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小地主-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胡并没有多加阻止,只要不太过分,他一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他看来,苏定算完了,如此,李石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他凭借着聪明学会他的医术,继承他的衣钵,以后就算他身后没有苏家的支持,他好歹还能帮衬元家一二,但这不代表他的儿子们就要低声下气的求他。

    现在是李石受着他的恩惠,以后就要还回来。

    元胡似乎忘记了这不过是他和李石的一个交易罢了,只不过从他这里看亏本罢了,但做生意哪能没有危险的?

    李江跟在木兰身后从林子里出来,俩人一起步行去府城,何钱氏见了羡慕不已。

    现在他们家不仅木兰能赚钱,李石也能赚钱了,何钱氏回头看着才起床的丈夫,一时怒气上涌,几步上前掐住何三郎的胳膊,恨声道:“人家木兰和小李相公都从林子里回来了,你才起床,怪不得人家能住大房,供弟弟上学,而你儿子连村里的学堂都去不了。”

    何三郎听到木兰的名字,顿时沉下脸来,挥开何钱氏,冷声道:“不要拿我和一个杀人犯相比。”

    何钱氏就翻了一个白眼,“那都是村里混说的,就你当真了,木兰是厉害,可心软着呢,就是你说小李相公杀人我都信,木兰?谁信啊?”

    木兰的武力值摆在那里,村里的人一度认为他们能活到现在就是因为木兰在逃难的时候杀人夺财了,可如今木兰他们落户鸣凤村也有四五年了,大家渐渐了解他们两家人的性格。

    在他们看来,木兰武力值高,但性格莽撞,直来直往,但这四五年下来大家也看明白了,这李家和苏家的几个孩子,也就木兰还心软些,其他孩子,连最小的媛媛和桃子有时候都比木兰还要心狠。

    所以村里说木兰杀过人的谣言早就不攻自破了。

    何钱氏也这样想,但何三郎可不这么想,他一直觉得当初木兰就是知道他和何大郎跟在他身后才特意将俩人引到深林里丢下。

    想到那天的生死一线,要让何三郎对木兰有多少好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后来何大郎还不明不白的失踪了。

    何三郎自然不是对何大郎的失踪表示伤心,在他看来,何大郎失踪了更好,不然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要怎么相处?要知道当年何大郎是将他推出去挡狼,还是因为他脚下不稳从斜坡上滚下去才逃过一劫,何大郎变成那样,他一点也不伤心。

    李石直接背着背篓去了元家的医馆,木兰则直接去找宋屠户。

    李石现在每天都抽出两个时辰的时间和木兰进山,他倒不是单纯的为了采药换钱,而是为了能更好的认识草药,医馆里的药都是烘制过后的,他虽然不是要做药师,但他既然已经决定从医,那就要做得更好。

    李石将药草交给医馆的小二,直接到后面去见元胡,大半年过去,元胡还是那副模样,脸色红润,李石实在没看出他有什么不妥,但他相信自己的推断,元胡这样着急,只怕真的是时日无多,最少他活不到他们认为他应该活到的年纪。

    李石垂下眼眸,将所有的思绪掩下。

    元胡起身道:“拿起药箱,今天我们要去给周家的老太太看病。”

    “周家?”

    元胡瞥了他一眼,淡淡的道:“算来你和周家还是亲戚呢,苏家的大奶奶就出自周家。”

    李石心一紧,脸上毫无表情,元胡就赞赏的点头,“很好,医者的任何一点情绪都可能影响到患者,你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不错了,但以后给病人看病的时候要尽量和颜悦色。”

    李石垂首应是,跟着元胡去了周家。

    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最后一步才是切脉。去周家,李石自然不可能像对待普通病人那样,在元胡把脉过后自己上手试一下。

    但能做到前面三步就已经很好了。

    周家的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布局,李石跟在元胡后面弯弯曲曲走了不少路,这才到周老太太的院子,屋子里的女眷除了已经嫁人的都回避到了屏风后面。

    元胡肃着脸给周老太太把脉。

    其实她并没有什么大病,不过是觉得身子有些不舒服,这才去请的元胡,跟每月一次的平安脉没有多少区别。

    至少李石就没看出她有什么病,不过是身子有些虚胖,如果是木兰在这儿,就知道这位不过是血压高了一些罢了。

    但古人很注重养生,身份高贵的,平时没病也要请大夫来看看,更何况察觉到了身体不舒服。

    回到元家,前面就有人过来拜访元胡,元胡就对跟在身后的李石道:“你先去书房看书,有什么不懂的回头再问我。”

    李石躬身应下。

    侯在一旁等元胡的背影消失后才慢吞吞的往元胡的书房而去。

    元胡共有两个书房,一个是私密的,另一个则单纯的放着各类书籍,他多在那里教授李石医术。就算李石是他唯一的徒弟,他也不会让李石单独呆在他的私密书房里的。

    从皇宫里出来的人很难有全然相信的人,就算是元胡的两个儿子没有他的允许也不能进入他的书房,更何况,这个本来就是交易来的徒弟。

    沿路碰到的下人对李石都很恭敬,李石冲他们微微颌首,只往书房而去。

    元白芷躲在树后面看到了祖父得意的徒弟,见他清俊文雅,微微一抿嘴,等人过去后就问贴身的丫头莺儿,“这位小李相公今年多大了?”

    莺儿眼睛也精亮精亮的,压低了声音道:“听说有十六了。”

    元白芷眼里闪过喜悦,心中愉悦起来,低声暗道:“再过两年正合适呢。”

    莺儿也连连点头,小姐今年十四,再过两年的确是正合适。

    小李相公继承了老太爷的衣钵,以后医馆和药店什么的多是依靠他,小姐若是能嫁给他,以小李相公的家世,既不怕李家人为难,也依然可以在元家说上几句话。再没有比这儿更合适的了。

    李石并不知道发生在身后的事,只是到元胡的书房里找出上次自己没看完的书继续看。

    来拜访元胡的是以为西域的药材商,这次他给元胡送一些药材过来,因为他经过京城,元胡知道他在那里停留过一段时间,就问他一些京城的消息。

    元家现在虽然依然能得到京城的消息,但因为根基低,所能得到的也不过是比普通民众多一些的信息罢了。

    但药材商三教九流交往的人不少,所能得到的消息也比他这个远离京城的太医要多,所以他难免要亲自出面招待,顺便问一问外面的事。

    药材商给他带来三个有价值的消息,第一,当今圣上明年春天要采选秀女,从今秋开始,各地就要准备秀女上京,明年春天要到达京城;

    第二,而是苏家的秘闻,苏家的长子长孙苏定前不久苏醒过来,头一件事就是叫自己蓄养的家奴纵马踩坏了苏家三房嫡长子苏翔的一双腿,跟在苏翔身边的方家长子长孙方文杰被马蹄一脚踢在胸口,卷入马蹄之下,被活活踩死了。

    当然,外界给出的解释是,苏定的家奴听大夫说急需一只百年红参做引,谁家苏家库房并没有藏货,因为一心挂念主人,这才纵马狂奔去买药,正巧在街口转弯处与这几人相遇,因为勒马不及,撞上了对方的马,将对面的几人都撞下了马。

    那家奴骑的是烈马,当下就发疯乱踩,等马被制止,现场的人就是一死一伤。

    那家奴见状,白着脸说他会请罪,当下就骑着马继续去买了红参,将红参送回苏家后,就到衙门里自杀谢罪了。

第77章 消息() 
等苏家三房和方家的人找上门来,那家奴已经死在了衙门,而苏定直到这两家找上门来才知道事情,当下病情恶化,又昏了过去。

    虽然一切都天衣无缝,这件事好像从头到尾都是意外,苏定完全是局外人。

    但熟知内情的都知道,这件事只怕真是苏定策划的。

    当初苏定突然从马上摔下来,大家就猜测是遭人算计,如今,只怕是苏定的反击。

    药材商摸着胡子道:“这苏定果然非池中物,一醒来就如此大的手笔,虽有些鲁莽,但年轻人哪个没几分心性?在苏定的这个年纪,能谋算到这个地步已算不错了。以后苏家若落入他的手中,不知比他的父亲强多少。”只怕连他的祖父都有所不及。

    元胡心里狂喜,眼睛里闪过亮光,没想到苏定还能醒过来,而且看他的反击,似乎对苏家的那部分掌控并没有失效。

    元胡收敛了心神,问:“那这第三件事?”

    药材商就叹了一口气,脸上带了苦色,“西北一带举了反旗,说是要清君侧,而我看辽东一带只怕也要不太平了。”

    “怎么?”

    “我大儿今年就是去的辽东收药材,那边纪律严明,已经骤然是一小国,而朝廷的眼睛还放在西北一带”

    元胡不在意道:“辽东毕竟势力弱小,只要朝廷回过头腾出手来不就可以了?”

    药材商苦笑一声,并没有再说。

    朝中大部分人都和元胡一样的想法,这就是他们的局限性了。

    而药材商南来北往,见识不少,有时候甚至能得到一些别人得不到的消息,对这种事情也比较敏锐,现在虽然还不明显,但他觉得,辽东这个势力,以后只怕不低于各路藩王。

    元胡既然知道了苏定苏醒的消息,自然要告诉李石。

    李石心中就松了一口气,这半年来,他们一直在关注苏定的消息。

    李石回家将这个消息告诉木兰,木兰脸上就露出笑容,对正拎着篮子给兔子投食的媛媛桃子道:“今天晚上我们吃野味。”

    媛媛和桃子欢呼一声,虽然木兰总是能打到猎物,但是因为野味的价格要比家养的要贵得多,小气的李石坚持将野味卖出去然后再买肉吃,所以导致几个孩子对野味依然渴望不已。

    木兰就看了一下天色,道:“我现在就做,等一下还能送一些去给江儿阿文他们。”

    李石想到他还有一些作业没做,就道:“那你送去吧,顺便多做一些,那两个小子在书院里有认识的人。”

    木兰点头,从篮子里拎出一只野鸡,两只野兔。

    一家人提前吃了饭,木兰这才把单独留出来的饭菜放在篮子里装好,进了城门口有专门拉客的驴车马车等。

    因为松山书院在北城门外,距离太远,真要走过去就得费大半天的功夫,马车木兰是坐不起,但驴车还是可以的。

    当下就掏出两文钱给已经揽了四个客人的车夫。

    等木兰在车上做好,就有人道:“师傅,五个人也够了,快走吧,回头赶回来,你还能多拉两趟人呢。”

    车夫想想也是,等到天色暗下来,那时坐车的人就增多。

    当下就吆喝一声,等众人做稳后就使鞭赶着驴子走。

    驴车比较小,这就比马车等要方便得多,专门找路近却人少的地方走,没多久就出了北城门,中途下来了两个人,木兰等到松山书院的时候也下车来。

    此时松山书院刚下学,有不住在书院的就做马车或步行回家。

    书院门口就聚集了不少车子和人,甚至还有小贩在这里贩卖一些吃食和学习用品。

    木兰看着出来的人大多衣饰华丽,当下就不自在的扯了扯还算干净整洁的衣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