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五代当军阀-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输给他不成?”
  敬翔凝眉沉思半晌,突然道:“主公,此事还有挽回的余地。”
  “哦,如何挽回?”
  “此事……该……如此如此。”敬翔凑近前来,对着李昇耳语了一番。
  “嗯!”李昇连连点头,脸色顿时舒展了开来,转身朝外喊道:“来人,去让礼部准备一些珠宝。再让军器监准备二百副上好的龙鳞甲,过两天我要用上。”
  “遵令!”
  困扰心头地事情解决完礼部已是心情大好,拉着敬翔讨论一些卢龙的发展的事宜,有一点他和敬翔达成了一致,就是发展贸易经济,以贸易来带动各方面经济的发展,这点让李昇很是佩服敬翔。在这个以农为本的封建社会能有这个认识很不容易。
  从李昇到幽州的第一天起,不。应该是在沧州的时候起,李昇就坚持了以军事建设为中心,集中地半计划经济为体制的精兵路线。
  依照李昇地想法,卢龙地广人稀,但矿产资源丰富,这两年在李昇的刻意安排下,手工业。尤其是军械制作水平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上次大战中能够以少胜多,和幽州的刀兵锋利、甲胄坚韧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尤其是诸葛连弩车以及粗制火药是李昇杀伤力最强的秘密武器,如果不是靠这两样东西,可能现在幽州早已换了主人了。
  实行这个路线就势必要牺牲百姓地一些幸福,但也是李昇迫不得已的,如果按照一些理想派的想法,首先就应该把经济搞上去。慢慢的实现现代化,发展高科技,再武装部队,在实现民主化,恐怕你种的粮食还没收割就已经落入别人的肚子里面去了。
  这是乱世生存的根本,而且李昇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地贯彻下去。李昇打心底的非常佩服这些百姓们,中国的百姓是世界上最坚韧,最有忍耐力的百姓,只要稍微的给他一丝活命的机会,他都会毫无怨言地默默耕耘,然而在这个人吃人的乱世,这些军阀连活下去的机会都不给他们……
  李昇曾经许多次暗自发誓,不奢望在生之时能够让人民实现奔小康的伟大目标,起码也要让治下的百姓能够活下去。
  强大的军备需要强大的财力、物力来支撑的,像李昇这样坚持精兵路线的军队更是如此。传统地屯兵政策都是建立在“劝课农桑。招揽流亡”地基础之上,但李昇更是将这种制度发展到高度集中的军事化管理。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杜绝浪费,但即便是这样李昇地精兵也始终只能保持在二万左右的,想要大副扩军,还是力有不逮。
  谢铭的鹰扬商号,在他的授意之下已经通过内河渠道,把生意做到了凤翔府(原长安),通过倒卖奢侈品为每个月利润可达到三千缗,但这对于急于扩军的李昇来说无意是远远不够。
  有什么东西比奢侈品利润更大?那就是军火。
  李昇凝眉在房内不停的踱着方步,坚定的对敬翔说道:“我们在最短的时间换到我们所雪要的资源,就不能顾忌太多了,把一些甲胄、利刃、器械卖出去,要的人绝对不少。”
  “这……”敬翔显然有点反应不过来。
  李昇随即解释道:“只要我们严格控制品种,始终保持我们拥有的是最好的,把此等品卖给他们有何不可,而且要严格控制数量和对象,李存勖绝对不卖,梁朝绝对不卖,其他像蜀、凤翔、定难、吴、越都可以的嘛!”
  敬翔凝眉沉思,随即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答话道:“比如说我们的没羽箭,据郑浑说此物造价低廉,但消耗量大,动不动就是数万羽,但制作上有点小技巧,别家一般做不出来,此物可行。”
  李昇点了点头,道:“具体你好好把握,和郑浑好好商量下,反正只有一个原则,就是最好的始终在我们的手中,而且要保持我们自己的用度方可。还有卖的时候要小心点,注意专一性,比如说歧王和定难,两家互相攻伐,那就没羽箭卖一家,雕翎箭就另外卖一家好了。”
  “嗯,此事我会跟孙长史好好商讨一番的。”
  李昇和敬翔在一边说着,秘书朗孙晟在一旁不停的用笔纪录了下来,不敢有任何的疏漏。
  “一定要保持库存。”李昇想了想,用手指敲了敲桌子,继续说道:“什么东西都可以换,马匹、粮食、桑麻,甚至人口都可以,如果实在没东西,就要权益,行商权益,要他们的保证,不能干涉。”
  敬翔从李昇的话语中听懂了意思,“主公,这计划的实施是否要召集众官吏商讨一番?”
  李昇挥了挥手,“不用,这些跟他们说也听不懂,反而会误事,这事你和张砺商量一下,再吩咐谢铭去做就行了,我会通知谢铭的。”
  “是,主公。”
  不知不觉时间过的飞快,李昇一抬头才发现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继续闲谈了几句之后敬翔告退了回去,李昇也觉得有些累了,踏出书房朝后院走去。
  来到后院之时,发现瑕儿、紫儿正背对着门在庭院当中听着卓娜细细的说着什么,小李景和小李妍正由丫环陪着在花园中嬉戏,李昇一时间童心雀起,对着周围的丫环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踮着脚步轻轻的走了过去。
  卓娜说道:“你不知道,现在锦州可漂亮了,牛羊遍地,城墙虽然没有幽州高大,但在辽东可算是独一为二呢,再加上辽东的风光比幽州可漂亮多了,牛羊成群,绿草遍野,还临近大海,每天舒服极了,咱们将军当时在哪儿建城真是英明,现在锦州的百姓都称咱们将军是阿不达呢,就是天神的意思。”
  紫儿仿佛对那边充满了向往,连声问道:“那边是不是……”
  听着三女的细细软语,李昇的心中充满了温馨,三年了,岁月如梭,他不记得是多少天了,一直以来李昇都是处在神经紧张当中,至今还没能陪着他们享受一下天伦之乐,都是这乱世惹的祸啊!
  “啊!将军。”李昇被一阵惊呼声惊醒,瑕儿和紫儿都满脸通红,饶是卓娜都有些许不好意思,有些嗔怪道:“将军,你怎么走路都没声音的啊!吓了我们姐妹一跳。”
  李昇打了个哈哈,道:“呵呵,没事,怪我怪我,最近瘦了点,所以走路没声音了。”
  “噗嗤!”瑕儿和紫儿忍不住笑了起来,在这一刻她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平易近人的将军了,“将军,时辰不早了,我们去用膳吧!”
  李昇点了点头,“嗯,今儿高兴,我们一起来喝点酒。”
  “且听君命!”三女欣然而应。
  “爹爹!”一声带着奶味的清脆童音在身后响起,原来是丫环带着小李妍过来了,小李妍还不到一岁,但已经能走路了,在离李昇五米的距离丫环放下了她,小李妍的小腿儿还有点打颤,蹒跚着朝李昇扑了过来。
  “哦,我的乖乖。”李昇一把抱起小李妍,用嘴巴去亲了亲小李妍那柔嫩的脸颊。
  “爹爹,胡子。”小李妍用小手使劲的推开李昇那带着胡子茬的嘴巴,李昇放声大笑,笑声感染了瑕儿三女,因为她们听得出李昇的笑声里充满了幸福……
  第227章 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墨迹未干,冯道望着这首杜子美的《垂老别》,心中无限凄凄。
  从幽州通往东都这一路,一路所见惨状连这首旧诗中所描述的场景都是大大的不如了,硝烟四起,兵祸横行,催逼的不但是那如山的赋税,还有人命,春耕伊始,就到处有人在拉壮丁,强行征收谷种为军粮,老残见活不下去了别自杀了事,可怜那几岁的娃娃……
  大多数人开始逃难,和往年只知往南的四散而逃不同,冯道发现这些难民却是有了方向性,“燕幽和煦,李节度大仁。”的说法在难民中广为传诵。
  当然,这不是原话。百姓的原话无非是“燕幽打仗不抽丁”、“朝廷分发田地”、“免赋税”、“李节度勇猛无敌,连晋王都不是对手”之类地。
  冯道自幼家贫,很明白这些百姓的心思,他丝毫不怀疑这是李昇刻意派人在流民中故意挑拨,让流民都涌向燕幽,幽州别的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口。但有一点令冯道想不通,李节度看起来就是那种没有丝毫感情的军阀。为什么有时候会做出那么多看起来利民不利己的举措来。
  冯道自认为很会做人,在幽州期间他拐弯抹角的向李节度使提了许多的建议以吸引他地注意,比如说“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即贫穷的、无背景地读书人和有真才实学、有事业心的人,都得到提拔重用,而唐末的世家显贵、品行不正、办事浮躁的人则应该被抑制或冷遇,还有雕版印刷术大力拓印儒家经典。在李昇那不时发出亮光的眼中中他知道自己的这些小伎俩丝毫没有瞒过他,但李昇都一一的让人纪录了下来,这让他很受感动。
  自从李存勖两败于幽州之后,李昇在中原地威望无以复加,没有人怀疑他是一方霸主的地位,比当初的刘守光时应当不止强上一倍两倍,也丝毫没有人怀疑他要杀个人跟捏只蚂蚁有什么区别,但始终还是那么的平易近人。
  说实话这次节度使大人派他出使东都实在是有点让他受宠若惊。就连经过老家景城的时候他都没有回家去探望一下年老的父亲,这可能是他出人头地的一次机会。
  身后的马车上装地东西足够让任何人心动,他并不担心路上会不安全,鹰扬商号的名号已经响彻了河北平原,即便的各方节度使也要卖点面子,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幽州李昇的产业。何况再有个两天的路程就要进东都了,说起来水路畅通果真便利不少,他从幽州到东都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剩下地只是手段的问题了……
  幽州城 燕王府议事厅
  一威严的身影正端坐在上位,下手几名官吏正恭谨的立在两侧,轻声的汇报着什么,这正是燕幽之主,卢龙节度使李昇。
  “大人,都调查清楚了,此事还是因为梁帝(朱有贞)欲分镇而引起的。”
  “果然如此?”李昇眉头一凝。“详细的与我说说?”
  “是。”王郜恭谨的行了个礼。继续说道:“东都鹰眼来报,赵岩、邵赞屡次进言陛下。魏博盘结营党,乃帝国心腹之患,不可不除,说之所以两百年不禁,都是因为地广兵强的原因,如今杨师厚方死,正是永诀后患之时。”
  李昇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朱有贞听信众人之言,欲将魏博六州分成两镇,仍以贺德伦为天雄节度使,再置昭德军于相州,将澶州、卫州合于其中,以宣徽使张筠为节度使,还欲将魏州一半之府库与之相州。”
  “这个……”傻X两个字在李昇的嘴里打了个转,没有说出来,朱有贞是个棒槌,他可不能当傻子,只叹天生劳碌命,自己地事都忙不完,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