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南的法军部队显然要成熟很多。
正因为这种成熟,给习惯了游击战的独立军部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在法军机枪的掩护下,两个连的部队成5、6排松散的散兵线步步推进,很快地压到了没有构筑有效阵地地独立军一纵队面前。771高地是任何有常识的军官都会派前哨仔细查看地地方,没有可能预先构筑阵地。实际上第一纵队也是在法军搜索队过后才得到命令潜行上771打响了战斗第一枪地。这样一来。双方都没有良好的阵地作为依托,只能依靠树木和天然地四地。山壁匆忙地形成阻击线。
指挥所里的金迈完全能够从枪声中判断出771高地上的战况。而根据面前的情况来推断,法军的炮兵也应该能够铺展开来发挥作用了。
他又掉转了视野看南边战场。那边的枪声似乎已经在开始凋落了,有预设阵地的11、12纵队对法军的伏击很有成效,大约600名的法军已经被有效压制,只能在逐步迫近的独立军优势兵力下落得被歼灭的下场。
“司令,我去771!?”
金迈转头一看,主动请求任务的是陈平,也是国防军的军官,在安南这片丛林里跟自己一起出生入死了三年多的时间。金迈想了想,771上形势不妙,正好需要一个得力的人带10纵队上去增援。
“好,你带10纵队去,我用迫击炮火力掩护你冲上去,无论如何,你要坚持到南边战斗结束,明白吗?”,
“是!”陈平规规矩矩地敬了一个军礼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指着北边的一个凹地道:“司令,你看那里,揍几炮试试?炮一响我就带10纵冲上771。”
金迈举起望远镜看了看。又眯着眼睛回想了一下战前的地形勘察。陈平的眼光很贼啊!枪声一响就消失了的法军炮兵很可能选择那里作为阵地!金迈回过头来看了看地图。随即大声命令道:“迫击炮班,按照地图坐标X021,Y166,三发急速射!”
陈平立即主动把命令传了下去,迫击炮班的阵地就在指挥所下面大约30米远的距离上。
三门50迫击炮“蓬蓬”地在半分多钟的时间里就各自发射了三法炮弹。9个炸点先后在北边凹地的树林中出现,不过,指挥所里无法观察到炮击的效果。在雨林里,大部分的视野都被参天的大树和贴地的茂密的灌木众所遮蔽。
独立军的炮弹确实击中了法军的山炮阵地,只不过带着试验性质的炮击没有提供足够的强度和覆盖面,也没有形成对法军炮兵的致命打击而已。三门迫击炮要在这样的战斗中形成炮火优势?不可能!
陈平带着作为预备队的第10纵队300多号人趁着炮击的余威不顾生死地从771高地的西边猛冲上高地。正好碰上法军的第一线散兵凭着火力优势摸了上来。双方就着树干的掩护“噼里啪啦”地一阵交火,总算把法军暂时地压了下去。
法军刚一与独立军游击队脱离交火,“霍霍”的炮弹破空声就传来。接着就是“轰隆”的爆炸声。显然。法军的炮兵在匆忙地转移阵地后开火了。
金迈看到了771上的炸点,可他无法从这个角度去推算法军炮兵阵地的位置。也无法去估算这阵炮击给第一、第十两纵队的兄弟们带来了多少的杀伤。
“命令下去。南边的所有部队尽快出击解决残敌。”
他隐约地感觉到不妙来。北边大约900来法军拥有他们整个部队的全部重火器,对771的压力不是他在指挥所里能够完全体会到的。只要尽快结束南边的战斗。转用优势兵力发起对北边敌军的强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771,773上的压力。攻击,必须在两高地的阻击线崩溃前发起!
很快,南边的枪声再次频密起来,甚至有阵阵的喊杀声传来。
金迈心里暗自着急也暗自祈祷着南边尽快结束战斗。游击队,毕竟没有打伏击歼灭战的经验。习惯了打一枪就跑的战士们在守卫阻击线的时候难以完全地发挥出战斗力来。没办法了,现在就只能不惜代价地强攻!
“轰隆”的爆炸声再次从771上传来。校正射击诸元后的法军炮兵这次是狠了劲、拼了命要用37mm的炮弹砸出一条通道来,以挽救全军的危险处境。
“迫击炮班,距离1050,方位107到219,拦阻射击。”金迈在心里估算了一下。他知道法军在炮击过后就要展开散兵线攻击771,因此在法军炮火稍微减弱的时候,他向迫击炮下达了新的射击命令。
这一阵炮弹准确地落到了正在展开散兵线,准备冲击771高地的法军两个连的头上。造成法军再次陷入了混乱状态。士兵们抱着头四处找掩护,军官则在爆炸声中大声吼叫着约束部下,想拉起部队来执行指挥官的攻击命令。一时间,军官无法收拢部下,士兵们在觉得安全后也找不到军官。
这一阵炮击,为独立军刚刚上到771的第十纵队争取了大约10分钟的重新部署阻击线的时间。也为南线的11、12纵队歼灭法军残余转向北线争取到了相同的时间。
在这样一场战斗里,金迈算计中的炮击取得的意料外的效果,成了整个战斗成败的关键性因素。而10分钟的时间,也成了法军被全歼的决定性因素……
第六节 安南的明天
十一月底的北京寒风萧瑟。可在颐和园龙剑铭的办公室里却是热火朝天。军政两方面的主要成员都赶到了这里,商量在安南的进一步行动。开局是很理想的。黎亢山战斗和紧接着的谅山战斗都取得了胜利,安南前国王那帕差也到达谅山举起了复国的大旗。现在,目光应该从安南转移到波尔多了,法国人的反应才是解决安南问题的最关键因素。
外交大臣唐绍仪从八月以来是全帝国政府中最忙碌的人了。他要在各国大使中周旋,他要关注大中华帝国驻外使节的活动,彻底把大中华帝国的战略贯彻下去。在战争期间提升帝国的国际地位,在战争期间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辅助以军事和政治,为帝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捞取最大化的利益。
一段时间脚不沾地地忙碌后,把这位文质彬彬的外交大臣的说话习惯都改变了不少,显著的改变是,说话更直接更切中要害而少了许多的外交套话。现在,这位大臣正在向帝国的核心领导成员们汇报着外交工作。
“法国人似乎并不感到过分的惊讶,连续八年的丛林游击战已经搞到殖民当局焦头烂额、疲惫不堪了。很显然,他们知道游击队背后有帝国的支持,否则独立军游击队不可能坚持八年的时间而且愈发地壮大。不过,法国人提交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帝国插手安南事务,怀疑和确凿的证据之间的差异是国际上言事的关键。哑巴亏啊!”
办公室里响起了一阵会心的笑声。
所有人都知道法国人吃了哑巴亏,却偏偏在这个关头上还要假装不知道,继续来拉拢帝国加入协约国阵营。不能不说皇帝陛下制定的战略在时间火候上拿捏得极为精妙。
“哑巴亏吃着,法国人会怎么办?增兵安南路途遥远不说,法国本地的兵力根本就不可能抽调哪怕是一个师出来。德国人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德国人会很自觉地配合安南的独立战争。因此,最大地可能是法国在冷静之后主动撤离安希?谥鞫?防氚材系那疤嵯抡?≡诎材媳S幸徊糠痔厝āN腋鋈斯兰啤W畛僭鲁醯模??拧⑺暮牛?ü?笫咕陀Ω谜业酵饨徊康拿磐飞纤迪盍恕!碧粕芤撬低辏?抟馐兜氐靡獾胤隽艘幌卵劬担?炖碚庋?耐饨唬?鹑饲笞约旱耐饨痪褪撬?彀。?br/》
岑春煊马上接过话头问道:“英国和俄国如何反应?”
“朱尔典先生已经与副大臣交换了意见,他们希望安南问题能够和平解决,从英国的利益上来讲,法国人从安南彻底抽身能够为欧洲战场增加一个军的兵力。而法国人留恋安南,那欧洲战场上英国人就得想办法填补法国空隙。八月到现在,英法两国地伤亡人数已经达到了三百万之巨!因此,英国是希望安南问题和平解决的,而法国显然也为此与英国、俄国交换了意见。现在英国大使先生就是预先为法国人与我们的会谈作铺垫来了。当然。安南国王会在适当的时候由金迈司令官为总代表。在金兰湾去解决上述问题。至少,这些事情跟帝国无关,不是吗?帝国政府只是作为友好的、中立的调解人出现,并在金兰湾海军站给法国、安南提供会谈条件而已。”唐绍仪故意做出一副很正经地样子说着带有些玩笑意味的话。不过他知道这里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自己在开玩笑。
龙剑铭坐在办公桌后的椅子上瞟了一眼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古怪地笑了笑。道:“那现在,我们来说说安南的明天。属国?还是一个有着严重报复倾向地。好战的。想在世界大战期间趁机在中南半岛上捞一把的安南王国?”
总理、外交大臣、高等顾问、总参谋长、战略副总司令都愣住了。不是计划里好好的说明了要把安南置于属国地位吗?
不过。皇帝说话地妙处很快就被众人体会到了。
英法在修结协约的时候。就以湄南河为界划分了各自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目前的安南。法国人嘴里的“印度支那联邦”,实际上就是湄南河以东的整个中南半岛。把安南马上收为属国,一方面在国际上不好交代。暗中行事也不能这么直接就公开出来嘛!那不是马上告诉世界,安南独立革命是咱大中华帝国操纵的吗?因此。马上收安南为属国是不恰当地。
既然不马上收安南。那么就可以考虑到在未来对付英属印度时借用这个“独立国家”的力量。在缅甸、遣罗、东印度的恒河流域制造事端,加剧印度的政局混乱。而帝国对此只需要在国际上说一句:“那是人家本土土著的民族问题,大中华帝国和外来民族不应该插手其中,以免事态更加恶化。”什么问题都在面子上撇清了,而事实上安南独立军却完全掌握在帝国国防军总参谋部的手里。借这个棋子达到将东南亚收为己有的目的,远远比在谈判桌上去跟英国、法国讨价还价来得高明。
蔡锅上将站引起来,走到地图墙前又仔细地看了看,再回头看了一眼还在眯着眼睛奸诈地微笑的皇帝。他又明白了一些东西。
上将也还了个微笑给总司令。然后坐了下来,道:“马六甲、新加坡的问题也就一起解决了。民族独立嘛!这是不可遏止地大趋势。国防军军事情报局和马六甲青龙会(帮)会搞出这些东西来的。安南,还是不收为好,其实收与不收。现在收还是未来收,是属国还是行省,都在帝国的掌握之中。”
可怜的外交大臣扶了下眼镜,也去看了看地图。按照皇帝和副总司令的话来说,东南亚就只剩下菲律宾和印尼没有在帝国控制之下了。而实际上,印尼巨港早已经成为帝国海军的基地港。马六甲、新加坡一到手,大中华帝国绝对国防圈的南半部分就基本成型了。
“我同意陛下和蔡将军的意见。”岑春煊略微衡量了一下,很快就作出了表态,他需要衡量的是因此会给世界大战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很显然。德国人是会很欢迎的,在柏林地帝国代表团也会促使德国人在战场上狠狠地投入血本打击协约国。只需要赵上将说一句:“大中华帝国即使要参加大战。也会选择形势有利的。可能取得胜利的一方。”那德国人还不拼了老命才怪!不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