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少东猜测,估计是这种可能。
既然说这规矩是姓王的老祖宗定下来的,那肯定是当时姓何的人家对他不好,厌恶至极了,方才做出了这样不合常理的规定。
而且桃花岭村还有一种俗语,叫做“何闫莫交,孙家更孬”。说的是姓何的和姓闫的桃花岭村村民不能交往,而姓孙的人家品行更差。
当然了,这种说法肯定是片面的,不准确的,但是在桃花岭村周围,甚至于说一直到大寨村那边都有这样的说法。
从这里来看,再加上当初老祖宗定下的那个规矩,看得出来当年老祖宗可是没受何家的气啊。
甚至于王少东有时候还怀疑,他们家十三代单传,就跟受了诅咒一样,是不是也跟那个奇怪的规定有关呢?
看着送家堂的时候自己和父亲孤独的身影,再看看人家吴家和何家让人羡慕的队伍,王少东心里面暗暗寻思,下一步,得多生几个儿子呀。
年初二送完了家堂,到了大年初三这天,就是回娘家的日子了。
桃花岭村周围的风俗和其他地方略有不同,全国许多地方都是年初二回娘家,而桃花岭村周围都是年初三回娘家。
至于说请家堂、摆家堂和送家堂这种风俗,许多地方也没有。远了不说,就说距离桃花岭村只有二百里不到的李宏那边,过年有给父母爷爷奶奶上坟的习惯,可是没有家堂供奉祖宗牌位的习惯。
许多地方,祖宗的牌位供奉在祠堂里面,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都到祠堂里面去拜祖宗。
也有的地方,大年初一不是拜祖宗,而是到寺庙里面拜神祈福。
反正这不同的地方,过年的风俗差别还是很大的。
年初三回娘家是固定的习俗,然后初四往后,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是走亲访友的日子。以前大家经济意识还很淡薄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说是早一天干活多赚钱的想法,而那时候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也多,一个一个得走,说不定到正月十五的时候还走不完。
而到了2002年的时候,原先那种大小远近的亲戚都看一遍的风俗越来越弱化了,变成了只走比较近的亲戚,然后其余的亲戚也都不走动了。
许多人正月初六就开工了,所以根本没有什么走亲戚的功夫。
王少东的爷爷奶奶早在王少东上小学的时候就去世了,然后他的姥爷也在他上初一的时候去世的,现在祖辈的亲人里面,他还只剩下一个姥姥。
姥姥的身体很好,一直到2017年,83岁高龄的时候,仍然很健康,还是自己一个人生活的。
2002年,王少东的姥姥已经68岁了。
大年初三早晨八点,王家上下都收拾好了,然后王少东便开着他们家的二手时代轻卡,沿着村头的土路向西,先到了罗汉峪村,然后再从罗汉峪村往南,翻过一条山头,再沿着拉沙大车压出来的便路,便转到了通往清泉岭村的路上去了。
清泉岭村要比桃花岭村大不少,王少东的姥姥家就在村子最北头的菜园那边。那是一片几十亩地的菜园,每家每户都分到各一分两分地的,小时候王少东经常从菜园里面扒了人家的水萝卜然后到菜园中间的一口矮井里面洗着吃。那口井的井水几乎与地面持平,仿佛总也不干。
轻卡车停在姥姥家前面的空场里,王少东下车看到,姥姥和大舅正笑着站在门口等着呢。
第0112章 和睦的一家人()
王少东的大舅赵士堂只比他的姥姥小十七岁,今年已经五十一岁了。
当年,王少东的姥姥十四岁的时候,跟着她的母亲,也就是赵士玲的姥姥,沿着山路,从鲁中县下辖的颜庄镇北赵林村一路南下讨饭,讨了四十多里路,到了清泉岭村,只讨了一斤不到的地瓜干。
清泉岭村,赵士玲的奶奶是个善良的人,她可怜这对母女,便用白开水给母女俩泡了两个煎饼吃了。
后来赵士玲的姥姥看到赵士玲奶奶家里,墙角堆着一堆地瓜干,知道这户人家饿不死人,便将女儿留在了清泉岭村,许给了王少东的爷爷赵成僧当了老婆。而那个时候,赵成僧也不过比王少东的姥姥大一岁而已,当时只有十五岁。
以前的时候农村里面结婚的年龄很早,赵士玲的父母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结婚了,然后十七八就有孩子了;赵士玲的大哥赵士堂同样也是很小就结了婚,刚上高二的时候订的婚事,高二上完立马就结婚了,当时的年龄只有十七岁而已。
然后赵士海在十八岁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大儿子赵玉斌,后来又生了一儿一女,不过小儿子在四岁的时候得了急症死了。
赵玉斌是1970年出生的,到2002年已经32周岁了,结婚七年,有一个六岁的儿子。
王少东的姥姥只有68岁,就已经四世同堂,不得不说早点结婚还是有些好处的。
前世里面王少东记得,到2017年的时候,自己的姥姥83周岁,仍然还很健康。那时候自己大表哥家的儿子已经21岁了,凭着老赵家早婚早育的优良传统,王少东估计再过几年,自己姥姥可就五世同堂了。
今天是大年初三,王少东开着车翻山越岭的,从桃花岭村来到了清泉岭村,把车停在了姥姥家北边的一块空地上去了。
这空地是打麦场,现在这空儿是闲着没用的,当个停车场再好不过了。
下车之后,王少东一家三口便到后面的车厢里面拿看望王少东姥姥的礼品。
毕竟去年发财了么,所以今年王家的礼品特别丰厚。
年前的时候王家实在太忙,所以也没有提前来到姥姥家送年,所以年后初三来看老人的时候,就格外得重视了一些。
年前王少东买了十箱茅台,总共六十瓶,一瓶价格280块钱,总共花了16800。
这些酒,年前到吴友光家的时候送过去了两提四瓶,然后送给了马振堂、刘玉江、苏玉龙、何家庆、何家祥和郑长友家一家两瓶,大年初一的时候中午喝了四瓶,然后晚上王少东和王富民爷俩这些天总共喝了两瓶。总算下来,六十瓶茅台,现在还剩下三十八瓶。
今天来看望王少东的姥姥,王少东总共提过来了八瓶茅台。
53度的茅台在97年的时候达到历史高位320块钱一瓶以后,然后价格就一直在300左右徘徊,在2002年的时候买酒还是挺划算的,280一瓶绝对是这几年比较低的价格了。
王少东一只手四瓶,两手提着八瓶茅台便向着笑脸相迎的大舅以及大舅身后的姥姥走去。
王少东的大妗子的父母早就去世多年了,所以每年初三,王少东的大舅家两口子不用去走亲戚,而是留下来伺候王少东他们一家。
王少东的二妗子也是清泉岭本村的,因为近的缘故,所以每年初三的时候,王少东的二舅赵士涛会现在他的丈母娘家喝点酒,然后再到王少东的姥姥家陪着王富民再喝一点。王少东二舅家有个表弟,比自己小两岁,现在正在鲁中四中读高一。
而王少东的三妗子家就比较远了,所以初三这天赶不回来,然后到初四的时候呢,王少东的三个舅舅他们就会到桃花岭村王家来看望赵士玲。
看着王少东手里提着东西,王少东的大舅赵士堂忙迎了上来:“东子,你姥姥刚才还念叨你呢。”
“呀,茅台,好家伙,东子你们今年可真是大方了呢。”
不等赵士堂迎上来,赵玉斌抢先一步接过了王少东手里的东西。
紧接着,王少东的表姐赵梅也出来了,赵梅的身后则跟着王少东的大妗子。
“斌子大姑来了,快,快到屋里暖和暖和。”
赵士堂的老婆将赵士玲手里提着的香肠、扒鸡、豆奶粉什么的接了过去。
而赵梅则笑着要去接王富民手里的东西,一看是一整个猪后腿,少说也有三十来斤,便皱起了眉头。
王少东的表哥赵玉斌和表姐赵梅的身材都不高,赵玉斌一米六八左右,而赵梅则刚过一米五,身材很纤弱。
“我来吧,你快到屋里给你姑姑和姑父沏茶去。”
赵梅答应了一声,然后便转身跑向屋里去了。
王少东的姥姥家是80年代早期盖的瓦房,青砖青瓦,地基很高,进屋门有五级门台阶。王少东记得自己四岁的时候,曾经从那五级台阶上摔下去过,后脑勺上有一块地方不长头发,就是因为那时候摔的。
屋里的地面原先是土的,去年才垫上沙子,铺了一层红砖。
土质的地面容易招耗子和虫子,因为有耗子的缘故,也会有蛇出没。不过好在这一带的蛇都没有毒性,遇到之后只不过是让人觉得挺害怕的而已。
屋里生着炉子,要比外面暖和多了。
赵梅和她母亲拉着赵士玲的手坐在了屋子最东边的床头上,拉着家常。
赵士玲没出嫁之前,在娘家一直哄赵玉斌和赵梅,所以她和赵玉斌、赵梅以及王少东的大妗子的感情一直很好。
王少东的姥姥慈祥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然后王少东、王富民、赵玉斌和赵士堂则坐在沙发上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赵玉斌的老婆和儿子自己回娘家了,然后赵玉斌则要等到送走了王少东一家,在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再到他的丈母娘家喝酒。
亲戚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见面谈话也是甚是投机,这是王少东所喜欢的。
大家聊了一会儿天,然后王少东的大妗子便去忙活着张罗饭菜去了,赵梅主动去帮忙,赵士玲要去帮忙,却被赵士堂拉住,不让她去辛苦,说是今天她来就是当客人的,可不能动手忙活。
中午喝酒,赵士堂提到说年龄大了,这个木匠活是越来越干不了了。然后一旁的王少东便开始寻思起来,看样子是不是把自己大舅也吸收过来,当自家的雇工,看看哪里有轻快活,让他去干。
第0113章 开工了()
今年过年,王家花钱不少,买皮大衣,茅台酒,中华烟,大鱼大肉的,总算下来竟然花了三万多块钱。
初四的时候,赵士堂一家、赵士涛一家、赵士海一家都来到了桃花岭村王少东家。
而初五这天,王少东全家又到了王少东的大姑家玩了一天。
初六的时候,王少东又去了他二姑家玩了一天。
初七王少东的大姑和二姑两家又到王家来玩了一天,就这样到初八的时候,王少东家的亲戚走完了,这年也就过得差不多了。
初七下午把大姑和二姑两家送走了,然后王少东和王富民两个一商量,决定明天喝个开工酒,就算是正式开工了。
于是,王富民便到打算明年跟着自己干的那几户人家走了一趟,下了个明天到他们家来喝酒的通知。
明天正式开工,也就是说明天开始自己就要给这十二个人开工钱了。自己总不能傻到说是白给他们开工钱,所以说安排他们干点工作也是应该的。
要说眼前的工作,确实千头万绪的。
养殖场这边要开始打扫卫生,准备上笼养设备,然后下一步马上上鸡。
这些工作,马振堂、何家祥和何家庆他们三家六个人再加上苏玉龙和刘玉江他们两个的老婆,总共八个人干就可以了。
然后笼养鸡设备,只要钱到位了,可以马上发货,这一点王少东心里很明白。
除了养鸡场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