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洪涛微微点了点头。“正是。”
“可是,这条路已经有了,还要修……”
“加宽,还要平整路面。”李洪涛稍微思索了一下,“至少要修五米宽,以保证两辆马车能够并行通过。路面必须要平整,以保证马车能够快速行进。”
“这个……”黎劲松立即就皱起了眉毛,过了一阵,才问道,“小的斗胆问一句,将军可以动用多少人力,投入多少银两,准备花多少时间来修这条路呢?”
“最多一百人,费用暂时还没有估算,时间越短越好。”
“这……”黎劲松立即露出了一种不可能的神色。“将军可否知道,就算投入五百人,有足够的银两购买修路器具,按照将军的要求修好这条长一百多里道路,也至少需要十年。”
“十年!?”这次轮到李洪涛吃惊了。
“这还是乐观估计,要保证路面质量,夏冬两季最热与最冷的时候不能动工,不然路面容易龟裂。其次,要达到将军的要求,路基得用碎石,最好还是山里的碎石,需足够时间晾晒,以保证彻底干燥,最后筑紧路基,再铺设一层碎石,还需要时间充分干燥,最后用沙石混合铺设路面。这几道工序下来,恐怕……”黎劲松摇了摇头,“十年也不见得足够啊。”
听完黎劲松这个道路桥梁“专家”的分析,李洪涛彻底的郁闷了,他那个宏伟计划也就此泡汤。
****
吃早饭前,李洪涛让几个木匠回集镇继续修缮房舍。
与黎劲松谈过之后,李洪涛不得不放弃制造“步兵战车”的想法。
当朱孝信提出可以帮李洪涛解决甲队进驻虎口关的麻烦时,李洪涛首先想到的就是建设一条可以供步兵快速运动的道路。
当时,组建骑兵是相当不现实的。
一是李洪涛没有这个权力。虎啸军的所有骑兵都是特别编制,大部分都是中营亲军骑兵,只有左营获得特权,建立了一支两百人规模的骑兵队。其他各营都没有权利设置骑兵。
二是李洪涛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一匹三岁战马至少要五十两白银,这还没有算上购买战马时可能出现的损耗。一匹战马一年所需的草料至少价值五两白银,如果要使战马保持足够的体力,那还得购买大量的蚕豆,这就要花更多的钱。一名骑兵的装备总价格超过了一百两白银,如果算上战马所需要的马甲的话,总共需要一百五十两白银。也就是说,不考虑持续投入,一名骑兵需要至少两百两白银。
三是李洪涛没有合适的骑兵人选。甲队就只有水辛逸一个人掌握了全套马术,还是哨子的马术,也就是轻骑兵的马术,不是适合重骑兵的马术。培养一名骑兵,怎么也得花上三到五年的时间。如果从头做起,李洪涛就得等上三到五年。
无法组建骑兵,要提高甲队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在前线与后方的机动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强步兵的机动性。
通过严格的体能训练,甲队官兵的行军能力已经达到了步兵的极限,可仍然没有达到李洪涛的要求。
在此情况下,李洪涛想到的就是四轮马车。利用四轮马车载着步兵行进,到达战场后步兵再下车作战,这就是李洪涛想到的“步兵战车”。
虽然苍王朝用的主要是两轮马车,牛车也只有一对轮子,但是制造四轮马车并不难,那几个木匠也保证能够造出来。难的是,四轮马车需要更好的道路,特别是在高速前进的时候,对道路的要求比牛车高多了。
也正是如此,李洪涛才想到了修路。暂时他能够想到的就是修一条从百市集到虎口关,供四轮马车通行的“优质”道路。
只要这条路修好,今后甲队的步兵可以在一个上午的时间内从百市集赶到虎口关,到达的时候,步兵仍然有充沛的体力,下车后就能投入战斗。
在李洪涛看来,这绝对是重要的,不管是向前线增兵,补充物资,还是将伤员送回后方,都能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怀着这个想法,李洪涛找朱孝信要了一个懂得搭桥修路的“工程师”。结果,黎劲松的一番话,让他的希望彻底泡汤了。
十年,十多万两白银,上千民力的投入,这些都是李洪涛现在所没有的,或者等不及的。
“小李哥,吃点东西吧。”
李洪涛回过了头来,看着张玉璇手里的那两个馒头,他一点胃口都没有。
“我知道你心情不好,可这身体是自己的,饿坏了……”
“玉璇,我不饿。”李洪涛有点不太耐烦。
张玉璇在李洪涛旁边蹲了下来。“我去给你熬点粥,炒两个小菜,换换口味?”
李洪涛暗叹了一下,接过了馒头。“玉璇,小李哥不是心情不好,只是有点烦。”
“那我不打扰你了……”
“玉璇。”李洪涛拉住了张玉璇,“你要没有别的事,陪我一会吧。”
张玉璇靠近了一点,她看得出来,李洪涛这两天心情起伏很大。
李洪涛确实很烦。
在建立甲队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太多太多的麻烦,这让他感到,建立一支部队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现在还仅仅只是一支一百多人的部队,今后要发展壮大,不知道还要遇到多少想像不到的麻烦。
想来想去,李洪涛认识到,真正让他感到苦恼的不是麻烦太多,而是所有的麻烦都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能够帮他分担烦恼的人并不多。
可是李洪涛也同样清楚,真正能够帮他分担烦恼的人是没有的,在苍王朝没有第二个人有他那么多的见识,有他那样的知识体系。要培养出得力的助手,就得将知识传授给他们。可眼前,太多的事情需要李洪涛去做。军队的训练、营地的建设、军械的制造、晚上的军事知识培训、与高氏兄弟讨论改进冶金与制械的工艺,根本就抽不出时间来培养新的助手。
“不行,不能这么拖着!”李洪涛拍了下大腿。
张玉璇被吓了一跳,差点没有坐到地上。
“玉璇,吓着你了,真是不好意思。”李洪涛嘿嘿的笑了起来。
“小李哥,你想到办法了?”张玉璇也不知道李洪涛为什么烦恼,但是她知道李洪涛露出这样的表情时,肯定是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要做长远打算,一定要做长远打算。”李洪涛摸了摸下巴,“这事得赶紧安排,蒋晟与邓颐斐在哪?”
“他们好像都在吃早饭吧。”
“那我去找他们。”李洪涛说着就站了起来。
张玉璇也赶紧站了起来,看李洪涛的样子,肯定是想到了好办法。
未等李洪涛去找到蒋晟,高氏兄弟就兴高采烈的跑了过来。
“李大哥,我们成……”高宗芳的话刚说到嘴边,就被旁边的哥哥推了一下。
李洪涛迟疑了一下,对张玉璇说道:“等下让蒋晟与邓颐斐到主帐去,我马上就过去。”
张玉璇点了点头,转身就走开了。
李洪涛迎上了高氏兄弟。“走,到你们的铁匠铺去说。”
见到两兄弟打造出的第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宿铁刀”,李洪涛的烦恼一扫而空。
“宿铁刀”就是采用“灌钢法”与“双液淬火法”制造的刀的俗称,其刀刃为含碳量较高,硬度较大的钢;刀背为含碳量较低,韧性好的熟铁。
“我们只在制造刀刃部分时采用了李大哥的灌钢法,刀背仍然为熟铁。这样,生铁的耗量减少了三分之二,节约了大量的材料,也节省了锻造的时间。另外,这样造出来的刀不但锋利无比,而且极为坚韧,就算是砍劈到铠甲上也不容易变形折断。”
李洪涛连连点头。“还能节约不少的时间吧?”
高宗芳立即说道:“确实如此,制作这样的刀,只需要以往一半的时间。”
“另外,我们还发现,浇铸生铁的多少可以改变刀刃的性质。如果多的话,刀刃就极为锋利,相反,少一点的话,刀刃则更有韧性,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制造不同的刀。”高宗群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很好,看来你们都动了脑筋。”李洪涛拍了拍两兄弟的肩膀,“你们对铠甲的研究怎么样了?”
两兄弟一愣,说道:“可以打造,只是非常费时。”
“你们不用急,可以慢慢想办法,多思考,思想也要灵活,不要局限于某一种方法,某一个方向。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换个角度,或者是换一种方法试试,也许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只是,造铠甲的事……”高宗群还是有点信心不足。
“慢慢来,多动手,多思考。做废了的,都算在我的账上,不需要你们掏腰包。反正,你们有空的话,就多研究一下。我就不相信,别的人就能造出来,我们就不行?”
“那些铁匠都是从父辈那学来的,而我们……”高宗芳也有点信心不足。
“父辈?笑话,那最初的那个是跟谁学的?”李洪涛看了两兄弟一眼,“他们总不会是从神仙那学来的吧?既然有人能够做出来,那我们就一定行,你们要有耐心与信心,我相信,造出好的铠甲,只是迟早的事情,就如同你们现在造出了这把刀一样。”
两兄弟连连点头,他们正是通过自己思考找到了减少原料,缩短时间,降低工序的造刀办法。
“另外,从现在开始,你们得全力生产这种战刀,还有钢枪头。盾牌也要抓紧,铠甲可以暂时放一下。”李洪涛摸了摸下巴,说道,“现在给你们的十个人够不够?”
“李大哥需要我们在什么时候造出足够的军械?”
“下个月月初。至少要满足甲队一百名官兵的需要。”
两兄弟相互看了一眼,高宗群说道:“十个人肯定不够,至少还需要十个帮手,另外场地也要扩大,再造几座炼铁炉与风箱,这样还得加班加点的干才行。”
“我这就去给你们安排,加班费也不会少你们的。”
两兄弟立即就应承了下来,至于“加班费”,两人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李洪涛也没有忘记再次叮嘱两人一番,绝不能把制造“宿铁刀”的方法传出去。
第十八章 进山剿匪
8
少营正式建军,是朱仕珲四十二年节治使生涯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因为节治使是以家族为统治基础,所以每任节治使的军事编制都不一样。比如,在朱建业时代,虎啸军就有八个主营,现在只有六个主营。
早在朱孝信诞生的那一天,设立少营的事情就确定了下来,这是节治使家族的规矩,每一个嫡系子嗣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营。
在别的州,或者朱仕珲还有兄弟的话,并不存在在少营建军这样的事情。一般情况下,节治使嫡系子嗣成年之前,归其统辖的营会由某个叔父代为指挥,直到成年,并且建立了战功,获得了家族承认之后,再正式接管。
因为朱仕珲的兄弟要么完蛋了,要么下落不明,所以在朱孝信成年之前,并未正式设立少营,为保证虎啸军的战斗力,其他五个主营都是五队编制,不是一般的四队编制。正是如此,即使正式设立少营之后,每个营维持了五队编制,朱仕珲并没有裁编,以免激化几个儿子之间的矛盾。
作为少营甲队典军尉,李洪涛带着另外五个参军尉,七个“文书”参加了少营的建军典礼。与朱孝信说的一样,接受“检阅”的只有随少营司部驻扎在崮梁的戊队,以及其他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