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过西藏-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灶坑越挖越多,倒出的淘米水越聚越多,十二年后变成了大湖。湖边有一棵树,树名“赞木直下”,果实有陶罐那么大。有一天果实落在湖中,发出“赞木”声响,由于水和树的作用,落入水中的果实变成了金子。玛旁雍措有四条浴池口,东口有五种沙子,南口有五种香草,西口有五种碱料,北口是五种彩石。沿湖周围建有八座寺庙。每座寺庙各有来历……
  距今八十多年前的一九○七年的七、八月间,瑞典探测家斯文·赫定来到玛旁雍措,着手探测它的面积、水深及与某些河流的关系。他在此住了一个月,走遍了这八座寺庙。他在《亚洲腹地旅行记》中记录了他的工作,也记载了这类见闻,他描述了寺中僧人:刺尔吉比(恰吉寺?)庙只有一个孤独的喇嘛,当他早晚敲大钟时,听见钟声的只有他一人。钟声铸有六字真言随着声波将其奥秘传布到整个圣湖。在丘寺(齐吾寺),十二岁的真挚而忧郁的少年活佛,过腻了单调生活,想要陪赫定出游山里,启程时却又缺乏勇气了。
  斯文·赫定于那一年的七月二十六日夜间划船到玛旁雍措湖心工作,看了月夜又欣赏了日出,连续工作了十八个小时。其后再次的湖面测量时,突然遇到飓风。惊涛骇浪中,小船被抛上抛下像枚核桃壳一样。斯文·赫定的旅行和事业总是充满了艰辛危险。在那曲地区旅行时,我就关注他的行踪;而今我到了阿里,也处处与他所记述的相印证。为此,我在赞颂自己善良、温和的同胞的同时,也不得不钦敬那些为了事业甘愿吃苦冒险的西方人。我所看到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队的专著《西藏地貌》等大书中,还多处沿用了斯文·赫定当年的测量数据。
  与玛旁雍措神湖相邻的是拉昂措鬼湖。前者为淡水湖,后者为微咸水湖。不知为何将同样美丽的拉昂措打入另册,大约出于湖水人畜不能饮用的实用心理;最根本的也许源于古老的二元思想。去普兰必得沿鬼湖岸走上老半天。此湖因其命定的厄运显得荒寂冷落,人们对鬼湖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斯文·赫定就记述了他的上一个冬天,有五个人横穿结冰的湖面时,冰破裂,五个人一齐淹死的情况。在普兰的老贡嘎也谈到,当年他表哥赶着牛走在鬼湖冰面上,掉进冰窟三头牦牛和一顶帐篷。
  其实神湖鬼湖原本一湖,由于气候变化湖泊退缩才一分为二。百姓们至今还说两湖底是相通的。同时神湖、鬼湖之间有一河槽,神湖之水可沿河槽流进鬼湖中。百姓说,如果随水流入了金色鱼和蓝色鱼,鬼湖的水就可以饮用了。
  斯文·赫定特意考察过这条河道,证明在雨水较大的年份,神湖之水会沿着这河道流入鬼湖,虽然他此次与下一次(一九○八年)的两次考察都只见干涸的河槽。
  这条河槽就在齐吾寺附近。我们先就把车停在距寺庙不远的地方,准备生火烧茶吃早点,南希他们带上哈达朝拜寺庙。听说现今齐吾寺僧尼同寺。还听说那里有被称之为寺宝的稀罕之物,大约是彩石、沙子之类,可惜我们顾不得观赏,要去圣湖取水。但这湖岸水浅,无法取出水来,只得将车开到名叫“才”的地方。那里砾石铺于水下,湖水清清。
  用小小的塑料酥油桶打了茶。圣水将洗净我们今生罪孽了吧!一台东风车开了过来,敞篷车厢里盛满去神山朝圣归来的普兰的百姓们。他们下车,各自举行祭拜仪式,喝湖水,洗脸。不似印度人洗沐得彻底:印度人总是穿得极单薄,妇女则披着纱丽就全身浸入水中,如在恒河里一样。印度教是极其重仪式重偶像崇拜的宗教。一位印度香客告诉我们圣湖的来历:印度人祭拜凯拉斯(冈仁波钦)而缺乏净水时,创造之神便用意念制造了这座圣湖。
  我们在湖畔耽搁了很久。在这样壮伟美丽的湖边,无论做着什么或什么都不做,都一样的美好。回想起在那曲时,在那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北方高原,总那么处处发现处处惊喜。这种发现和惊喜充斥了一整本《藏北游历》。而此刻的我,面对最该动心动容的圣湖景致,倒是分外的宁静,静若止水。只感到内心融融着空前的安然信然恬然适然。如果不是自己已进入了某种境界,就只能这样认为了:较之那曲,此前我把阿里设想得更为大壮大美;此际,它果然默契一般迎合了我的期待视野!
  普兰、普兰,听说了它十几年,总觉着就像童话里的地名,并非真的存在着。现在到了普兰,可就是概括不出它的总体印象。从看它第一眼起直到眼下,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它既不同于西藏其它地方,甚至也不同于喜马拉雅沿线的应当类似的樟木口岸等地区。而且由于缺乏总体概括,那印象不免破碎片断。我想,一方面可能由于了解它如蜻蜓点水;另一方面,可能归咎于县城建筑的不紧凑:属恒河水系的孔雀河穿城而过,将县城与市场分割,并由于地处河谷,高高低低布满了建筑物,就有零乱感。至今我的脑海中就塞满了有关普兰的这一类断片:一些树,水渠,轰轰响的孔雀河,风蚀的山,山壁间洞穴的黑窟窿,桥头市场上的甘肃商贩,破烂的国际市场,古宫,引超拉姆飞升的阳台,洛桑王子,外宾馆的食堂,朝圣的印度香客,漂亮的印度女郎,乞丐似的尼泊尔人……
  只能在描述中使它完整一些了。
  总面积为二万多平方公里的普兰,平均海拔四千米(县城三千七百米);而可耕地仅占总面积的百分之零点零二八,即不足万亩。余者尽为山地、荒滩和小片草场。年平均气温零点二摄氏度,年降水量六十至八十毫米。在以干旱著称的阿里高原,普兰当属最为温暖湿润处。还由于平均无霜期达一百一十九天,农作物以青稞为主,兼种豌豆及小面积油菜,小麦。这一点倒与拉萨一带相同。
  在当地口承历史中,普遍认为古代普兰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茂密。一位有知识的人佐证说,从前普兰并非冰雪环绕之处,他看过的一本古老经书上曾写有“普兰是森林环绕的地方”。
  扎呷帮我查了一番,证实说,《拉达克王臣记》和《五部遗教》这两本经典中都是这样写着的。
  人们解释说,本来是这样的,但后来因此地运气不佳,森林才迁往印度的。森林家族的搬迁在某一夜间进行。其中有两株松掉了队,行至山口已是天亮时分,无法前行,就永远留在那里了。现在边境某山口,还可见这两株松。
  森林原址还留有痕迹。人们说,从纳木那尼峰直到科加村一带的山上,还能找见粗壮的树根;纳木那尼峰一侧的多油乡也能找见干硬的树皮树叶;当年建造普兰的宏伟建筑贤柏林寺、科加寺时,木料就取自多油乡的山沟里。运送木料,是利用河道放木排。有关森林消失的另一种解释是:很久很久以前,曾发生过一次改变大地面貌的大地震。震后,四川低了,成为盆地;西藏高了,成为高原。所以普兰再也不见了森林。
  不知人类记忆的触须可以深入多远。总之我发现西藏的传说与真实之间总有或明或暗的联系:传说总是事出有因。例如,藏北一些淡水湖的来历虽然蒙上神话面纱,但一经考究,却发现这些湖是在地质史晚近到万年以来,由于地震等原因诞生的。而那时,进入新石器时代的藏北人显然目睹过这一自然变迁,于是,传说便开始了。传说是走了形的记忆,记忆来自真实。同时,我还相信,青藏高原并非严格遵照年升一二厘米的速度,有史以来的数千年间或许就发生过虽然为数有限的突变。加之人对自然开发利用的后果,此地千百年来的自然面貌的改观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当地人津津乐道于已逝的美好自然时,也一副听天由命的心安理得。
  我们还被藏学家们告知,古代的阿里高原并非我们想当然所认为的那样偏僻封闭。从前的时候,阿里依靠着喜马拉雅与冈底斯之间开阔的绿色走廊以及南部的孔雀河、西部的象泉河这三条通道开通了阿里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此刻,行驶在阿里高原上的人们,由于举目皆荒凉,很难有所谓文化走廊的历史感觉了。在普兰境内,仅县城可见青枝绿叶的乔木。但这小片绿洲历来就成为令外来商旅心驰神往、望眼欲穿的好地方:毗邻印度、尼泊尔的普兰,早早就做了三国传统贸易市场。有二十四条古商道孔雀开屏般地伸向喜马拉雅的每个垭口,从那里,再遥远地逸向并融入南亚次大陆。
  传统贸易市场有很强的季节性,经商者们是“候鸟”群。原因简单:依据大雪封锁山道的时间,活跃的通商季节为每年的六至十月。
  我们在普兰县城走来走去,时常见骡帮驮队往返。在这些古商道上走动的,。多是小型的边民贸易,以物易物的原始方式。只有丁嘎拉山口等少量大型商业通道。大队骡帮运进从印度组织的货源:毛料、红糖、日用品。日用品中包括首饰及各色化妆品。换取并运出的是藏地的盐和羊毛。大队骡帮走过身边,扬起半天尘土,驮铃叮当,清脆悦耳,好像永远的喜悦欢快。其实驮运路是极其艰难的。虽是气候最适宜的夏季,海拔六千多米的丁嘎拉山口依然严寒凛冽,加之缺氧,死在那儿的人不是冻死的就是窒息而死的。老孙就在这个山口拍过一具尼泊尔人的尸体。
  死者当然是可怜的下层人。尼泊尔商人一年一度往返此间,通常携带家眷,妻妾成群,随同大批骡帮货物,当然要雇一批本国的背夫佣人。被雇的长工每人年薪七千尼泊尔卢比(大约折合人民币九百元);按日计工者,每天折合人民币七元。在西藏南线边境所见尼泊尔人,一般都贫困难堪,我方百姓瞧不起他们,对经商者也不例外,所以尽管交往密切,藏族也绝不与其通婚嫁。
  六十年代以前,普兰的国际贸易大户大都为印度商人。星散各处的商贸点也一度繁华。一九六二年被关闭的巴嘎区加尼玛市场,就曾有“那木嘎玛”的别称。“那木嘎玛”——天空星星。言其地帐篷像天上星星一样多。按照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二日的中印协议,大批印商全部撤回,普兰的国际贸易一度中止。直到八十年代国内改革开放之后,才渐渐兴旺。曾有一些印商意欲再度来此重操旧业,普兰县政府也表示了相应的积极态度,但迄今终于没见印商踪迹。有趣的是,现在的有经验的尼商中,多为当年给印商当雇工佣人的那批人。这些人当年吃得苦中苦,耳濡目染就出了徒,方得今朝腰缠万贯。
  穿城而过的孔雀河上架起一座铁木桥,称“东风桥”。桥侧沿河畔坡地而设的“桥头市场”,是国内小城镇常见的杂货地摊格局。经商者为一九八五年后陆续进入的国内小商贩: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及康巴人。这些人各显其长:四川人当然经营川味饭馆,另外从事电视机、收音机、手表、打火机的修理业;甘肃人则经销衣物百货,并屠宰;卖瓜果的是新疆人;据说康巴人专做大宗羊毛生意。在桥头市场浏览过,尽是些廉价小型商品。次丹多吉急需袜子,就花两元钱买了双没穿就已褪色的线袜,看了一下印刷粗陋的商标,是男女二人扛撅头劳动的场面,繁体字的公私合营字样,我判断它们为五十年代产品。
  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