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漏-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灯草口,霁红色泽浓艳,色调沉稳肃穆,此类颜色釉从明代永宣时起,便成为帝王祭祀的专门用色,并一直延续至清朝,故又名“祭红”,所见器物见于郊曰坛祭曰。
    清道光时期,龚鉽撰《景德镇陶歌》中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画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由此可知霁红烧造难度之大,要烧得纯正之祭红釉并非易事。此霁红釉碗成对保存,更显珍贵。
    最终这件价值两万五千美元左右的雍正时期的霁红碗被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同样以十万美元的价格收入囊中。
    整个拍卖现场一片嘈杂,不知道是因为拍卖师穿的太少,还是因为收藏古玩的人实在太多,大家都很投入,竞价的竞价,议论的议论。成交的价格也往往高出实际价格的数倍及以上。
    于飞眉头紧锁,绝对不能任由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第423章 乾隆鸡缸杯
    ps:  红绿灯月初求支持~~~
    这些竞价的人中,有一些是想为促进流落海外的国宝回归出一分力的爱国人士,也有纯属钱多烧的,不懂行情,因为脸面而哄高价格的富商土豪。
    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这些人都是中国人,看着他们在日本的拍卖行中挥金如土一般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撒给日本人,于飞的心中非常的不舒服。王光水说的对,这样做根本就不是促进国宝回归,而是助长这种强盗的气焰,必须做点什么阻止这种行为。
    然而于飞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号召在座的中国买家抵制拍卖,他也没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到底该怎么办呢?
    “下一件拍品是清代乾隆鸡缸杯。”拍卖师用她柔弱的声音说道。
    鸡缸杯以成化为尊。在成化之后的两百多年,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都有仿造,不过质量偏低。仿造较好的是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中尤以乾隆为佳,乾隆皇帝不仅让当时的景德镇御窑仿制,还题诗作志。
    一个小杯子被司仪拿到了拍卖台中央的展示台上。同时,在大屏幕上也打出了鸡缸杯的图像。
    这么远的距离,拍卖方也不允许现场上眼或上手,也就根本无从判断真伪。
    不过这难不倒于飞,他引导一股混沌之气包裹住了鸡缸杯,紧接着他的眼前一亮!
    然后他趴在马尚都和董德昌的耳边的悄悄的说了几句话。
    两人均露出了惊骇的目光。
    “小飞。你能确定?”马尚都问道。他虽然知道于飞的运气很好,鉴定能力也很高(不然怎么可能接二连三的捡漏呢),但是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就连他自己都无从判断真伪,于飞是怎么看出不对的?
    “是呀小飞,此事关系重大,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不好信口雌黄的。”董德昌也说道。
    当听到于飞说这件乾隆斗彩鸡缸杯是赝品的时候,两人还是难以置信。
    要知道虽然现在拍卖会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情况屡屡出现,但是在国外大型的拍卖会上。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而希斯特拍卖行的本次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一开始抛出的两件拍品质量都很高,很明显这是一场高规格的拍卖会。希斯特也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大拍卖行了,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被查出来。对他们的声誉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且一般来说,拍卖会的赝品都会放到中后期,因为拍卖会刚开始的时候,竞拍者都很清醒。甚至抱着几分警惕。这时候售假。被发现的几率会高出不少。而到后来,在现场的氛围带动下,竞拍者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头脑发热,或者看到别人接二连三的出手,也有可能跟风盲目出手,这样赝品拍卖的成功率就大的多了。
    事实上,拍卖会发现赝品的情况太多是在拍品交割之后,而当场便被拆穿的情况非常少。
    “董叔。马哥,你们相信我。我在日本的一个私人交流会上看到过这个鸡缸杯。确定为赝品无疑!最大的破绽就在它的落款上。”于飞说道。他不可能说这一切都是经过混沌之气仔细观摩之后得出的,便假托是自己之前看到过。反正自己在日本的所作所为董德昌和马尚都并不清楚,而且他也确实参加过一场私人的交流会,只不过并没有见到这个鸡缸杯而已。
    “好!”董德昌虽然并没有把握,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弟子,相信于飞,一拍扶手说道:“我就把这点名声全押在你身上了,要是押错了,你可得给我养老。”
    董德昌做出这样的决定非常不容易,他数十年好不容易积累下来了这样的名声。如果这件乾隆鸡缸杯并非像于飞说的那样是赝品,而是真品的话,那董德昌这一辈子的名望可就全完了,以后说不定真要靠于飞养老了。
    这样的赌注不可谓不大,而董德昌竟然愿意拿所有的一切豪赌一把,显然是为了支持自己,这让于飞非常的感动。
    “既然董老都愿意赌了,那我也没说的,赌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顾忌太多太不洒脱。”马尚都眯着小眼睛说道。
    马尚都能够答应更在于飞的意料之外。要知道马尚都和于飞的交往并不算多,也就是最近因为古玩寄展的事情交往的多了一些,他对于飞的了解也没有董德昌深。
    这个乾隆鸡缸杯中没有丝毫的混沌之气,确定为赝品无疑。但是于飞请马尚都和董德昌两人当众拆穿希斯特拍卖行的行为不能不说是太孟浪了。
    虽然于飞在伦敦当众拆穿了索斯比的拍卖,但是以来于飞名不见经传,即便是说错了也没有什么损失。
    这一次于飞没有自己站出来指出希斯特的售假行为,当然不是爱惜羽毛,不愿意以身犯险,那是因为他还有其他的打算!
    拆穿希斯特售假只不过是第一步!
    于飞站起身来,非常真诚的冲两人深深的鞠了一躬。
    两人无论鉴定的水平还是操守都让于飞非常钦佩。
    正当董德昌要站起身来说话的时候,却被马尚都阻止了:“董老,这种事情还是让我们小辈冲锋陷阵,你呀,给我压压阵,掌掌舵!”
    “小马,我已经是老头子了,这点名声对我来说无所谓,可是你还年轻,所以这事还是我来。”董德昌并不愿意让马尚都打头阵。
    马尚都一笑,已然站起身来,不给董德昌阻止的机会,高声说到:“等等!”
    此时,对于乾隆鸡缸杯的竞价已经开始。价格已经从底价两万美元极速攀升至五万美元。
    近年来,斗彩鸡缸杯的升值很快,也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马尚都的这一声等等,如果一声春雷,让火热的拍卖会现场一下子冷却了下来。
    因为于飞等人坐的比较靠后,所有很多人纷纷回头查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人打断拍卖。
    “是马老师!”马尚都的名气太大了,现场的很多人立刻便认出了他那一头短发和一对一笑就看不到的小眼睛。
    “马老师也来了,那太好了!”也有人这么说。很多收藏爱好者鉴定的水平有限,也就非常的不自信,见到专家便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依赖感。
    “马老师好!”顿时现场不少人纷纷和马尚都打招呼,马尚都也频频点头致意。
    此时,董德昌也站了起来,相比于马尚都,认识董德昌的人比较少,主要是因为董德昌影响的地区是在南方。不过还是有一些认出他。
    “董老您也来了?!您还记得我吗?”一个人高声叫道:“上次在宁都,您还帮我鉴定过一幅齐白石的画呢!”
    “拉倒,董老每天都鉴定那么多古董,哪里会记得你?”另外一个人开玩笑说。
    顿时现场响起了一阵笑声。
    拍卖会也因此中断。于飞不由感慨,马、董两人的影响力真大,他们俩一出声便产生了如此的反响,如果自己出声喊停拍卖会的话,恐怕会被砖头砸死的。
    “这位先生,请问您打断拍卖会有什么事吗?”美女拍卖师问道。
    是呀,马尚都打断拍卖会是因为什么呢?想到这个问题,现场顿时静了下来。
    马尚都微微一笑说道:“很简单,我怀疑这件乾隆鸡缸杯是赝品。”
    “什么?”现场顿时想起了一阵议论声。
    “我没有听错,马老师说这件鸡缸杯不对?”有个人难以置信的说道:“日本不是以造假售假为耻的国家吗?在他们的拍卖会上怎么会出现赝品?”
    日本一直标榜自己以造假售价为耻,这也蒙蔽了很多国人,让他们认为日本的拍卖行拍卖的都是真品无疑。
    此时,马尚都的话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希斯特拍卖行,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那希斯特的拍卖行名声可就毁了。
    美女拍卖师的经验很明显不是特别丰富,她本来就是希斯特推出来的一个噱头,一个吸引眼球的工具,哪里会想到现场出现了质疑的情况?
    但是她很快便镇定了下来,高声问道:“您说这件乾隆鸡缸杯是赝品,有什么证据吗?”
    “对呀。”一些人又看向马尚都。虽然你马老师声名在外,可是说话要有根据呀。
    证据?距离这么远,马尚都连看都没有看清楚,又哪里去找证据?(未完待续。。)



第424章 拍卖赝品
    ps:
    月初红绿灯拜求支持~~~
    但是事到如今,马尚都已经无路可退了,只得硬着头皮说道:“第一个证据便是这个鸡缸杯的款识。”
    刚刚于飞私下里已经说了,鸡缸杯的落款有问题,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是马尚都还是选择了相信于飞。
    听到马尚都的话,在场的人议论纷纷。
    “听到没有,马老师说款识不对只是第一个证据!马老师就是马老师,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找到了不止一个证据来。”一个马尚都崇拜者赞叹着说道。
    但是一些有理智的人却有些怀疑,马尚都、董德昌等人坐的比较靠后,距离鸡缸杯实物足有二十多米远,而鸡缸杯的高和杯口直径都只有八厘米左右!杯底的款识就更小了,寻常人在他的位置恐怕只能看到一抹蓝莹莹的痕迹,根本就看不出款识来,更何况是辨别出真伪呢?虽然大屏幕上也有鸡缸杯大幅的照片,但是却看不到杯底的款识呀。
    马尚都难道和孙猴子一样生了一双火眼金睛?
    “愿闻其详。”女拍卖师很明显是得到了授意,也就不再那么慌张,甚至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根据下面递上来的纸条念的。
    要是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难免会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不过这可难不到马尚都,他不到二十岁就在古玩市场上“混”,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
    只听他不慌不忙的说道:“乾隆一朝瓷器是很多的,其中款识是以‘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用得最多,三行六字楷书款在祭红等器物上较为常见,两行六字楷书款在白地红彩等品种上虽有,但很少能见到,‘乾隆年制’四字篆款及楷款也用的极少。款字一般以青花写款为主,但有些抹红器、珐琅彩器或少数粉彩器上用蓝料写款。在白瓷、茶叶末、仿竹器、珊瑚红等器物上往往用‘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刻款。由于乾隆一朝年份长,产量多,写款的人也不太固定,所以款字的变化也较多。其中‘清’、‘乾’、‘隆’、‘年’、‘制’五字的笔画均略有出入。以款识判定真伪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