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刚出口,战传说自己就意识到此话毫无意义。
果然,众人脸上都有了不屑的笑意。剑帛人物语以惯有的精明圆滑地道:“我等会记住你的话,多谢了。”
战传说知道再没有与他们细谈的必要,于是问道:“你们可知前往稷下山庄的路径?”
“稷下山庄?”物语哈哈一笑,随即收敛笑意,正色道,“你应沿原路折返一程,遇到的第一个岔路口便是通往稷下山庄的路途。”
战传说道了声:“多谢指点。”便翻身上马,拨转马首沿来路折回。他心中颇为不安,挂念着坐忘城的局势,现在他只盼尽快见到晏聪后早日返回坐忘城。
战传说按物语所说的路径而行,不过半日,就已与稷下山庄相隔不远了。他的去路被八狼江挡住了,站在八狼江这一边眺望江对岸,只见稷下峰傲然耸立,峰下稷下山庄的楼舍错落有致。
他的目光沿着江岸搜索着,果然在不远处发现了一个渡口,不过渡口处并无船只。
非但渡口处没有船只,而且连江面上也不见船只。八狼江到了这一带已变得平缓,开阔的江面上一片空荡,除了忽起忽落的水鸟,唯有奔腾不息的江水。
走近渡口,在江边一艘船底朝天反扣着的残船旁,战传说见到了一块石碑,石碑露出地面一尺高,有一面已布满了苔藓,另一面刻着“无言渡”三字,字的凹痕内填涂的是朱红色之漆,衬色则是黑色。
乐土境内的各色招牌、石碑大多都是采用黑底红字,不二法门的“独语旗”亦是由红、黑两色组成,世人常常效仿。
见此处果然是无言渡,战传说松了一口气,眼见日正当午,四周空无一人,他便坐在了那艘倒扣着的残船上,等候晏聪的到来。
他却不知渡口及江面之所以不见任何船只,是因为无言渡属稷下山庄管辖,稷下山庄五大戍士依照东门怒的指令加强了防范,其中就包括把无言渡的船只都撤到对岸。
卜城三万兵力逼近坐忘城的消息,在他们刚一出发时,就已为坐忘城探兵所得知,并迅速向城主殒惊天禀报了这一消息。
得知此事时,是殒惊天为其弟殒孤天执“七祭之礼”的第三天。
从卜城直奔坐忘城,约有三百里行程,若是单人单骑,至多二日便可抵达,不过大军行程不比孤身奔袭,三万军士能在三天之内到达坐忘城下已属不易。
故殒惊天只是吩咐城中加强防范,多备箭矢、粮草、滚石檑木,并密切留意卜城兵马的动向,他自己却并未立即返回坐忘城。
贝总管、四大尉将依言而行的同时,对殒惊天长时间滞留于坐忘城外有些不放心,在原来的三百名乘风宫侍卫的基础上,又加派了三百名坐忘城战士,肩负护卫城主之职。
在战传说抵达稷下山庄“无言渡”的时候,已是殒惊天执“七祭之礼”的第四天,而此时卜城大军已推进至距坐忘城二百里远近的地方,其中有小股先锋人马更是长驱而入,直抵坐忘城百里之外,与坐忘城派出巡探的人马几乎是擦身而过,不过双方都没有发动攻击,但此事却使坐忘城所面临的争战变得更为真实而迫在眉睫,战争的气息空前凝重,坐忘城内铸兵库日夜开工,此起彼伏的煅炼声及铸兵库内的炉火,仿佛在不断地提升着整个坐忘城的温度,沸腾着坐忘城战士的热血。
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这场迫在眉睫的战事的来龙去脉,他们这些年来已习惯了安宁平静的生活,与积极备战的军士相反,这些人显得慌乱茫然。
在“七祭之礼”的第四天,贝总管、四大尉将、乘风宫奇营侍卫统领慎独齐出坐忘城,前往殒孤天墓地与殒惊天共商应敌之计。
殒惊天连续四天独自静处于祭棚中,祭棚收拾得极为洁净,但其中的摆设也十分简陋,除了香案与祭品外,就只有一张梨木椅。
贝总管等六人进入祭棚前,殒惊天先让众侍卫退出十丈开外,六人亦自动将身上的兵器解下,交与侍卫后方才进入祭棚。
四日来殒惊天不眠不食,神情已略显憔悴,看到这一情形,伯颂等人心头暗自担忧。若在平时,以殒惊天的武学修为,执“七祭之礼”当然不会有何影响,但如今是大敌当前,却应另当别论了。
卜城位处坐忘城东北方向,坐忘城首当其冲的最受威胁的应是东门,所以先是由东尉将铁风向殒惊天禀报卜城大军的种种动向,以及坐忘城备战的情况。
听罢,殒惊天沉吟了好一阵子,方开口道:“按理卜城之军的推进速度应该更快一些,今夜子时前大部分人马都可以接近我坐忘城百里之内,而事实上他们却没有做到这一点。”
说到这儿,他有意停顿了一下,像是等待其他人抒发己见。
果然,伯颂道:“城主的意思,莫非是说卜城人统兵无序,行动迟延,战斗力并不可怕?”
殒惊天摇了摇头,道:“这些年来,乐土东、西、南、北四边城中,长年累月经受频繁血战洗礼的只有卜城,相对而言,卜城战士的战斗力应是最强的……”
听到这儿,伯颂不由疑惑地道:“那城主的意思是?”
“如果不出我所料的话,卜城之所以行动迟缓,十有八九是因为卜城内部存在着意见相悖的两股力量——换而言之,卜城中有不少人并不想与我坐忘城为敌。”
贝总管叹了一口气,道:“卜城、坐忘城同样肩负捍卫乐土之责,双城之战,其结局显然是亲者痛仇者快——而卜城的举动,显然是迫于冥皇之令,身不由己,唯有以消极延缓应对了。”
殒惊天点了点头,道:“卜城兵力略多于坐忘城,但至多也不过四万人。此次,卜城兵发坐忘城号称有三万余众,若是属实,岂非是投入了卜城大半兵力?卜城不比坐忘城,一直以来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来自千岛盟的威胁,若卜城城内如此空虚,岂不是十分危险?冥皇不会想不到这一点,所以卜城三万人马兵发坐忘城的说法,值得怀疑。”
他的目光依次扫过伯颂、贝总管等人,又缓声接道:“我相信卜城派出的兵力实际上应在一两万人之间,而并无三万之众!”
“若仅凭一两万人,对我坐忘城应不会有致命的威胁!”铁风信心十足地道。坐忘城兵力两万有余,在双方兵力大致相等的情况下,占有城池之固以逸待劳的守方自是占有绝对优势,铁风此言甚合情理。
“运兵之策,在于出奇制胜。卜城兵发坐忘城昭然于众,毫无‘奇’字可言,种种迹象表明,其实卜城兵发坐忘城的意图,并非真的要与坐忘城一番血战决出雌雄,而是要在气势上予坐忘城以极大的压力!以我之见,与卜城一战,并非不可避免。”殒惊天终于说出了他最重要的观点。
“迄今为止,卜城并未公开宣告他们起兵的目的何在,一切只是依常理推断,这一点也颇有些奇怪。”幸九安道。
“大军交战,生灵涂炭,乐土难得安宁数十年,不能在我等手中轻易毁去。”殒惊天以不容置疑的语气道,“你们切记一点:决不可先行攻击卜城人马,以守为上,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开战,同时尽早探明卜城此举的真正意图!”
此时此刻。
千里之外的大冥乐土京师——禅都。
“禅”字,在乐土人的心目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在今日苍穹诸国格局形成之前,曾经有一个极为混乱的时代,充斥着那个时代的,唯有血腥与死亡,人的生命脆弱如阳光下的雨露。在那个弱肉强食充斥着残酷气息的时代,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如日月般辉煌的英雄,同时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至恶邪魔。
那个时代,便是可歌可泣的“神祇时代”!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动荡后,“武界神祇”的力量不断壮大,并最终成为结束那个时代的力量。
据说,促使“武界神祇”日渐强大的终极心灵之力便是“禅”的力量。
神祇时代是一个武者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深信只要拥有绝世无双的武道境界,就能成为苍穹下至高无上者。凭据这一信念,诞生了无数雄心勃勃的强者,他们对武道境界的执著,使其修为不断攀升,直至骇人听闻的神魔之境!
达到神魔之境的强者在拥有改天易地的力量的同时,身边也云集了无数拥护者。强者之间以自身及依附他们的力量相互争战,试图成为征服苍穹的最强者!
但在“武界神祇”出现之前,所有强者无论曾达到怎样的辉煌,拥有何等可怕的力量,最终都难免日渐削弱,甚至常常葬送于本是依附于他们的力量手中。几乎整个神祇时代都在重复着合久而分、分久而合;背叛后联盟,联盟后背叛。
直到“武界神祇”出现后,才彻底突破这一如有魔法的怪圈,使自身的力量在不断争战中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日益增强,并最终成为傲视整个武道苍穹的光明势力,结束了分崩离析、充满血腥的神祇时代,并缔造了大冥乐土的万世基业。
在大冥乐土的传说中,“武界神祇”之所以能超越同一时代的其他所有力量,是因为“武界神祇”的王者——武道之神“玄天武帝”光纪悟透若成就超越古人的王者大业,除了要拥有改天易地的武道力量外,还必须拥有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心灵之力,将这种心灵之力渗透到每个人的灵魂中,方能使众人对“武界神祇”的伟业充满信仰与忠诚。
传说中,武道之神“玄天武帝”在祭湖湖畔仰望苍穹,历经百日,终于悟出最强大的终极心灵之力——“禅之力”的神韵所在。由此玄天武帝不但自身修为更跃升至全新境界,更凭借“禅之力”使他成为凝聚整个“武界神祇”的精神支柱,“武界神祇”的辉煌由此开始铸就。
祭湖,是传说中乐土人的诞生之地,充满了无限神秘玄机。它在乐土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如同阿耳大神在阿耳四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一样。
大冥乐土京师“禅都”所处位置在祭湖南面,与祭湖相距百里。“禅都”之名,喻意不言而明。
只是爻意却指出“武界神祇”之王并非世人口中的玄天武帝光纪,事实如何,已被两千年时光掩藏得严严实实,试问谁又能确定孰真孰假?
禅都的中央地带,就是大冥乐土权势核心所在地——紫晶宫。
紫晶宫分为南廷北殿两大部分,南廷是冥皇与后妃居住生活之处,而北殿部分则是冥皇理政场所。北殿由七个部分组成,依照北斗七星位置分布格局,分别谓之天枢殿、天旋殿、天玑殿、天权殿、天衡阁、开阳阁、摇光阁,其中天枢殿为主殿,但摇光阁却以其独处一隅之幽静而深受冥皇青睐,更多的时候,冥皇是在摇光阁中。
此刻,摇光阁外的广场上,有一身形高颀的中年人正默默肃立,渐渐西斜的阳光将他的影子慢慢拉长。
此人肤如玄铁,面目如鹰,赫然是双相八司中的地司杀!
地司杀是为面见冥皇而来的,他在此已等候了足足半个时辰。
地司杀在大冥乐土的地位绝对不低,让他在殿外等候这么久,是前所未有的事。
地司杀自败出坐忘城后,立即日夜兼程赶赴京师禅都。因路途遥远,在地司杀赶至禅都时,卜城兵马早已逼临坐忘城。
地司杀虽然略略收拾了一番,但仍难掩风尘仆仆,一脸疲惫,不再刺眼的阳光自斜侧照在他的身上,使之五官、神情掩藏在一抹阴影中,无法看清。
终于,传令史走出了摇光阁,出现在地司杀的视野中。
“地司杀大人,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