利,而杨洪森必然会陷入窘迫地困境。

杨洪森也在高度关注着南京方面的动向。

王天培再次向孙中山预警,但是孙中山只是找将领们问了问话,对将领们大加的勉励而己,由于孙中山不通军事,又无法掌握军队,所以他干脆将“军权”下放到了一线将领的手中。

此时,福建孙道仁正在经过一段痛苦的呻吟后,一把抱住了袁世凯的粗腿。

孙道二是公认的胆小怕事之徒,但是没有一点点能力也绝当不上都督。江西战场国民党已经完蛋了,李烈钧去了湖南后,被谭延辏д伊私杩诮叭斫痹诹撕希鞯恼骄忠苍诜⑸奈⒚畹谋浠�9月6日,李纯、王占元联手才攻占了江西省城南昌,社会人民党江西支部长陶继光、南昌警备司令方振武等要员撤向赣南。按照中央政府战报,江西战场的战事已经结束。

孙道仁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所以必然反复无常。福建宣布与袁世凯断绝关系后,与那些独立省份的省长一样,私下继续保持着联系,当天秤开始向袁世凯这边倾斜的时候,他的思想也发生着变化。

孙道仁发布通告:“刻下赣、宁、皖、粤业已宣告独立,凡有血气者无不同心。道仁广征意见,并据军政绅商佥请,一律赞成,以保治安。又据英、荷属79埠华侨电请伸讨前来,大局所关,吾闽亦不得不府顺舆情,宣告与袁氏断绝关系,自修政治,力策进行。……俟大局粗定,仍归统一,即可共享永久共和幸福。”

不久便取消了独立,成为了中立省份,不过当得知袁世凯并不满意的时候,他有些害怕了,立即通过杜持,致电袁世凯称,“事急情迫,勉从众意,暂称脱离,并未用独立字样,且通告有云:‘俟大局粗定,仍归统一’。此仆之一片苦心,为全闽人士所共口者也。”

孙道仁反反复复,这引起了福建省内的国民党人极大的愤怒,其中福建陆军14师师长许崇智直接用武力向孙道仁施加压力,要求其重新宣布独立,并组织兵力进江西,并拟定了援赣的计划。

福建并不是他孙道仁一个人说的算,国民党在福建的力量较为强大,为了稳定自己在福建的统治,也为了进一步向袁世凯表忠心,孙道仁一方面继续与国民党人周旋,对于北伐的要求则以饷械缺乏,力量不足为由借故拖延,而另一方面则积极调动旧部镇压叛乱。等到许崇智发现孙道仁的图谋后,为时已晚,福建的国民党人失去了抗争的时机。

福建继湖南省之后又一个倒入袁世凯阵营的南方省份,谁将是下一个……

河南战场的全面开展让孙中山感觉到南京保卫战的成功将决定着整个革命的命运,可惜的坏消息接连不断,先是南昌的失陷,接着湖南取消了独立,没有过多久福建也取消了独立,两地的国民党人都受到镇压。

广东对这个被孙中山寄厚望的省份,也在袁世凯一系列的金元运动下倒了下去。

广东宣布独立以后,陈炯明过分相信自己的威信和号召力,对广东的形势没有清醒的认识。他手下的粤军将领钟鼎基、苏慎初、谭流钦、饶景华、张我权等已经都被袁世凯给收买了,等他下达讨袁令,派兵援赣,但是粤军将领钟鼎基以缺粮饷为借口,公开拒绝发兵援赣,陈陈炯明发放弹药和军饷之后,各部队的军官仍然按兵不动。由于他们或明或暗的阻挠,援赣之师迟迟不能成行。此时,在广东已经部署妥当的袁世凯在陈炯明宣布独立后,即发布了“讨陈令”,并撤销其陆军上将衔,改委任龙济光为广东宣抚使,龙觐光为宣抚副使,命龙济光督各师旅声讨,并开出悬赏。

陈炯明平时对龙济光十分信任,认为龙济光很崇拜自己,所以不会倒戈相向,他在报上辟“谣”说:“龙济光不日攻粤,此说亦属无稽。即或确有其事,济军为数只有5000,决难为拥护袁氏之效力也。”

龙济光部驻扎于梧州人数不虽多,但是袁世凯、陆荣延在军械和粮饷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接济,他驻梧州期间聘请新式军官教练,日夜苦练,军事素质大有提高,战斗力更是倍增。

陈炯明与龙济光相商讨袁事宜,龙济光慷慨陈词,“如果能付给济军军饷,当即率部下健儿,追随鞭镫,共擒国贼。”

陈炯明是个实在人,听到龙济光拍着胸口,用那崇拜眼神看他的时候,陈炯明感动地不但补充了“济军”军饷,还给担心“济军”讨袁时吃亏,又补充了一大批军火弹药。

龙济光收到饷、械之后,喀嚓一刀把派来担任联络的陈任平给宰了祭旗。

龙济光致电袁世凯说:“今日陈炯明来电云,江西独立,苏、皖、湘皆响应,渠为粤省大都督,兼讨袁总司令,克日兴师北上,特电要约等情,狼子野心,早知叵测,今兹果然,业已复电拒斥。……粤人对于济光感情甚洽,荡平粤乱,责不容辞。”

刻日龙济光奉袁世凯命令,率领济军,由梧州顺流东下,进攻广东,

龙济光亮出“讨陈”大旗后,海军也随即宣布效命龙济光。

陈炯明开始还不相信龙济光在他后背捅刀子,待他看到局势严重了,这则任命汪道源出任肇庆绥靖处督办,前往封川江口布防,还加派兵舰10艘,交汪道源调遣。

过去镇压民军的恶果也显示出来,当初,陈炯明这了控制广东,裁撤民军时采用残暴的镇压手段,还以“绥靖地方”为名,对各地民军进行“剿办”和屠杀,大批的民军领袖被捕杀。广东的民军裁撤多达9万,这些民军被裁撤后,遭遇极其悲惨。多数无田可耕,无业可就,又得不到陈炯明政府的妥善安置,于是再度沦为流民,或者混迹绿林、四处打家劫舍。而一些民军领袖则展转投袁暗地里组织反对军政府的活动。当龙济光发动“讨陈”后,遭到残酷镇压和强迫遣散流落到东江、西江一带的民军,乘机蜂起,打出“讨陈”旗号。

由于龙济光得到了“讨陈”民军相助,济军不战而下肇庆,待汪道源率兵舰溯西江而上,穿越羚羊峡,抵达肇庆河面时,他发现已陷入龙济光部重围之中……

   第二十四章 来来去去

汪道源投降了,作为一个军人,该同志缺乏杀身成仁的觉悟。

陈炯明得到消息,陷入极度震惊之中,他命令“援赣”部队立即返回广州驻防,钟鼎基等粤军将领拒不受命。陈炯明大怒,将钟鼎基革职,钟鼎基被吓的逃至香港。张我权心不自安,也逃到了香港。陈炯明委任李根源接任1师师长。李根源见大事已去,不敢赴任。1师和独立旅一时群龙无首,局势更加混乱。

陈炯明遣邓泽如向李福林求援,

李福林是硕果仅存的几支民军,他对陈炯明又惧又恨,此时见陈炯明地位动摇,便在一旁冷眼作壁上观。

2师师长苏慎初根本不赞同广东独立,当龙济光攻占三水县城,打开了通往广州的门户后。苏慎初也撕下了伪装,由沙河出发在牛王庙一带布防,同时又以大炮数门,直指都督府,待一切布置就绪后,苏慎初打电话给陈炯明要他取消独立。

中午时分,燕塘炮兵奉苏慎初命令,率先炮轰都督府,都督府卫队奉命出防,半路上哗变,并派出代表,与燕塘军联络一致倒陈。陈炯明手中无一兵一卒,无可奈何,只好挟资百万和副官黄强一起,躲进广州石室天主教堂,然后在法国神父的保护下,秘密出走香港。

苏慎初被举为临时都督兼民政长,袁世凯即加苏慎初陆军上将衔。

张我权进至广州后将苏慎初驱走,自称都督,并通电取消广东独立,随后,龙济光率部进驻广州。

湖南、福建、广州相继取消独立后,接下来的该轮到上海了。

上海讨袁军与北洋军一直处于相峙之中,这种平衡随着浙都朱瑞倒向袁世凯发生倾斜。北洋军后续援军到达上海后,朱瑞出兵上海协助北洋军作战,驻在龙华的淞军被迫撤离龙华,向吴淞一带撤退,此时的南军已经成了强弩之末。

社会人民党此时已经完全断绝了对上海讨袁军的军饷供应,因为精明的上海同志无法容忍“吃白食”的形象。

长期以来陈其美过于依靠杨洪森,当杨洪森撤资后,他顿时陷入到困境当中。

饷源无出,兵士愈慌,军心动摇,就连陈其美最亲密的战友,当初把兄弟刘福彪也接受北洋军扔过来的橄榄枝。

刘福彪部的叛变就如同多米诺骨牌,淞军各部军官纷纷逃走或者投入北洋军。

时任革命军吴淞要塞总司令钮永建,请红十字会出面协调和平解决武装冲突,北洋军为迅速结束上海战事也愿意和平解决,红十字医生柯司往返炮台与海军,双方遂达成协议,红十字会接收炮台,钮永建、居正等国民党人率1000余人经罗店退往嘉定,至太仓将部队解散,上海讨袁军与北洋军血战近七十天后,起义以失败告终。

此时,南京早就已经乱了,上海的失守,浙江的倒戈,苏军将领感觉到袁世凯的权杖就要在落到他们头上了,他们开始痛恨起那个把他们拉下水的孙中山。

不管是孙中山、宋教仁都察觉到了南京城内所弥漫着的悲观情绪,程德全在南京也在加紧鼓噪着,他这么卖力也是怕袁世凯日后翻他旧账。

柏文蔚急匆匆的走进了大元帅府,车到府外,警卫队亲兵忙上前拉开门,“柏都,快请。”

柏文蔚走进元帅府在屋外整理好衣装敲门而入。看到参谋长柏文蔚后孙中山起身上迎,问的第一句话便是,“南京能不能守的住?”

“大元帅放心,我等坚决死守南京。”

“坐吧,坐吧。”

“是,先生。”

“目前上海失陷,浙军反目,当日若听玉琨之言,早作决断策动党人驱逐朱瑞,进取上海,也不会有今日之忧。”宋教仁说这话的时候,孙中山脸上露出一丝不快。当天作这个决定的时候那是经过了民主表决,他孙中山可没有天罡独断,怎么事到如今就成了他的不是。

“现在说这话又有何用?”孙中山也是一腔的愤恨。

柏文蔚连忙打起了圆场,“大元帅,现下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守住南京,等候皖军的支援。”

孙中山听到这也是心中感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安徽方面能派出援军吗?”杨洪森可是开了很多坑。

柏文蔚道,“皖军号称有20万之众,但是装备齐整的约有6万人,在江西皖军投入了10个团,在湖北投入了5个团,在河南投入了6个团,目前的情报显示杨洪森的皖军主力正在津浦线与北洋军作战,能增援的部队恐怕只有预备队了。”

“那么南京现在能不能守的住,能坚守多长时间?”孙中山再一次问道,他对杨洪森还抱有最后的幻想。

“元帅,恕我直言,若想坚守南京,首先应当升任王天培为南京卫戍司令,接管南京城防。二是立即下令讨伐程德全。”柏文蔚为此作了进一步说明。王天培的皖军第9师有近8000之众,该部装备好,素质高,士气壮,战斗强,且军纪严明,这是其它起义部队不能比的,更重要的是这支部队忠诚度高,他们绝对不会出现临阵倒戈的情况。抓程德全是这家伙太不是玩意了,到处拉拢苏军高级将领挖革命军墙角,更可恨的是这家伙居然挖到他头上来了,这种人最好抓起来一刀宰了。为了坚定孙、宋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