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释】
①公伯寮(伯。):姓公伯,名寮,孔子的学生。愬(su):同“诉”, 毁谤。③子服景伯:姓子服,名何,字伯,谥景,鲁国大夫。④夫 子:这里指季孙。⑤惑志:疑惑之心。(6)肆诸市朝:肆,陈列死尸, 诸,“之于”的合音;市朝,街市与朝廷,这里指街市。
【译文】
公伯寮在季孙面前毁谤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孔子, 说:“季孙虽然已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我的力量还可以把公伯寮杀 了陈尸街头示众。”孔子说:“大道如果将会实行,这是天命;大 道如果将被废止,这也是天命。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读解】
公伯寮背叛老师,毁谤同学,子服景伯打抱不平,要帮助老 师除掉这个害群之马。可孔子却不同意。孔子的意思是说,我们 所奉行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能不能行得通,自有天命主宰。这 里的天命实际上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历史的车轮,至于公伯寮 个人的捣乱,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所谓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螳 臂挡车,谈何容易。所以,孔子并不同意对公伯寮采取过激的行 动。
反对暗杀,反对暴力,坚信道义的力量,坚信历史发展的客 观规律。这既反映出圣人思想、意志的坚定,又体现出他博大的 胸怀和高远的见识,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
知其不可而为之
【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①。晨门②曰:“奚自?”子路日:“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②晨门:早晨看守城门的人。
【译文】
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 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 吗?”
【读解】
“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 很。显然,这个守城门的人并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而是一个修养 很高却隐身于市朝的大隐士。
回到“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本身来看,这是一个理想主 义者的形象勾画。一个人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是可望成功的,于 是坚持干下去,最后果然取得成功他固然是一个成功的人,但 说来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不起。而一个人明智自己所从事的事情 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可能取得成功,但他不是一丝不苟地坚持 做下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自己的信念和 理想而献身。这就非常不易而难能可贵了。就像愚公移山,又像 西绪福斯把石头推上山坡,圣人何尝不知道“克己复礼”任重而 道远,但却周游列国,“累累如丧家之犬”而精神不改,晚年退居 讲学,仍然以礼乐文化为核心内容,为推行“仁道”而贡献力量。 正如曾子所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正是这一方面的精神,突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与知其 不可而不为的道家大相径庭。
………………………………………………
儒学的进修纲要
【原文】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①。”曰:“如斯而已乎?”曰: “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 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注释】
①敬:严肃谨慎。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而形成严肃谨慎 的品质。”子路问:“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而使 家人安乐。”子路又问:“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 而使百姓安乐。不过,修养自己而使百姓安乐,就连尧舜都还感 到力不从心哩!”
【读解】
刘宝楠《论语正义》解释说:“修己就是修身,安人就是齐家, 安百姓就是治国平天下。安人安百姓都建立在修身的基础之上。”
这么说来,《大学》所列的修、齐、治、平进修阶梯,实际上 上已由孔子在这里亲口说出来了。
那一段是不是儒学进修的纲领性文字呢? 这当然也不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 不过,从我做起,首先解放自己,然后是家人,然后是全社 会的人,这倒正是儒学的进修历程。
一言以蔽之,由内而外,由己及人,修身正己而天下平。
………………………………………………
卫灵公第十五
本篇以论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内容为主,其中专论君子的 就达10章。所以本篇中名言名句非常之多。全篇原文42章,本 书选 30章。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原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①。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②穷,小人穷斯滥矣③。”
【注释】
①兴:起。②固:固守,安宁。③穷斯滥矣:斯,就。滥,泛 滥,指胡作非为。
【译文】
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 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 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读解】
君子安贫乐道,达观知命,如孟子所说,虽然“无恒产”,但 “有恒心”,所以能够安守穷困,“贫贱不能移”。小人既“无恒 产”,又“无恒心”,所以,一旦穷困,就会“被辟邪侈,无不为 已”(《孟子·梁惠王上》)——穷斯滥矣!
本章文字很有文学色彩。
“莫能兴”三字,摹写孔子一行困厄,累累如丧家之犬的情形, 非常生动。“子路愠见”,一个“愠”字,突现子路性格,使我们 如见其面,如闻其声。“君子亦有穷乎?”的“亦”(也),道出千 般委屈,而孔子答“君子固穷”的‘固”,与“亦”相对,不愧长 者风范。《史记·孔子世家》在“子路愠见”之前还有“孔子讲诵 弦歌不衰”的记载,刻画出圣人高邈的风情,使我们目睹“君子 固穷”的风度,更是印象深刻。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里说孔子“在陈绝粮”,固然指的是经 济穷困,但我们理解这段文字却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穷困方面,举 凡人生挫折,事业坎坷,人到了穷途末路,都可以理解为“穷”的 范围。而凡是到了这些关头,君子都应该具有“固穷”的胸襟和 气度,既来之,则安之,走出困境。而不应该“穷斯滥矣”,胡作 非为,铤而走险或投机取巧,甚至屈态变节,苟且偷生。
说到底,不过是一个人应当如何战胜逆境,走出困境的问题。 自古雄才多磨难,圣人尚有断粮饿饭的时候,我们受一点穷困又 算得了什么呢?
………………………………………………
无为而治
【原文】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①正南面②而已 矣。”
【注释】
①恭己:使自己庄严端正。②正南面:坐北向南临朝。
【译文】
孔子说:“自己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就只有舜吧? 他做了什么呢?不过是庄严端正地坐北向南临朝罢了。”
【读解】
一般认为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可在这里孔子也提出了无 为而治的问题。
实际上,孔子与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治”虽然字面相同,而 实质却不同。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以虚无,清静为基础,既反对 道德修养,又反对举贤使能。一而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却并不是说 领导者真正什么事都不做,完全不管,一放任自流。而是包含了如 下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强调领导者“为政以德”。从修养自身入 手来治理国家和天下,如《吕氏春秋·先己篇》所说:“昔者先圣 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或者如《中庸》一里面所说: “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君子笃恭”也就是孔子在这里所说的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还有一层意思是说,作 为领导者,切忌事必躬亲,而应该举贤授能,群臣分职,也就是 《子路》篇所说的“先有司,举贤才”。《大戴礼记·主言》曾说: “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新序·杂事三》也说: “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所以,儒家所说的无为而治实质上是一个领导艺术的问题,从 根本上说是积极有为的态度,与道家主张虚无清静,顺其自然的 无为而治思想是有根本区别的。换句话说,儒家的无为而治是个 领导战术问题,道家的无为而治则是个社会战略问题。
………………………………………………
忠信笃敬走遍天下
【原文】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②之邦,行矣。 官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③,行乎哉?立则见其参④于前也,在 实则见其倚于衡⑤也,夫然后行。”子张书于绅(6)。
【注释】
①行;这里是“行得通”、“通达”的意思。②蛮貊(mo):蛮,古 称南蛮;貊,古称北狄。蛮貊都是古代对边远地区民族的称呼。③州里: 与蛮貊相对,指本乡本土。④参:相参,显现。⑤衡:车辕前用于 套牛马的横木。③绅:束在腰间并能垂下的大带。
【译文】
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自己通达。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 笃实严谨,即使到了边远的部族国家,也能够通达。说话不忠诚 守信,行为不笃实严谨,即使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立时 仿佛看见‘忠信笃实’这几个字显现在前面,坐在车中仿佛看见 这几个字在辕前横木上,能够做到这样,便能够处处通达了。”子 张便把孔子的话记在束腰的大带上。
【读解】
孔子的意思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求子张把“忠信笃敬”作 为座右铭‘印在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做到了 这一点,就可以“有理走遍天下”,做不到这一点,则“无理寸步 难行。”
在一般情形下,或者说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下,孔子的话当然 是不错的,一个人没有忠信笃敬的品质,就会像一个玩世不恭的 花花公子或所谓“媳皮士”一样,缺乏专注、进取的精神,很可 能一事无成,自然也就无所谓通达了。但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尤 其是处于尔虞我诈的现实之中,一味地忠信笃敬,不多一个心眼, 做到知己知彼,那也是很容易上当受骗,落入他人所设置的圈套 之中的。
所以,我们一方面确实要像子张一样记住圣人的教导,把 “忠信笃敬”这几个字作为我们的座右铭。但另一方面,面对复杂 多变的社会现实,也要多长一个心眼,在忠信笃敬的基础上来一 点通权达变,不要愚忠,不要小信,以免成为.“言必信,行必 果”的“硁硁然小人哉!”(《子路》)
这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反映在“忠信笃敬”上的辩证法。
………………………………………………
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原文】
子曰:“直哉史鱼①则!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 蘧伯玉②!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③。”
【注释】
①史鱼: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