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随后一听说宜妃娘娘冲撞了太后,因此被禁足,芷云这才隐约恍然,看来,蝴蝶效应,果然是存在的。
皇太后薨逝,停一切娱乐嫁娶之事,哪怕是年节,这酒宴之类,也一概停了,芷云到松了口气,手头的差事少了许多,不过,她依旧先不下来,要与胤禛一块去服丧。
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冷,烈烈北风,越刮越急,大雪纷飞,芷云看着一脸懵懂的小儿子小女儿,再看看已经穿好一身雪白的丧服,脸现悲容的大儿子弘昊,叹了口气,自己和欧阳没什么,毕竟与那位皇太后连熟悉都算不上,可弘昊不一样,他经常被康熙叫进宫里,万岁爷对他甚是疼爱,连带着皇太后也爱屋及乌,对他很不错,现在老祖宗去了,哪能一点儿都不伤心。
芷云由着十月帮忙摘去头上的首饰,又让崔嬷嬷给弘昼和小更根换了衣裳,才去正院见了一干同样穿着丧服,哭得眼睛红肿的女人们,当然,除了李氏能跟她与欧阳一起进宫之外,其他的人只能在府里祭拜而已。
进宫之前,芷云在弘昊的手指头上抹了一点儿催泪粉,也许一开始哭的时候,弘昊能哭出来,可哭上几日,就是再伤心,这眼泪也不会多成河,到时候这东西就派上用场了。
胤禛,芷云,并李氏,带着弘昊,弘昼,更根,弘昀,弘时几个孩子进宫的时候,天色阴沉沉的,风雪仍未停,宫廊两侧也帷上了白色幕帘。
按照规矩,先是有宫女嬷嬷来给众人剪了头发,然后胤禛就交代几句,带着几个小阿哥去了前殿,芷云自己领着李氏,抱着女儿,跟着人来了后殿。
此时大雪覆盖了整个皇宫,将天地映得一片雪白,芷云看着正宫外黑压压的人群,第一次觉得,康熙还真是本事,估计整个清朝,再没有哪个皇帝能像他一样多子多孙了,而且,儿子们质量更是高得很,就是孙子里面,争气的也比不争气的多,哪怕是那个被后人指摘好大喜功,奢侈浪费的乾隆,前期的时候,不也是一代明主吗?
芷云身份比较高,跪得比较靠前,也学着众人的样子,红着眼睛哀哭,只是她身为一个法师,那些催泪的药物对她的作用实在不大,所以,到没像别人一般哭得‘悲痛欲绝’,只脸上带了几分伤感,眼眶微红罢了。
只是她现在还不知道,她的这副表现其实比周围怎么看怎么做作的孙媳妇们来得要真实得多,到是让早就注意她的康熙,对她的好感凭空多了几分。
雪大天冷,芷云搂着女儿,悄悄给她施加了保暖咒语,用手在小姑娘眼前一抹,孩子便‘哇哇’大哭起来,膝下的大理石又硬又冷,一开始芷云还能坚持,到了后来,却也顾不得什么,往女儿和自己跪的地方施了柔软咒语,又给女儿的膝盖加了个防护罩,这才好受一些。
不知道过了多久,只听不远处,传来“砰——”的一声巨响,随后就是嚎啕震天,芷云吐出口气,待听见内侍来传话,要各位福晋格格去灵枢前吊念皇太后,这才搂着女儿起身,领着李氏前行。心道,终于差不多了,不知道皇太后在天上见了今天的场面,会不会高兴开怀……
第二卷 闺阁少女 第四十八章 后事
第四十八章 后事
奠堂里面,灯笼高高挂起,看着那几乎刺目的白,芷云搂紧女儿,皱了皱眉,她一向不喜欢这样的环境,别人只看到了皇宫的金碧辉煌,却不知道,紫禁城本是藏污纳垢的所在,立在此处,接触到的恶意浓且重,估计所有感应力强的法师,都是不乐意多呆的。
此时,一众皇子跪在一旁,前边摆着鎏金大火盆,里面的纸钱燃烧,冒出来的烟气,让整个大殿弥漫着一层薄雾,所有人的五官在烟雾里若隐若现,哪怕是芷云也看得极不清楚,弘昊跪在胤禛身后,他后面跟着的是弘昀、弘时、弘昼几个小阿哥,弘昼还小,可是表现却比与他一个年纪的阿哥们好上许多,本来是活泼爱闹的性子,此刻却老老实实地跪着,眸中含泪,脸色苍白。
片时,芷云牵着女儿,和一众皇子福晋一起,冲着那金漆的大棺木行了三跪九叩。随后一声锣响,礼毕,芷云站起身,带着李氏缓缓出了奠堂,后面陆陆续续地有宗室王亲进内凭吊。
芷云搂着女儿,一直在外面石阶上,和一众的皇子福晋们一起跪到了天黑。
不知道过了多久,锣声一声接一声地响,芷云醒了下神,微眯双眼,用手在女儿的肩膀上轻轻地敲击了几下,本来打着呵欠,马上就要入睡的宝贝闺女立即精神许多,举目远望,到了现在,那些进去凭吊的人依旧来往不止。
芷云挑了挑眉,看着那些脸现哀荣的宗室贵胄们,心道: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人是出自真心,最是无情帝王家,不过,无论别人怎样,康熙想来是真的伤心了。
隔着重重的人群,芷云把视线落在一直跪坐于蒲团之上的万岁爷身上,康熙老了,他如今年过六十,脸上的皱纹已经掩盖不住,身形佝偻消瘦,面目浮肿,只怔怔地看着奠堂中的金棺,目光飘忽却也锐利,时不时地冷目横扫跪坐在地上焚烧纸钱的儿子们一眼,脸上毫无表情。
近些年来,随着康熙渐老,皇子们年纪渐大,哪怕是千古一帝,多少也有了些许力不从心,这个世界上,真能对他全心包容,也能让他不必顾忌地述说苦闷,把身上的担子暂且抛开,放松一二的,恐怕只有那位太后娘娘了,如今太后去世,对康熙的打击,显然不可谓不大。
不知道跪了多久,到了天都亮起来,霞光洒入紫禁城的时候,一番礼仪终是过完,众人各自出宫离去,芷云也出了口气,带着李氏乘车回府。
不过,不知道康熙是怎么想的,没多久,别的皇子们便都离宫了,可胤禛和弘昊却被康熙留下,又在宫里住了好几个月。
只是,这固然是康熙对胤禛的看重,其他皇子艳羡不已,可于欧阳来说,这却并非好事,因为,万岁爷的心情,实在是糟糕透顶,连带着一直跟在他身边的胤禛和弘昊,也难免感到压力巨大。
没办法,皇太后在腊月里薨逝,马上就是新年,按照规矩,年节期间,皇太后的灵柩根本就不得下葬。康熙一向孝顺,哪里忍受得了皇额娘下葬的日子被一再拖延,他心里郁闷,动辄发火,那些臣工们劝不了,李德全不敢劝,奴才们因为惹火了万岁而被打板子的次数猛然增加,没办法,只好是跟在万岁爷身边的皇阿哥胤禛倒霉,按照那些大臣们的意思,勉强去劝上一劝。
好在康熙对胤禛还是很看重,欧阳也是个会说话的,言语不多,但句句都能说到康熙的心坎里去,又让太医熬了一些静气凝神,滋养身体的补药,劝了他服用,再加上弘昊也时不时地围在他周围,童言童语地说了许多话,好歹没让这位万岁把火气宣泄到儿孙身上。
这边儿欧阳想法设法地安慰皇帝,可前朝诸事根本就消停不下来,康熙的心情也一直处于低谷中。
新年就不说,太后一去,这年肯定过不了,可刚出了正月,就有那不长眼的人上疏请复立胤礽为皇太子。
这事儿其实早就有人在议论,康熙也申斥了不止一回,这一次终究是怒火大盛,翰林院检讨朱天保,就做了那出头的鸟,让康熙给诛杀了。
事后欧阳却说,朱天保这人其实只是一把试探的刀,身后是十四,而且,他还早死了两年,原本历史上朱天保是在五十七年被诛的。
又过了一个多月,开春时节,准葛尔那边儿又有了动静,似乎是有向西藏那边增兵的倾向,边疆不靖,素来是大忌,更是弄得康熙身心俱疲,幸亏胤禛负责的另外一个世界的‘侵占行动’进展很顺利,不光如此,无论是海外贸易还是另外一个世界的生意,进项都比往年多了许多,国库充盈,这些多多少少给了康熙几分安慰,让他的怒气还不至于随意宣泄。
不过,因为准葛尔的事儿,十四不顾皇太后的丧礼,上蹿下跳地折腾不休,让康熙寻了由头斥责了好几次,幸好德妃还算聪明,多方劝说,这才没招来本就心烦意乱的康熙厌弃。
这也怪不得他,为了此事,为了兵权,十四是谋划几年了,他和其他阿哥不一样,在兵部当差,年纪又轻,比起其他早就办差的哥哥们实力还很不足。
清朝一向重视军功,他这么个年纪轻轻,野心勃勃,有意帝位的阿哥,又哪能不想着到战场上建功立业。
他毕竟还是年轻,和他那些沉稳的哥哥们没法子比,现在这个时候,就连一向莽撞的老十,都没有蹦出来闹腾,更别说欧阳和老三,老八这些年长阿哥们了。
之后的短短数月,京里朝堂因为万岁爷的怒气爆发,一下子沉寂下来,各位皇阿哥和文武大臣们如履薄冰,噤若寒蝉,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就怕捋了康熙帝的虎须,撞到枪口上,到时候吃挂落还是轻的,弄不好丢了性命,岂不冤枉。
与悲催的欧阳和康熙爷相比,雍王府的芷云到好过得多,只是一连串的皇太后丧事,她身为亲王福晋,这在皇宫和王府里面奔波不停是免不了了,等到太后下葬的仪式过了,芷云整个人竟然毫无所觉得消瘦了下来,瘦的弘昊、弘昼还有更根三个小阿哥小格格竟看得触目惊心。
皇家的小孩子们都早熟,这会儿知道额娘辛苦,到都安安静静的,哪怕是弘昼,也再不曾像过去一般上树爬墙的胡闹,看得崔嬷嬷在担心主子身体的同时,也欣慰不已,一个劲儿地夸赞小阿哥长大了。
其实,芷云的身体她自己清楚,这些日子魔法修行从没有间断过,魔力达到瓶颈已经一口气突破了,魔力增长很快,也变得更加纯粹了,这会儿瘦下来,除了服丧期间,不能用荤食,加上辛苦之外,也有再一次洗涤身体里毒素的缘故。
所以,虽然身子显得瘦弱,但芷云的脸色却是极好的,等过了这一段儿,好好养一养,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身上的肉就能长回来。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一直到胤禛领命,将皇太后灵柩葬入东陵之后,康熙的心情才算平缓下来,王公大臣们也摸了摸脑门上的冷汗,松了口气。
而此时,风雪早就散了,已近了夏日,外面阳光明媚,日头正好,夏蝉已开始“吱吱”蝉鸣。
欧阳和芷云都是无事一身轻,连着忙了几月,芷云自然是一头扎进实验室,欧阳因为有了几日休沐日,也便凑过去帮忙,夫妻两个接连三天,玩通关了两个游戏,又折腾了一大堆有用没用的魔法道具练手。
当然,研究时空门这件大事依旧是重中之重,只不过这实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想要寻找新的位面坐标,只能如大海捞针一般,一点点进行,好在两个人都是沉稳的性子,而时间,于他们来说,从来不缺乏,到用不着焦躁。
等两个人折腾够了,出了实验室大门的时候,儿子女儿们早因为见不到阿玛额娘,心生不满,弘昼和更根是窝在芷云怀里,一个劲儿地撒娇,弘昊就撅着嘴,皱着眉,一副我很生气,我很不高兴的模样,这个才六岁的小孩子故意摆出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到把芷云逗得乐得不行,却不好笑话他,只有搂着哄了几句,答应过几日带着儿子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