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拆迁工-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慈禧太后宣布训政后,基本上的新政内容全部被废掉,这显然是不符合列强们的利益的。
  反应最激烈的便是英国、法兰西共和国和美国等君主立宪或者共和制国家,他们对于清朝走君主立宪道路是持支持态度的。而对于帝制国家来说,德国、俄国、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则相对于慈禧的训政不十分的感冒,毕竟他们还是希望世界上多个帝制国家,而不是多个君主立宪国家或者共和国。
  英国政府在询问张云飞的态度后,知道张云飞现在无暇顾及北京,一门心思对付俄国,因此英国公使窦纳乐和总税务司赫德直接出面干涉清政府对于维新党的抓捕行动,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呼吁各国政府联合对慈禧施压,“维护文明社会进程”。
  英国的这个号召,触动了欧美各国政府和议会议员们的神经,一向自诩打造文明世界的他们,顿时抛弃了各国之间的成见,在保卫维新派的立场上,难得达成了默契。
  原本德国等帝制国家不希望清国走君主立宪或者共和,默许慈禧太后继续维护帝制,但是出于国际舆论压力和英美政府的政治压力,威廉二世等帝国皇帝纷纷命令各国驻清国公使,进行“有限”的支持。
  得到了欧美国家的广泛支持后,以英国公使窦纳乐爵士为首的多国公使团,对慈禧太后的训政表示担忧,对逮捕维新党以及废除新政提出强烈抗议。
  作为光绪帝最大的党羽,翁同龢早就被罢免回家了,但是张荫桓却还在。因此戊戌政变一开始,张荫桓的家便被监控,接着张荫桓便被无故下狱。
  政变第三天,庆亲王奕匡在王府设宴庆祝政变成功,英国公使窦纳乐和总税务司赫德也在应邀之列,但是二人却拒绝赴宴,并要求庆亲王奕匡解释为何要抓张荫桓。
  这还了得?
  这庆亲王奕匡本就是个只会贪财的货,哪里会办事儿?理解错了英国人的意思!
  不敢得罪英国人,又不能放张荫桓,于是上报慈禧太后,说张荫桓跟英国人有勾结,并为自己请假五天。
  慈禧太后得到庆亲王奕匡的报告后,大吃一惊,想不到张荫桓还和英国人有关联?那么自然而然的就想到光绪帝是不是也和英国人或者列强们有关系,或者有勾当?
  中国人对待事情很喜欢“联想”!官员们更会“研究讨论一下”!
  结果,原本简单的事情,越讨论越复杂,被慈禧太后等后党们想的越发离谱了!
  欧美列强对戊戌政变的抗议,加上后党们对洋务的无知,对世界格局和意识形态的不了解,造成了对形势的误判!
  后党们多数都是盲目排外的顽固守旧派,一向反感列强干涉清廷内部事务,英国的干涉不但没有缓和政变,反而加重了他们对维新派的仇恨。
  第二天,欧美列强不但没有得到慈禧发动政变的解释,反而是大理寺和刑部的判决公文。
  张荫桓三日后午门外斩首!
  哗!
  爆料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张荫桓要被处死的消息一传出,国朝震动,列强更震动!
  语言表达不通以及文化底蕴的不通,在加上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大清官员的愚昧,造成了清廷同列强在意识形态上的首次正面对抗。
  九月二十五日,英国公使窦纳乐联合各国公使联合照会总理衙门,对张荫桓的判决提出严正抗议。
  局势一度紧张!
  面对英国等列强们的强硬无比的态度,总理衙门的诸位王大臣们顿时抓了吓,不知如何是好!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们,在衡量许久之后,认为刚刚发动政变,实在不宜同列强们的关系闹僵。
  列强的政治压力果然奏效。第二天下达的谕旨称:“张荫桓屡经被参;声名甚劣;惟尚非康有为之党;著刑部暂行看管;听候谕旨。”
  这实际上是将张荫桓与康广仁、刘光第等人之案分离;另案处理;其罪名也只是“声名甚劣”。
  第三天;清廷发布上谕;将康广仁、杨深秀、林旭、刘光第“即行处斩”;此即未经审判即立即处死“四君子”的上谕。
  根据清代的法律制度;所有重案判罪者;须经刑部审理;三法司议结;最后由皇帝勾决。这一制度连施刑最为峻烈的雍正帝都严格遵守。而康广仁、刘光第等人已在刑部大牢;等待审判。清廷发布此杀人上谕的直接原因是国子监司业贻谷的奏折。该折称:“乱党善假外势;法缓难惩;请即迅速定罪;以伸国法而杜干预”;意为外国干涉将使清朝无法审判此时已在押的康广仁等人。
  于是列强原本想要救援维新党人,却反而加速了他们的灭亡。
  9 月29 日;清廷以“居心巧诈;行踪诡密;趋炎附势;反复无常”为罪名;将张荫桓“发往新疆;交该巡抚严加管束”。后来根据慈禧太后密令;张荫桓被秘密杀害于新疆。
  而清廷追捕的要犯康有为和梁启超却在9 月27 日上午;搭乘英国轮船巴拉勒特号(Bollarat ) ;在英舰巴那文契号(Bonaven 2ture)的护卫下;前往香港。对此;原本上海道蔡钧想要在半路抓捕的愿望落空,只能请求由两广总督李鸿章在香港“密缉”。
  清廷慈禧接到报告后愣是气得一天没有吃饭,于是便把英国等列强国家恨上了,若不是直隶总督荣禄赶到北京,安抚住了慈禧的话,怕是慈禧太后就要发飙了。
  不过,对于维新党还有帝党们跟列强们的勾结,令慈禧心中大震,原本还在犹豫是不是废掉光绪,如今看来,若是列强的不断支持维新党的话,光绪迟早还会卷土重来。
  于是就当戊戌政变带来的白色恐怖还没有解除的时候,紫禁城再度发出了爆料!
  光绪帝病重!
  光绪患病的消息引起朝野上下极大震动,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光绪帝的生病与慈禧太后又要制造什么阴谋联系起来。
  对慈禧太后而言,在权力与亲情的天平之上,她会义无反顾地将力量的砝码倾注在权力之上。虽然,她已经将光绪帝置于囚徒的行列,然而她依然心存隐忧。她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她自己已经是一个64岁的老妪,即使保养有方,但体力和精力仍然大不如从前。可光绪帝只是几近而立,一旦自己百年,光绪帝就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清皇帝。而且,列强们摆明了支持光绪帝和维新派,更加加剧了慈禧的担忧。
  因此,慈禧太后心中的那个废掉光绪帝皇位的计划,终于浮出了水面。
  慈禧太后对于皇位的予与夺,完全取决于自己对权力的摆布和需要。何时夺和怎样夺,只看自己安排,她所要尽心而为的就是怎样能使废帝计划进行得顺理成章罢了。
  最点儿背的便是光绪帝了,慈禧太后尽情地折杀光绪帝在臣下面前的威严。慈禧太后指挥镇压了变法以后,为了树立她的影响力,利用家法,多次组织大臣围攻和训斥光绪帝,为光绪帝罗织罪名。
  这一天,慈禧太后将宗室王公大臣们召集至仁寿殿,令光绪帝跪于案旁,并置竹杖于座前,用心营造了一个威严的气氛。然后,慈禧太后对跪在面前的光绪帝厉声呵斥:
  ‘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何敢任意妄为!诸臣者,皆我多年历选,留以辅任,汝何敢任意不用!乃竟敢听信叛逆蛊惑,变乱典刑。何物康有为,能胜我选用之人?康有为之法,能胜祖宗所立之法?汝何昏愦,不肖乃尔!‘
  慈禧太后在群臣面前,将‘离经叛道‘、‘变乱祖法‘等罪责加在光绪帝的头上,于是在慈禧太后的怒骂声中,光绪帝遂成为不折不扣的‘亡国败家‘的祸首!而慈禧自己则成为救国救民的女菩萨!
  每隔两天,慈禧便来一场训政。后来,查到他竟然有康有为的多封诛杀慈禧的秘折之后,前面的怒气未消,这次更是火上浇油,再次将群臣召集至仁寿殿,继续对光绪帝进行斥骂。
  并将在皇帝寝宫、书房和康有为住所中查抄的奏折文稿逐条讯问,逼迫皇帝‘认罪‘。
  不过光绪帝也不是傻子,自然不敢认罪,否则就挂了的说。
  对此,慈禧太后自然有招,心中既然已经决定要废掉他了,就不必再婆婆妈妈,慈禧太后就不是个啰嗦的人,从她24岁就敢发动政变来看,这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于是为了更加的顺理成章,慈禧太后命人在外面大肆制造皇帝病重的声势。好为她废掉光绪帝增加筹码!
  慈禧双管齐下,一方面在群臣面前不断地训斥光绪帝,为他罗织种种不可饶恕的罪名。一方面大肆宣扬皇帝患病的消息。
  这引起朝野上下极大震动。光绪帝前个月还在雷厉风行地主持变法,此间未曾听说身体不适,缘何慈禧太后在镇压变法的同时突然昭示天下:皇上已患有重病,连太医都不可医治?
  于是,一向以‘八卦’文明的大清国人,自然而然地将光绪帝的生病与慈禧又要制造什么阴谋联系起来。
  但是要废黜在位的皇帝,就必然要确立一个新皇帝。
  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慈禧太后召集诸位臣工讨论‘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为大阿哥‘一事,顿时令北京城乃至国朝上下如地震般颤抖。
  光绪帝患‘重病‘以及立溥为大阿哥的消息散播以后,朝野上下种种议论蜂起,慈禧企图废帝的阴谋也随之被人洞穿。
  保皇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令慈禧应接不暇。
  但意料之外的两种势力的强烈反对,却使慈禧陷入被动的泥沼。
  慈禧太后商讨‘立端王载漪之子溥为大阿哥‘一事传出之后,上海等南方诸省于次日下午获悉。二十六日,便上了各大报纸头版头条。
  于是上海、南京、广州等地人情鼎沸,志士云集。上海的电报总办经元善联合上海以及江南绅商市民8200余人,立志谏阻慈禧废黜光绪帝的企图与行为,他们以电奏力求保皇。
  ‘圣上力疾临御,勿存退位之思。上以慰太后之忧勤,下以弥中外之反侧。‘
  经元善之举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电奏发出后,全国各地响应,反对立储的通电、公告如雪片般飞向北京。
  让慈禧太后震惊的是,东南诸省的督抚封疆们却未能表示赞同她的意思,但是也没有直接反对。不过,他们却默认了自己地盘上的士绅学子和商人们联名上书,无疑是对慈禧太后的一个强烈打击。
  在刘坤一和李鸿章等大军阀们看来,他们是相当反感这种废立之事的,慈禧太后训政,他们管不着,那是他们自己家的事儿,可是废皇帝,可就要说道一下了。
  老狐狸们不会直接跟慈禧太后叫板,但是任由下边人反对,也够慈禧太后喝上一壶的了。
  无疑,这给慈禧太后施加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由此,经元善也得罪了慈禧,他遭到通缉,家产被抄,被迫于二十九日乘英轮南逃澳门。
  这还不算,接着在华的各个列强势力反应更为强烈。变法失败以后,随之而来的是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复旧势力全面控制朝局。此时,在华列强势力担心中国有可能回复到四十年前排斥外国人的时代。
  出于维护在华利益的需要,在华列强认为,支持光绪帝建立一个较为开明的政府,对自己在华利益更为有利。于是,当获悉光绪帝‘患重病‘的消息后,他们一再要求觐见,力图摸清光绪帝病情真伪与下落。
  ‘驻京各国使臣闻圣躬不豫,均诣总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