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色-第1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是要尊重市场的选择才行——”范无病没有说太明白。
  其实对于小灵通这种东西,也有人把它叫作歪歪草。意思是这东西小而不灵又不通,一般人接起来之后,总是“喂”“喂”两声,然后发现根本就听不到对方在讲什么,于是再喊一声“草”字了事。
  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儿夸张,但是从实际运用当中来看,小灵通确实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它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话费经济,小灵通与固定电话采用相同的费率标准,并实行单向收费。以固话的价格,享受本地移动电话的方便,当然是可以吸引很多人的。而且小灵通功耗小,电磁波辐射极小,对人体没有太大的辐射危害,为一些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孕妇、医务人员所喜爱。
  而且小灵通耗电省,待机时间长,充电一次,待机时间可达十天,省去了频繁充电的麻烦,所以使用小灵通的人确实不在少数,甚至有不少对于移动电话业务需求不是很大的人,也把以前使用的手机换成了小灵通,一来省钱,二来省事儿,有一点儿瑕疵也是可以忍受的。
  但是总体而言,小灵通是特殊时期产物,也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因为没有移动牌照的无奈之举,但在3G前夜为运营商抢占了大批用户。
  小灵通的缺点很多,辅助功能很少。短消息目前还只能在小灵通之间互发,上网浏览、手机游戏等许多时尚的新功能也没有具备。还有就是网络覆盖差,一般仅限于市区使用、信号较差,基站少,城市局部地方通话不畅,一遇停电更是无法通话。
  如果是在车上的话,基本上是无法使用的,因为一旦车速超过四十公里,通话就时断时续,尽管日本仍在不断改进小灵通技术,但国内这一块儿引进之后,基本上就不再发展了,也造成了后续功能跟不上的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灵通不能像手机一样全国漫游,因此就只能做固话的补充和延伸,在功能上始终和手机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前世重生之前,范无病也是用过一阵子小灵通的,怎么说呢,比如说有时候去地下歌城唱歌,一进入那种相对密闭一点儿的环境当中,小灵通就彻底不通了,如果没事儿的话,那就相当于自动关机。如果有事儿的话,影响是很大的,远没有手机方便保险。
  “在目前的条件下,从性价比方面来考虑,小灵通的出现确实让很多消费能力较差的人群找到了一条出路。”范无病对父亲范亨解释道,“虽然说是落后的技术,但是国内移动运营商所提供的技术,其实相对而言也是比较落后的技术,不但落后,而且价格高昂,这种极端的垄断使得企业根本就没有深入研发的兴趣。长此以往,中国移动通信的技术水平会降低到一个非常可怕的程度。从这方面来将,小灵通的加入,一方面能够使电信在没有移动业务牌照的前提下,瓜分一部分移动通信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居高不下的移动电话通讯费用给拉下来,对于降低垄断程度,还是很有好处的。”
  “嗯,你说的倒是很有道理——”范亨点头同意道,“事实上信息产业部的人更加头痛一些,毕竟想要让他们来破除行业垄断,所要承担的风险实在太大了,而由企业自己在那里变通着折腾一番,效果就好多了。”
  范无病对此倒是深以为耻,“身居高位,不思进取,手里面有决策权却不敢使用,明知道行业垄断的危害很大,却偏偏要听之任之,只求着把自己的任期给混过去,好平平安安地退休,现在高层当中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些。”
  按道理来说,昏聩而腐败的领导层对于范无病这样的大财阀而言,是最有利不过的,但是范无病虽然是个超级大财阀,可是前世的平民经历让他了解很多事情,知道普通人的艰难,也知道这些尸位素餐的领导们带给老百姓的痛苦有多么大,因此他更难容忍那些拿着高薪损害公民权益的渎职腐败者们。
  范亨此时也不大愿意讨论这件事情,毕竟他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你们范氏投资集团为什么没有涉足小灵通业务呢?听说这一块儿的利润也不小。”
  范无病摇头否认道,“小灵通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产物,而且先天不足。我们范氏投资集团还是以手机研发生产为主的,而且现在主要部件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水平,我们的利润是非常丰厚的,每年数百亿收入的规模,已经很令人满意了。”
  自从范氏投资集团的手机研发部门获得了底层新品的研发技术能力之后。范氏的手机成本就大大地降低了,目前单部普通手机的造价已经降低到了两百块钱以下,但是售价却在千元以上,可以说是绝对的暴利,尤其是中高端产品的价格优势也体现出来,比较适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的高档手机的销量非常好,利润更是大的惊人。
  “其实赚钱赚钱,就是要赚那些有钱人的钱,我们给富人定制手机的业务一经推出之后,造价高达上百万美元的手机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每年在这方面的销售收入,就超过了几十亿美元。”范无病想到这里,不由得有些感慨地向父亲范亨说道,“以最先进的芯片,加上最精湛的手工艺水平,再加上价值不菲的材料,我们所打造出来的极品手机系列,与其说是商品,还不如说是市场化的艺术品,这样的产品自然深受国内外富裕阶层的欢迎。”
  “有钱人是越来越多了啊——”范亨听了之后,忍不住叹道。
  “应该说是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范无病回答道,“无论是从国外来看,还是从国内来看,现在两极分化的现象都加剧了,身家超过百亿美元的富豪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国内对于国有资产进行侵吞的现象也在不断地增加,这是一个血腥造富的时代,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无数的新生贵族阶层每天都在诞生。”
  “你这话,在家说说就行了——”范亨皱着眉头说道。
  事实上范亨自己也觉得有些郁闷,不错,这几年的时间里,国家的财富确实是增加了很多,而且国民的生活水平,也确实提高了不少,但是从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来看,就有些问题了,国企改革的问题也是困难重重,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完成了改制,但是职工往往是作为被牺牲的对象被下岗,以极低的成本,领导层们控制了企业,成为了新生的大股东,而职工们则无一例外地成了打工者。
  范亨并不认为这样的改革就是自己理想当中的改革,而现在看来的结果,更像是一场圈地运动时期的资源掠夺,只不过这一次是以改革的名义进行的。
  很多人,在短短的时间内,通过法律上确认的过程,空手套白狼,立刻就拥有了天文数字一般的惊人财富,而有更多的人,则是在这个看似公正的过程中,变得一文不名,甚至失去了生活的来源,被迫推向社会,自行解决生活问题。
  这样的巨大的反差,即便是范亨这样天天接触国企改革的高层,也会感到忧心忡忡。
  但是他也无力改变这一切,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利益团体,这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甚至一个团体都无法改编的。
  即便是范无病能够掌控如此多的企业,如此多的资金,如此多的资产,但是他也仅仅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有钱人而已,若要谈到正面对抗这个利益团体,那无异于螳臂当车。
  在纯粹的利益纠纷面前,任何的大义、道德、廉耻和法律,都是扯淡。
  面对这一切,即便是范无病和范亨,这样站在财富和权势的最高层,又保留了良心的人物,也只能像用着小灵通的那些人一样,喊一句歪歪草吧!
  第九百六十一章 恨得要死
  蒋略在答应了范无病彻查童玉山办公电脑被人利用来发帖攻击关路平事件之后。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得到了详细的资料,并且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筛选分析,总算是将头绪给理清楚了。
  这一次的事情,还是出自于上海帮之手,出手的人也是童玉山所熟悉的,与他同为市委常委的一名叫作李晋川的领导,只不过这人刚刚来到上海任职,以前是在东海省分管政法工作的。
  “要不要深入调查一下?”手下向蒋略汇报的时候,问了一句道。
  蒋略考虑了一下,摇头说道,“到此为止吧,把资料给范总发过去就可以了。这种事情,我们没有什么必要掺和进去,省得惹来一身的麻烦。”
  蒋略心道范无病无所顾忌,我们可是等闲招惹不起这些麻烦,万一再牵引出什么大鱼来,就是闹到了政治局去,也解决不了问题的,何必让自己卷进里面去呢?
  范无病倒是没有想到蒋略跟他耍了耍小心眼儿,置身于事外了。当他接到蒋略发过来的情报资料的时候,正在京城参加吉利的新车发布会。
  就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李书福这个草根型的企业家意外地拿到了第一张民营企业造车许可证(范无病的那个其实不能算是纯粹的民营企业,他的车企的身份太过复杂,不提也罢)。
  今年六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第五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一款名为“吉利JL6360”的陌生车型榜上有名。
  在国内的汽车史上,这算是一件破天荒的事件,因为吉利的出现意味着民营资本造汽车第一次得到了政府的正式首肯,这件事情也被解读成中国加入WTO的重大产业开放政策。
  不过,这一天距离跨国资本被允许进入中国汽车业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二年了。
  范无病对于造出了吉利车的李书福,还是深表敬意的,这位民营老板不过三十七岁,他在造汽车的时候,可以说条件都不成熟,只有一亿元左右的自有资金,没有任何汽车业的经验和积累,也没有得到任何的政府支持,但就是这么一个门外莽汉最终撬开了死死关闭着的铁门。
  大概是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吉利在新车发布会的时候,特意邀请了很多知名人士参加,也循例给范无病发去了邀请,只是他本人也没有想到范无病居然真的来了。
  范无病的出现还是让众人引起了骚动,李书福特意跑出来迎接他。
  范无病对吉利新车上市表示了祝贺,并且送上了自己的礼物,李书福对此表示非常感谢,同时也有些感慨。
  高中毕业的李书福是一个血液里流淌着豪赌基因的人。他对范无病说道,“小时候我赌过钱,比方说赢了一块钱,全放下,变四块了,全放下,变八块了,再全放下,变十六块。有些人赢了一块钱,就收回五毛,他赢的钱明显比我少得多。但我这种弄法,可能最后一次全没有了,一分也不剩。”
  就如同他自己描述的,后来的二十多年里,李书福每次都把他赚的钱全放下,赌到一个行业里。
  最初他靠给别人拍照赚了点儿钱,一年后就去开了一家照相馆,再多赚了点钱,一年后就去办了一个冰箱配件厂,又赚到钱了,两年后他索性办起了一家名叫北极花的冰箱厂。
  冰箱厂竟然还是很赚钱。他很快成了当地有名的千万富翁。
  可就在这时,发生了八十年代末的宏观调控,政治气氛空前紧张,私营经济遭遇寒流,一些业主纷纷把工厂上缴给了集体。李书福一紧张,也把车间、库存、土地连同工厂的存折都交了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