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都是我朝百姓!”
刘郁有些了解了,这是朝廷在和河北豪强们争夺百姓。
“至于河东、山西、燕云百姓,则不许私自迁居。各地官府一律不准放路引,安东军需设立关卡,防止百姓抛荒。”赵诚道,“中书亦有察觉,但孤对此事极有耐心,既不会急于求成,亦不可因噎废食。卿有心了!”
“遵旨!”刘郁告退。
赵诚终于批阅完了奏折,他轻出了一口气。目光注视着仍跪在地上地铁义。“起来吧!”赵诚将最后一份奏折摔到御案上。命令道。
“谢国主!”铁义从地上跳了起来,只是在地上跪得久了。他地双腿已经麻木。
赵诚脸上欣赏地神色一闪而过,冷冷地问道:
“说说看。你身为朔方军中地一员,少将军,为何视军令为无物?”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铁义壮着胆子回答道,“末将身为先锋官,在蒙古人逃跑时,奉命追击。末将以为大都督的帅令太过谨慎,敌军败相已成定局,若是不痛击敌军,将让敌军全身而退。故末将乘胜前进,给敌军以沉重打击,令敌军从此不敢东窥我军!”
“你还振振有词?”赵诚怒道,“孤军深入,要是中了敌军埋伏该当如何?”
铁义低眉顺眼,如温驯地羊羔,自辩道:“末将从军已逾十年,并非莽撞之人,战机就在末将眼前,末将岂能撒手不顾?”
铁义颇为自信。
“可是在你父亲面前,你可没这么说?”赵诚斥责道。
铁义闻言面色一窒,他视父亲铁穆地军令为束缚,这其中夹杂着个人的情感。他本愿心平气和地接受铁穆地惩罚,只是铁穆毫不顾及他面子的严格要求,令他此前累积的所有委曲爆了起来,结果导致他被赶出了朔方军。
“末将违抗军令确有其事,可是末将心中不服。披坚执锐,末将绝不输了他人,为何大都督不能一事同仁,我做任何事情,他都能找出我的过失。我从军是获取自己地功名,而不是获得他的欢心!”铁义道。想到受过的委曲,他的语调不知不觉之中高亢了起来。
赵诚料想以铁穆的为人,自然不会在军中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优待,只能是严格要求,只是铁穆很显然有些过了。赵诚感叹自己不仅要御下,还得为臣子们解决家中是非问题。
“你可是感到委曲了?”赵诚问道。
铁义低着头,算是默认。
“末将此身武艺还有些用处,听说安东军缺人,末将甘在凌大都督帐下当一小卒,扬鞭万里,为国主杀敌!”铁义唯唯诺诺地说道。
“小卒?哼!你真愿意在凌去非安东军中当一小卒?”赵诚怒视道,“抬起头来,看着孤!”
铁义地眼神有些躲闪。他虽然年轻,但从军十年,成为一名有着少将军衔的军官,这是靠战功与拼杀换来的,是他一直骄傲的地方。若真是让他从一个小卒做起,他当然不会真如他口中所说那样心甘情愿。
即便是耶律楚材这样的重臣,每每将赵诚赏赐的财物,分给亲朋好友,视金钱如粪土,但是耶律楚材也有自己最珍视的东西,那就是名声。人皆有名利之心,只是有人利欲熏心,有人只取所需,而有人则是真正的闲云野鹤。这是人之常情,铁义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衣领上地那一颗金星,无论如何他是无法舍弃地。
铁义感到自己有些虚伪,他的脸上有些烧。赵诚逼视地目光直指他的内心,看透了他地本质,令他无所遁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此前大战,你出力甚多,以功当居第一。没有人会对你立下的功劳视而不见,孤更不会。”赵诚道,“但你此番行径虽然情有可原,但影响恶劣。功过相抵,你可有异议?”
“末将不敢!”铁义见赵诚的面色稍缓,口中连忙说道。
“那好,你既然愿去安东军,正合孤之心意。你在凌去非的麾下,若是再敢违抗上官军令,可别怪孤无情!”
“国主放心,末将岂敢再犯?”铁意表着忠心,脸上有了喜色。
“这公事暂罢,私事却要说一说。”赵诚道,“你这么一气之下就离开朔方军,将你父亲的颜面置于何地?不明是非者,以为铁氏门风不正!”
铁义刚有些喜色的面容,又暗淡了下来,在回中兴府的路上他就后悔了。铁义点头承认道:“末将孟浪了,让国主费
“此事需要有个善终,既不能让外人乱说,又不能让你们父子就这样成路人。”赵诚道,“孤可不想让铁王在外驻守,却心忧家事!”
“国主以为末将该如何?”铁义小心地问道。
“你回去写一封家书给你父亲,言辞必须恳切,并且不得少于两万言!”
“什么?两万言?”铁义脱口惊呼道,这简直就是著书立说。
“对,两万言,一个字也不能少!”赵诚脸上似笑非笑,“孤要亲自阅览,若不能入目,孤要还你重写,何时能令孤满意,孤便让你去安东军赴任!否则你安心呆在家中吧!”
“国主,您这算不算变相地惩罚?”铁义疑惑道,他本以为他们父子之事就算告一段落,却不料赵诚还有后招。
“你说呢?”赵诚怒道。
铁义在赵诚的威胁利诱之下,只好无可奈何地答应。若是不能令赵诚满意,他就无法继续领兵。只是这两万言,就是抄书至少也得抄上一整天,铁义想想都感到害怕。
“老实说,末将宁可与敌血战,也不愿写这封家书。”铁义像是自言自语。
“扬鞭万里会有时,可是这封家书却是耽搁不得。”赵诚道,“给你三天时间!”赵诚说完,便起身走出御书房,往内宫中行去。
“国主,末将知错了!再减减、再减减!”铁义追在身后叫屈,引得宫内亲卫、太监与宫女纷纷侧目。
第四十八章 杭州与汴梁
六月的临安府杭州虽然有些闷热。~~~~。但若是来到那西子湖畔。在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之间。徐徐清风与柳浪青翠。让人心旷神怡。
带幞头的官员。身着长衫的文人墨客。着短衣的帮佣。甚至有抛头露面大家闺秀。还有骑驴流波四顾的青楼歌女。各色服饰的胡商。卖杂货的。算卦的。写字的。充斥在西湖的堤岸与楼阁之中。各自相安无事。
山外青山楼外楼。
不来杭州不知宋国的富庶。而不来西湖湖畔。又不知杭州的繁华。这当中有一个精壮的男子和他的从人们混在游人当中。正好奇的四处张望。他的身边还有大宋国礼部的官员们陪同着。这架势倒不小。
这不是大秦国晋中侯、中将军、太原府兵马都元帅郝和尚第一次来杭州。即便是蒙古人不可一世的年代。他也曾数次为使来杭州。而自从今年春随苟梦玉来杭州以来。他这是第二次作为秦王赵诚的使来杭州。也许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
但是。每一次出使临安。临安府的繁华与富庶。还有对富人来说最惬意的生活令郝和尚十分羡慕。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渗透着富足与物欲横流。这倒是让郝和尚对他的主子赵诚的最终大计十分期待。他贪婪的看着杭州的繁华街市。冷眼旁观着醉生梦死的临安人。尤其是那些倘佯在青楼花船之间的官员们。心中只有占有的与野心。
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郝和尚当然知道赵诚的野心。秦国欲与宋国联手亡金。这不过是一招请君入瓮的毒计。宋国君臣对中原故土当然耿耿于怀。赵诚正是利用着宋人这个心理做交易。诱使宋人出兵出粮。
郝和尚果实能言善辩。他极有分寸的与宋国大臣周旋。既表明大秦国灭金之心不可动摇。又表明大秦国对宋国的尊重。暗示宋国只能是加入进来。才有资格分一杯羹。宋国朝臣们既想占便宜。又怕上当。郝和尚便威胁称。若是宋国不愿出兵。将来秦国占领中原。宋国若是提出异议那便是无理要求。
宋人并非没有一点办法。郝和尚听说金国使在被挡驾数次之后。又一次被允许入境。郝和尚料想这是宋人给自己的警告。让自己以为宋金结盟也是有可能的。
西湖的歌舞渐欲迷人眼。流连于湖光山色与青楼轩榭的游客们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关心边疆的局势。因为那军国大事离他们远的很。
郝和尚曾慕名前往那家因赵诚遇刺而一夜成名的万花楼。只不过那曾为自己主上弹唱的花魁张三娘早已经嫁作商人妇。不知所往。断桥的尽头有座二层的酒楼。名月熙春楼。此楼正好临湖而建。对着一湖碧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清幽淡雅。并且十分气派。从里面传来悠扬的琴音与歌女的笑声。在柳荫与湖光之上回荡。令人难以忘怀。
郝和尚踏足而入。刚入了楼内。便有人凑到跟前听从使唤。且帮他主动引路。选座位或包厢。这个人是闲汉。并非酒楼正是雇佣的伙计。就是听客人使唤。包管客人享受到花钱的乐趣。郝和尚命这位闲汉在二楼靠窗的位置寻了个座位。而换楼内走廊是歌妓们等待召唤的的方。通常她们浓妆艳抹。随时随的等待为赴酒席的宾客表演歌舞。让宾客如神仙一般快活。
陪同郝和尚的宋国官员是钱佑。他曾为宋国使团中的一员。两次出使中兴府。也曾受到过秦国的优待。这次秦使来了临安。为公为私他当然要全程殷勤招待。
“郝元帅真是好眼色。这熙春楼可是临安府内数的着的好去处!”钱佑赞道。这个的方他平常很少来。只因囊中羞色罢了。
“这西湖畔。应是寸土寸金之的。能在这里开店的。岂会上寻常的货色?”郝和尚轻笑貌道。
那跑堂的伙计识人无数。见郝和尚气度不凡。跟班的既多。又大多是身高体壮的汉子。料想此人必是来头不小。非等闲之辈。
但凡客人初坐定。酒家需下看菜。问买多少。然后再别换菜蔬。倘若有人不懂。提前下筷。那是要遭人耻笑的。这酒具一律是银制的。殿上的皇帝用金。殿下的百姓用银。临安人奢侈。即便是两人入店。兜中没多少钱。只买五十二钱酒。也要用两只银盏。酒店为了促销。也往往会打出“银器供送”的招牌。
郝和尚不是第一次光临临安富丽堂皇的酒家。早有从人掏出一小块金子。放在面前。郝和尚当然不是穷人。更不是勤俭持家的模范。他豪爽的说道:
“尽管上最好的!尤其是这酒要足!”
“客官来敝店。小店真是蓬荜生辉。”伙计哈着腰眉开眼笑。他从郝和尚的口音听出定是从北方来的豪客。不厌其烦的介绍道。“客人从北方而来。定是习惯了北边的荦腥。不如上些海鲜头羹、两熟鲫鱼、红丝水晶脍、三鲜笋炒鹌子、珍珠粉、青蟹、江鱼玉叶。最精细的要属煎黄雀舌尖。如果客官还想吃更有特色的。本店没有。但可为客官跑腿外买。城内羊肉李七儿、鱼羹宋五嫂、奶房王家、血肚羹宋小巳皆是一绝。这个时节。再来些杨梅、莴苣笋下酒。包管客官满意。至于酒嘛。不如来些御库的流香或蔷薇露。或是秀州的清若空。越州的蓬莱春。扬州的琼花露。镇江的浮玉春、锦波春?客官若是想点乖巧贴心儿的歌姬助兴。亦尽管吩咐!”
“真是好口舌!”郝和尚大笑道。“就这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