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朝释山止编。初,唐沙门韬光,卓锡西湖之巢隖。白居易守杭日,相与倡和。后人因以韬光名其菴。菴踞山之胜,历代游人,颇多题咏。山止康熙中住持是菴,因裒集付梓。自唐迄本朝得古今体诗五百馀首。然其中多同时投赠山止之作。声气攀援,不尽为胜地作也。
△《兴善寺历代名贤留题集》·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释净溥编。兴善寺在嘉兴府治东南秦溪之上。是书上卷载诗,下卷载碑记。内有明大学士吕原记云:“寺创自梁天监二年,至周显德年间,坦法师开山为报恩院。宋治平元年,改兴善院。”然卷首载卢纶《题兴善寺后池诗》,则寺之著名在唐代,岂原未之考耶?全书篇幅寥寥,可资考证者殊少。旧本题明释净溥撰。今考国朝彭孙遹诸人诗,皆载于后。则净溥为康熙中人,旧题误矣。
△《倪城风雅》·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劳巁编。巁有《半菴诗稿》,已著录。是编所录皆阳信一县之诗。
上卷自明代嘉靖以后,得刘世伟等十人。下卷自国朝雍正以前得张崖等二十三人。
上卷少而可观,下卷不免冗滥矣。则同时假借之故也。
△《三诗合编》·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光岳编。光岳字硕庐,上高人。雍正甲辰进士,官金华县知县。是编合刻其乡吴学诗、黄鎡、李坚三人之诗。学诗字伯兴,号虚宇,嘉靖乙丑进士,官山西按察使副使。鎡字文叔,隆庆庚午举人,官西和县知县。即光岳之从高祖。
坚号双江。学诗诗,共一百四十馀首。鎡所著集九种,俱残阙。光岳录其全者得一百六十九首,坚诗一百四十七首。三人同时相倡和,其诗格亦颇相似。
△《渠风集略》·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马长淑编。长淑字汉荀,安邱人。雍正庚戌进士,官至磁州知州。初,安邱张贞欲辑其邑自明以来迄於国朝之诗,名曰《渠风》。久而未就,长淑因踵成是编。称渠风者,安邱古渠邱地也。书凡四卷,其五卷则专辑马氏一家诗,其六卷为流寓、方外、闺秀、续编四门,其七卷为诗馀。然意主夸饰风土,不免附会古人。如方外内阑入唐释皎然一诗,殊不合断自前明之例。而流寓内首列苏轼,亦非事实也。
△《七十二峰足徵集》·一百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定璋编。定璋字友篁,吴县人。是集蒐历代文士之生於太湖七十二峰间者,录其所作,共为一编。凡诗八十三卷,词二卷,赋三卷,文十三卷。所选之诗不叙时代,惟每姓各以类从,题曰某氏合编。仿《中州集》之例,人各冠以小传。徵引颇为赅洽,而大旨在因诗以存人。不免夸饰之见,复不免乡曲之私。滥采兼收,固其势所必至。又如称濮婪为吴季札之孙,录其《高山诗》三章。其诗自古未闻,不识出何典记。称周术即甪里先生,为泰伯之后,载其《紫芝歌》一首。无论四皓姓名出於附会,先儒辨之已明。即旧籍流传,此歌亦但称四皓,未云独出甪里也。是盖家牒地志自古相沿之通病,无足深诘者矣。
△《明伦初集》·五卷、《续集》·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郑文炳编。文炳字慕斯,莆田人。是书取历朝文之有关五伦者,分类辑之。每篇缀评语於后。初集刊於雍正辛亥,续集刊於乾隆甲申。其立义甚正,而所选诸文,颇无体例。即如帝王诏诰,独载唐玄宗《焚珠玉锦绣》一敕,所收未免太隘。至於徐淑《答兄弟》、锺琬《与妹》两书,不附於昆弟,而列於夫妇,尤为未协矣。
△《长林四世弓冶集》·五卷(礼部主事任大椿家藏本)
国朝林其茂编。其茂有《山阴集》,已著录。是集裒其家四世之诗。《后乐堂集》一卷,《双峰吟》一卷,皆其茂曾祖逸作。《贻桂轩集》一卷,其茂祖秉中作。《吟台诗草》一卷,其茂父赞龙作。《鷇音集》一卷,则其茂自作也。逸字德子。顺治庚子举人。秉中字与人。康熙己卯副榜贡生。赞龙有《学易大象要参》,已著录。
△《广东诗粹》·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梁善长编。善长字崇一,顺德人。乾隆己未进士。此集所选广东诗,上起於唐,下至国朝。凡四百一十三家,一千五百五十馀首,各为之评注。先是,黄登有《五朝诗选》。善长以其持择未精,故更加蒐访,定为此集云。
△《莆风清籁集》·六十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郑王臣编。王臣字慎人,一字兰陔,莆田人。乾隆辛酉拔贡生,官至兰州府知府。是集选兴化一府自唐至国朝之诗。凡三千馀篇,作者一千九百馀人。
仿金元好问《中州集》例,於诗首详其人之里居出处,生平著作。并缀以各家评语,而所自著《兰陔诗话》亦附载焉,则朱彝尊《明诗综》例也。其仙游一县,本莆阳旧地,唐时析置。明郑岳撰《莆阳文献》,尝并载入。王臣则别为三卷,以示区别。然蔡襄、蔡京、蔡卞本为同里,襄以名流推重,遂收之莆田。京,卞以奸迹彰闻,遂推之仙游。郑樵夹漈草堂,今仙游尚有遗迹。而以其博洽,又移之莆田,则亦不符公论矣。
△《山左明诗钞》·三十五卷(广东潮阳县知县李文藻家刊本)
国朝宋弼编。弼字仲良,德州人。乾隆乙丑进士,官至甘肃按察使。是集辑明代山东一省之诗,所录凡四百三十一人。其体例全仿朱彝尊之《明诗综》。其去取之间,则谨守王士祯之门径,纤毫不肯异同也。
△《丰阳人文纪略》·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聂芳声编。芳声字晦之,永丰人。是编裒其邑人之文,自宋至明,分类编辑。然宋、元不过十人,馀皆明人之作也。
△《南园后五子诗集》·二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文藻等编。明顺德欧大任、梁有誉,从化黎民表,南海吴旦,番禺李时行五人诗也。大任六卷,有誉五卷,民表七卷,旦四卷,时行六卷。前列五人姓氏,并诸家诗评。每集之前又各附小传。其曰《南园后五子》者,南园即抗风轩,在广州城东南大忠祠侧。明初孙蕡、赵介、李德、黄哲、王佐唱酬於此,称南园五子。故大任等有后五子之目也。大任等四人各有专集,皆已著录。惟吴旦之诗久无刊本,藉此集以流传。然虽编四卷,每卷仅数首而已。后附《南园花信》一卷,则明末番禺黎遂球於《扬州社集》咏黄牡丹十首,当时推为第一。归粤之后,同里追和者九人,人各十首。编是书者因并刻於后,以备粤诗故实焉。
△《二南遗音》·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刘绍攽编。绍攽有《周易详说》,已著录。是编所录皆国朝关中人诗。
自孙枝蔚以下共一百四十人,每人俱载履贯於前。其曰《二南遗音》者,以周时岐丰建国而言。其实周、召二南之地不止关中也。
△《崇川诗集》·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孙翔编。翔字吕溪,南通州人。是集辑通州及州属如皋、泰兴、海门三邑之诗。自宋、元至国朝,附以流寓。每人记其姓氏爵里。后缀补遗一卷。其第十卷所载皆同时之人,殊非《文选》不收何逊之义也。
△《东皋诗存》·四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王之珩编。之珩字楚白,如皋人。是集选其邑人之诗。自宋以迄於国朝,每人各详其字号官爵。所载既多近时之作,而之珩之诗收至二百馀首。王逸、徐陵、芮挺章自录己作,未如是之繁富也。
△《濮川诗钞》·三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所载濮淙《澹轩集》一卷,沈机梅《泾集》二卷,沈朗《恬翁集》一卷,冯允秀《梅花逸叟集》一卷,杨炜《云竹集》一卷,杨燮《勖亭集》一卷,杨炯《南游草》一卷,周映《康雪芝集》一卷,周龙雯《怀孟草》一卷,周甸《峄山集》一卷,陈选蓝《染斋集》一卷,徐晞《赤岩集》一卷,徐嘉《得月楼集》一卷,张其是《碧草轩集》一卷,陈曾祉《心隐集》四卷,沈履端《竹岳楼草》一卷,沈尧咨《晚盥集》三卷,濮光孝《学圃集》一卷,程琦《芳嵕稿》一卷,陈乐《故乡草》一卷,曹勋《萍梗集》一卷,锺梁《来霞集》一卷,陈光裕《荻书楼稿》一卷,《石墩草》一卷,张宏牧《懒髯集》一卷,陈梓客《星零草》一卷,《寓硖草》一卷,张宏范《霁阳集》二卷,沈锺泰《荻书楼遗稿》一卷,潘亮《一得吟》一卷,释佛眉《龙潭集》一卷,凡二十九人之诗,观张宏范《霁阳集》后有陈春宇跋,称从祖谨堂公选刻《濮川诗钞》,而陈光裕《荻书楼稿》前题曰《谨堂集》。是编殆即光裕所辑欤?
△《闺秀集初编》·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季娴编。季娴字静姎,兴化女子,適李氏。是集选前明闺阁诸诗,编为四卷,皆近体也。后附词一卷。
△《磁人诗》·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杨方晃编。方晃有《孔子年谱》,已著录。是集皆录磁州之诗。自唐迄本朝作者八十馀人,得诗千馀首。各系其人之事迹出处甚详,亦颇有考据。然意在表彰,未能严於决择。其第八卷至第十卷悉载方晃及孙濂诗。濂亦磁州诸生,即校刊此集者也。
△《晚唐诗钞》·二十六卷(内府藏本)
国朝查克宏编。克宏,海宁人。是集所录凡一百一十二家。盖本明胡震亨《唐音戊签》刊削成帙,人各缀以小传,兼附考核。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三家所收最多,皮日休、陆龟蒙二家次之,馀皆不满百篇。其以五代末人入宋者,溷入晚唐,亦仍震亨之旧。
△《友声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赖鲲升编。鲲升字沧峤,会昌人。其父方勃偕弟方度於邑治之西辟霞绮园,与邑人沈开进、胡应相、曾鉴、欧有骏读书其中,一时多为题咏。后鲲升兄弟复读书园中,因辑投赠之作合为一编。凡序记、书、传、赋二卷,诗五卷,盖仿《玉山草堂集例》也。
△《残本湖陵江氏集》·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江八斗编。八斗字四达,号纯夫,贵溪人。其始祖公荣,自宋建炎间官弋阳,始迁居於贵溪之湖陵,是为湖陵江氏。其后仕宦颇盛。故八斗辑其先世诗文,分体编次,以成此集。八斗所自作亦载入焉。目录列文五卷,诗二卷,弁以历代敕命制诰,而终以附录。此本阙第二卷、第七卷及附录,疑装缉佚之。其编次颇为参错,如祷疏在题草之先,四言、六言在词调之后,《子夜》、《采莲》本为古诗,而别之为曲。其都议、关议诸名,他集亦不经见也。
──右“总集类”三百九十八部,七千一百三十四卷内二十六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卷一百九十五 集部四十八
○诗文评类一
文章莫盛於两汉。浑浑灝灝,文成法立,无格律之可拘。建安、黄初,体裁渐备。故论文之说出焉,《典论》其首也。其勒为一书传於今者,则断自刘勰、锺嵘。勰究文体之源流,而评其工拙;嵘第作者之甲乙,而溯厥师承。为例各殊。至皎然《诗式》,备陈法律,孟棨《本事诗》,旁采故实。刘攽《中山诗话》、欧阳修《六一诗话》,又体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