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隆庆天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逸海上人道:“他要废掉后醍醐天皇,拥立一个新国主。”砰的一声,大内良臣手上的茶杯摔倒在船板上,震惊道:“什么?他……他敢为此大逆不道之事?他还配做人臣吗?”
  逸海上人叹道:“那时天皇听了这话,自也是惊怒交迸,待想逃离法隆寺,却发觉足利尊氏早已布下了重兵,等着将自己生俘。”
  大内良臣咬牙道:“这可糟了,天皇没有随从,又没有刀剑,却该怎么办?”逸海上人道:“那时尊氏将军步步进逼,随时都能抓住天皇。天皇情急之下,不知如何是好,猛见‘救世观音像’的腰间悬了柄木刀,慌乱下只能拿了起来,便朝足利尊氏砍去。”
  河野洋雄冷笑道:“傻瓜,他用一柄木刀向足利尊氏挑战,那不是异想天开吗?”
  逸海上人颔首道:“没错。尊氏将军乃是不世出的猛将,如何会把一柄木刀放在眼里?他见天皇奋力来砍,不过举手一抓,便将木刀握住了。那时双方一个抓住刀鞘、一个紧握刀柄,两相出力之下,木刀竟离鞘而出,露出了一柄布满梵文的神刀。”
  众人全身一震,骇然道:“南刀!”
  逸海上人道:“正是‘南刀’。当时神物现出,天皇宛如圣德太子附身,不论什么人靠近他身边三尺,全给连刀带人斩为两断,尊氏将军拼命拿着刀鞘抵挡,这才勉强脱身,其后双方各自召集兵马,火并决战,杀得京都血流成河,最终天皇逃到了吉野,这柄刀便也随着他一路南下,成了世人口中的‘南刀’。”
  众人望着那柄黑沉沉的刀鞘,低声道:“这么说来,这柄空鞘就是……”逸海上人道:“没错,尊氏将军夺下来的空鞘,便是后世幕府的镇府之宝——‘北鞘’。自此之后,日本也一分为二,进入了南北对峙的战国时代。”
  “南刀”无坚不摧,“北鞘”无物可伤,听到这两样神物原是同时出现,众人不由满身冷汗,道:“这么说来,‘南刀北鞘’本是一体的么?”逸海上人道:“正是如此,当年尊氏将军带回了‘北鞘’,却不知此物是何来历,便召集了各地名僧,翻遍古籍,终于在《三疏义经》的注记里找到了一段记载,确信这柄刀就是圣德太子于百济国铸造的‘大和刀’。”
  “大和?”全场三人尽数站起,惊叫道:“这柄刀叫‘大和’?”
  逸海上人颔首道:“南刀北鞘,分则两战,合而得和,故称‘大和’。这便是圣德太子镌下的刀铭。相传天地三刀之中,最锋锐的是朝鲜王的‘神功震主’,最威猛的则是契丹王的‘托帕金玉’,不过要说到杀气之重,嗜血之凶,却以‘大和刀’为最。它不出鞘则已,一出鞘便要杀死百万人,否则不能还鞘。”
  奇事接连不断,大内良臣不觉牙关颤抖,道:“什么?杀……杀人百万?”
  逸海上人道:“据典籍所载,圣德太子是佛门中人,生性慈悲。据说他将中土文物引入日本时,生怕也招来了外敌,于是他向天请愿,盼能铸造一柄护国法器,保卫子民。为了彰显诚心,他以自己的性命为誓,延请七七四十九名高僧诵经、前后绝食七七四十九日,盼‘救世观音’能赐下一柄护国慈悲刀。结果铸刀功成之日,他却将之拋入了‘梦海’。”
  “拋入梦海?”众人茫然呆傻,颤声道:“为什么?他……他的刀有缺憾么?”逸海上人摇头道:“那倒不是。‘大和之刀’经过千锤百炼、完美无瑕,堪称吾国太刀之祖。”大内良臣喃喃地道:“既是如此,他为何要投入大海?”
  “看……看这里……”逸海上人提起“北鞘”,指着鞘上正中梵字,轻声道,“懂了吧?为何圣德太子要扔掉它?”见得上头的梵文古字,那“阎将军”点了点头,大内与河野也都醒悟过来,已知圣德太子并未拿到“救世观音”赐下的护国刀,而是拿到了“不动明王”加持的焚世之剑。
  “不动明王金刚火焰令”,自古以来,这“不动明王”便是佛经里的降伏战神,为人间带来战火,也难怪这柄刀号称要杀人百万,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典故。
  逸海上人又道:“眼见自己造出了一柄嗜血战刀,圣德太子自是懊恼非常,他知道自己并未拿到护国法器,反而为吾国带来了无穷凶劫。为了封印‘不动明王’的法力,他便在刀鞘上头刻下‘谷神玄牝’四字刀铭,以此牵制刀中杀气,其后更为它取名为‘大和’,这一切所作所为,就是盼望子孙牢记此训,使这柄刀永不出鞘,以合为和,共谋‘天下大和’。”
  听到此处,大内良臣暗暗感佩,方知圣德太子何以命名此刀为“大和”,当是怕子孙来日误用此物,使东瀛走向争战。他低头沉思,猛地想起了一事,忙道:“等等,这柄刀究竟是什么人捞回来的?可是晁衡么?”
  逸海上人摇了摇头,道:“‘大和刀’是怎么藏入梦殿的,并无史料可查。也许是晁衡找到的,也许又是另有其人,总之老衲无法断言。”
  大内良臣微微沉吟,看历代人士前仆后继,好容易找回了“大和之刀”,却为何要藏入法隆寺梦殿?莫非其中另有隐情?他自知猜想不透,便又问道:“后来呢?尊氏将军带回了‘北鞘’,其后还有寻找‘南刀’吗?”
  逸海上人道:“这是当然了。自从查出了‘大和之刀’的来历,非但幕府在全力寻访‘南刀’的下落,吉野南朝也亟思夺回‘北鞘’,不过双方始终力有未逮,直到义满将军摧毁了南朝,统一日本,希望才再次燃起。”
  足利义满结束了南北对峙,创建了室町幕府,是足利家空前未有的大枭雄,若要让“南刀北鞘”再次相合,想来也只有仰仗此人了。大内良臣低声道:“如此说来,他应该找到‘南刀’了吧?”逸海上人摇头道:“那倒没有。他虽然占领了吉野,却只拿回了天皇的信物,真正干系重大的‘南刀’,却依然下落不明。”
  大内良臣惊道:“又不见了?可是给谁盗走了吗?”逸海上人叹道:“您说对了,当年南朝陷落之时,有个人比幕府捷足先登,抢先取走了南刀。”大内良臣心下一凛,忙道:“这人是谁?”逸海上人微微一笑,道:“大内君,您可晓得当年令伯祖为何要造反?”
  大内良臣愣住了,一旁的阎将军、河野洋雄全都低声咳嗽,已知当年抢先带走“南刀”的不是别人,而是周防大内氏的家长,大内义弘。
  大内良臣瞠目结舌,时至今日,他方才明白了前因后果。为何当年的大内义弘野心勃勃,不惜挑战势力臻于鼎盛的源道义,想来心中有一个执念,便是要夺回“北鞘”,至于幕府攻打大内家,想来也是为了抢回那柄“南刀”。
  想起杀人百万的传说,大内良臣心中感叹,久久难以言语。他伸手搓面,忽然间想起一事,忙道:“不对、不对,上人您弄错了……”逸海上人笑道:“我弄错什么?”
  大内良臣慌道:“当年幕府派兵进入周防,上从本家长老,下至家臣奴婢,每家每户都给搜遍了,倘使南刀是在我们大内家,怎会搜不出来?”
  逸海上人淡淡地道:“大内君,您少算了一个人。”大内良臣皱眉道:“我少算了一个人?”逸海上人淡淡地道:“没错,这人与你们大内家有血缘之亲,却从来不见于族谱之中,是以义满将军漏掉了他。”大内良臣心下悚然:“您……说的是……”
  逸海上人微微一笑,道:“我说得是二男持世的私生子,大内荣之介。”
  “河童阿介?”大内良臣骇然出声,“他……他还活着吗?”
  大内荣之介,他是堂叔持世与奴婢生下的私生子,自小不能见容于门户,便给养在港边的小舟上。每回见到他,总是赤着两只脚,看起来脏兮兮的。说来阿介很可怜,他从小就被父亲排斥,也得不到母亲的照顾,可是族里还有个人关心他,那便是周防大内氏全族的大家长——大内义弘。
  对阿介来说,义弘爷爷是他最重要的人。爷爷不只会来探望他,还曾经传授他一身剑法,夏天的雨夜、冬季的寒风,都有爷爷的温暖。可是“应永之乱”中,爷爷就死掉了,他在幕府的要求下谢罪自杀。时至今天,大内良臣都还记得,义弘爷爷被迫切腹的当日,阿介首次闯进了本家,他要向爷爷做最后的道别,可是武士们就是不让他进去,那时阿介在门外不停哭喊挣扎,他的叫声是如此的哀绝凄厉,就像是啼血的杜鹃,让闻者为之心碎……
  心念于此,大内良臣猛地醒悟过来,如果当年义弘公要藏起什么东西,最好的地方不是“介殿屋敷”的仓库,也不是周防国的地窖,而是阿介的破烂船屋,难怪……难怪义弘爷爷自杀的当晚,阿介就失踪了,他一定是划着那艘破烂小舟,逃到了谁也找不到的地方……
  谁也找不到的地方,什么地方连足利义满都进不去呢?莫非便是……便是……
  “梦海!”大内良臣张大了嘴,颤声道:“上人,阿介他……他逃入了梦海,是吗?”
  逸海上人道:“没错。你这个族弟很聪明,他知道幕府不敢闯入梦海,便一直躲在这片海域里,直到长大成人。此后他更以梦海为根据地,计划向幕府复仇。”
  幕府根基极深,无可动摇。大内良臣喃喃地道:“他……他打算怎么做?”
  “大内君……您有没想过……”逸海上人轻声道:“‘倭寇’是从哪里来的?”
  “倭寇”二字一出,大内良臣好似五雷轰顶,已然瘫软下来。过得半晌,听他颤声道:“上人……您是说……阿介……阿介他变成了海盗?”逸海上人面无表情,说道:“荣之介极善于利用地形,自他十八岁开始,他便以‘梦海’的浓雾做掩护,疯狂劫掠来往船只,此后他积聚了一笔钱,放手招兵买马,预备挑战京都幕府。”
  听得阿介有此胆识,大内良臣不免汗颜。他吞了口唾沫,嘶哑地道:“那……那幕府曾经派人围剿过他吗?”逸海上人道:“这是当然了。前代大将军义教曾经多次派兵进入梦海,盼能剿灭他的贼党。可惜三年前的一个夜里,形势逆转,竟使他功败垂成。”
  大内良臣低声来问:“功败垂成……发生了什么事吗?”逸海上人道:“嘉吉之乱。荣之介与赤松满佑联手,向义教将军发动了突袭。”
  “什么?”大内良臣双目圆睁,大声道,“阿介……阿介参加了嘉吉之乱?”
  逸海上人叹了口气,道:“据生还者说,那天有个浪人提着一柄红色的血刀,突然现身在赤松的宅邸里,一口气杀了几百人,满场武士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也不敢抵挡,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杀死了当时的幕府大将军,足利义教。”
  大内良臣惶恐惊怕,当年的幕府大将军足利义满逼死了大内家的族长,如今大内家的子孙却又闯入将军府,犯下了弑君的恶行。他有意为族人辩护,忙道:“上人,您……您怎么知道是阿介做的?莫非您……您有什么证据不成?”
  逸海上人淡淡地道:“放心,这件事错不了。当天在场的还有另一个人,他认得荣之介。”大内良臣愕然道:“什么?阿介又不是什么有名的人,谁会认得他?”
  逸海上人悠悠地道:“你说得没错。荣之介复出的时候,早已长大成人,样貌也与孩提时大大不同。虽说如此,天下却还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