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8·23炮击金门-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8·23炮击金门
  作者:沈卫平
  内容简介:
  转动地球仪,有一只报晓的雄鸡正在引吭高歌。它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上苍把它安放在一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上,这就是古往今来令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华夏江山。中国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群岛和列岛50多个,最屈辱的岛是香港;最凄哀的岛是台湾;最悲壮的岛是金门;最遗憾的岛是厦门……
  1958年,在短短64天,毛泽东潇潇洒洒把45万发炮弹从厦门甩到了金门。蒋介石则咬紧牙关把12万发炮弹从金门打到了厦门。一场亘古未有震撼世界的炮战,释放出能量强大的冲击波,至今,这个世界仍能从浩渺的空际感测到它所传达的信息。
  正文
  走出静寂(序)
  厦门金门,近在咫尺,一水相连;自古而今,同宗共祖,一脉相传。多年来,登高远眺大、小金门,是前去厦门旅游者的一大心愿。
  这心愿,包含着同胞的骨肉之情,更带着对一段重要历史的深刻记忆。观望今日翔游于两地的鸥鸟和帆影,人们难忘昨天飞掠的炮弹和震耳的炮声。尽管这“昨天”已过去四十年,然而,那一天,毕竟震惊了整个世界;那炮声,毕竟在两岸间延续了二十余年。
  当金厦海峡乃至整个台湾海峡重归静寂时,当人们在没有硝烟的清朗之下以闲适之情观望对岸时,自然会思考昨天那场炮击的意义和价值。沈卫平同志也是一位登望者。所不同的是,他在为眼前的平和与安温感动的同时,对昨天那振聋发聩的巨响作出了既全且新、既理性又文学的回望与思考,将一轴巨幅精雕的历史画卷徐徐展现在读者面前。我对作品把握复杂重大历史题材的勇气和能力感到钦佩,我亦对年轻一代作者坚韧的努力和不俗的才华感到高兴。
  精彩的故事离不开浓墨重彩。炮击金门是我军战史上最大规模之一的炮击行动,亦是中国及世界军事史上颇具研讨价值的经典之作,探寻并表现这台精彩剧目的酝酿、演出过程以及上演效果,本身就是那样激动人心、引人入胜。于是,我们看到,有壮观宏阔、慑人心魄的场景,有驾驭这台大戏的从领袖、将帅到士兵的叱咤风云、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有构成这精彩一幕的感人且意味深长的细节、“诸元”……这台大戏的主角作古者多,配角星散,寻访之难,可以想象,书稿尽现作者经年之心血。但是,作者并不仅限于此。在整部作品的抒写中,通贯着作者冷静的分析、全面的思考。所以,在冲天的火光中,我们始终可见当年复杂的国际大背景;在震耳的炮声里,我们适时听见作者今天精到的点评。重温那场大炮击,我们充分理解了其不容置疑的正义性;同时叹服指挥者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军事家的韬略,作为伟大爱国者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原则性。
  战与和,动与静,是矛盾的统一体。不知今天远眺金门的人们如何看待四十年前的山呼海啸与眼前这番宁静安然间的关系?作者在静寂中继续着思考,肯定了其因果与关联。在登望者中,他确实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作者寻访当年的弹痕与已逝的炮声,决不是沉迷或留恋于那场经典炮击的高超技艺和有声有色的戏剧性。他何尝不希冀厦门金门渔歌互答、海峡两岸和风劲吹?
  然而,纵是盈盈咫尺,今日仍是天堑;凭海临风,空气裹挟着对岸经年不改的鼓噪声,以及枪击大陆渔民的血腥味……
  炮声轰响二十余年,达成了由动而静的平衡。如今,炮声远去又近二十年,静寂延至今日,则潜滋着一种不安与焦灼。
  静寂中,希望与危机并存。
  何时走出这静寂?中国人以足够的耐心等待了漫长的时日。如何打破这静寂?中国人自有权力选择时机与方式——正如四十年前那样。但是,我仍然坚信,随着历史的进程,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一定能够开启智慧,找到新的、顺乎时代潮流、合乎两岸同胞利益的方法,
  “期待着从‘八·二三’走来的历史,不再回到她的出发点”——这是作者的祈愿,何尝不是中国人共同的梦想?
  走出静寂的终极,乃是走向一个共同的、神圣的主题。这个主题,四十年前,中国人民曾用一种强烈的、极端的方式向世界宣示过。
  通向这个主题的途径可以选择,四十年前的方式是其中一种,我希望不再采用。但是,主题不容更改!
  这是《8·23炮击金门》的全部意义。
  愿海峡两岸永远阳光普照!
  愿两岸炎黄子孙美梦成真!
  是为序。
              刘白羽
              1997年11月
  
                  引子·为了战神不再光顾
  公元十二世纪,世界第一具用火药发射金属爆炸弹的“震天雷”在中国诞生,从此,炮,作为一种威力空前强大的管状兵器,登上了战争舞台。经过数百年进化发展,炮家族兴旺不衰,以其火力强、射程远、射击精度高、机动性能好等诸多优势,始终是常规战争中杀伤敌人的骨干力量,有过难以胜数的精彩表演。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红军的数千门大炮为夺取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最高统帅斯大林抚摸着一门功勋炮欣慰感慨地说了一句:此物真战争之神也!从此,“战神”,遂成为大炮壮美形象的代名词。
  1958年8月, 战争之神降临台湾海峡,风头十足唱了一场大战的主角。曾在湘军中摆弄过三天迫击炮的毛泽东,和曾任日本新泻县高田镇陆军第十三师团炮兵第十九联队候补士官的炮兵高材生蒋介石,此番有了机会,各操数百门火炮,隔海对射,切磋炮技,无吝炮弹,痛哉快哉。战争之神怒发神威,遣狂风而推巨浪,移高山而填瀚海,在一部悲歌如泣溯水行舟的中国当代统一史中,镌刻下花岗岩般不会风蚀的篇章。
  有感于1958战神的伟力,四年前,我开始草撰本部书稿。
  有朋友惊诧,用异样的目光审视我:你这人怎么了,神经有毛病?如此的不识时务!两岸关系缓和到目前的程度,不容易呀,还重提过去的不愉快干啥?难道你信奉战争拜物教,希望战神的幽灵永远在台湾海峡徘徊?
  我笑:我不过在追忆复述关于战争之神的一段往事而已。它会否再次降临台海,与我的这篇文字风马牛不相及。你以为我不写,它就不会再来?
  我非先知,但不幸言中,笔拼途中,台湾领航人执意掉舵转向、欲把宝岛带往叵测危殆境地之企图,激怒惹恼了全世界存良知有血性的中国人。战争之神以它最尖端的发展形态——导弹,再度光临。它被迫点火,冲天一跃,又以极其准确漂亮的入水,给了全世界一个不小的惊愕。这一回,它其实还算不得真的发功作法,只算显身亮相,让无视它的人不可继续无视它的存在。然而,即便弹头不装药,也已经把台海虚假平静的外衣剥去,没有爆炸的冲击震撼竟比1958的爆炸还要威猛还要强烈,
  我还注意到了,与此同期,战争之神在别几处地方的表演可都是弹头装药绝对玩真的。苏联解体、华约崩溃,“民主化”一旦走火入魔,便导致注射了吗啡般躁动狂热的“民族化”,原本完整的版图像蛋糕,被切成若干小块后仍不过瘾,还要继续往下切。和平的餐刀已很难切得公平,于是便求诸战刀切。战神无理性地滥施功力,硝烟一口口吞噬了波黑数十万人的性命和数百亿美元的财富,爆炸把好端端一个升平的车臣夷为废墟。台湾有人说:分疆裂土已成当今世界的“新潮”。我说:人类购买这“时髦”要花大价钱。君不见,把战神请进家门的肇事者们不是死于精确制导的炸弹便是在国际法庭的通缉下狼狈藏匿, 他们的悲剧恰在于当上了民族“英雄”的同时,亦沦为了民族的罪孽。
  诡谲莫测的台海局势如高标水泥强固着我内心的责任感,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更像时时抽响的鞭子喝令我不许停歇。 上了“贼船”的我已无奈,只能于8小时本职工作之外继续振作努力。1500个日夜,总计行程数万里,走访了百十位事件亲历者,查阅了浩如烟波的各类资料,史海钩沉,兵林觅踪,剔伪存真,去粗取精,闻鸡起笔,暮鼓方歇,赔上了几乎所有双休节假日,以老愚公为光辉榜样每日爬格不止,终于,给1958年的战争之神勾勒出一幅粗线条的素描像,也给自己生命的一个片断打上了可供读者、后人咀嚼品评的句号。
  令我欣喜的是,书稿完成,付排校对时,我先到台湾,又到了金门。虽然时间短暂,脚步匆忙,但毕竟得以近距离观察笔下的另一部分国土,偿付了宿愿。
  台湾不愧为“美丽岛”,花团锦簇,翠绿欲滴,山高海阔,水蓝天青,像一个放大了的花篮或盆景。台湾也称得上是“富庶岛”,繁华的街市,琳琅的商品,川流的轿车,如林的楼厦,无一不在展示“小龙”体态的丰映。台湾更是月圆天伦的“温情岛”,草坪爷孙,黄昏情侣,笑语师生,相携母女,丝丝温馨入画来,轻风拂拂爱意融。台湾的发迹、腾达以及与此相适的安逸、满足得益于和平,近50年来,她虽然处于战神时刻将至的担忧之中,但战神终究未曾光顾。我在心底感叹:没有战争的宝岛,多好!我更在心底诅咒:轻率玩火、将眼前这一切美好付之一炬者,必打入十八层地狱!我发现,台湾的朋友们也对难卜未明的前途有着神经质的迷茫和恐惧,与你交谈,三句话不离台岛之安全保障。我坦率相告:对台湾而言,战争之神绝不是一个不请自至的无赖之徒,召它来,还是斥它去,实实在在,命运操持在台湾自己手里。
  身在台湾,我也亲眼目睹了那些用中国话喊出“我不是中国人”的人,不论他们用意何在,他们的每一出“台独”闹剧,无疑都是向战神发出的一函邀请。好在,感官接收的另一类信息又溶化抵销了我的忧虑——摩肩接踵的行人同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充盈街巷的广告使用同个老祖宗留下的方块字;亲切流利的国语比闽粤沿海还要标准地道;飞檐琉瓦的庙堂金碧辉煌出了一派宋明风韵;管弦丝竹吹奏鸣和着纯正的京腔南调;足不出岛便可尝遍正宗的中华佳肴;品茗饮酒吟诗丹青悉与中原一脉;祭祀供奉敬香叩拜全由故土搬来。先来后到的九州二十八府人氏云集聚合,将不同的地域风土特色民俗在海岛扎根繁衍、发扬光大,故所谓的台湾文化,根本的就是一部荟萃浓缩了的中华文化,宝岛完全不存在是否中国的问题,她实在比中国还要“中国”——我确信:抑制“台独”怪胎发育坠地的力量就生成在台湾体内。“台独”不举,而战神难至,台湾那不变的中国心、中国情、中国魂才是确保其安全无虞的铁壁金汤。
  从台北乘机飞经澎湖, 35分钟后便降落金门。如果续飞2分钟,可抵厦门。多少回从厦门看金门,感觉中,它是台湾的一部分。现在由台湾到金门,才发觉它离台湾好远,距大陆恁近。来个换位观察,对金门勾联大陆与台湾的纽带作用看得更真切,对当年毛泽东不取金门的谋略高远理解更深刻。
  四十载过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