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仗还有必要打下去吗?胜负似乎已经很明显了,英布没了战意,他手下的人也大都不想再打下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支没有战意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胜战的,英布想来想去,这个时候跑去找项羽,距离太远不说,项羽未必有空帮他夺回地盘,他也只能带着这五万大军沦为项羽的大手,权衡利弊,英布觉得还是向刘远投降更划算些。
于是继章邯之后,英布也顺势投降了刘远。
田荣那边的形势却并不乐观,他已经顶不住项羽大军的压力了,他再三向张耳和刘远等人求援,希望他们能够出兵帮助自己。
张耳和司马昂在收到田荣的求助之后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张耳决定出兵,因为此时项羽和田荣双方的战火已经蔓延到张耳的常山地界边缘了,他不得不出兵;而司马昂装聋作哑,他不想让自己的兵力白白浪费在这场乱战中。
项羽用兵不可谓不厉害,他的大军所到之处,打得田荣无力还手,张耳加入田荣的阵营之后,他就连张耳一块打,同样毫无压力,双方被项羽围在信都,局面十分被动。
这个时候,刘远终于出兵了,不动则已,一动惊人,他也不管田荣张耳那边,就带了自己的二十万大军,连同章邯英布投诚之后收编的十万大军,直取彭城。
项羽没有想到英布会不敌刘远,而且变成刘远的降将,彭城是西楚王都,意义非凡,总不能这边打赢了田荣张耳,那边把自己的王都都丢了,所以项羽不得不掉头对付刘远。
但此时,跟田荣张耳的仗已经将近尾声,项羽这边优势很大,再围攻个十天半个月,说不定张耳田荣那边就要坚持不住了,范增和姬平等人绝对不建议这个时候放弃信都,他们认为可以先把信都拿下来再回师,彭城同样也有项羽的叔父项伯守着,未必那么容易就让刘远得逞。
项羽没有听从这个意见。
刘远从前种种温顺表现跟现在判若两人,让项羽极度厌恶这个人,种种公私恩怨加起来,项羽认为田荣张耳只是疥癣之疾,项羽才是心腹大患,所以他抛下田荣和张耳,率领大军又往彭城方向折返。
就像项羽讨厌刘远那样,刘远当然也很讨厌项羽。
这个梁子从当初项羽逼他让出颍川郡的时候就结下了。
像刘远这样穷孩子出身的人,如果你非要从他嘴里抢下一块肉,那么他就会很记仇,然后找个机会再连本带利抢回来。
他隐忍几年,处处伏低做小,为的就是让项羽和诸侯王放松警惕,他们心里的轻敌程度越重,自己的机会才越大。
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刘远终于可以一偿打败项羽,解决恩怨的夙愿。
他并没有心急,相比项羽急匆匆地从信都往回赶,刘远大军的行军速度有些过于悠闲了,但是因为项羽调集大军讨伐田荣,楚地防守空虚,加上刘远人望甚高,大军所过之处如入无人之境,遇到的抵抗零零星星,不成规模,有些甚至直接就投降了,直到刘远大军兵临彭城的时候,项羽还在半路上。
如果项羽读过兵书,那么他一定会听过一句话: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现在刘远的行为,活生生就是兵书上写的那样。
但项羽不喜欢读兵书,小时候项梁教他读书,没几天他就看不下去了,学剑也不喜欢,项梁不耐烦了,问他到底想干嘛,他说读书会写个姓名也就行了,要学就学万人敌。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他似乎也是这么做的,谁都知道西楚霸王勇猛过人,但项羽的性格缺陷同样很明显。
刘远也不喜欢读书,从前他的文化水平没比项羽高到哪里去,两人都是半斤八两,但是在成为颍川郡守之后,刘远就发现自己的短处,就算再不喜欢,他也要努力去学,否则如果看不懂那些文绉绉的公文,岂不是要被属下蒙蔽笑话?那还谈什么野心?所以在宋谐的教导和他的自我强迫下,刘远学会了不少东西,文化素质大大提升,连带兵书也啃了不少。就算成不了李牧白起这样的名将,起码也具备了一定的军事素养,加上平时打仗打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所有人都没有发现的时候,他已经甩了项羽十条街。
刘远没有急着攻打彭城,而是直接绕过彭城,选定了定陶,这是项羽回来的必经之路。
日夜兼程赶路加上疲乏已久的楚军遇上以逸待劳气势如虹的豫军,无论结局如何,这注定是一场会被后世浓墨重彩书写的战役,说不定在以后的史书里,这段历史还会作为新旧交替的转折点,一次又一次地被提起来。
从这一天起,诸王割据的时代正式告一段落。
继秦灭六国之后,一个全新的时代终将开启。
咸阳城距离定陶千里之遥,咸阳人无法亲临体会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对于他们来说,战争就是一条条报回来的信息,也是来往商贾口中曲折离奇的故事。
这些事情看似发生得很紧凑,但实际上,从刘桢与房羽入住咸阳城开始到现在,已经足足三年有余,刘桢从女童长成了少女,房羽也从一个刚上任的咸阳郡守变成了颇具威严的官吏。
虽然离得远,但与咸阳人不同,刘桢房羽等人的命运却和刘远息息相关,每当一条战败的消息传过来时,他们就不由得心惊胆战,而当又有一条捷报传回来时,又禁不住跟着欢欣鼓舞,心情起伏之大,实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等到刘远在定陶大败楚军的消息传来时,所有人的心情这才如同一块巨大的时候落下,真正松了口气——即便还没有一统天下,但楚军一败,放眼天下,已无诸侯可与刘远匹敌了。
此时刘桢和房羽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已经不是项羽死了没有,或者刘远什么时候称帝,而是新朝的国号要用什么了。
定国号不是一件小事,早在“豫地兴,刘天下”的谶言开始流行起来的时候,刘远身边那些谋士们就已经未雨绸缪地想到了将来的国号问题,但这个问题一直到项羽在定陶被逼自刎,都没能得到解决。
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没有好的国号可以选,而是因为选择太多了。
最开始的选择是豫,理由很简单:刘远是豫王,用这个作为国号自然顺理成章。
反对的人理由也很充分:刘远虽然是豫王,但最开始真正属于“豫”的颍川郡被英布拿走了,后来他所拥有的衡山郡,南阳郡,南郡这三个地方,上古是划分到荆州的,如果要以这个来定国号,那应该叫荆才对,
但是荆这个国号实际上已经被用过了,战国时的楚国,另一个别名就是荆国,所以才叫荆楚荆楚,堂堂新朝,怎能拾人牙慧,天底下这么多字,难道就找不出更好的?
这时候就有人提出,主公打败项羽的地方在定陶,此地上古属于徐州,不如就以徐为国号,多吉利啊!
还有人觉得,根据五德终始说,秦代周行水德,那么接下来的新朝,应该以符合土德的字来命国号才大吉。这个理论也得不到所有人的认可,因为有些人觉得秦朝国祚太短,根本就算不上正统的朝代,新朝才是继承周朝的正统,那新朝也应该是水德才对。
随着刘远地位越来越高,他身边已经不缺可用之人,人一多,意见就多,大家七嘴八舌,反而很难统一意见,直把刘远吵得头晕脑胀。
最后他拍板,都别嚷嚷了!先定下一个国号,等到选定国都,正式称帝了,再定一个正式的。
他撇开众说纷纭的意见,直接自己取了一个:颍。
为什么叫颍?因为刘远对颍川有很深的执念。
当初他在颍川郡干得好好的,项羽非让他挪窝,刘远当时还不敢直接跟项羽扛上,只得乖乖听话,但他心里一直记着这件事,现在终于扬眉吐气了,怎么也要好好宣泄一下心中的郁闷。
但是刘桢听到这个国号的时候就喷了。
颍本身没什么不好的,它五行属水,如果按照“代周而立”的正统性,那用这个水德的字确实是对了,但是国号往往会成为后世别人称呼一个皇帝的头衔,譬如说周帝,秦帝等等,结果到了刘远这里……就变成影帝!
不要这样好吗,老爹,我知道你怨念深重,可咱们能换个字吗?
为了避免老爹乃至自己以后的亲人们成为千古大笑柄,刘桢觉得自己有必要作一下挽救。
此时刘远跟项羽的战争已经到了尾声,项羽被困无法突围,性格决定命运,他的结局一如另外一个世界那样,悲剧再一次上演,他不肯向刘远投降,索性就横剑自刎了,当初被他带去攻打田荣的那四十万楚军已经消磨剩下十来万,这十来万残兵没了主帅,顿时像无头苍蝇一样,有些投降了刘远,有些忠于项羽,却不肯投降,同样死战到底,刘远花了不少工夫去收拾残局,收尾战断断续续又打了一两个月,最后才把项羽的残余势力彻底消灭干净。
彭城还没有被拿下,但以刘远现在的实力,这只是时间问题了,区别只在于对方是识时务点主动投降,还是等刘远把城四面围困,让他们活活饿死。
这时候定都的事情就摆上台面了。
+++++++++++++
作者有话要说:哎呀,我没食言,下章就能进入新的卷名了,撒花吧萌物们!
关于国号的问题,大家可以一起来参详讨论。原先我定的是豫,但是就像文中说的那样,刘远的封地除了最初的颍川,实际上不属于豫,所以国号需要重新考虑拉,至于刘老爹自己想的颍。。。就不做评价了╮(╯﹏╰)╭有更好的提议的话,大家可以提出来。【汉就不要建议拉,这是架空的朝代,就用架空的思路来玩吧~】
皇帝之女
☆、第65章
定都是一件比国号更加重要的事情。
国号好不好;取决于念起来顺不顺口,能不能起到大吉大利的效果;但这些因素都是很主观的;有些人觉得好;有些人未必觉得好,这种事情吵起来,三天三夜也吵不完。
但是国都的定位却更加客观。
首先作为国都,地理位置一定要很重要。周天子东迁之前;都城就在咸阳旁边的镐京;周秦两代君王之所以都选择这里作为王都,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好;北有高原,南临渭水,交通方便,从战略上来考虑也很重要。然后还有其它很多因素,比如说还要交通方便,物产丰富,农业发达之类。
总而言之,一个好的国都,一定是要为以后几百年考虑,而且它的好处不像国号那样虚无缥缈,必须是大家都能看得见的。
刘桢在咸阳待了三年多,对这座城池,乃至咸阳宫的一草一木,都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如今的咸阳没有被项羽或其他人一把火烧成废墟,它依然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从西周到现在,整整经历了几百年,历史的沉淀只会让它洗练出更美丽的色泽,更重要的是,在刘桢前世的那个世界,长安城就是在咸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里将成为以后许多年的世界中心,可以说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份长安的情怀。
现在咸阳没有被焚毁,当然也就不必重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