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10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蛇吞象了。
  与很多人不理解巴基斯坦当局的选择一样,很多人也不理解尼泊尔当局的选择。
  在很多人看来,作为一个山地小国,尼泊尔更应该重视长远发展,而不是被眼前利益蒙蔽了双眼。事实上,尼泊尔能够在战争期间的所作所为,已经表明尼泊尔当局并不缺乏战略眼光。别的不说,尼泊尔当局在印度战争期间迟迟不肯派兵参战,直到孟加拉国采取行动之后,才站对了立场,表明尼泊尔当局并不希望印度彻底战败,或者说对共和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有所担忧。从长远来看,作为山地小国的尼泊尔,要想繁荣强盛,必须在两个大国之间周旋,利用两个大国的斗争获取好处。事实上,尼泊尔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与周边两个大县的斗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这层意义上讲,尼泊尔当局不应该谋求太多的占领区,甚至应该放弃占领区。
  尼泊尔当局的选择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尼泊尔不甘心永远都是山地小国,梦想有一天能够成为大国。历史上,尼泊尔曾经是南亚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国,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建立了统一的王朝。毋庸置疑,尼泊尔不缺乏作为大国的梦想。要想成为大国,尼泊尔必须弥补地理环境上的缺陷,也就是获得一块足以支撑其成为地区大国的平原,而南面的恒河平原无疑是不二选择。正是如此,尼泊尔放弃了西面的北安恰尔邦,在战前秘密协议的基础之上要求占领整个北方邦与比哈尔邦。
  要有收获,就得有付出。
  按照尼泊尔当局与共和国达成的协议,占领北方邦与比哈尔邦之后,尼泊尔当局必须做到三件事情:一是保证永远不吞并占领区、不支持占领区独立、不鼓动占领区获得更高的自治权,并且不人为改变占领区的民族与人口结构;二是确保占领区的和平与稳定,在印度恢复正常秩序之后交出军事管制权;三是在严格履行战前协议的基础上,即将粮食产量的四成提供给其他地区的基础之上,还要以市场平均价格向其他地区出售两成粮食,也就是全年粮食产量的六成都得输往印度其他地区。
  可以说,这三点要求已经表明共和国当局对尼泊尔非常厌烦了。
  事实上,尼泊尔政权在数年之后垮台,新成立的民选政府上台后,一改对外政策,撤回了所有驻印占领军,并且加入了由共和国主导的“大印度”计划,即合并几个国家的占领区、逐步解除对印度的军事占领,就是对之前的错误政策的大调整,也是这份“三项协议”的直接产物。
  相对而言,锡金的占领区微不足道。
  虽然按照最初的秘密协议,锡金获得的好处就是独立建国,没有资格像其他参战国那样,在印度获得占领区。但是印度战争结束之后,受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共和国当局决定提高锡金的地位,即从共和国的占领区中利分一部分给锡金。当然,分给锡金的占领区不会大到哪里去,毕竟锡金只是一个人口不到100万的弹丸小国,国内尚且一塌糊涂,哪有能力去占领别的国家呢?因此,不但分给锡金的占领区只有“印度走廊”中的一小块,也就是以西里古里为中心的一块面积不到5000平方千米的地区。
  共和国此举,可谓意味深长。
  先是占领区的划分上,让锡金控制西里古里地区,等于将印度东北地区与恒河平原彻底隔绝开了,如果该地区由共和国占领,那么就得面临东面的缅甸、南面的孟加拉国与西面的尼泊尔,夹在三方之间左右为难,而让锡金占领该地区,等于在共和国与另外三个占领国之间设了一道缓冲带,矛盾不会直接指向共和国。
  其次是出于长远考虑,锡金的加入提高了共和国在印度问题上的话语权,或者说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因为没有肢解印度,所以在印度恢复正常秩序之后,将要面临如何处理各国占领区的问题。虽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印度不可能成为二战后的德国,因为在南亚次大陆上还没有一个能够与共和国抗衡、并敢于与共和国抗衡的国家,也就不可能出现划区而治的结果。但是由7个国家占领印度的局面肯定不能长久维持下去,毕竟军事占领将导致地方独大,对维护印度主权统一没有任何帮助,而共和国没有肢解印度,就是不想让印度分解成多个国家。也就是说,必要的时候,必须统一各个国家的占领区,并且借此机会逐步撤出占领军。
  所谓骑虎容易下虎难,分配占领区容易,可要让各个国家撤走占领军,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别的不说,就算所有占领国都知道,占领军迟早得离开印度,差别只是主动撤离还是被印度人赶出来,可是在涉及到撤军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各个占领国的利益时,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事实上,后来的撤军工作确实非常艰难。
  共和国让锡金成为占领国,无非就是多了一个筹码。从事后的撤军谈判来看,锡金这个筹码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甚至可以说,如果事先没有做好这一安排,从印度撤军将推迟数十年之久,而共和国每年需要为此多支付上千亿军费,甚至会让共和国在即将到来的下一轮国际斗争中一败涂地。
  因为锡金加入,孟加拉国与缅甸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在锡金成为占领国之前,孟加拉国与缅甸一直在占领区的划分问题上存在争议。按照孟加拉国当局的说法,孟加拉国在战争中做出的贡献仅次于共和国与巴基斯坦(印度战争结束后,共和国元首与巴基斯坦总统在峰会上承认了孟加拉国的地位),所以孟加拉国不但应该获得西孟加拉邦、恰尔肯德邦与奥里萨邦的占领权(这三个邦是孟加拉族聚集区),还应该获的包括梅亚加拉邦与阿萨姆邦西部地区在内的印度东北地区的占领权。毫无疑问,孟加拉国的这一要求遭到了缅甸的坚决反对。缅甸当局认为,缅甸在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战前就保证了缅甸在印度东北地区的利益,孟加拉国想在印度东北地区插一脚,不但是无理取闹,还是无事生非。问题是,孟加拉国的要求得到了巴基斯坦的支持,而当时外界一直传言,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正在就再度统一的问题进行秘密谈判。
  锡金成为占领国之后,给了共和国解决孟缅矛盾的机会。
  正式出面之前,共和国首先压住了巴基斯坦,即在保证按照承诺向巴基斯坦占领区提供粮食之外,巴基斯坦必须做出承诺,永远不再谋求与孟加拉国合并。让巴基斯坦闭上嘴之后,共和国才出面调解,而调解方案很简单,孟加拉国获得梅亚加拉邦的占领权,而阿萨姆邦(除锡金占领区之外)获得包括组建武装力量在内的最高限度的自治权。
  显然,这一处置方式让孟加拉国心满意足,却让缅甸怀恨在心。
  一年多下来,在缅甸当局的唆使下,阿萨姆邦的独立运动组织已经在印度东北地区制造了数百起恐怖袭击事件,几乎毒天都有爆炸发生。正是如此,印度东北地区成为了印度最混乱的地位,也成了最为考验共和国忍耐力的地区。要知道,印度东北地区的北面就是共和国的藏南地区,虽然共和国已经加强了边境巡逻力度,并且通过在锡金占领于与孟加拉国占领区设置难民营的方式,没让战争难民涌入藏南地区,但是骚乱持续下去的话,肯定会给印度的和平进程产生很大的影响。
  用袁晨皓的话来说,如果缅甸当局不识抬举,等共和国腾出手来,内比都就会换主人。
  相对而言,斯里兰卡给共和国带来的麻烦最少。
  因为最后攻占印度南部地区,所以在战争结束前,共和国就向印度半岛南部地区的泰米尔族做出承诺,将在战后给予泰米尔族最大限度的自治权,而泰米尔族耍做的,只是承认中央政府的统治权。虽然泰米尔族中部分人希望获的独立地位,但是绝大部分泰米尔人只希望得到高度自治权,毕竟就算建立泰米尔国家,泰米尔族的境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正是如此,将占领权交给斯里兰卡军队后,斯里兰卡当局严格按照战前协议行动,即负责维护占领区的秩序,仅允许本国的泰米尔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前往印度,即没有人为改变印度南部地区的民族结构。
  斯里兰卡当局的合作态度,给共和国减少了很多麻烦。
  别的不说,共和国军队最早撤出斯里兰卡占领区,仅2036年就节约了数百亿元的军费开支。
  当然,维护占领区秩序的工作绝不简单。
  一年多下来,袁晨皓几乎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用在了解决占领区的问题上。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关系到17亿人的问题,绝对不是小问题。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106章 举足轻重的朋友
  印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17亿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用某家西方电视台的报道来说:印度战争之前,印度的问题是几百个婆罗门贵族争夺利益而产生的问题,而印度战争之后,印度的问题就是17亿贫苦大众获得生存与发展机会的问题。这句话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印度的国情,也反映出了共和国面临的问题。
  当初,裴承毅退出竞争总参谋长的行列,主动提出前往南亚战区司令部,就是因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南亚战区司令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一个非常了解当地局势的司令官。王元庆没有同意裴承毅的请求,把刚刚晋升为陆军少将的袁晨皓派了过去,也是因为袁晨皓全程参与了印度战争,是共和国军人中,除了裴承毅之外,最了解印度与南亚局势的将领。虽然年轻了一点,但是袁晨皓在南亚战区司令部的表现可圈可点。当然,裴承毅早就明白元首这么安排的用意。
  从根本上讲,共和国在印度的处境比较尴尬。早在战争爆发前,王元庆就明确提到了战后问题,即如何解决战后的印度社会矛盾。正是如此,在制订战争计划的时候,裴承毅准确无误的抓住了重点,一再缩短战争进程,以便让王元庆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战后的印度社会问题。即便战争以对共和国最有利的形式结束,战后的善后工作仍然非常棘手,对共和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击败印度军队容易,可要改变印度人的思想观念却不容易。
  从某种意义上讲,共和国要想击败印度,只能利用印度的内在矛盾,也就是用印度人对付印度人,在更深的层次上寻找突破口,而不仅仅是采取军事行动。这么看的话,第四次印度战争结束后,共和国的“印度攻略”就正式启动了。
  最有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共和国主动邀请印度成为“中国…南亚市场共同体”的观察国。
  虽然提出这一设想的是赵润东,但是将其变成事实的则是王元庆。即在王元庆回到中央之后,也就是2022年底,由他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之后,共和国当局才积极推动印度以观察国身份加入市场共同体。当时,持反对意见的人不在少数,甚至连部分高层官员都认为王无庆此举形同玩火,向印度开放市场,帮助印度发展经济,简直就是与虎谋皮。虽然当时王元庆的主张很明确,即改善与印度的关系有三个目的,一是占领印度市场、二是利用印度的庞大劳动力,三是维护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穗定。这三点都对共和国有好处,所以王无庆的主张得到了包括赵润东在内的大部分高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