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做王的替身妃:凤头钗-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生水起。

    *

    卫王第一次对女儿发了大火,回国后将公主强制禁足,形同软禁,好在有王后一边说和,久平公主的处境才不至于艰辛。

    卫王发火可以理解。原本好好的卫吴结交,也因着婚事告吹不了了之,如今各国关系紧张,不少国家都在进行结交连横,以求在大国博弈中寻得国土一方安宁。

    就这样阿九只能待在宫廷的景阳宫,度日如年。偶尔,阿九上了九层楼高的云海楼,心里不免涌起无限的惆怅。

    “宋玉,你在哪里?阿九现下出不去,你又如何找到阿九啊?”

    阿九早就后悔当初顾虑太多,对宋玉有欺瞒。现下,二人天各一方,又如何相聚。于此,公主虽出不去,却也托了信任的人,去楚国打听一个做瓷器生意的宋玉。

    去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听出有这么一家瓷商世家,是姓宋,但只有一个独子,现下不过才十四岁的年纪,连画像都拿了回来,确实不是宋玉。

    宋玉的身份不明,莫非他和自己一般,隐瞒了自己?搜集宋玉的消息,一筹莫展,而相聚似乎更加遥遥无期。

    到了第二年春天,阿九寻了机会逃出了宫。

    *

    吴楚交界处的山地,那里的废墟已经被新生的荒草掩映,一片草长莺飞,愈发萧瑟。

    阿九一身粉衣白裙,立在那儿,翩若神女,她在那些废墟中立了好久,泪水默然滑落双腮。

    她不死心,还特意去初次见他的酒馆寻找。

    意料之外,酒馆的生意十分冷清。

    阿九在宋玉的桌位上,点了小菜,要了壶小酒,问店家何故。

    店家也自斟一小杯,叹了口气道:“姑娘有所不知啊,听说吴国和楚国要打仗,哪里还有客商来往。”

    菜已凉,酒已浊,阿九抬头望了那靠窗的位子,仿若曾经的阿九还坐在那里。

    她来到崖前转了一圈,看到几株桃杏绽开芳蕊,姹紫嫣红。

    伸了手折下一个枝子,轻轻碰触,粉色的花瓣便纷纷飘落。春风拂面,卷了花瓣飘入崖下。

    视线渐渐被泪水模糊,耳畔仿若有他的声音:“九儿,我还会回来的!”

    手中的花枝顿然滑落,跌入急流短瀑,跌入那幽深的桃花潭。

    宋玉,你是不是已忘了阿九?

    *

    阿九下山时,有暗卫而来。“公主殿下,属下奉王上之命,前来接公主回去。”

    “眼下,楚吴边境不太平,时有摩擦。公主实在不应多停留。”

    三个月后,吴楚两国爆发大规模战争。

第21章 楚王求亲() 
三个月后,吴楚两国爆发大规模战争。

    听说,楚军三十万压境,吴国疲于迎战。

    这事,是阿九偷听自己的太子哥哥谈话才晓得的。

    “楚人野心大,一向有华夏大国梦,这一战早晚不可避免。先前国与国的一些结交,本太子早断定是楚王的缓兵之计。但眼下,吴国亲手毁了与楚国面上的和平协议,只怕并不明智。”

    “这些年,楚国大小战争历练不少,唯有楚国诸子争嫡叛乱两年,其他国家才得以安歇。如今吴国国力不如楚国,却也开始为太子人选争夺。

    三公子云卿主张采用缓兵之计,不可挑起楚王的急功好战,暂时稳住,以防酿成生灵涂炭;而吴国军中拥护二公子陆离,与楚国大战。”

    吴楚大国交战,卫国等周边小国自然战战兢兢,朝不保夕的感觉越来越强。

    是年秋末,吴国失了近半国土,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此时卫国朝堂起了争执。

    到底要不要援兵吴国?

    这时如果还保持中立,罔顾楚国入侵吴国的事实,到了自个的时候便会失道寡助,故而援助派,希望卫王这时候能够举兵南下,这样一来,卫吴两国先前的间隙也填平了。若是不援助,吴国完了,下一个必然会是卫国。

    然而就在这时,楚国的结交函到了。

    一个消息炸开了锅,似乎卫国的明天变得明朗。

    楚王向卫王求亲,想迎娶卫国的久平公主。楚王在楚吴战争焦灼时刻,主动向卫国小国结亲,拉拢之意明显。

    听说楚王身边的谋臣给楚王出了这么一个法子。

    当初久平公主拒婚闻名天下的吴国三公子,各邻国王室可以说无人不晓。如此一个行为任性出格的公主,楚王缘何愿意求娶,无外乎国家利益占了大部分。

    久平公主当时在孔雀台习剑舞,听说这个消息后,当时晕在孔雀台上。在公主心里,楚王发动了这场大战,致使吴国生灵涂炭,是个暴君,尽管她拒婚了三公子,她心里还是向着三公子的吴国。

    但是众人多是劝慰公主家国为己任,个人意愿要让位于家国利益。公主在几次寻死觅活不成后,只能死了心在等待命运的安排。

    已经是入冬,寒风吹过景阳宫,阿九衣衫单薄,扶栏凭望。

    流朱远远见了,公主身形消瘦,发髻被风吹乱,心中也跟着难过。

    阿九抚摸着手中的凤头钗,热泪一滴滴落在手心。马上入冬了,而冬至前夕,久平公主便要嫁入楚王宫。

    无人能体会此刻九儿内心的痛苦。

    宋玉,你在哪儿?九儿要嫁给别人了。

    不要怨恨九儿,国事家事相逼,九儿无法,九儿等不下去了。

    阿九甚至想,若能在出嫁前见一见宋玉,倾吐相思之苦,问问他当初是否只一句戏言?又或者他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被别的事情羁绊住了?不管如何,阿九觉得自个都会原谅他,只要能见宋玉一面。

    因为来不及恨,她就不得不嫁给别人。

第22章 国破家亡(1)() 
事情的转机来的太突然。也许听闻卫国准备靠拢楚国,吴国前线士气受阻,败了大仗。

    而卫王和王后,原以为楚王尚无王后,此番求娶久平必定是王后无疑,却意外得知,楚王又向宋国公求娶他的妹妹为夫人。经过使者核实,楚王无意迎娶王后,此番求娶公主不过是为楚王的夫人。

    即便国家再小,卫王和王后也难以忍受自己的女儿做妾,尤其是独孤云,她一怒之下就悔了这门婚事。独孤云这么多年在卫宫专宠,卫王宫中并无夫人。

    而当时各国君王基本都是一妻一妾制,而楚王同时向两国求娶公主为夫人,可见张狂之至。

    尚未嫁女就先遭辱,卫王岂能接受这等屈辱。但此时楚王并不担忧卫王悔约,因为先前放出楚卫结交姻亲国的烟雾,已使得吴国在最关键的一场战争中大败,只需假以时日,吴国国都势必收囊中。故而,这会子楚王并不怕卫国和吴国结交。

    果然,卫国的援军尚未到达吴国前线,而楚军百万铁甲就如洪水东进,攻城略地,势如破竹。

    是年冬至,吴地几十年罕见的大雪而至。千里飘雪,万里冰封,到处一片白雪皑皑。

    城楼上的狼烟在大雪中渐渐熄灭,广陵城下,尸横遍野,战斗和杀戮渐渐停止。

    鲜血被白雪覆盖,似乎白雪下的国都成了一座沉寂的鬼城。

    吴国国都——广陵城,被楚军攻破,江南大国东吴灭亡。吴王吐血而亡,二公子陆离在军中战死,公主颜被楚王俘走,三公子云卿下落不明。

    悲风呜咽,似乎在诉说国破家亡的悲哀。

    ——凤头钗——

    翌年春天,又是桃花初开的季节。阿九不再有心力想着去那片山区见宋玉了。

    只因战火烧至卫国的都城祈京。

    阿九在孔雀台失神的时候,流朱忽然来报。

    “公主,不好了!楚军攻破了祈京南大门。估计楚军很快就要攻入卫宫。王后通知公主收拾行装,赶紧出宫避难。”

    闻言,阿九踉跄下台,险些磕到,她提裙敛带,一路飞奔未央宫。

    她觉得母后这般说,定是知道卫宫不保了,甚或做好了玉石俱焚的准备。

    偌大的未央宫已有些混乱,到处是宦官和宫娥慌忙逃窜的情景。

    “母后!母后——”阿九在未央宫里从东殿跑至西殿,竟是没能见到母后。

    阿九开始疯狂寻找母后,遇人就问。终于遇见了母后身边一位宫女琳琅,便问:“姑姑,我母后去了哪里?”

    琳琅目光有些呆滞,拿着包袱正在宫路上慌慌张张地走着。闻言,才木然看了看公主,“公主殿下,王后娘娘……她……她在琼林——”

    琼林雅苑,一几一琴,几丛翠竹迎春,春色跃然。

    此时,玉壶碎在地上,血色罗裙翻酒污,美人迟暮视死归。

    就在前一秒,独孤云饮下鸩酒。

    王后颤抖地手将临终前写好的血书,交给贴身宫婢木槿。木槿含泪接了血书,答应了。

第23章 国破家亡(2)() 
王后颤抖地手将临终前写好的血书,交给贴身宫婢木槿。木槿含泪接了血书,答应了。

    这是王后留给公主和太子的两封书。太子殿下出战未归,而公主在景阳宫情形不明。

    不完成主子的临终嘱托,她段木槿也不会去死。

    只是万没想到,公主殿下自个寻到这儿来了。

    公主一下子明白发生之事,她扶住王后,哭喊:“母后!母后!久平来晚了。您何苦啊,您还有女儿,还有父王啊!”

    临终前见到女儿,王后一双悲痛的眸子闪出慈祥的笑意,那是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爱。她嘴角淌出缕缕黑血,嘴角几次张了张。

    木槿流泪提醒哭泣的公主,“殿下,娘娘有话要说——”

    久平这才意识到,忙得凑了耳朵靠近母后的嘴边,“母后,您说,您说,久平全听您的——”

    独孤王后用尽了力气,仍只是发出微弱的话:“平儿,活下去……找,找……你外公……记住……忘掉……你是…卫国公主——”

    久平觉察出母亲的身体忽然疲软下去,开始变凉、变硬。她惶恐地晃动着母后的身体,大恸:“母后,母后……你不要抛下久平啊!”

    木槿看着殿下抱住王后的身体嚎啕大哭,早就心痛如焚。她担心公主也想不开,便低声劝慰起来。

    当初,王上受叛臣怂恿亲自迎战,继而遭了埋伏战死在宫门,消息传来,王后才有了了结的念头。她阻止不了王后,却不能让公主也走上轻生之路。

    琼林是王后第一次入宫来的地方,那时候独孤云一身戎装,为一桩江湖冤案应年轻的卫太子要求前去自辩,哪里知道卫太子是她的旧识。王后选在这里结束生命,更像是对这份爱情的祭奠。

    王后命人通知公主和太子东宫弃宫自保,又命宫卫军撤防自己的未央宫,全力保卫太子东宫和公主殿下。

    木槿将王后的血书交给公主殿下,并让公主明白王后的遗愿,却没敢告诉她王上的噩耗。

    久平一面仓促给母后入殓,一面派人去东宫探望太子妃和世侄。之后,公主才记起回到景阳殿收拾行装准备离开。

    阿九收拾一应物品,发现竟有太多不舍的东西,单单父王母后赠予自己的东西就一大箱,自然那枚凤头钗也拿出来端详。然而此时噩耗传来,阿九才晓得父王早已遇难,此时父王的人头正被叛臣拿来向楚人邀功。

    父王母后皆已亡在卫宫,阿九生了万念俱灰的念头,索性不想逃了。

    “流朱,我不想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