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未来的北平。北京,中华大地从十四世纪开始数百年的政治经济中心,在现在的时候,属于幽州府管辖,而最重要的是。和苏宁的冲突最为激烈的范阳卢氏的老巢,就在幽州!所以说,苏宁建议李二陛下把山东士族平定之后,就把大唐北方陪都设立在幽州范阳,改名北京!
如今的范阳,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苏宁指出,目前,大唐最后一块仍然在外夷手中的土地,就是东北地区,辽东地区,这个时候在高句丽的手里,而这块土地,从先秦时代就是我们华夏的领土,如今,天下一统,只差这东北的一隅之地,就可以一匡九合,天下大吉,辽东地区,包括高句丽,都是我们未来的目标。
这和历史上唐太宗发动征伐高句丽的战役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高句丽从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属国,中原王朝从来都没有承认过他们和中原王朝可以平起平坐,只是在这个时代往后推十年,高句丽会成为东北一霸,成为大唐在东亚的主要对手,这才引发了唐太宗要在他的有生之年把东北给全部收回来的想法。
苏宁提出的观点,正和李二陛下的意思,所以从几个月前开始,李二陛下就命令参谋总部同时准备辽东地区的沙盘地图,研究对辽东开战的可能性和战略战术,尤其要吸取当初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经验教训,不能重蹈隋炀帝的覆辙。
也因此,李二陛下开始认真地考虑是否有必要在北方设立陪都,还要设立在范阳卢氏的老巢,设立在幽州,苏宁的意见就是由周完全可以打造为北方重镇,往东北就可以连接辽东地区,往北又可以对抗少数民族,打造为长城防线的重要城市,往南又可以震慑山东士族的残余势力,使之不敢贸然妄动,老老实实地接受改造,往西又可以连接大草原,打造为大唐北征东征的重要中转站,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而为此,第一步就是荡平山东士族,真正取得对这一块地区的统治权和管辖权,把山东士族多少年的霸权消灭掉,真正控制山东富饶之地,在此之前,唐王朝之所以着力开发关中山西地区,就是因为山东地区的真正管辖权在山东士族手里,而士族衰微之后,大唐也到了暮年,征战不休。
趁着这个时候,灭掉山东世家,掌控山东,开发山东,设立北京,准备对薛延陀的战争和辽东高句丽的战争,这个重要的物资中转站都不能少,北京一旦建立起来,那么就可以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战争城市,战前的准备,战时的补给,战后的建设,都少不了一个重要城市的存在。
苏宁此番北上薛延陀,虽然不会经过幽州,但是也会沿途观看山东地区的地理和人文。为未来的统治打下基础,如今大唐虽然掌控了山东地区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官员和地区,但是主导权还是在山东士族的手里,不止一个官员表示颁布政策和展开统治的阻碍是多么巨大。
为此。就一定要准备好,也一定要去见见崔孝义,这个背叛者,到底有多少能量,可以换回山东士族那么多人的命,如果没有他的话,苏宁相信,最主要的几个大家族,除了李氏的两个郡望意外,都会被血洗一边。然后全部换上李二陛下的心腹予以掌控,这一点,不仅崔孝义不能接受,苏宁本人也不能接受。
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把握呢?要是事成了,苏宁或许真的可以保住那些人的性命也说不定。至于李二陛下的考虑嘛,那可就要仔细的琢磨一下了。
十五天的时间,苏宁率领着使团用十五天的时间赶到了会盟地点,一群士兵加上十五个年轻人,断无乘坐马车慢慢吞吞的理由,沿途官员虽然也想多留苏宁几天处一下感情,然后看看有没有机会去三原县或者雍州的某一个县任职。那都是极好的。
但是苏宁可没有停留,李二陛下给与自己这个权力,就没有放松警惕的理由,他一定会注意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如果自己流露出了骄狂,或许他会很不高兴。因为他对自己的考验不仅仅是他的时代,还有李承乾的时代,这个时候以自己的聪明,他完全不会认为自己会骄狂,要是骄狂了。开始结交官员了,那可就麻烦了。
苏宁老老实实的,不到日落不进入城市,天刚亮就离开,也不给那些官员过多的结交机会,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用最快的时间往薛延陀赶,只为了更早一点看到那个反叛者,那个异类,听听他的计划,看看他的实力。
一路上,除了打打闹闹,打些野味吃吃肉以外,也没有什么,大家都已经快长大了,尉迟恭这个牲口都快要有孩子了,所以身为男人的沉稳也逐渐体现在了他们的身上,尤其是军校的教育,大将的以身作则,他们会成为很优秀的军事人才,当然,苏宁觉得长孙冲和李震不仅仅是军事人才,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允文允武。
这才是长孙冲以及李震被任命为苏宁的左右副使的原因,也是李二陛下的想法。
抵达薛延陀会盟地点的时候,是中午,之前就派出一支小部队带着李二陛下给的信物去薛延陀给他们的大可汗夷男去看,所以等苏宁抵达的时候,夷男早就带着一群人抵达了营帐门口,要用最隆重的礼节迎接苏宁,迎接大唐使团,而骑兵的汇报显示,西突厥联合商团和山东联合商团已经赶到了,关中联合商团还没有赶到,不过也只剩下一天的路程了。
所以等苏宁抵达了这里的时候,西突厥联合商团的代表和山东世家的代表也在一起恭迎苏宁,西突厥联合商团的代表苏宁认识,是许遥,而山东世家集团的代表苏宁也认识,是那一夜送信的老人,名字是什么苏宁还不知道,但是既然他出现了,就是崔孝义给自己的一个信号。
伴随着古老而奇异的音乐响起,大量薛延陀人舞起了他们的舞蹈,对于这种舞蹈,苏宁并不陌生,李二陛下把颉利抓回来之后就放在了皇宫里面经常看他跳舞,而这个舞姿,和颉利的舞姿很像,应该是一种欢迎客人的代表着善意的舞蹈,一阵令人眼花缭乱的欢迎仪式过后,大约四十多岁,头发花白,身体壮硕,穿着皮袄的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出现在了苏宁的面前。
说实话,苏宁如果不激动是不可能的,不紧张也是不可能的,薛延陀的这位真珠可汗,乃是如今大唐北方的霸主,也是如今仅次于大唐的第二强国,东西突厥都被收拾掉之后,薛延陀跃居实力榜第二,这位大可汗,可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苏宁很忌惮这个家伙。
当然的,夷男也不会小看苏宁,大唐使节来信说此次的主要使节是一位仅仅只有十六岁的侯爵,大唐最年轻的侯爵,叫做苏宁,一听到这个名字,夷男就知道事情不是很好解决,因为他的年纪虽然小的可怜,但是大唐皇帝却仍然把他派了过来,大唐的皇帝李世民绝对是一位雄主,能够把这个小孩子给派过来,只有一个理由。
这个小孩子的能耐,会超乎他的想象……
二百八十九 背叛者(上)()
作为仅次于大唐的草原强国的领袖,夷男绝对不是一个蠢货,就和颉利可汗是一样的,一样的草原天骄,只可惜他们生不逢时,遭逢到了中华第二帝国最强大的时候,第二帝国最强大的帝王李世民带着强悍无匹的第二帝国,将他们这些草原天骄打的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正是一个西方学者所说的,这个时代的中国是一个陌生的史诗般的中国。
而此时,正是第二帝国最强大的时候,就算没有苏宁的存在,第二帝国还是在贞观时代的前期和后期分别消灭了东突厥汗国和薛延陀汗国,军事家李靖和李道宗亲王分别要了他们的命,东突厥兵团与薛延陀兵团就此崩溃。
至于西突厥汗国,由于地域比较远,第二帝国一直到唐高宗的时代,才由大将苏定方统军击败了西突厥兵团,消灭了西突厥汗国,在此之前,他们都是超级强国,但是第二帝国的中华,是不允许任何威胁存在于他的身边的。
尽管如此,还是不能全盘否定这些草原上的天之骄子们,或许他们比起那个空前绝后的草原霸王成吉思汗还是有些缺憾,但是若是把他们放在第二帝国衰落的北宋南宋时期,倒也不一定会败亡的如此凄惨,只是可惜,可叹,他们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二帝国大帝王李世民大帝生在了同一个时代。
同样的,李世民大帝本人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时代才能孕育出冠绝一时的众多名将,无论是李靖还是侯君集还是李世绩或者是苏定方薛仁贵,乃至于一个王玄策,都能率军灭掉一个国家,第二帝国的贞观时代,是中国拥有最多具备消灭一个国家能力的大将的统一时代,其他任何一个时候包括第一帝国的强盛时期和第三帝国的强盛时期都不具备如此强悍的军力。
夷男绝对不傻,绝对不傻,他很了解自己的那位皇帝陛下。对的,他的皇帝陛下,他已经臣服于大唐了,在大唐一把火烧掉了东突厥兵团最后的希望之后。他就打定了主意五年之内不和大唐兵戎相见,而在灵州之役和西突厥战役之后,他又一次决定至少十年之内不能和大唐弄僵,是五年之内不与之交战,甚至在李世民大帝还活着的时候,不能与之正面决战,否则,自己也会和颉利可汗一样,在长安皇宫里面专心的研究舞姿。
但是当他得知了这两场让他胆战心惊的战役固然有其余中原将领的功劳在里面,却无论如何都磨灭不了同一个名字——苏宁。他开始打听苏宁是谁,得出来的结论让他很沮丧,因为他得知了这个人,这个男人,哦不。这个少年,在击溃了东突厥兵团的时候,只有十四岁,而在策动西突厥兵变那一年,只有十五岁。
今年他十六岁,他会不会又要打一场惊天动地的战役?他的战术水平和战争能力让夷男心惊胆战,也为李世民大帝的魄力感到拜服。试问出了这样一位前无古人的帝王还有谁人敢用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小将出征作战,最后取得了那样的战绩?所以他得出了结论,这个小将军之所以可以取得那样的战绩,也是因为他的帝王是李世民。
李世民大帝相信他,所以才会让他统兵作战,而如今这位小将军却又作为大唐的正式全权使节。前来薛延陀商议北方通商关口的事情,这就让夷男有些困惑不解,难道,这位小将军不仅仅能在战场上创下奇迹,还能在政务上给皇帝陛下以巨大的信心。从而使的皇帝陛下将他派过来参加这样的会盟?
夷男自然明白李世民陛下不会前来和他一齐会盟,和李世民陛下会盟的人都已经死了,或者被他养在深宫里面跳舞,他不允许有任何人和他站在同等的地位上,所以他才能俯视一切,俯视天下苍生,而只有他,才能让夷男感到无力,感到沮丧。
正因为如此,夷男才会力排众议,亲自出来迎接这位只有十六岁的使节,要知道在这之前,当薛延陀君臣得知了此次大唐派来全权管辖会盟事宜的人只有十六岁的时候,可是无比的诧异和恼怒,加上轻视的……
诧异,是因为他的年轻,恼怒,是因为他的年轻,轻视,还是因为他的年轻。
国家的领袖们总是很纠结,一方面重视年轻人才,一方面却又轻视年轻人,对于资历无比的看重,不能不说这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