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掌柜听了连连点头,说确实是这么回事。那里的农户除了稻米玉米等粮食卖钱,根本没有其他的收入,要是在农闲的时候能找到一份工,挣些钱,想必是很高兴的。
他又道:“要是这下塘集往后能发达起来的话,咱们早早地占据了地方,只有占便宜的。”
方靖宇眼里闪着精光,说道:“这地方应该会发达起来的,不过是迟早快慢的问题。本来还不确定的事,方家一参与,这就是肯定的了。你尽快安排人去下塘集建作坊,等夏季收割稻子的时候,这打稻机正好能派上用场。”
宋掌柜急忙垂手应下了,又说道:“怕是第一年卖不了多少,一般的农户肯定买不起的。”
方靖宇沉着地说道:“建议他们几户人家合伙买一台,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赊账,不过要签好相关的文书。我答应过县令大人,要把农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争取把这样农具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广,自然不能食言。放心,不会吃亏的。”
他心道,当然不会吃亏,弄不好还是大功呢!
他又叮嘱宋掌柜道:“还有,我们主要面对的是那些大户人家,他们才是我们赚钱的对象。给农户的东西要尽量降低成本,当然,品质也要保证,价钱要卖得低些;给大户人家的机子则要尽量做好,两年内还可免费上门修理,价钱就要卖高些了。”
宋掌柜点头,又向他汇报了些其他的事情,方才告退。
于是,下塘集就多了一股人流,买地、建房,招工买材料,轰轰烈烈地在这个小集镇上忙碌起来。
青木得知这图纸卖了两千两银子,也是大吃一惊。
菊花却丝毫不意外,她正如方老爷说的一样,知道这并不算多,但也不能算少。说到底,还要看谁来做这单生意。就算她捂着这东西不对外卖,先不说几年才能赚到这些银子,就连保密都难,说不定很快就会被人强抢过去,还惹一身麻烦。
没那个精钢钻就别揽那个瓷器活!
这东西,包括以后的香肠,到了方老爷的手中,肯定会给他赚大钱的,但更多的,是靠他本身的人脉和资金实力,甚至经营的手段。
菊花也不去眼红人家赚钱,她只管过自己悠闲的乡村生活,有打稻机用就好了。虽然开始并没有拿这东西赚钱的想法,但人家把钱送来了,她也不会嫌钱烧手,当然是笑纳了。
得了钱后。她和青木商量,拿出三百两,分给来福表哥和他的师父王金华;剩下的一千两收了起来,七百两在下塘集买地建房。
因为就要农忙了,青木匆匆在下塘集的边缘买了二十亩地。暂且放那。等秋收完了再建房。菊花初步的打算是建些货栈铺子。到时候好租给别人,自家收租金就好了。
她的想法得到了郑长河和杨氏的赞同。
杨氏说她不喜做生意,郑长河说他喜欢种田养猪,青木微笑道,他要在村里建作坊哩,可没空弄那些生意。
菊花笑眯眯地望着家人,嗔怪地说道:“爹,我也不想烦那个神哩——我不过是想趁着现在地价便宜,先买些地放那罢了。要是等往后地价涨上来了。想买还舍不得买哩。”
买地是青木和郑长河一块去的,挑的既不是下塘集的好地段,也不是附近的良田。只能算一般的土地,但还是比荒地要贵多了,十两银子一亩,买了二十亩。
这地方眼下看起来并不算好。盖铺子太偏僻了;种庄稼吧,地又太瘦。不过要是下塘集发展起来的话,这地段肯定会被人争抢的。
本来也没打算买这么多地,可是菊花和青木商量了一下,觉得眼下村里是没有钱在下塘集买地的,自家得了这笔钱,多买些,往后村里要是想买的话,卖给村里或者租给村里都好。
郑长河忽然就变成小地主了,他极不习惯,看着闺女和儿子乐呵呵地说道:“买了好,买了好。银子放家里爹心里也不踏实哩。买了地,就等于给你们兄妹俩置了家业。要是下塘集发不起来,咱就在那块地上种庄稼。”
他始终只对种庄稼感兴趣。
杨氏白了他一眼,喜气洋洋地说道:“那地挨着下塘集,种庄稼多可惜。下塘集肯定能发起来,你没见那个方老爷都来建作坊了么。”
她自己不喜欢做生意,却是希望下塘集兴旺发达的,那样的话,家里出产的好多东西都能卖钱了。现在,家里又在那买了这么些地,她更盼望下塘集兴旺了,菊花说的建铺子对外租的主意她十分满意。
青木和菊花相视一笑,青木道:“种庄稼咱也忙不过来,那地只能盖铺子哩。咱还是把村里的这地种好,多喂些猪是正经。”
杨氏点头道:“我也喜欢喂猪喂鸡鸭,虽然累了点,不过自个勤快些就成了,落个心里自在;那做生意光勤快可不成,你得费多少口舌和心思哩。”
郑长河连连点头,让他跟人掰扯那可是要命的事。他对菊花道:“闺女,爹瞧你还是蛮会谈生意的,你想做生意么?”
菊花微笑道:“我要是做生意哩,肯定不能亏本就是了。不过我也不想做生意,我觉得在家种菜养鱼喂鸡鸭蛮好的。就跟娘说的一样——自在哩!”
郑长河如遇知音,急忙接道:“可不是么,你在家的话,想干啥就干啥,不用瞧人脸色。忙的时候虽然累点,闲的时候坐在树下跟人闲聊、做针线,还能掐花儿、捡蘑菇,早上捡鸡蛋鸭蛋多好!”
菊花听了他有些杂乱的话,“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老爹觉得她是爱极了这捡鸡蛋的活动哩。
青木也是忍不住笑了,因问道:“爹,咱今年还是跟他们插伙栽秧么?要是他们不来的话,咱只跟槐子家插伙就好了。娘,你就甭下田了,跟菊花在家做饭吧,省得她一人太累。”
杨氏道:“不插伙哪成哩?他们也都想种两季稻子,赶时间哩。再说,你赵三叔和张叔都添了几亩地,插伙早些把秧苗栽了,也好忙地里的事情。那山芋、黄豆才种的,不得伺候好?有你父子俩下田,我就跟菊花在家烧饭吧!”
菊花关注地听着爹娘跟哥哥商议栽秧的事,这可是不能马虎的。
要说这插伙栽秧劳动量还是一样的,并不能占多少光,不过一来人多干事热闹些,二来心里也好过些。不然两个人呆在自家田里,觉得那空荡荡的水田总也填不满,这劳苦的日子就跟看不到头似的。人多的话,一亩田很快就能栽完,那心理上感觉好受多了。
不说菊花家温馨的家庭会议,且说宋掌柜得了图纸,就住进了下塘集,全力盯紧了作坊的工程。
同时,他把来福和王金华都招进了方家作坊,并马不停蹄地联系小青山附近的村庄,洽谈采购木料事项;这作坊建设也是一天一个样,迅速地建成投产了。
有钱就是好啊,办事贼快!(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九章 田野
清南村的人却没心情管这些,他们又投入了栽秧割麦的紧乍
快要栽秧了,外婆在菊花家住了几个月,终于不肯再住下去,青木便趁着去下塘集买地的当儿把她和来寿送回去了。于是,菊花的生活又忙碌起来。
春日里,草木青青,阳光柔和,微风拂面,空气清新,如果不是春耕紧张忙碌的话,这种田锄草饲养家畜的生活,菊花并不觉得劳苦,反而体会到田园生活的悠闲意趣。
她想,是不是田地太多了?
如果田地再少几亩的话,爹娘和哥哥便没那么赶,这日子就好过多了。
可是,就算是嫌多,她也没办法,爹娘是肯定不会卖掉田地的。既然手中有这些田地,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田地荒在那里,啥也不种的。
春种是劳累的,也是令人期盼的。
人们由开始的栽一趟秧后,半天也直不起腰,到后来的应付自如;由第一天从田里爬上来后,步伐蹒跚,到几天后的健步如飞;那田野由开始空荡荡的一片白,变成行距整齐的连绵翠绿,一连好些天的春种,仿佛把人们攒了一个冬天的悠闲和舒适给消耗殆尽,唤醒了身体里的劳作因子,每天都精力充沛地早早起床,全力以赴地进行春种。
菊花也觉得自己的手脚更麻利起来,比起去年,她这后勤工作做得轻松了些,想是完全适应了这种紧张的抢收抢种的农忙生活。
栽秧的时候,由于梅子搬到山边来住了,花婆子往儿子家跑得很勤,说是帮梅子帮忙,这就让菊花有机会见识到梅子到底是如何跟婆婆相处的。
她有次到梅子的新家送些咸鸭蛋给她,看到她安排花婆子做事,真是惊掉了下巴,也终于明白·她为何说花婆子并不算懒了。
原来,她根本不理会这个婆婆的禀性和习惯,说话也直截了当,该干啥就干啥·绝不听花婆子的辩解和推搪,也不给她机会拖拉。
妙-在她不是故意这么对花婆子的,她是一贯如此!
如今的花婆子真是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梅子和李长明分开单过后,她把家里也收拾的井井有条,保持了梅子留下的好传统。
她也不闲串门子了,倒是很喜欢往儿子家来,跟梅子相处极为和谐的样子。
为啥哩?因为梅子做的饭菜比她做的好吃嘛·时不时地,还会煎些饼让她带回去,她也不偷吃了,直接干活吃饭,谁也没话好说不是!
菊花见了她那一副勤快的模样,回家笑了好久,对梅子也是佩服万
这天,春种已经近了尾声·所有的水田都栽上了秧苗,菊花家还剩了最后一块水田没栽上,是撒秧苗的底田·青木休假这天便和杨氏一块补栽上秧苗。
郑长河还在给刘小妹家帮忙,她家也是最后一天了。因为今年她二嫂已经进门,所以也没让菊花去帮忙煮饭。
菊花在家里忙绿了这么些天,好不容易松泛了,因想着自家几个人的饭也好煮,便想抽空到田间去看看。
水田里,杨氏正提起一把秧苗,直起腰,解开绑住的草绳,刚要弯腰栽秧·眼角瞄见她提了个篮子从田埂上过来,便抬头笑道:“就剩这么点田了,我跟你哥慢慢栽,一天也能栽完。还弄得这么娇贵,送啥吃的哩?”
菊花听了她的话,不好意思地说道:“娘·是我想到田里来瞧瞧,所以顺便帮你们拿了些饼。”
杨氏身后的青木听了,直起身对妹妹微笑道:“咋了,难不成你也想下田栽秧?”
菊花忙点头道:“我也想试试哩!我还没栽过秧哩。”
青木忍不住笑道:“瞧你说的,以为这是啥好事情。你甭瞧着好玩,田里有蚂蝗哩!”
果然,菊花听了这话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她生平就怕这些软体动物,尤其是吸血的蚂蝗。那东西叮在腿上,任你吓得尖叫,它还是吸住不放,甚至你动手去扯,拽得老长,也扯不下来,非得对着腿上狠狠地来一巴掌,它才松口,落下来蜷曲着身子缩成一团。
杨氏见菊花神色间的畏惧,好笑道:“甭听你哥说,咱这田里还算好的,也没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说话间,把手上的秧苗栽完,顺势洗了手,便往田埂上来。
菊花忙对青木叫道:“哥,上来吃饼吧,我在馅儿里放了肉哩
青木答应了一声,过了一会也上来了。
娘几个就蹲在田埂上,菊花给两人都倒了茶,拿了筷子和碗装好饼子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