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负责这里?”我诧异道。
“没错,沈军师让俺在出事的时候一定要守住杨公宝库,她说你一定会从这里离开的,一切都准备好了,你们随俺来把!”小三子指着一条岔道,欣喜的说道。
“落雁?”我疑惑道。
“当年密公战死后,沈军师安排俺跟着俆将军来到长安城投靠李唐,没想到在这里因为俺作战英勇,一直做到了将军。”小三子边走边说,有点不好意思,“后来沈军师就叮嘱俺要守住杨公宝库,昨天晚上俺就知道要出事了,从昨晚到如今,俺就一直在这里等着,一刻都不敢离开。”
没想到一向憨厚的小三子竟然是落雁布置的卧底,当时小三子是李密的亲兵,落雁是李密的心腹,只是后来阴差阳错,落雁背叛了李密,看来小三子没有和李密一起死掉也是落雁的巧妙安排。
我们跟着小三子来到渭水边上,那里正有一艘船在等着,时间紧迫,大船即将扬帆起航,而李秀宁留在了岸边。
“李世民如此待你,你还要回去么?”我不解道。
“我是李家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要为家族考虑,为了家族的利益可以牺牲任何人,包括我自己。”李秀宁淡然道,“在这点上我和二哥是相同的,家族利益永远是最重要的,这就是门阀子弟的悲哀。”
这点我深有体会,宋家的两姐妹,还有独孤凤都是如此,她们首先考虑的是家族,其次才是她们自己,自由对她们来说是奢侈的,这不是二十一世纪那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她们有着自己的枷锁。
“那你多保重吧!”我叹息道。
“如果,我是说如果……”李秀宁轻声道,“算了,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如果。”
如果……
望着岸上那个越来越小的红色身影,我咀嚼着这两个字,有一种淡淡的苦涩。
……
第六十七章 千年之争
书册和誓言,比不上一个人既有的价值。人可以进行书写,只不过灵魂可能早就已经落失。
——卡尔维诺《不存在的骑士》********
渭水之上,在摆脱了李唐的追兵之后,我们还要厘清很多的事情,慈航静斋和天机门是首要的问题。
圣门两派六道,除了辟尘所在的真传道和赵德言所代表的魔相宗之外,其余的都在船上,妖道辟尘已经死了,那么真传道的代表人物只剩下子午剑左游仙,赵德言如今怕是正忙着应付草原上的事情,这里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圣门大会。
“据我所知,天机门是一个很神秘的门派,起源已不可考,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活跃,此后就很少现世,不过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门人出现,一般只出现在朝代更迭或者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石之轩介绍道,“天机门和圣门出现的时间相仿,都是在周朝末期,那是一个各种思想喷发交融的时代,在圣门对于时代的划分中,周朝以前是神巫的时代,周朝之后才是属于人的时代。”
“这是为什么?”我疑问道。
“根据记载,在周朝以前达成‘破碎虚空’是很容易的事情,道家的飞升者更是数不胜数,很多武学典籍都是从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不过在周朝之后能够破碎虚空的屈指可数,天道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泡影。”石之轩感慨道。
周朝以前应该是封神榜的时代,那是一个神话的时代,神仙之类的遍地都是,飞升是很普遍的自然现象。
“后人总结原因,认为正是春秋时期出现的思想爆发才导致了武者对于天道的质疑,一旦有疑问内心就会出现心魔,无法达到大圆满的境界,于是一心想要破碎虚空的秦皇嬴政一怒之下开始焚书坑儒,只留下医药和占卜之书,来表示对天道的诚心,可惜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嬴政修炼的正是《道心种魔大法》。”石之轩惋惜道。
“在春秋时期的那次思想爆发发生的很蹊跷,就像是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幕后推动一样,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上百种学说,也正是那一次的爆发导致了此后延续千年的魔道之争。”祝玉妍分析道,“那时还没有圣门,墨家是圣门的思想起源,这也是圣门被称为魔门的主要原因,当时墨家反对的是儒家那套虚伪愚民的学说,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反对奢侈浪费,提倡发展生产,是站在普通百姓一方的,墨翟创立墨者行会并担任首任钜子就是想在国家之外还能有一种力量制止天下不义的战争,这种想法导致了后来圣门和慈航静斋的产生,我们都是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来左右天下大势,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停止战乱,不过这种理想的状态却演变成了双方无休止的争斗。”
“形势在汉朝发生了变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一时间人人自危,于是一些圣门的前辈,为了保存自己的思想理念,结成了以六卷《天魔策》为最高指导宗旨的共同联盟,这就是圣门的雏形。”石之轩慷慨道,“而刚刚传入中原的佛教为了对抗儒家也产生了自己的组织,那就是慈航静斋,静斋的创派祖师地尼和来自净念禅院的天僧共同著成了《慈航剑典》,并将剑典保存在慈航静斋,慈航静斋也成了佛教对外的一件利器,看她们的行事手段就知道为了护法护教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既然都是为了对抗儒家,那为什么圣门和静斋却闹的水火不容呢?”我不解道。
“是啊,本来都是为了自保而已,可自从汉代以后,儒家奠定了它的正统地位,想要撼动何其艰难,说起来董仲舒所提出的儒学是伪儒学,儒家因为他兴盛了,可儒学却死在了汉朝,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信徒越来越多,摇身一变也成了正统,只有圣门由于行事极端,处在被打压的边缘地带。”石之轩自嘲道,“慈航静斋在成为正统之后,为了彰显它的存在,就需要除魔卫道,而圣门就是最好的靶子,这就是千年魔道之争的真相。”
佛教是从汉朝传入中国的,正是儒教独尊的时代,为了发展自然是不惜任何的手段,作为一个外来宗教想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立足,首先要做的就是本土化,就像观音在印度是男的,来到中国之后就变成了女的,这就是本土化,佛教很好的融入了中原大地,造成了儒释道三家独大的局面。
圣门的缺点就是太坚持自我,不知道结合当时的情形进行变通,以至于走到了极端,当然思想之争是掺不得半点虚假的,宁愿死也不能改变信仰,这是它的优点,可统治者是不能允许一个鼓动百姓造反的组织存在的,放在以后圣门肯定会被列为恐怖组织。
佛教在站稳脚跟之后转身就开始对付圣门,还说什么除魔卫道,维护中原和平,一个外来宗教维护中原的和平,这说起来有点可笑,不过这个笑话在千年之后成为了现实。
“那天机门呢?”我追问道。
“他们据说是来自于神巫时代,掌握了天地的奥秘,世间的至理,可以通过占卜和星象来窥见天机,他们平常以巫师的身份出现,非常的神秘。”石之轩喟叹道,“二十年前,袁真人曾向我说起过天机,这些年我冷眼旁观,他说的每一件事都应验了,包括李渊之死。”
在我所在的历史上李渊死于十多年后,而不是现在,历史被改变了,也许早就被改变了。
我看过网上流传的据说是由袁天罡和李淳风一起研究的《推背图》,上面写的含含糊糊,不明不白,很多都是用的暗示,如果不是有旁人注释的话还真看不明白,这就是神棍的本事,他要是说明白了你或许就不信了。
对这些神棍我是绝对不会放过的,至少是李淳风和魏征,敢算计我的我一定不会让他好过。
“慈航静斋这件事我不会参与。”尹祖文直接表态道,“等船靠岸我就会离开,我提醒各位,圣门的前辈曾经说过,不要到慈航静斋去。”
不要到慈航静斋去……
碧秀心也说过这样的话,似乎那里是天底下最危险的地方一样,梵清惠敢于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她想在慈航静斋把我们一网打尽么?
“圣门的前辈有去过静斋的么?”我询问道。
“所有去过静斋的人都没有回来过。”美仙幽幽的说道。
大船靠岸,尹祖文带着自己的女儿和外孙离开了,那个叫李元亨的小孩子对外界的一切都抱有极大的兴趣,似乎不知道他的人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确,他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罢了。
“以后有什么打算?”甲板上,我和小三子倚靠在栏杆上,随意的闲聊,“想去江淮军么?那里也有不少瓦岗的兄弟,大小姐和王儒信都在。”
“俺想先回荥阳城看看。”小三子回答道。
“那里……”我迟疑道,“怕是留不下什么了,据说连大龙头府都被毁掉了。”
“小默哥,俺以前觉得荥阳城就是这天底下最大的地方,咱们能在东城打出一块地盘就很了不起了,那时俺想不通你为啥一定要投军,为啥一心要离开荥阳城。”小三子平静的说道,“如今俺明白了,这个天下太大了,大到俺都想象不出来,可即便走过那么多地方,见识了那么多新鲜,俺还是想回荥阳城。”
“回去之后呢?”
“俺想做一份小买卖,开个卖豆花的铺子,还记得城东街角那家卖豆花的铺子么?那时咱们早上都在那里吃上一碗,还有那个卖豆花的小姑娘,不知道她如今怎么样了?”小三子一脸担忧道,“说真的俺不喜欢打仗,不喜欢杀人,只是想好好的过日子。”
小三子描述的景象在我脑海里没有任何的记忆,不过我能想象的出来,那清香的豆花和那温柔的小姑娘,这就是小三子的全部世界了。
“那好,你在荥阳等着我,等我从慈航静斋回来去吃你做的豆花。”我搂着他的肩膀,承诺道。
“哎。”小三子憨厚的笑道。
……
【注一】李元亨,这位李渊的第八个儿子,在尹祖文的教导下成为了圣门灭情道的传人,二十年后,一代邪神出世了,就是他一手颠覆了由宋阀统治的新宋王朝,当然他的下场可想而知,因为他遇到了阴癸派有史以来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天后武约。
【注二】父亲节到了,祝所有做父亲的节日快乐。
……
第六十八章 慈航静斋
慈航静斋,一个让武林中人敬仰膜拜的地方,对于白道而言,那里是武林的圣地,从那里出来的传人都是绝世美女,是武林中人的梦中女神,不过对我们而言,那里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我们正走在前往慈航静斋的路上。
关于清儿的消息已经被证实了,她的确是失踪了,就在前往太湖的途中,是落雁传过来的消息,在消息的最后落雁让我等着她,她打算和我一起去慈航静斋,她觉得静斋这么做一定是一个阴谋。
我没有等她,因为这一次很危险,我不想她跟着冒险,而且我知道她一定会劝我不要冒险,按照理性的分析,青璇和清儿在静斋应该不会有危险,我相信这些尼姑还没有狠毒到这个地步,若是等上两三年白老大一统天下之后,相信静斋会把清儿安然送回来,否则佛教就不要想在中原立足了。
可我能让清儿在静斋呆上那么久的时间么?
肯定是不行的,我不是一个很有理性的人,很多时候凭着的是直觉和冲动,没有道理可讲,如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