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越劝我,我越是感觉到一股怒火直冲天灵盖,脑髓都要煮沸了,想起之前跟小颜师妹说过的,她不去,我便不去,陪着她在茅山终老,下意识地想要跟刘师叔顶牛了,结果这个时候,旁边的小颜师妹突然一声清叫道:〃大师兄!〃
我扭过头去,正好看见了小颜师妹那清纯而凛冽的目光,在那盈盈秋水里面,包含着很多复杂的情绪,以及告诫。
小颜师妹曾经说过,如果我为了她而罔顾茅山大事,她这辈子都不会理我的。
想到这么决绝的话语,我的怒火也终于算是平息了一点儿,没有再说话了,只是冷着脸站在一旁,符钧瞧见我闷闷不乐,便在旁边小声劝着我,而小颜师妹旁边,也围着一堆人劝解。
那进入前十的人,想起许久不见梦中女神,自然是暗中神伤,而那些没有能够通过考核的,却也没有太多失败的挫折感,想着小颜师妹留在了茅山,而前面这一批最优秀的狼却都离开了,不由得有些摩拳擦掌。
我们一番争吵,半个时辰便已经过去了,能够到达塔林的只有十七人,另外还有六人,则一直被困在了竹林之中,刑堂长老刘学道宣布了结果,然后请没有入选的人回去休息,而让此番通过考核的十人,去清池宫中聆听掌门训诫。
收了尾,法阵消散,又是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子,我瞧见杨知修师叔带着主持法阵的刑堂弟子从林间陆续走出,便死死地盯着那杨师叔,而他则置若罔闻,根本不理会我,而是跟刘学道师叔镇定自若地交代一番之后,独自离去。
他的嘴角一直都有小弧度的翘起,看在我的眼中,仿佛就是在嘲笑我一般。
我紧紧攥着拳头,却将胸腹之中的这股怒气强忍了下来。
匹夫一怒,血溅三尺,然而杀了人之后,能够有什么用呢,对事情一点儿帮助都没有,那又何必生气,何必发怒呢?我已经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了,自然会有些城府,晓得此时上去争执,只会落人口实,便按捺下来,与众人前往清池宫。
山巅正殿,师父与诸位长老盛装出席,一派得道真修表现,对我们这些通过审核的人多加训诫,告诉我们,此番出山,我们将加入朝堂之中,代表茅山行事,一定要好好表现,给茅山争光。
诸如此类的话语,不过都是些套话,着重的是仪式感,倒也没有什么好听的,散了之后,我师父陶晋鸿将我和符钧给叫到了偏殿的房间里面谈。
没有了别的人,师父倒也不像刚才那般严肃刻板,开场便拿我表扬道:〃志程,你这回拿了一个头榜头名,倒是给为师挣回了不少面子。〃
我瞧见师父心情不错,不过也不敢一上来便提小颜师妹,小声应承着,师父又对符钧劝慰了两句,说道:〃符钧,你天生资质并不算佳,差一点就没有被列入门墙,难得的是你这些年来一直勤练不辍,完美地履行了当初对为师的承诺。这一点,很难得,你今天之所以取得这般的成绩,也离不开这么些年的努力。〃
符钧诚惶诚恐地说道:〃弟子不敢,弟子资质驽钝,唯有以勤补拙,方才不会被众师兄弟甩在身后去。〃
师父摆摆手,温言说道:〃符钧,你不必妄自菲薄,私底下我说句实话,为师这些年也收了这么多徒弟,但是最满意的只有三个……你可晓得是哪三个?〃
符钧恭声答道:〃大师兄在八岁之后就被师父您收为弟子,这些年来带着众位师兄弟修行悟道,无论是修行,还是品行能力,皆冠绝茅山三代弟子,这三人,必有他一个;小师弟萧克明,自入山来,天资聪颖,举一反三,突飞猛进,诸法皆熟络于心,而后又与李师叔祖修习,传承符王衣钵,想来也有他一份;至于另外一人,恕徒儿愚钝,不敢妄猜。〃
我师父点了点头,然后指着他说道:〃猜对两人,却偏偏忘记了你,这些年来,倘若不是你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在前,我清池宫门下的子弟,未必会有这般的勤快。天赋天注定,而你这般的执着,才是最难得的。说到这里,为师倒是有些事儿,要跟你商量。〃
符钧恭声说道:〃师父请讲。〃
师父说道:〃你大师兄,名列外门,自该去外界闯荡,不过我还是缺一个督导弟子,所以想留你在这儿,你觉得如何?〃
师有令,弟子不敢不从,而且这责任重大,符钧欣喜答应,师父勉励了他几句,让他出去,然后回过头来,盯着我说道:〃志程,我看得出来,你不开心,很不开心。〃
青铜年代 第五章 棒打鸳鸯的终极秘密
我自然很不开心,因为小颜师妹不能跟我一同出山入仕,两人分别再即,这情形对于两个刚刚确立恋爱关系,恨不得整天黏在一起的青年男女,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让人郁闷无比的事情。
更何况这里面还参杂着某些我认为的黑幕,某些令人呕吐和肮脏的东西。
矛头直指此番带着我们出山的杨知修师叔,倘若真的是他怀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在比试之中使了手脚,只怕连我自己都控制不了自我的情绪。
我跟师父陶晋鸿,这些年相处下来,亦师亦父,本来隐忍不发,是怕冲撞了长辈,而此刻他主动提及,我便也没有再做控制,直接将我心中的怀疑,全数都说给了师父听。
我师父私底下倒也温和平缓,安静地听我说完之后,点了点头,突然问了我另外一个问题:〃你跟英华门下那个姓萧的小妮子,是什么时候对上眼儿的?〃
我小心翼翼藏在心里面的秘密,竟然一下子就给师父看透了,顿时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不知道如何是好,师父瞧见我这一副窘迫的模样,笑了笑,说亏你还是从南疆打过仗回来的呢,多大点的事情,至于这样么?
我窘迫得手脚都没处放,抱着胳膊问道:〃师父,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我师父笑了笑,回答道:〃现场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所有人里面,就你反应最大,一副穷追猛打的态度,叫别人怎么不怀疑呢?我跟你说过无数遍,心里面要藏得下事情,这样才能更好的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可晓得?〃
我低头,表示晓得,却又是不甘心地说道:〃师父,这一次比试,真的很不公平,我怀疑杨师叔刻意对小颜师妹进行打压了,方才会出现今天的这结局,你不信,可以去查一查。〃
师父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平静地说道:〃我知道,英华门下的那个小妮子,本来是可以出山入仕的,杨师弟也的确是受人指使,使得她没有通过了考核。〃
〃师父,原来你知道啊,那人到底是谁?〃得到了师父的承认,我兴奋莫名,感觉事情还有转机,于是站起来问道,希望着师父出来主持公道。
然而师父却冷冷地说出了一个字:〃我!〃
〃你?〃
听到师父风轻云淡地说出这么一句话儿来,我满腔的怒火全部都变得冰凉……我心里曾经猜测过很多答案,譬如是杨小懒对我余情未消,所以指使杨知修从中使坏;又比如杨知修对小颜师妹有一些非分企图,那天瞧见我们在桃花林下的亲密动作,故而打压;然而却万万没想到,最终的结果,竟然是我最敬重的师父,从中下了手。
我思绪万千,然而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了一个问号:〃为什么?〃
我入茅山多年,对于面前的这个男人已经是深入骨髓的信任,无论是往昔的老鬼,还是今朝的茅山掌教陶晋鸿,我都不相信他会做出损害我的事情,故而才会有这么一问。
师父瞧见我并没有暴跳如雷,反而是强忍住心头的情绪,缓言询问,晓得我已经能够控制住自己了,欣慰笑道:〃此事我若隐瞒,恐怕你会有心结,从而影响到你我师徒之间的感情,所以我也告诉你也无妨。茅山道士不忌婚嫁,更何况你并没有入道籍,看到你能够找到心头所爱,我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更何况那小妮子在这茅山之上,也是一朵令人垂涎欲滴的花儿,采到了算是你小子有本事。不过你可否猜到,为师为何会这般做么?〃
我摇头不知,不过却也晓得师父做事,自然是有着自己的道理在,于是再次询问。
师父伸出手来,摆弄了一个〃八字〃,严肃说道:〃你身怀山鬼老魅聚邪纹,命中当有十八劫,是个多灾多祸之人,虽然不如天煞孤星一般命硬,但也还是会妨碍至亲之人,这也是当初李师叔不让你常年在家的缘故;我作为你师父,命势其实也会受了影响,然而李师叔为了茅山,却将这劫难给扛了过去;你和萧应颜那女孩儿,自然是天作之合,然而倘若真的结成连理,那不是爱她,只能是害她,你难道想没过两年,就抱着一具尸体,面对一座孤坟,独自话凄凉么?〃
我终究是年轻人,想得没有那么多,这些年来在茅山之上稳定的生活已经养成了陋性,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此刻的安宁,却忘记了我这些年的平静,是李道子用折寿的代价,换来的。
我满心欢喜,满脑子地想着和小颜师妹长相厮守,幸福绵长,却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一个命运多桀的灾星,任何与我接近太多的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越是亲近,便越容易受到伤害,师父刚才的问题,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首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苏大先生思恋亡妻的《江城子》,每每读起来,都感觉到无所不在的凄凉和悲伤,而倘若这思恋对象变成了小颜师妹,那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有句话儿说来很假,但是我却感觉,如果有可能,我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换来小颜师妹的一身安康。
思绪千转百回,我立刻感受到了师父浓浓的关切之意,满腔愤恨也消散于无形,然而终究还是有些不甘愿地说道:〃师父,难道真的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么?〃
师父笑了:〃世间哪里可能有绝对之事,你们两个小家伙的情谊若是真挚,十八劫一过,天天腻在一起,也是没事的;即便不过十八劫,只要方法得当,也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的问题在于,英华真人的那徒弟终究修为太浅,福运薄凉,此刻跟你出山,性命有损。你须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我躬身答道:〃多谢师父教诲,志程再也不会胡思乱想了。〃
师父摇头笑了笑,说道:〃你当我徒弟,也有十多年了,我能教你的,都教给你了,时至今日,你即将下山,白手起家,开创一份基业,也算是出了师,理论上来说,只能靠自己了。不过你且记住,茅山,永远都是你的后盾。〃
我点头,表示晓得。
师父又说道:〃官场险恶,风波诡疑,这些都要你跌怕滚打,自己去悟,我能送你的不多,这里有《神池大六壬》一本,是你师祖虚清真人从神秘的天山神池宫中所得,先转呈于你。古易有三式,分为太乙、奇门、六壬,而以起源于河图洛书的六壬为宗,此法依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随日、月、星、辰的变化,改变天干、地支符号的运作状态,谋算世间万态,乃帝王之术,也是市井之术,你若是有闲暇,多翻翻看看,可以活络思维。〃
我小心地从师父手中接过这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