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人不知是计,有两个营的兵力冲进山谷口。很快,肖致平来到山谷口下了马,钟桓也策马赶到谷口,跳下马背,心有余悸地提醒他:“肖兄,你看这山,他们会不会引我们上钩?朱毛俩人向来诡计多端。肖兄不闻‘兵不厌诈’吗?”
肖致平看看两边的山,不以为然地说:“钟兄不必多虑。
他们一路溃逃,饥饿难忍。钟兄不曾闻‘强弩之末,不可穿鲁缟’吗?“
钟桓想想他的话,也有三分道理:“肖兄在前,我来殿后。”
肖致平心中暗好笑。他知道钟桓这个人胆小,不足成大事。况且,他也想急功近利,就毫不推辞地说:“一言为定!”
他转向队伍,大声命令道:“弟兄们,冲进去!”
时间不长,大批敌人进了山谷。
在谷口东侧,红军正张网以待。天寒地冻加上蒙蒙细雨,参加伏击的战士个个冻得直打寒战。有的战士想打喷嚏,怕暴露目标,连忙捂住嘴,不让发出声音。伍中豪和蔡协民一起来到前沿,向山下观察。远远看见敌人大部进了谷口。
钟桓虽说不上是老奸巨猾,可他也算得上是一条难抓的泥鳅。他满腹疑虑地立在谷口一动不动,密切注视谷里的动静。他身后便是他的大队人马。有几个营长按奈不住了,走到他身边问:“团长,我们进不进?”
钟桓没有回答,又向谷里看看,见没有异常,才放心地说:“冲进去!动作要快!”
最后一批敌人进到了谷口里。在山谷西侧的陈毅和林彪,一直盯着在谷口徘徊的钟桓。时间不长,远远地看见钟桓最后一个进到谷里。
敌人依照毛泽东的意图钻进了红军布下的口袋。刚才佯装败退的胡少海支队,快速从山背后闪出,闪电般地封锁了谷口。
胡少海他们刚封锁住谷口,山谷里就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山谷的两面山上,到处是枪声,到处是弥漫的硝烟。上当的敌人惊慌失措,四处逃窜。肖致平和他的手下走在最前面,受到突然攻击时,表现出极大的恐慌。他在慌乱中指挥反击。进谷不远的钟桓,知道上当,迅速指挥他的部下后撤。
谷口突然响起了枪声,后退的又掉头乱窜,出现了无法遏止的局面。
正在敌人绝望之机,两面的山坡上,响起了红军的冲锋号声。接着,红军战士如洪水决堤般高喊着冲下山。
毛泽东和朱德来到了前沿,随时掌握战场上的变化。作预备队的肖克早已按奈不住参战的激情,来到他俩人身边。
朱德看看他:“怎么,手痒痒了吗?”
肖克倒不好意思了。
朱德说:“是时候了,你带二支队冲下去,多抓几个俘虏。”
肖克的二支队冲了下去。
战斗很快结束,毛泽东和朱德脸上都挂着胜利的喜悦,站在路边检阅打胜仗的部队。长长的俘虏队伍,一眼望不到头,由战士押送着从他俩人面前走过。俘虏队伍中的肖致平和钟桓,把头埋得低低的,不敢看视两位红军的最高指挥者。可他又想一睹这两位富有传奇色彩人物的风采。肖致平有意拉下大沿帽,透过展开的五指透视毛泽东和朱德。钟桓则是低下头,用眼睛的余光斜视。
大柏地一仗,敌人两个团大部被歼,俘虏敌团长肖致平、钟桓以下八百余人。这一仗消除了压在战士、干部心中的郁闷和不满。宁都守敌张与仁部惊慌退走,12日红军不战得宁都。经过短暂的休整,陈毅和林彪率领一纵,在葛坳同李文彬部打了一仗遭遇战,迅速突围。毛泽东和朱德于19日到达东固地区,同李文林的独立二团和段起凤的四团会合。
27。寻觅主力
除夕之夜,北风呼叫,地主老财都在家里大摆宴席,吃团圆饭。
在南康县某地山区中,艰难地行进着一支困乏疲惫的队伍。
霍然间,响起一阵清脆的枪声。
“快跑啊,土匪来了。”一个民团团丁在街上大喊大叫。
一家地主的庄园里,在一座阔大的上房中,早已摆下了几桌丰盛的酒席。这家的主人正热情地邀请当地的民团团总及几十个团丁,刚要在桌前落座,突然听到枪声,使他们慌乱起来。团总一见他的手下如此慌乱,不由动怒道:“慌什么?”
一团丁大惊失色地进来:“不好了!不知从哪里冒出一股红匪。”
团总一听红军来了,心里也有些慌乱。但他毕竟经历过世面,表面上装出一副从容的样子。“有多少人马?”
“好几百人。”
团总一听,也顾不得体面,忙吩咐道:“弟兄们,快、快、快撤。”众人一听撤离,谁也顾不得什么,一个个惊慌失措地抢道而逃。
这支队伍原来是从井冈山突围的彭德怀和滕代远,他们还有五百余人。自从突出重围后,一直向东南转移,为的是寻找毛泽东和朱德带领的红军主力。他们一路上转战,一路上寻找,结果是一无所获。
冲进村的彭德怀见地主家的大门敞开着,带人进去。只见,上房内酒席上的菜肴还在冒着热气。彭德怀和滕代远立在门里,扫视屋内难得的酒席后,命令战士打牙祭。
他们自从突围后,别说能吃上这么好的菜肴,连一顿饱饭都没能如愿。彭德怀本想吃了就走,无奈战士遇到了好吃的,又无节制地饮酒过量,有些战士喝醉了。彭德怀只好当起了哨兵。
翌日拂晓,逃离的民团团总,带人偷袭来了,彭德怀和滕代远带领部队仓促迎战。撤离村庄后,清点人数时,跑散了二百多人,还剩三百余人和二百八十多条枪。
彭德怀和滕代远合计后,决定向于都转移。当到达于都外围时,得悉于都县城内空虚,就连夜奇袭了于都。
于都获得小胜后,吸收了一些人入伍。
滕代远急于寻找红军主力的行踪,于第二日早饭后带警卫员走进了邮局。
邮局内凌乱不堪,纸张、报纸散落一地。
滕代远随手拣起一张,翻动看视。警卫员把报纸归拢到一起,而后清理房间。滕代远嫌腰间的驳壳枪碍事,他取出放到邮局的柜台上。当他看完一张,又拿起一张看视时。突然他的眼睛睁大了,小声念道:“蒋桂爆发战争。蒋介石三路大军围攻武汉。进攻井冈山的朱培德部即刻收兵西进……”滕代远一高兴,右手往桌子上猛地一拍,乐极生悲,不幸的事发生了。“叭”的一声枪响,他的驳壳枪走了火,自己前胸中弹。
警卫员听到枪声以为有情况,全都拔枪在手,结果看见滕代远用手捂着前胸,鲜血外流,忙上前扶住他。
滕代远被送进地方医院。得到消息的彭德怀急匆匆来医院看望,被滕代远的警卫员引进一间手术室。
滕代远躺在病床上,伤口已处理好。彭德怀立在滕代远病床前,关切地问:“你觉得好些吗?”
滕代远忍着疼歉意地说:“都怪我太大意了。”
彭德怀安慰他:“事情已经出了,你也不要难过。把你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过一段时间我再来接你回去。”
滕代远:“我听军长的。担子都压在了你一个人身上……我从报纸上看到蒋介石和李宗仁发生了蒋桂战争,进攻井冈山的敌人也都撤到九江。”
滕代远虽然为寻找红军主力受了伤,可也得到了一条重要的消息。彭德怀召开干部会,商讨下一步的行动。会上大家各抒己见,议论纷纷,很是热烈。
“乘敌人撤退之机,我们可以打回井冈山。”
“对!井冈山是我们丢的,我们再夺回来。”
也有人担心:“我们就这么多人,回井冈山行吗?”
“井冈山是我们丢的,我们不夺回来,其他人会怎么看我们。一定要夺回来。”
彭德怀一直在认真地听。
“天气慢慢的热了,我们穿的还是冬装,能否搞一些单装。”
“听说安远有国民党的被服厂。”
“对!打安远。”
彭德怀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好!拿下安远!”
会议形成了一致的意见,打安远。
红五军占领了安远的被服厂,得到了一些服装。
彭德怀也学滕代远的办法,从敌人那里获得情报,他来到伪县政府大院,院内冷冷清清。原来国民党官员早闻风逃之夭夭。彭德怀打量县政府大院。大概走热了,他用帽子扇着风。忽然,一个干部手拿一份通报,高兴地一边跑一边叫:“军长,毛委员他们有下落了。”
彭德怀一阵惊喜。接过通报快速浏览。看后高兴地说:“他们在长岭寨消灭了郭风鸣两千多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并当场击毙郭风鸣。红军进驻长汀。好消息,好消息啊!”
“军长,我们还去井冈山吗?”
彭德怀面放红光,眉毛飞扬,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干脆地说:“我们东进,同红军主力会合。先派人去联系。”
28。东固休整
东固是赣南最早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是李文林、曾炳春等人领导武装暴动的地方。东固四周环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群众都已发动起来,有着好的革命基础。螺坑沙古丘,是群山环绕的沙古丘,是一块很大的开阔地,平坦舒展。
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在这里受到了李文林和段起凤及数千名当地群众的盛大欢迎。这是离开井冈山以后,从未有过的盛大热烈场面。
毛泽东和朱德在李文林和段起凤的陪同下,带领队伍走在欢迎的人群夹道中。欢迎的群众有的送草鞋,有的送鸡蛋,有的送水。场面热烈,感情真挚。几个月来的转战,流离颠簸,使他们都很疲惫,来到这里,真正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
部队刚住下,当地群众就有组织地来劳军,有的担着粮食,有的抬着猪肉,还有的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前来慰问。毛泽东、朱德、陈毅和李文林、段起凤从屋中面带笑容地迎出来,一个劲地向群众道谢。毛泽东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发自内心的感慨,对身边的李文林说:“你们东固这里简直就是另一个天地,群众真正的发动起来了。红军到了白区,无人作向导,稍有不慎,便会带来灭顶之灾。这两个月来深感群众站起来自觉地支持革命,革命才有坚强的后盾和希望。”
李文林绕有兴趣地告诉他:“我们东固地区方圆二百多里,形成了秘密割据。”
毛泽东对这个名词很感兴趣,新奇地问道:“什么叫‘秘密割据’?”
李文林告诉他说:“党组织和农民协会都是秘密的,敌人来进攻时,根本找不到目标。这样群众就少受损失。”
毛泽东“哦”了一声,赞叹道:“这里和井冈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政权形式。好,有它的独特之处。”
这当儿,朱德、陈毅和部分战士搬来了凳子,在场地上摆成一个圆圈,热情地让群众就座。毛泽东、朱德、李文林也坐下来。来的群众多,凳子不够,就围着凳子站了一圈。
毛泽东和朱德相互推让了一下,最后由陈毅站起来讲话,他深情地说:“父老乡亲们,谢谢你们的欢迎和款待。我陈毅代表朱军长、毛委员谢谢诸位。”群众高兴地鼓起了掌。
陈老爹乐呵呵地说:“谢啥么?都是一家人。你姓陈,我也姓陈,五百年前咱们还是一家人嘛。”
陈老爹的话引起了大家的轰笑。
陈毅继续说:“陈老爹说得好,我们是一家人。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有来无往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