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国灭亡后,秦始皇派王贲率军深入东北,扫除燕、赵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王贲攻占辽东,杀死了太子丹,俘虏了燕王喜,接着攻下代城,俘虏了代王嘉,燕、赵两国彻底灭亡。至此,东方六国中就只剩下齐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秦军从燕国边界南下进攻齐国。王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猝然攻入齐都临淄(山东淄博)。齐王建入秦投降,齐国也被纳入秦国的版图。
仅仅用了十年时间,秦始皇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灭掉了六国,一统华夏,李白写诗赞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的命运,而秦国的崛起则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其中就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大诗人屈原、大思想家韩非子、大侠客荆轲等很多杰出人物。
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随着对外扩张,增加到了四十多郡)。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辆形制和货币,并“以法为教”。同时,他派蒙恬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后又大修驰道。接着,这位始皇帝一声令下,五十万秦军迅速向南方挺进,统一了岭南。在战争期间,为了转运兵卒和军粮,秦始皇命人开凿了灵渠。这些工程虽然有些劳民伤财,但却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万里长城更成了中国最典型的一个象征。
大秦帝国傲然屹立在东方,如初生的太阳,如崛起的山岗,有着宏大的规模和气象,当时能跟秦帝国相提并论的只有地中海的古罗马和南亚次大陆上的孔雀王朝。然而,这样一个辉煌的帝国,还没来得及向四周放射它耀眼的荣光,就早早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公元前206年,农民起义的狂风巨浪终于彻底颠覆了始皇帝嬴政创建的仅仅存在了十五年的大秦帝国,但秦王朝的故事却并没有到此结束。
两千二百年后的1974年春天,在陕西省骊山脚下的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村,几个农民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打井抗旱时,挖出了一座古代建筑和一些陶俑,后来经过考古专家的鉴定认证和有关部门的进一步发掘,在地下埋藏了二十多个世纪,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第15章 邹衍: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众所周知,民族英雄林则徐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其实,这个说法之前应该加上“近代中国”这个定语,而整个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则比林则徐早得多,具体来说,要早大约2100年。
这个人就是诸子百家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
邹衍是齐国人,生活在战国中后期,逝世于长平之战以后,生前据说做过燕昭王(就是不惜千金买马骨的那位)的老师。他的著作有十余万言,可惜都已亡佚丢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邹衍的学说,现在所留传的有“大九州说”和“五德终始说”,前者可作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证明。
邹衍之前的学者想象全世界是一块大陆,四围是海,海尽处与天相接;当时的中国(包括七雄和若干小国)几乎就是这大陆的全部;这大陆相传曾经由夏禹划分为九州。
邹衍却不这么认为,他以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由小推大,由近推远,大胆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大九州说”。
依照邹衍的“大九州说”,“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所序九州是也。……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人民禽兽不能相通。……乃有大瀛海环其(大九州)外,天地之际也”。
虽然邹衍从未走出过中国,也没有读过有关国外地理的书籍,但他的“大九州说”却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这个世界基本吻合。
在邹衍生活的战国时期,“中国”仅指战国七雄及周王室分封的另外一些小诸侯国,面积大约相当于现在中国的一半,也就是四百八十万平方公里。现在的中国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十四分之一,而陆地又占地球表面的大约三分之一,如此推算下来,邹衍那时的中国面积正好是地球总面积的八十几分之一。
“大九州说”之中的“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的说法和七大洲的划分也是非常相近的。试想,如果我们把中国之外的亚洲分为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和亚洲其他地区,那么,整个世界不是恰好可以分为相当于“大九州”的九个部分吗?在这样划分的前提下,“大九州”应该包括中国、俄罗斯亚洲部分、亚洲其他地区、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由于当时历史所限,邹衍没有努力去探索了解“中国”之外的世界,但凭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他依然无愧于“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这一称号!
第16章 我们对廉颇和蔺相如的误读
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负荆请罪”,之后,二人“将相和”,共保赵国,抵抗强秦的故事可谓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但这些精彩故事中其实有着不少误读。
在我们的印象中,蔺相如是一个中年的文臣,廉颇则是一个老年的将军,实则不然。
让我们先看一看历史资料中对廉颇和蔺相如的简介。
廉颇(公元前327年?…前243年?),嬴姓,廉氏,名颇。晋阳人(今山西太原),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蔺相如(公元前329年…前259年),战国时赵国大臣,今山西柳林孟门人,一说山西古县蔺子坪人。官至上卿,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廉蔺两人之中的长者乃是蔺相如,而非廉颇——蔺相如生于公元前329年,廉颇大约生于公元前327年(武将的出生年代往往不确定,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有趣现象),也就是说,大家心目中的老将廉颇竟然比蔺相如年轻两岁。
我们之所以有廉颇比蔺相如年长的印象,大概是因为在蔺相如一鸣惊人之前,廉颇已经以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了,而后世的戏曲绘画等文艺作品为了凸显廉颇不怕丢面子勇于改过的美德,又特意夸大了廉颇的年龄。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种误读和《史记》作者司马迁有关,那可真是冤枉了这位历史大师了,他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并无一字体现出廉颇比蔺相如年老。另外,司马大师也并没有写到“将相和”三字,而只是说“(廉颇蔺相如)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虽然司马迁没有用“将相和”来描述廉颇蔺相如之间的友谊,二人之中却真有一个人做过相国,但这个人不是蔺相如,而是廉颇。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因完璧归赵被赵王拜为上大夫。渑池会上,蔺相如力挫强秦,为赵国保住了尊严,赵惠文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上卿是政府内的高级官员,大体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但毕竟不是相国。
蔺相如活动于赵国政治舞台时,赵国的相国主要是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赵胜。
平原君成为赵相在蔺相如官拜上大夫之前,而他在相国职位上去世则是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即蔺相如去世八年之后。虽然为了笼络“外国”人才,平原君赵胜曾经三次短暂去职,但代替他的分别是乐毅、魏冉和田单,并不是蔺相如。
有趣的是,看似大老粗的廉颇倒是当过相的。《史记·赵世家》载,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也说“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假,意为代理的,暂时的,也就是说,廉颇做的是代理之相,那时平原君刚刚去世,由廉颇暂理国政。
所以,我们所熟知的“将相和”的故事实际上称为“文武和”更为准确。
第17章 一鸣惊人之后的毛遂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都会用,但了解其背后故事的人就少得多了,如果要问“一鸣惊人之后的毛遂怎么样了?”知道答案的人恐怕更是少而又少了。
毛遂自荐是在公元前257年。
就在这一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邯郸岌岌可危,危在旦夕。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另外三位幺子是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和春申君黄歇)门下三千食客中的一个,毛遂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和口才在使节选拔会上自我推销,脱颖而出,最终得到平原君的荐举,获得赵孝成王的许可,和另外十九人承担起了出使楚国联楚抗秦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在楚国的朝堂上,毛遂以威武不屈之气、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说服楚王绝秦联赵,合纵抗秦,一时之间名闻天下,赢得了“三寸之舌,胜于百万之师”的美誉,后被赵王授予谏议大夫之职。
合纵成功之后,楚王派遣春申君黄歇率兵八万去解邯郸之围。魏国的信陵君也依靠盗来的兵符,率领十万大军来救赵国,秦军迫于形势亦只得解围退兵,邯郸城终于避免了又一出“杀人盈城”惨剧的发生。
第二年,即公元前256年,燕国趁赵国大战方停元气大伤之机,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
派谁挂帅出征以御强敌?赵王便想起了敢于自荐的毛遂,欲提拔毛遂为帅,统兵御燕。毛遂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赶忙到赵王那里去,不是去“推荐”自己,而是去“推辞”自己:不是我怕死,是我德薄能低,不堪此任,我可披坚当马前卒,不能挂袍任率印官,如是,则上可保国之江山社稷,中可保您知人之明,下可保我毛遂不为国家罪人。当年自荐,意气风发;此时自辞,何其乃尔?一个毛遂,判若两人,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赵王很是不解:先生去年自荐,才情高迈,真伟丈夫;如今脱颖而出,正是建功立业之时,怎么忸怩如小女子?毛遂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骐骥一日千里,捕捉老鼠不如蛇猫。逞三寸舌我当仁不让,仗三尺剑实非我能,岂敢以家国安危来试验我之不才之处。”按说,毛遂此话说得入情入理,但赵王却为了展示自己求贤若渴,怎么也不听毛遂之言,硬是要他挂帅迎敌。
一个靠嘴皮子干活的人,哪里是人家拿枪杆子的对手?尽管毛遂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但也无法抗敌,落得个一败涂地。被赵国精心树立起来的“人才”榜样,是这么个样子?有何面目回去见“江东父老”,除了以死谢罪,别无他途。于是毛遂避开众人,到一个山林子里,拔剑自刎,鲜血淋漓地倒在“毛遂自荐”的神话里。
关于毛遂的人生归宿,还有一种笔者更愿意相信的历史记载。
公元前251年,平原君赵胜卒,由于受他人排挤,毛遂多次劝谏均不被赵王采纳,一气之下,辞官回老家巨鹿(今鸡泽毛官营一带),后又迁居于漳滨。二十年来,他和该村百姓关系处得十分融洽。赵王迁六年(公元前230年),鸡泽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其它村子的百姓们只好背井离乡,靠乞讨为生。此时的毛遂慷慨解囊,散尽家财,救济全村百姓,乡亲们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