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赏。
九。月下花前
纪晓岚在北京的住处,亦称“阅微草堂”。
原来,阅微草堂有两处,另一处在其家乡献县崔尔庄。后来他成《阅微草堂笔记》一书,其名盖取于此,自不必多说。
北京阅微草堂之东,便是樱桃斜街。樱桃斜街之南,便是北京有名的八大胡同。八大胡同,系由陕西巷、百顺街等八条街巷组合而成。八大胡同这里,素以烟花柳巷著称。不过,这里的妓女不同别处,多通诗词歌赋,品位较高,自然有了身价。
在八大胡同北面,接近纪晓岚家居住的阅微草堂,有一处青楼名曰“醉月轩”,极为高雅,名声风扬也足。
醉月轩中,色艺俱佳之名妓颇多。而称绝道艳者有小如、嫦娥、凤燕、月环、胜施、小倩六人。
这日,小如等六姐妹无事,正在屋中闲坐,忽见外面涌进一伙子人来。望去,乃是些旧相识。这里有纪晓岚、陈半江、戴东原、董曲江、刘师退、吴文魁,他们都是翰林院的,此外还有中堂刘石庵。
原来,翰林院编修陈半江,被乾隆派往江西南昌府出任知府,纪晓岚这些人都是他的好友,便假醉月轩来为他饯行。
这会儿,小如等众姐妹闻声,抬头望去,见是这些风流才子和一代名士来了,都非常高兴。她们非常仰慕这些人,觉得这些人的到来为自己抬高了不少身价。尤其是得到他们的馈赠,更是荣耀非凡了。
于是,她们便都启门挑帘迎接。
让座、看茶、打水,自然地是一番殷勤和繁忙。
待忙碌过后,大家都入了座,诸位名妓便提出了她们的要求:让这些才子们给题诗留联,以为相赠。
纪晓岚听了后,说道:“既然大家有邀,我等决不会让你们失望。不过,我听说诸位也都是些才女,我倒想先听听大家的诗词,不知意下如何?”刘石庵、董曲江、陈半江、戴东原、刘师退也都是欣然同意。
小如、嫦娥、凤燕、月环、胜施等,见这些才子很看重自己,心里也都非常高兴。还是由小如出头,她看了一下纪晓岚等人,便双手往左腿弯处一按,打了个“千”,权作行了见面礼。然后,说道:“既然如此,我姐妹几人各联诗一首,也算作对诸位名士的欢迎吧。”接着,小如说道:“现在由我提议,我们说首两物相仿的诗,也许会使室内生趣添辉。虽为俚调,不作高雅,倒也凑趣。”小如说完,又怕大家不知所措,便领先作了一首,以为示范。她作的这首诗是:两物相仿茶和酒,吕字分开两个口。
不知哪口喝茶,不知哪口饮酒。
嫦娥一听,完全明白了,这是个谜令,便接着说道:两物相仿霜和雪朋字分开两个月。
不知哪月下霜,不知哪月下雪。
凤燕更是个机灵鬼,她略加思索后,便说道:两物相仿糜和黍,圭字分开两个土。
不知哪土种糜,不知哪土种黍。
月环也不示弱,接着说道:两物相仿锡和铅,出字分开两座山。
不知哪山出锡,不知哪山出铅。
胜施又是一首出人意料的答诗,说道:两物相仿椽和柱,林字分开两个木。
不知哪木作椽,不知哪木作柱。
醉月轩中,另有一妓,名叫小倩,色压群芳,光彩照人,艳丽奇绝。唯独不足的是,她是个哑巴。说来也奇,别的哑巴,耳朵失聪,她这哑巴,却耳朵灵敏如常。这会儿,她听了大家的诗作后,也搔首弄头,千态百姿,妩媚动人。这情态,更使人拜倒。特别是她那石榴裙随风飘舞时,更让人意乱神迷。
纪晓岚见势,明白了她的意思,便取来纸笔,让她以书作答。
小倩握笔,一挥而就。看去,只见上面写道:两物相仿你和我,炎字分开两个火。
不知哪火暖你,不知哪火暖我。
众人看了,都大吃一惊,没想这小倩竟这样聪慧,诗中透露着情丝脉脉,不觉似有春风鼓荡情怀,真个烤人。
纪晓岚见此,感叹不已。万没想到,在这个无声的世界里,竟蕴藏着如此深重的情感。于是,他当先给小倩留了赠联:无声无音倒也动神韵;有情有楚更是见苦心。
随即,陈半江亦赠了小倩一联:问心须知默默含情处;叩胸尽在深深不语中。
戴东原见之,挥毫题赠道:多少苦衷,不忍明言同息伪;有何乐趣,勉将默笑学婴宁。
刘石庵所赠一联,更为贴切:真个销魂,千般旖旎难传语;为郎憔悴,万种相思不忍言。
董曲江题赠尤为奇异,不同一般:楚楚深情,何须语言描绘;脉脉幽思,不用色泽掩映。
诸才子,又分别地为小如、嫦娥、凤燕、月环、胜施五个名妓赠了联。值得一说的是,他们所获的赠联,都有她们的艺名相嵌,真个称得上妙绝伦比了。
小如获得的赠联是:小住为佳,小楼春暖,得小住,且小住;如何是好?如君爱怜,要如何,便如何。
凤燕获得的赠联是:凤枕鸾帐,睡去不知春几许;燕歌赵舞,醒来莫问夜何宜。
嫦娥获得的赠联是:灵药未应偷,看碧海青天,夜夜此心何所寄?
明月几时有,怕琼楼玉宇,依依高处不胜寒。
月环获得的赠联是:天高地广,才见青青月;海碧山翠,唯闻艳艳环。
胜施获得的赠联是:胜女千娇,遗风四面,常惹痴郎望;施艳百媚,传神八方,竟使醉男归。
众妓获联,欣喜非常,当即置酒,招待各位名士。
数人中,唯刘石庵能畅饮,即使连连干过三杯五杯也不醉。
而纪晓岚却大为不同。别看他生得体态高大,诗思又极为敏捷,却不善饮。这点与“李白斗酒诗百篇”相比,那是差得天高地远了。他只三杯两盏下肚,早已变成了红脸关公。
众才子和妓女们见了,都觉得有些好笑,要求他即席赋诗一首。
他看了看,见实在是有些躲不过去了,便站了起来,说道:“很对不弃,纪某人因多贪了几杯,大有江郎才尽之感了。
不过,为了酬谢大家的深情,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你们看如何?“”是不是有关你自己的风流韵事?“嫦娥问道。
“讲是讲,可不许用暗语捉弄人。”月环说道。
众名士也都应声附和。
纪晓岚见势,便变得严肃起来,说道:“岂敢岂敢,我所讲的全是真人真事,是那年业师李又聃老师讲给我的。这可是个情海中的巧遇呵,大有沧桑无尽,月落星沉,而情丝绵绵之感呵。”接着,他便一字一板地讲述起来。
李又聃有个同窗好友,名叫赵大中,东光人。赵大中因事自山东去北京,途经德州。遇一店名叫清风店,他便进了去。进店一看,见有一名小妓侑酒。
初看时,他无甚感觉。可是过了片刻,他竟惊奇起来,叫道:“啊!惜春?”那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他没少经过此地,曾幸遇一名叫“惜春”的小妓。惜春,长得聪颖、俏丽、妩媚,非常招人喜欢。在那期间,他没少与惜春在一起。为此,头脑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直消失不得。正因为这样,他今天见到了这名小妓,马上想起了当年的那小妓了。
然而,他马上又将自己的想法否掉了。他暗暗地算了一下,如果当年的惜春尚在的话,年龄已该是40岁左右的人了。
他想到这里,立刻抱歉地说道:“对不弃,对不弃,是我弄错了。”也几乎就在他说这句话同时,那名小妓竟瞅着他痴痴地发笑。
赵大中有些莫名其妙,问道:“难道是你在笑我的莽撞和憨蠢吗?”小妓听了后,止住了笑声,说道:“大爷,你怎么将肯定了的事情又马上否掉了呢?”“我错了,我就应否掉它,难道这事不对吗?姑娘。”“不,你没有错。”“没有错?”“没有错。错的而是我。”“是你?”赵大中简直是有些愕然了,只好用眼睛盯盯地望着小妓。
小妓道:“请你再好好看看,难道我不像惜春吗!”一句话,敲开了赵大中的心扉,说道:“像,真像,确实像。”“那么不像的地方呢?是不是指着我的年龄!”赵大中点了点头。
小妓听了,再没有笑,而是一本正经地说道:“我老实告诉你吧,我名叫小莲,惜春是我的姑姑。”赵大中听了眼睛睁圆了,惊叫道:“怪不得我将你当成了惜春呢。现在,我倒想要问你,那个惜春现在何处?”小莲道:“远在天边,近在咫尺。不过,你还想见到她吗?”赵大中道:“当然,我恨不得立时能见到她。”“那好,我会领你去见她的。不过,我倒想要问问你,难道我还真的像当年姑姑那样有吸引力吗?”小莲说这话时,是带着几分撒娇的口吻的。
赵大中听了,心花怒放开来,说道:“同样,同样。”当夜,二人就宿在一起了。
翌日,小莲带领着赵大中来到了她们家里。一进屋,便见到了惜春,果然是多年前的老相识。
不过,赵大中心中却升起一种悲凉之感。只觉得岁月无情,光阴流逝得好快,当年的一个活蹦乱跳的惜春,如今已是半老徐娘了。也还算好,她当年的风韵犹存,依稀中又看出几分相似。于是,他们二人坐在一起,谈起当年,唠起别后,真是悲喜交加,欢快非常。
说来也巧。正在他们二人谈唠得如漆似胶之时,由后院走出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她见到赵大中后,先是一愣,接着又盯注了良久。
惜春也看到了老妇人,正待她要向赵大中作介绍时,不意老妇人却自己开口了,说道:“这位大爷,可是东光人氏?”“不错。那你。……”老妇人没有回答,而是接着问道:“那么,你当是大中了?”赵大中越发惊奇。
老妇人没有看他,接着问道:“大爷,可是字板台甫?”赵大中听到这儿,不由得啊地叫了一声。
老妇人还没有理会,继续问道:“府上可是号称天下第一家?”赵大中惊得有些说不出话来,只觉身子飘渺在云雾之中了。
老妇人也不用他再次追问了,而是自己解释道:“看来,自己已是人老珠黄,肤枯肌衰了。唉,也难怪大爷不认识了。”老妇人说这话时,语其中充满了苍凉感。
然而,她也不等赵大中发问,继续说道:“说来,这也是作女人的特点了。在人生中,第一印象总是那样的清新。虽说事情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但是我从你的音容笑貌和那洒脱的身影里,我还能够认出你来。”赵大中听了,似乎是有所感觉了。但是,没等他说出口,老妇人却如数串珠一样地说道:“我也是清风店的老人了,名字说出来你也会熟识的,就是那个曾轰动一时的名妓翠珠。”“啊?翠珠!”赵大中眼中一亮,似乎真的有一颗翠珠在眼前晃动,熠熠发光。
老妇人也似乎比方才更加麻利快了。只用手一掏,从衣兜里摸出一颗绿绿的翠翠的晶莹瓦亮的小东西。然后,在赵大中面前晃动了一下,说道:“赵大爷,你不认识我了,你可还认识这颗翡翠扇坠吗?”“扇坠?”赵大中一惊,终于想起来了。
那是30年前,他在这家清风店祝当年,这里有一个翠珠姑娘生得白嫩细腻,妩媚诱人,一弯刘海,两窝酒坑,实在讨人喜欢。两个人一见如故,赵大中一住就是多日,临别时将一翡翠扇坠留下作赠,未想事情过去这许多年了。
老妇人已再也不是无限感慨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