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对于一向就有着强烈的警惕心理的日本国民是巨大的刺激,他们再也无法忍受这种事实。
从二零二二年五月开始,陆续有日本国民开始走上街头,他们沿街喊着“抵制中国货”与“将中国人赶出日本”等口号,焚烧中国国旗和中国货物。许多中国在日侨民和后裔也开始受到日本本地人的排挤。许多日本黑客也开始发泄似地肆意攻击中国网站。
而在另一边的中国人,则很显然对这一切乐见其成。他们为了抵抗日本的愤怒情绪,也开始纷纷走上街头,挥舞着国旗,沿街叫着“中国万岁”以及“吴世道万岁”等口号穿街过巷。和日本的游行不同的是,中国国内的游行更像是新年的舞狮队,而不像是游行队伍。
就是这样,在短短数个月内,一连三起,涉及金额超过万亿美元的收购动作,加上中日之间早就存在着的间隙,使和平稳定了数十年的日本开始出现了一丝乱像。
而很显然,这一切都只是开始。
第七节 日本功略(一)
在收购三大集团之后,和发会一号基金开始进一步全面渗透入日本股市,他们几乎持有每一支他们认为有潜力的日本股票。并且一有机会就成为大股东,并且控制这个公司。其势头很像当年日本人在美国疯狂买楼的情形。
而这种肆无忌惮地动作,当然是更大的刺激到日本国民。
吴世道远在中国,除了骂娘,叫嚣着要背着炸弹去炸死“这个该死的强盗”以外,他们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对付办法。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地开始将自己心中的愤怒朝着日本政府进行发泄。
渐渐的,游行示威的矛头开始朝着日本政府而去。在和发会这一系列的强烈刺激下,掩盖在经济高速发展下,积累了数十年的各种社会矛盾开始爆发出来。
贫富悬殊,小企业生存的艰难,社会福利的改善不力,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合理等种种矛盾,开始一件一件地像潮水般往日本政府涌去。反对党的议员们甚至是指着日本政府的魁首当庭大骂,大声斥责他们对外国资本的妥协,软弱和纵容。
更可怕的是,颇有一部分议员赞同将日本的金融制度回归到许多年前的有条件开放,实现对外商和金融的管制。这个消息给全球的投资商造成了巨大的刺激。
一时间,全世界的目光都开始投向日本,人们都在关心,日本政府是不是真的会在舆论的刺激下,将金融制度进行倒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巨大的外资外逃几乎是必然的。
日本政府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种趋势的可怕,日本内政部门的最高长官特别接受美国CNN的专题采访,一再申明日本不可能回到过去的金融制度。
在采访中,他说道:“……这十几年来的经济高速成长已经证明了我们的金融政策以及经济政策的正确,我们决不可能开历史的道车……我们也没有力量开这种倒车,因为日本经济和日本的金融体系已经完全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世界经济与日本经济已经完全融为一体,我们如果要退出,那么所要付出的昂贵代价是我们所无法承受的……”
而在第二天,除了日本本国媒体外,全球媒体几乎没有一家转述或者转播该内政首长的采访。因为就在他接受这个采访的同时,梦幻之都特别行政区首长,梦想工业战略指导,和发会会长吴世道接受了英国BBC的采访。
而吴世道所说的话显然比日本该内政长官的官腔有更多的新闻效用。
在采访中,吴世道这样说道:“……今天这样的局面让我感到很伤感。我的伤感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我没有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中日两国之间的仇恨不是越来越淡,而是越来越深,我想在这方面日本政府应该是主要的检讨者。我所伤感的第二个方面是,我被所有的人,包括中国人和日本人视为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事实上,这是一个误解。我在这里想特别说一下,无论是日本人,还是西方人,你们都不应该视我为一个单纯的民族主义者,而应该视我为一个国际主义者。包容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我们中国人向来都有一个包容的心,我们的心中装得下整个世界……这次我之所以大规模投资到日本,事实上,是出于一片好心。因为我想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应该认识到日本经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而十几年前的经验已经说明,在挽救经济的颓势方面日本政府是缺乏经验的。日本政府就像是个运气很好的牌手,当他有好牌的时候,他可以打得很好,但是当他拿着烂牌的时候,他就会输得一干二净。所以,如果没有更加强力的外力刺激的话,我几乎可以肯定日本经济会进入一个新的低迷期,这个时间很可能是十年甚至二十年。现在的日本经济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日本经济,它已经完全地与世界经济融合在一起,它的衰弱,必然会对整个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正是出于对世界经济的责任感,出于对我们的邻居的善意,我才会以个人名义力劝和发会的委员们通过这样的投资动议。但是最后却是受到这样的效果……从我个人感情上来说,确实是很难接受的……如果日政府不尽快尽到自己的义务,保护我们这些投资者的利益,我想我的同事们随时会从日本市场上撤回我们的资金。毕竟,我们最大的利益是在梦幻之都,而不是日本岛……”
用《大公报》的话来说,“……这句话不亚于在日本投下了十颗原子弹,如果没有核武问题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开始考虑中日开战的危险性……”
而一向以头脑清醒著称的《北京青年报》则写道:“……除了有着更加深层次的意图之外,我们找不到任何吴世道竟然会说出如此之充满挑衅的话语的理由……”
“……恐怕天下从此多事矣……”《南洋早报》如是说。
正如所有媒体所预测的那样,吴世道的这番话在日本掀起来有史以来最大的排华浪潮,许多的华人的商社都被暴徒袭击,而大街上也随处可见中国的国旗和中国货被燃烧的场面。
虽然有军警的严密保护,但是中国驻日大使馆还是没有一块完好的玻璃。某些激进的日本青年甚至剃光头发,绑着布条,走上街头开始叫嚣着中日开战。
在民间巨大压力下,日本首相开始在一次采访中严厉地点名抨击了吴世道的言行,认为他是在“心怀叵测的挑动中日两国的民族情绪,必须对可能带来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
同时他呼吁,“中国政府对吴世道身为一个特别行政区长官发表如此之不负责任的言行,置于相对的处分。”
在采访的最后,那个主持人问道:“吴世道说他是为了拯救日本经济和世界经济而来,请问你有什么看法?”
这个首相为了显示自己的爱国心,不假思索地说道:“我们日本人是依靠自己成长起来的民族,即使把全日本的外资全部清除出去,我们自己的资本也足以支撑我们的经济……”
第二天,这个采访出来之后,在日本的投资商一片哗然,人人惶恐不安。
第三天,日本首相赶紧出来澄清,表示当时电视台的字幕有问题,并且对外资对日本经济的贡献,表示肯定。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还敢再相信他的话了,恶劣的印象已经造成。
“在日本首相不理性的发言出台之后,即使是再恶劣的情形也有可能出现……而处于事件漩涡之中的中国政府却始终保持着意味深长的沉默……”《华尔街日报》语。
第八节 日本攻略(二)
二零二二年六月六日,也就是日本首相采访出台的第六天,刚刚过完周末,来到办公室上班的人们在清晨九点三十分的时候,在楼梯口的电视,办公桌上的网络,桌子里的收音机里听到了来自梦幻之都的吴世道做出的重要宣言。
整个宣言宣布极为简单——“由于无法承受日本民间给予的压力,也由于对于日本经济未来过大的不确定性的无法把握,为了安全起见,梦想工业宣布将全面结束在日本的业务!”
吴世道=梦想工业=梦幻之都=和发会!这几乎是所有人心中的共识。而吴世道现在宣布梦想工业全面推出日本,那么和发会……?而这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
如果你真的有心想知道的话,那么请你查阅二零三一年发行的《日本股灾录》。在第三十六页的第一行,你将会清楚地看到这样一行字——“二零二零年六月六日,东京指数从四万九千点重挫至四万点,为日本股市有史以来最大跌幅。一夜之间,数万亿的财富灰飞烟灭……”
二零二二年六月七日,东京股市出现恐慌性抛售,东京指数再挫三千点,日本财长森和堂因国内金融危机恶化将引咎辞职。
二零二二年六月十六日,由于股市带来的经济波动与积累多年悬而不决的坏帐问题,日本第三大银行丰和银行宣布倒闭。日元开始大幅贬值,日本房地产行业受到巨大冲击,新楼盘价格一泻千里。
二零二二年七月一日,东京指数已经跌至两万七千点,日本新财长冲田承认,日本经济正在经历金融危机。但是与此同时,他重申日本政府已经开始控制形势。他要求本国以及外国的投资者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听信谣言,不要惊慌。同一天,日本议会大幅度削减预算,搁置多项军购以及其他支出。
二零二二年七月九日,东京指数出现第一次小幅反弹,从两万五千点上扬到两万五千四百点。世界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认为日本做为一个大国,有能力抵抗这次金融危机,同时他们对日本政府高效的办事能力表示赞许。并且表示,暂时没有收到日本的求援通知。不过他们也认为日本经济今年出现负增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而在事实上,为了救市,日本政府已经投入了超过四千亿美元的现金。
二零二二年七月十一日,在日本金融管理局的努力下,加上日本政府调高短期利率并再度表明不会刻意贬低日元币值,这些因素使日元猛力回弹。东京汇市闭市时,日元兑美元回升了百分之一点五,至一百五十六日元兑美元。就日本政府来说,这样的成果已经难能可贵了,但是投资者并没有因为日元的回稳而恢复对市场的信心。东京指数继续下挫六百点。
不过,日本政府发言人在会见媒体的时候,还是宣称,“这次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的打击是巨大的,这主要是因为某个邻国以及某个拥有巨大能量的个人运作。日本总体经济还是向好的。同胞们,最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同时,我以日本政府的名义呼吁所有日本企业,请你们以一个负责任的国民的态度,协助政府。请你们对我们的政府予以充分的信任,不要轻信中央银行会让日元贬值的谣言。只要我们携起手来,我们可以抵抗一切外来侵略,无论是军事上的,还是经济上的,大和民族万岁!”
就在日本政府高喊口号的时候,西方的分析员却说:“表面上看起来,日元已经在现货市场稳定下来,但是它在远期市场却面对很大抛售压力。从远期市场的情况看来,日元可能下跌到一百八十甚至更高。”
当主持人问这位位分析员:“你所说的远期压力,包不包括和发会带来的压力?”
分析员摇摇头,说道:“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