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漏-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时候,于飞使用混沌之气学习了日语,现在说起日语来虽然磕磕绊绊,但是基本上算是能听懂了。在十天左右的时间里学会日语,这说出去未免太惊人,所以现在的于飞还是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好在三井砂纸的中文很好,交流起来倒也没有什么难度。
    欢迎仪式结束之后,又吃了一顿欢迎晚宴。但是生冷的日本菜让于飞倒足胃口,只是吃了些天妇罗这样的油炸食品,被早稻田大学的学生代表暗暗讥讽为土包子。
    第二天一早,按照行程,是要参观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对此于飞本来并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听了叁井纱织的介绍,于飞又改变了主意。
    东京国立博物馆成立于1872年,由4个馆组成,藏品10万余件,陈列室总面积1。4万余平方米,展出4000余件文物。
    最吸引于飞的是其中的东洋馆。东洋馆是1968年开放的新馆,设10个陈列室,陈列展出日本以外的东方各国各地区的艺术品和考古遗物,其中展出中国古玩的就有五个陈列室,占据了一半!
    展品从史前的石器和彩陶,商周的青铜器,汉代的陶器和画像石,魏晋南北朝的佛像,唐代的金银器和三彩,到宋、元、明、清的瓷器和书画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大多是都是精品,甚至孤品。
    “不知道于飞君是不是有兴趣呢?”叁井纱织似乎早已经摸准了于飞的脾气,说出的话句句都抓住了于飞的心。
    “我可以拒绝吗?”于飞无奈的说。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藏品之丰富,门类之全面,档次之高档,比国内大部分的博物馆都要强,这个机会于飞怎么可能错过?
    到达国立博物馆之后,于飞并没有跟随代表队按部就班的参观,而是独自一人直奔东洋馆。
    东洋馆共设三层,第一层陈列着包括木乃伊在内的埃及珍贵文物,印度、早期佛教文物,东南亚与西亚的考古出土遗物。对此于飞也只是一扫而过,现在的于飞对于国外的艺术品还没有什么兴趣,说他傻也好,狭隘也罢,人在成熟的过程中总有这么一个过程。
    吸引于飞的是一个名叫“贸易、趣味和变革:1620年至1645年日本景德镇瓷器”的专题展出,在展示长期以来中国精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揭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从明朝晚期开始,随着当时中国国力的衰退与闭关政策,精明的日本人已经在海上贸易中渐渐打破中国对欧洲瓷器出口的垄断地位。比如日本的“伊万里烧”青花瓷便题有“大明嘉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的底款,以此来糊弄西方人,以卖得高价。说白了就是山寨景德镇瓷器!
    这让于飞叹为观止,都说山寨是中国的发明和特有,今日一见原来最早是源于日本的。
    而青花瓷技术是如何传入日本的,有一种说法非常可信的。那就是丰臣秀吉在两次发送朝鲜战争期间从朝鲜掠走了大批的陶瓷器和陶工,这对日本青花瓷的烧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洋馆的第二层可以说就是“中国专馆”,一共五个陈列室,其中四个为“中国考古”,虽然美其名曰是考古遗物,但是其实绝大部分是日军在历次的侵略搜刮所得,主要是抗日战争期间,彼时,日军的铁蹄遍布大半个中国,搜罗的古董可谓数不胜数。
    展品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出土的早期文物,如骨器、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历史脉络清晰,纵向延伸完整。
    而陶瓷陈列室则展览着从三国、唐朝的陶器到宋代至清代的瓷器,几乎无所不包,简直就是一部中国陶瓷的发展史!像五大名窑的定窑的白瓷盘口瓶、官窑的青瓷轮花钵等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而元青花莲池纹大盘,明宣德青花牡丹唐草纹钵,明万历五彩龙牡丹纹瓶,清康熙五彩仙姑图盘,清乾隆青花红彩蝠云纹壶等精品瓷器都可以与天价画上等号。
    这展览的哪里是中国的古董,都是中国近代的耻辱!抢了别人家的东西,死赖着不还,还堂而皇之的拿出来展览,这也太tmd无耻了。于飞越看越气闷,突然,一股戾气直冲大脑——
    ps:欢迎加入捡漏群347346993



第181章 第二重封印
    于飞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中触景生情,不知引动了身体中的何种异变,一股怒气直冲囟门!再次“出现”在识海中的赤霄剑让他又一次的失去了对身体的掌控!这一次于飞终于发现了赤霄剑的变化!在故宫博物院时,赤霄剑是广博的平和的。但是在这里,也许是受到了于飞心情的影响,赤霄剑变得暴戾而炽烈,带着开天辟地的气魄!
    “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在于飞的脑海中响起了这样一段让他似懂非懂的话来。而后轰的一声,他感到自己的头一阵剧烈的疼痛,然后一切回归平静。这种感觉让于飞有些熟悉,似乎在扬城大学十六层的楼顶就是那种感觉!那一次,在他的脑海中第一次出现了老人、书摊和扎着小辫子的女孩,不过所有的一切都是模糊的!但是这一次,场景中的人的面孔变得清晰起来,依稀的面容让于飞感到很熟悉。
    此时,在京都的郊区的一座别墅中,秦老爷子倏然睁开眼睛,他感觉到当初下的第二层封印已经消失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于飞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接连冲破两重封印?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想冲破三重封印会有多难!甚至他一直以为于飞可能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解开封印,这对他来说也许是件好事,与其经历九死一生的劫难,倒不如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但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在几十天的时间里。于飞竟然自行冲破了两重封印!这到底是福还是祸?
    正当于飞想进一步回想的时候,耳边却传来叁井纱织的声音:“于飞君,你果然再这里,。”
    刚才参观的时候,叁井纱织注意到于飞并没有和他们一起来,便在陪同代表团一会之后借故离开了。
    凭着对于飞的了解,她认为他一定会到东洋馆看中国的展品,果不其然,还真的就被他找到了。只是这时的于飞显得有些奇怪。他的面容苍白。显出虚脱一般的乏力,脑门上都是汗水。
    “于飞君你怎么了?”叁井纱织立刻被于飞的异样吓到了,心悸的说。如果说之前的于飞很从容很平和,那现在的于飞则显得很暴虐!他的身上充斥着杀戮的戾气,仿佛要择人而噬一样。
    见到于飞冰冷的目光瞪向自己,叁井纱织不自觉的后退了两步!
    “是纱织同学呀。”于飞长吐了一口气,抹去了额头上的汗水。
    叁井纱织兀自紧张的拍了拍胸脯。强笑了笑说:“于飞君你没事就好了,怎么样?这里的馆藏还能入于飞君的法眼吗?”
    “岂止是入我的法眼。”于飞怒极而笑的说:“简直是让我闻所未闻!大多数的东西都是我第一次见过!纱织小姐,我这么说你该满意了吧?你想听的应该就是这些吧?把从别人国家抢来的艺术品堂而皇之的陈列出来,这不仅仅是博物馆,更是夸耀武功的功勋馆呀!”于飞越说越激愤,声音也越来越大。
    “于飞君,请你冷静。您知道我并不是那个意思。”叁井纱织没有想到一直温文有礼的于飞怎么一下子变成这个样子。
    叁井纱织的话让于飞的稍微冷静了一些,是呀,自己在做什么?难道向一个日本妞吼叫就算是洗刷了近代中国所受的屈辱了吗?多么可笑的想法。
    按理说,于飞该为刚才的态度道歉,但是那声对不起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
    “对不起。”最终先道歉的反而是叁井纱织,“我为日本曾经对中国造成的创伤向你道歉。”
    “不必了。”于飞摇了摇手说:“我想你代表不了谁,我也无法接受。”
    两人的话吸引了周围餐馆的日本人,因为两人是用中文在交谈,所以被误认为是中国人,周围的日本人对二人指指点点。依稀能听到“支那”的称呼。
    于飞嘿嘿一笑说:“看到没有,这就是你们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蔑视中带着深深的敌意,从未改变!”
    “可是,你们对我们也怀有很深的敌意呀,比如于飞君您。”叁井纱织反唇相讥。
    “哈!这是什么狗屁强盗逻辑?侵略了别人,不真诚道歉,悔过。还不许别人怀有敌意!我算是长见识了。”于飞说完并没有等叁井纱织答话,转身走出了东洋馆,他已经对里面的展品失去了兴趣,在别人的国土上欣赏属于本国的文物。这样于飞产生一种很憋屈的感觉!
    于飞的反常也让叁井纱织陷入了沉思之中。一直以来于飞给她的感觉都是莫测高深的,城府极深,脸皮极厚,可以说深得厚黑学的精髓!没有想到他还有如此热血的一面,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于飞刚才的态度是如此的蛮横,叁井纱织却觉得这个时候的于飞才是真实的。
    出了国立博物馆,于飞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对这个地方连一刻都不想留下去。
    但是他虽然能听懂,也会说日语,对东京却非常陌生!他原本的目的是想捡漏,可是现在他连捡漏都找不到地方。本来他可以请叁井纱织带他去的,但是刚刚吵翻了,现在再去请她帮忙,于飞拉不下这张脸来。
    这让于飞又不由的自责,心说早知如此就晚两天再和她吵了,其他书友正在看:。
    正在这时,身边传来一个带有浓重苏北口音的声音:“借光,借光,让一下。”
    一个肥胖的身影一边摆着自以为很帅的姿势,一边往一旁扒拉了着于飞。原来是想找个好位置,和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几个大字合个影。
    国人旅游爱摄影那是出了名的,没有想到在日本也能遇到一个。再一看这人的面容,于飞乐了,认识!正是在潘家园古玩市场有过一面之缘的孔大山!
    “孔老板?”在异国他乡遇到同胞让于飞的心生亲近。
    “哎哟!于老师,怎么是您呀?没有想到竟然能在日本遇到你!真是太巧了!不成,在京都的时候没有感谢于老师,在东京又遇到了,说什么都要给我个机会好好感谢你!小金,赶紧去珠穆朗玛定个座。”孔大山见到于飞,兴奋的一击掌,连照都不拍了,招呼那个给他拍照的年轻人去到餐馆订座。
    珠穆朗玛是个中餐馆,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来命名餐厅,是表明公司追求中餐烹调的最高水平。餐馆是一座二层小楼,店外悬挂了一串大红灯笼,“中华珠穆朗玛”的招牌格外醒目。走进餐馆,中式餐具、青花瓷器、格子窗、中式柜橱使整个餐馆极富中国特色,通往二楼的走廊上还张贴着“五福临门”、“民以食为天”的条幅……让昨天晚上吃了一晚上油炸食品的于飞大感亲切!
    “这他娘的小日本的清酒真没有什么喝头,我估摸着就是二锅头兑得白开水!要说还是咱茅台对味。”孔大山喝了一口茅台酒,大发感慨的说。
    “孔老板,您这是来东京旅游?”孔大山盛情难却,于飞也就跟着喝了一些酒,不过他很好奇,以孔大山的“品位”和“雅兴”,专程来东京来由的可能性可谓微乎其微。
    “谁有那个闲工夫来旅游呀。”果然,孔大山大手一挥笑着说:“再说了,就是真的要旅游也不来日本呀,这地方除了娘们还不错之外,其他就没什么吸引人了。我是做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