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病K亟运问痹邮隆4蟮稚骒豆忠煺呤甙耍嗪槁酢兑募嶂尽分鳌D└皆v党籍一碑,与全书体例颇为不类。考录中所记马默思、郭真人诗,纯盖默之诸孙。默在神宗朝,以户部侍郎宝文阁待制致仕奉祠,后人党籍。南渡以后,力反宣和之政,以收人心,凡党人子孙皆从优叙。故张纲《华阳集》中有论其除授太滥一疏,然士大夫终以为劳。纯载是碑,盖以其祖之故,亦陆游自称元祐党家之意云。
△《睽车志》·六卷(内府藏本)
宋郭彖撰。彖字伯象,和州人。由进士历官知兴国军。是书皆纪鬼怪神异之事,为当时耳目所见闻者。其名《睽车志》,盖取易睽卦,上六,载鬼一车之语也。张端义《贵耳集》曰:宪圣在南内,爱鬼怪幻诞等书,郭彖《睽车志》始出,洪景卢《夷坚志》继之。似此书尝经进御矣。《宋史·艺文志》小说家类载有是书一卷,陈振孙《书录解题》作五卷,而明商维濬刻人《碑海》者又作六卷,参错不一。考《夷坚志》载赵三翁得道事,有张俦朋父为作传,郭彖伯象得其文,载於《睽车志》末云云。今勘检此本,惟张俦作张寿,传写异文,其在卷末,则与洪说相应,知犹旧本。特后人屡有分析,故卷目多寡互异耳。书中所载,多建炎、绍兴、乾道、淳熙间事,而《汴京旧闻》亦间为录入。各条之末,悉分注某人所说,盖用《杜阳杂编》之例。其大旨亦主於阐明因果,以资劝戒。特摭拾既广,亦往往缘饰附会,有乖事实。如米芾本北宋名流,而疑为蟒精。程迥亦南渡宿儒,多所著述,而以为其家奉玉真娘子,由此致富。张樱艹饧槠铰遥静偕跽砗笊忻硎成畚洌晕由比耍字缂矶洹=宰迫豢芍渫
其他亦多涉荒诞。然小说家言,自古如是,不能尽绳以史传,取其勉人为善之大旨可矣。
△《夷坚支志》·五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洪迈撰。迈所著《容斋随笔》,已著录。是书所记,皆神怪之说,故以《列子》夷坚事为名。考《列子》谓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正谓珍禽异兽,如《山海经》之类。迈杂录仙鬼诸事,而名取於斯,非其本义。然唐华原尉张慎素已有《夷坚录》之名,则迈亦有所本也。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夷坚志》甲至癸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一百卷,三甲至三癸一百卷,四甲四乙二十卷,共四百二十卷。赵与旹《宾退录》亦载《夷坚志》三十二编,凡三十一序,不相重复。各节录其序之大略,颇为详备。此本仅存自甲至戊五十卷,标题但曰《夷坚志》。以其序文校与旹之所载,乃支甲至支戊非其正集。
惟与旹记支丙作支景,谓避其曾祖之嫌名,而此仍作丙,殆传写者所改欤?
胡应麟《笔丛》谓所藏之本有百卷。核其卷目次第,乃支甲至三甲共十一帙。此殆胡氏之本,又佚其半也。朱国桢《涌幢小品》不知为志中之一集,乃云《夷坚志》本四百二十卷,今行者五十一卷。盖病其烦芜删之,则误之甚矣。陈振孙讥迈为谬用其心,其说颇正。陈栎《勤有堂随录》则谓迈欲修国史,借此练习其笔,似乎曲为之词。然其中诗词之类,往往可资采录,而遗闻琐事,亦多足为劝戒,非尽无益於人心者。小说一家,历来著录,亦何必拘於方隅,独为迈书责欤?
──右“小说家类”异闻之属,三十二部,七百二十四卷,皆文渊阁著录。
△《博物志》·十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晋张华撰。考王嘉《拾遗记》,称华好观秘异图纬之部,捃采天下遗逸,自书契之始,考验神怪及世间闾里所说,造《博物志》四百卷,奏於武帝。
帝诏诘问,卿才综万代,博识无伦,然记事采言,亦多浮妄,可更芟截浮疑,分为十卷云云。是其书作於武帝时。今第四卷物性类中称武帝泰始中武库火,则武帝以后语矣。《书影》有谓《艺文类聚》引《博物志》子贡说社树一条,今本不载者。案此条实在第八卷中,《书影》盖偶然未检。然考裴松之《三国志注·魏志》太祖纪、文帝纪、濊传,《吴志·孙贲传》引《博物志》四条,今本惟有太祖纪所引一条,而佚其前半,馀三条皆无之。又江淹《古铜剑赞》引张华《博物志》曰:铸铜之工,不可复得,惟蜀地羌中时有解者。今本无此语,足证非宋、齐、梁时所见之本。又《唐会要》载显庆三年太常丞吕才奏,案张华《博物志》曰,白雪是泰帝使素女鼓五铉曲名,以其调高,人遂和寡,又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引张华《博物志》曰,刘褒,汉桓帝时人,曾画云汉图,人见之觉热,又画北风图,人见之觉凉,今本皆无此语。李善注《文选》引张华《博物志》十二条,见今本者九条。其《西京赋》注引王孙公子皆古人相推敬之词一条,《闲居赋注》引张骞使大夏得石榴、李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得蒲陶一条,七命注引橙似橘而非、若柚而有芬香一条,则今本皆无此语。段公路《北户录》引《博物志》五条,见今本者三条。其鸺鹠一名鸡鸺一条,金鱼脑中有麸金出邛婆塞江一条,则今本皆无此语,足证亦非唐人所见之本,《太平广记》引《博物志》郑宏沉酿川一条,赵彦卫《云麓漫钞》引《博物志》黄蓝张骞得自西域一条,今本皆无之。晁公武《读书志》称卷首有理略,后有赞文,今本卷首第一条为地理,称地理略。
自魏氏曰以前云云,无所谓理略,赞文惟地理有之,亦不在卷后。又赵与旹《宾退录》称张华《博物志》卷末载湘夫人事,亦误以为尧女,今本此条乃在八卷之首,不在卷末。皆相矛盾,则并非宋人所见之本。或原书散佚,好事者掇取诸书所引《博物志》,而杂采他小说以足之。故证以《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所引,亦往往相符。其馀为他书所未引者,则大抵剽剟《大戴礼》、《春秋繁露》、《孔子家语》、《本草经》、《山海经》、《拾遗记》、《搜神记》、《异苑》、《西京杂记》、《汉武内传》、《列子》诸书,饾铮舌痪』囊病S至跽选缎褐咀ⅰぢ衫尽芬恫┪锛恰芬惶酰队叻尽芬恫┪锛恰芬惶酰段逍兄尽芬恫┪锛恰范酰犊す尽芬恫┪锛恰范盘酢
《齐东野语》引其中日南野女一条,谓《博物记》当是秦、汉间古书,张华取其名而为志,杨慎《丹铅录》亦称据《后汉书注》,《博物记》乃唐蒙所作。今观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博物记》四条,又於《魏志·凉茂传》中引《博物记》一条,灼然二书,更无疑义。此本惟载江河水赤一条,又载汉末关中女子及范明友奴发冢重生,一条而分为两条,又载日南野女一条,讹群行不见夫句为群行见丈夫,讹其状皛且白句为状晶目。其馀三十一条,则悉遗漏。岂非偶於他书见此三条,以博物二字相同,不辨为两书而贸贸采入乎?至於杂说下所载豫章衣冠人有数妇一条,乃《隋书·地理志》之文。唐人所撰,华何自见之?尤杂合成编之明证矣。书中间有附注,或称卢氏,或称周日用。案《文献通考》载周卢注《博物志》十卷,又卢氏注《博物志》六卷,此所载寥寥数条,殆非完本,或亦后人偶为摘附欤?
△《述异记》·二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梁任昉撰。昉字彦升,乐安人。官至新安太守。事迹具《梁书·本传》。
此书《宋志》始著录,卷数与今本相符。晁公武《读书志》曰:昉家藏书三万卷。
天监中采辑先世之事,纂新述异,皆时所未闻,将以资后来属文之用,亦《博物志》之意。《唐志》以为祖冲之所作,误也。案《隋志》先有祖冲之《述异记》十卷,《唐志》盖沿其旧文,以为别自一书,则可;以为误题祖冲之,则史不误而公武反误矣。其书文颇冗杂,大抵剽剟诸小说而成。如开卷盘古氏一条,即采徐整《三五历记》。其馀精卫诸条,则采《山海经》。图客诸条,则采《列仙传》。龟历诸条,则采《拾遗记》。老桑诸条,则采《异苑》。以及防风氏、蚩尤、夜郎王之类,皆非僻事,不得云世所未闻。其武陵源一条,则袭陶潜所记,而於桃外增李,移其地於吴中。周礼孤竹之管、空桑之琴瑟二条,则附会竹生东海,空桑生大野山,尤为拙文陋识。考昉本传,称著《杂传》二百四十七卷,《地志》二百五十二卷,文章三十三卷,不及此书。且昉卒於梁武帝时,而下卷地生毛一条云,北齐武成河清年中。案河清元年壬午,当陈天嘉三年,周保定二年,后梁萧岿天保元年,距昉之卒久矣,昉安得而记之?其为后人依托,盖无疑义。姚宽《西溪丛语》,谓潘岳《闲居赋》房陵朱仲之李句,李善注朱仲未详。
此书中乃有其事,抚以补善注之逸。今考李善《闲居赋注》,此句下引《荆州记》曰:房陵县有朱仲者,家有缥李,代所希有,并无未详之语。宽偶读误本,不知此书之剽《文选注》,反谓选注未见此书,舛误甚矣。考《太平广记》所引《述异记》,皆与此本相同,则其伪在宋以前。其中桃都天鸡事,温庭筠鸡鸣埭歌用之;燕昭王为郭隗筑台事,白居易《六帖》引之;则其书似出中唐前。蛇珠龙珠之谚乃剽窃《灌畦暇语》,则其书又似出中唐后。或后人杂采类书所引《述异记》,益以他书杂记,足成卷帙,亦如世所传张华《博物志》欤?
△《酉阳杂俎》·二十卷、《续集》·十卷(内府藏本)
唐段成式撰。成式字柯古,临淄人。宰相文昌之子。官至太常卿。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首有自序云,凡三十篇,为二十卷。今自忠志至肉攫部,凡二十九篇,尚阙其一。考语资篇后有云,客徵鼠虱事,余戏摭作《破虱录》。
今无所谓《破虱录》者,盖脱其一篇,独存其篇首引语,缀前篇之末耳。至其续集六篇十卷,合前集为三十卷,诸史志及诸家书目并同。而胡应麟《笔丛》云,《酉阳杂俎》世有二本,皆二十卷,无所谓续者。近於《太平广记》中抄出续记,不及十卷,而前集漏轶者甚多。悉抄入续记中为十卷,俟好事者刻之。又似乎其书已佚,应麟复为抄合者然。不知应麟何以得其篇目,岂以意为之耶?其书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徵引。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莫或废也。其曰《酉阳杂俎》者,盖取梁元帝赋访酉阳之逸典语。二酉,藏书之义也。其子目有曰诺皋记者,吴曾《能改斋漫录》以为诺皋太阴神名,语本《抱朴子》,未知确否。至其贝编、玉格、天咫、壶史诸名,则在可解不可解之间,盖莫得而深考矣。
△《清异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陶穀撰。穀字秀实,邠州新平人。本唐彦谦之孙,避晋讳,改陶氏。仕晋为知制诰,仓部郎中。仕汉为给事中。仕周为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入宋仍原官,加户部尚书。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皆采摭唐及五代新颖之语,分三十七门,各为标题,而注事实缘起於其下。陈振孙《书录解题》以为不类宋初人语,胡应麟《笔丛》尝辨之。今案穀虽入宋,实五代旧人,当时文格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