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卿兄的心愿便是我朝大军能有朝一日灭了金国,取了汴梁城,国主可祭祀天地,面南称帝。”王敬诚插言道。
“晋卿放心,上月孤已向临安派出使者,想来宋人必会应我。既便是宋人无意出兵,今我朝兵多将广,不缺英勇善战之辈,兵甲齐备,粮草充足,克洛阳、取汴梁易如反掌,到时候孤便会正式称帝。”赵诚许诺道,“称帝不过是一件小事,孤所愿的是国泰民安,百业兴旺,此间的锦绣文章可以扬光大。这全赖晋卿与从之还有百官同心协力才成,晋卿还是安心养病,早日重回朝中,助孤处理大事。”
“国主有命,臣哪敢不从?”耶律楚材应道,“臣只恨早生了十年!”
耶律楚材感叹生命的可贵与华的早生,又恨曾经蹉跎了十多年的宝贵时光。然而他忘了,若不是这十余年的飘泊与满眼的疮痍,他就不会成为如今的他。
赵诚也是如此,他曾经想做个腰缠万贯的商人。若不是看够了烧杀抢掠与鲜血,他就不会揭竿而起,走上了争夺霸权的道路,自己刀锋所指之处,杀人盈野的场面再也激不起他心底的激动之情。他早已经与这个时代融为一体,虽然仍有坚守,但已经与一个地道帝王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生于乱世,混迹在刀枪箭雨之中,并非我等可以选择的。”赵诚道,“当天下没有了征讨的时候,孤也就没有了遗憾!”
若是真没有了征战,赵诚不知道到时候自己有没有遗憾,他那颗心早已经被**统治了。
第七卷 朝天子 第六十九章 凝固的黄河㈡
卫州汲县,黄河岸边的夜色深沉。
站在堤岸外,只能见到一条长龙般的影子横亘在面前,那长龙曲曲向前,在不远处就消失在夜色之中,变得不可捉摸。月亮躲进了浓密的乌云之中,就连那一抹长龙般的淡淡影子也分辨不出。
这个初冬季节的夜晚十分寒冷,寒风呼呼地刮着,十里之外都能听到黄河水被风吹着撞击着堤岸的声音。也许不久,黄河就会结冰,彻底变成了一条凝固的河流。千百年来,这条黄河曾经上演着无数悲观离合的故事,它从来就不是天堑。
昏暗的夜色下,数十个人影在岸边小心地摸索着。这是一队金军的斥侯,他们从南边趁着夜色渡河,企图混进北方,在这个大风夜晚偷渡黄河,无疑是一件十分冒险的事情,因为渡船要是万一被吹翻,军士们即便会水,恐怕也会被冻死。
“谢天谢地,终于过河了。”这一队金军士卒终于渡过了黄河。他们将船系在岸边,派几人看守,大部趴在岸堤上,紧张地注视着北边的动静,一位女真百夫长模样的人将耳朵紧贴着地面,监听堤岸上有没有秦军走动。
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过去的两年间,秦金两国来来往往,东起济州,西至潼关的千里大河两岸,几乎每月都要交手数次。起初,秦军因为人事变动军队换防,防线又长,让金军屡屡找到空档,占些便宜,去年五月汲县就有一小村庄遭到了金军的洗劫。
然而好景不长,调整完毕后的黄河防线让金军越来越处于下风。听说金军现在每次派人出前,都要抓阄选定人手。而“不幸”被选定的在出前都要提前为自己办理后事。趁机逃散的更是不计其数。
金军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成功北渡并全身回来的,下一次还要派他北渡侦察,直到有去无回。所以这差事绝对不是一件好差事。
这位百夫长感叹时运不济,他早就和部下们打定了主意,他们要在此消极地趴上一夜。等过了时辰再跑回去复命,这就算交了差,至于侦察敌情,万一要是碰上了秦军巡逻地军队,那是件有去无回地事情,无人愿意去找死。上一次他就这样成功“侦察”地。
“大人,好像有些不妙!”一个部下小声地说道。
“什么?”百夫长闻听立刻变色,黑暗中只能听到他因惶恐有些变调的声音。
“秦军今夜怎么不来巡逻?要知以往无论何时。秦军巡逻队来往十分密集,暗哨更是无数。”部下说出自己的疑问。
“呸!”百夫长骂了一声,“难不成。你想遇到秦
部下被他这一骂,立刻闭上了嘴巴,众人紧贴在地上,忍受着寒风的吹袭,暗暗祈祷上天的怜悯。在这个寒夜里一动不动,众人地半边身子很快都麻木了,寒风毫无遮挡地从他们的身上掠过。
突然岸边的一片柳林之中出一阵弓弦紧绷的声响。/
“不好,有埋伏!”金军百夫长惊恐地大叫道。
原来秦军早就埋伏在此,只是这伙金军趴着不动,令他们大感意外。秦军早有准备。令这伙金军立刻炸了锅。他们纷纷跳了起来,转身往回跑。两侧的黑暗中射来密集的箭矢,将金军的后路截断,转身想回到船上的金军被射个正着,余者不知往哪里奔跑,只得又趴在地上。金军四处漫无边际地突奔,可是黑暗中地箭矢如同来自四面八方。
“降者免死!”有人大喝。这一吼声如同不可违抗的命令,残留的金军纷纷放下手中地兵器,跪在地上。旋即岸边野地里出现了震动,一队秦国骑军举着火把,飞快地将他们包围在中间,彻底将他们留在了北岸。
黄河自卫州至曹州东明段,皆属于大秦国沿河兵马都元帅王珍管辖的防线,今夜他亲自领人设伏,抓了个正着。
投降的金军,纷纷可怜巴巴地求饶。王珍见金军军士衣着极其单薄,毫无斗志,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部下一拥而上将俘虏一一押回大营审察。
王珍举目往黄河南岸望去,对岸的火把星星点点,隐约传来了人叫马嘶的声音,很显然对岸的金国已经从这里的火光得知他们又一次失败了。
“父帅,不知朝廷何时准备征讨金主?”王珍长子王文干问道。
“大概就在这个冬天吧!”王珍望了望夜空,干冷的风刮得他的脸生疼。
“今我大秦国兵多将广,又不缺军资粮草,国主为何还要联合宋人?凭我秦军一己之力,攻取汴梁亦不过是易如反掌之事,孩儿想不明白。”王文干又道。
“这个就不是你们年轻人应该可以决定的。你只要知道,国主行事总是高瞻远瞩,我等领兵者,只要听令行事即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那才是国主与枢密院谋划地。”王珍道,“总之,箭已在弦上!”
王文干见自己父亲不肯给出明确地答案,只得将疑问放在一边。
风忽然小了些,黑夜之中的黄河仍然在流淌着,这一夜所生地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甚至在官方文字中不曾留下记载。
两岸的军队都在为它彻底凝固的那一天准备着,等待着最后的决战。完颜守绪仍然不辞劳苦地往宋国派遣使者,重复着唇齿相依、唇亡齿好的说辞,然而宋国君臣并没有搭理,秦宋联手灭兵一事,已经不可逆转。这当中,完颜守绪也屡屡遣使与秦国谈和,但是均被赵诚驳回,连秦境一尺之地都未曾踏入过。
泰安十年的初冬,陕西、山西、河东、潼关及河北、山东及黄河防线与中兴府之间的信使络绎不绝,兵马调动频繁。官府征集粮草、民壮。一队又一队兵马自北南下或自西东进。这一切都预示着战争又一次爆,秦王赵诚已经将箭搭在了弦上。
这一次,秦王的目标是金国。
此前,秦宋两国达成正式的条约,双方联兵共灭金国。就秦国这一方。东集团以张荣为帅,严忠济为副,这一路配合宋军攻占徐、邳、单、泗等州,最终的目标是往汴梁集结。北集团以张柔为主帅,史天泽、王珍为副,待黄河结冰即跃马南下,截断洛阳与汴梁之间的联系。
西集团则是秦军主力,田雄、郝和尚、郭侃、郑奇、张士达及萧不离诸部人马。自入冬以来,便齐聚河东、潼关、怀、孟一线。此前,萧不离与宋平所属军队整体换防。宋平与萧不离二人对调,宋平改镇大漠,萧不离改镇河东,其下兵马亦随主帅移营。萧不离就是新任地河东军元帅,骁骑军亦随之南下。古哥则奉命将自己地帅帐北移至大同府,镇守阴山一带,陈同部回师北平驻防。
十月十九日,秦王遣谏议大夫梁文出郊,用少牢一祭蚩尤、牙;遣翰林大学士刘祁赴北郊望气坛,用香、柳枝、灯油、乳粥、酥蜜饼、果。祭北方天王。自秦王至文武百官。皆清斋一宿。
次日,秦王赵诚率文武百官皆着戎服。齐聚贺兰山下,祭旗出师。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子孙祀绵,河山浩荡。
英华文章,光被华夏。
然斯文斯种,命运多难。亿万黎民,屡遭屠戮。大好河山,分裂玉碎。蛮种小族,乘中国纷争间隙,伺便突袭,角力竞斗,剿戮师旅,膏血生民,鸠占鹊巢,以为正统。令贤者心忧、智者焦虑,惟百姓哀鸿遍野、白骨千里。
今五星又出东方,利中国征讨四方。江山盼有雄主出,一统华夏数百州,期华夷混一、百姓皆安、扬文字,天下一统正逢吉时也!
赵氏诚者,英明睿知,起于朔方,败蒙古、降高昌、斩楼兰、击于阗、平辽东、收燕云、河北,提封万五千里之疆域,带甲数十万健儿,威震九州宇内。上体天心,下察民情,开科举、兴学校、奖农牧、饱黎民、修明德、扬文字,使豪杰归附、贤士恭敬、将士争勇、百姓归心,是为众望所归也!
赵氏诚者,今率文武百官祭祀于此,献牲以示恭敬孝顺之心。愿天地神明助吾王达成宏愿,百战百胜,无往不利,兵锋所指,莫敢不从……
贺兰山下,赤旗飞扬。李昶用一大段气势磅礴地祭文,令天地风云变色,贺兰军的将士骑在雄壮的战马之上,紧握手中的兵器,遥遥注视着自己的最高统帅,整装待。此情此景,就是文臣们也跟着战鼓地节奏,热血沸腾了起来。
赵诚在百官的簇拥之下,跃上战马,未来的太子赵松伴随左右。
“我儿虽年少,然亦须经历沙场考验,亲见流血,方能居安思危。勇者无惧,明者不疑,王者镇定!”赵诚道。
“父王教诲,儿臣铭记在心!儿臣习武已久,虽无百战之勇,然若有强敌来犯,儿臣愿护卫在父王身侧,不敢有退却之心。”赵松坚定地回答道。他也是一身戎装,将第一次追随他的父亲奔赴沙场,去亲历另一种帝王之道,脸上挂着无尽的兴奋之情,大臣们从他身上看到未来王者的风范。
赵诚满意地点了点头。杀鸡焉用牛刀?完颜守绪不是鸡,但在此时的赵诚眼中,不过是一头羊羔罢了。赵诚曾数次亲征,但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令他感到轻松,兵强马壮上下一心的气势令他骄傲无比。
曾几何时,他还如临深渊地小心地苟且偷生。如今,他拥有了自己地国家、臣子、军队、与百姓,还有不容他人侵犯的广大疆土,但他仍不会感到满足。他向着大河以南挥起了长刀,将女真皇帝杀掉,誓将一切不肯臣服之人斩尽杀绝,将另一片广大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之上地人口纳入自己的版图。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他的目光在王后及众臣之中流转了一番。
“宫室之中,全赖王后管理,孤心安。宫室之外,由王从之与耶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