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大太监-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如今面对梁薪,他真诚地说了一声“朕错了。”梁薪的心不可避免地感动了一下。

    赵佶摇摇头,思绪一下从刚才的沉溺过去抽身而出。他转身看向梁薪道:“梁薪。你觉得这一次山东之事能不能顺利解决?”

    梁薪微微一怔。他心中忍不住郁闷一下,心道你问得这么直接叫人家怎么回答你嘛?难道我就直白的告诉你三司军马早已中空腐难不堪一击?难道还要我告诉你不仅山东会造成,就连清溪县的方腊也会跟着出兵?

    梁薪略微思虑,打定主意准备将实话告诉给赵佶知晓。但是当他抬起头时却看见赵佶正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梁薪不知为何心顿时软了,他心中微微叹了口气,已经到了嘴边的话一下改为:“山东乱军虽然表面上看人多势重,但实际却是一群乌合之众。京中三司军马训练有素装备jing良,相信高太尉定能一战将山东乱军击溃。”

    听见梁薪这样说,赵佶脸上明显松了口气。他笑了笑道:“朕也是如此认为的。希望高俅不要让朕失望。”

    梁薪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他不知道自己这样骗赵佶究竟是对是错。

    梁薪想了想后道:“皇上。其实臣认为即便此次山东乱军被击溃,我们也应该吸取此次的教训。以后凡是遇到国中有灾情发生,必须派出专门的部门去负责赈灾,同时派出可靠的人监督。山东遭逢如此大乱,战后必定还得花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去治理啊。”

    “人力、物力、财力。”赵佶也是苦笑:“现如今国库空虚,朕去哪里拿人力物力财力出来?”

    “这。。。。。。”梁薪想了想后终于忍不住将心中那一直憋着的计划说出来:“皇上。其实国之一器便是无穷财富,如果陛下相信微臣。微臣愿意担当此事,想办法让国库永不空虚。”

    “永。。。。。。永不空虚?”赵佶不由得被梁薪那巨大口气给惊住了。

    p肠胃炎发作了)。码字的状态很不好,不过我会坚持着把今天的两章码完的。先发一章,等会儿去输完水了再码一章。额。。。。。。那啥,还是求下收藏和红票吧。

第七十三章 皇家银行,高俅首胜() 
宋神宗曾经说过:“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国之要者,理财为先,人才为本。”可是,茫茫大宋虽然人才众多,但那种既能理财,有胆敢改革的人又岂是随随便便会出现的?

    赵佶从未奢求过自己当皇帝期间会遇到这样的人,但是现如今梁薪张口议论国库之事,赵佶心中砰然心动,顿时有了听下去的兴趣。

    赵佶拉着梁薪在闲云亭坐下。等待赵佶点头后,梁薪这才开始说自己的计划。

    北宋的经济,无论是谁也不可以否认其发达。后代史学家与经济学家曾经统计过,明代岁入只有几百万两,清代最鼎盛时也不过三四千万两白银。而宋代自从真宗开始就已经过亿。虽然收入很高,但北宋支出也很大。比如辽夏威胁。边关长期作战,岁费每年递加。

    为此北宋每年都必须付出高额的“军费”和“岁费”。军费就是驻守军队防治辽夏入侵的开支。岁费就是大宋每年送给辽国和西夏用来购买和平的钱。这些钱,不但年年要给,而且不断增加。

    这些年。北宋一直都把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盯着百姓身上,国家赋税包括公田、民田、城郭、丁口已经杂变等等赋税。其中就仅仅拿杂变之赋来说就多达十四种杂税。另外再加上官员巧立名目征收赋税,以及从上到下层层递加赋税,可以说北宋的赋税算得上历史苛捐杂税最多的王朝之一。

    梁薪开口议论国库之事,首先要说的当然不可能是继续增加赋税,相反他还想让赵佶逐步削减民众赋税。他的目光,首先就盯在了四个方面。盐、铁、海、边。

    盐税。北宋实行的是官卖法。凡是商人想要卖盐首先得取得都盐院颁发的盐商资格,然后花钱购买盐引。最后按照盐引的定额去买卖jing盐。

    这样的盐法原本也还算科学,但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人心。整个天下谁每天能不用盐?盐之一物牵涉的钱财动辄数亿。北宋官场几乎谁跟盐沾上一点关系那就是家财万贯富到流油。

    这是为什么?无外乎就是官员们胡乱开出盐引,中饱私囊。甚至于有的人官员还大张旗鼓包庇以及入股私盐,导致北宋每年收取的盐税ri益减少,到了赵佶这儿已经少到可怜。

    铁。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辽金两地多是草原,产点羊马倒是容易。但要说到铁,那两个国家几乎是不产铁。于是宋朝商人们便把目光投准在了那里,边关的关市交易之中,偷偷贩铁的商人不知凡几。这背后也是有大宋的官员在支持。

    可以说,宋之所以打不过辽金,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宋的官员偷偷卖了数不清的jing铁给辽金两地。

    另外海运和边关这两者,梁薪有着自己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财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大宋的未来。

    梁薪只是简单的说一下自己的计划,但也花费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说完之后赵佶皱了皱眉道:“梁薪你说言的四点的确见识独到,但朕必须得提醒你。这四者牵连甚广,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如果参与进去,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另外。朕很好奇,整理好这四者国库自然会盈实起来,但朕想应该还不能达到国库永不空虚的地步吧?”

    “当然。”梁薪叹了口气道:“微臣知道盐铁海边四者牵连甚广,但臣认为当下江山内忧外患,正是需要痛下决心快到斩乱麻。臣一人之力自然无法整顿四者,但如果有皇上的无限支持,臣愿意当这个一往无前有进无出的马前卒。

    另外臣也没想就靠这四者维持国库永不空虚。这四者只是臣的第一步,第二步臣就想开设皇家银行。”

    “皇家银行?”赵佶愣了愣,这四个字分开每个字他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合在一起说他就捉瞎了。

    梁薪微微颔首道:“说形象点叫做天下钱庄。微臣整顿好盐铁海边四者之后手里就算有钱了,有了钱微臣就会在天下边开钱庄发成皇家签钱引。

    皇上试想一下,如果有国库做保发行钱引。天下万民都将家中余钱存于皇家银行之中,那么是不是最后天下财物交易用的都是纸币而非银铜?届时朝廷是否永远都不会再缺钱了?”

    “那是自然。”赵佶兴奋地直搓手,他道:“一旦缺钱,朕就命人印发钱引不就行了吗?”

    梁薪微微颔首,心中不由得担忧自己说出这个未来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货币制度崩溃?不过眼下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再不多弄点钱,他拿什么去购置兵备招兵买马?没有兵马?他又如何抵御外敌固守边关?

    “不对呀。天下万民也不一定会把钱存入皇家银行啊?难道要朕下令让他们必须存进去?”赵佶身为皇帝心智自然不低,他一下就看出一个症结之所在。

    梁薪微微一笑道:“不用强制要求。只需要许诺存入银铜,隔年取出有增利即可。另外银铜携带不便,故此人们会逐渐习惯使用钱引。”

    “我们帮民众存蓄钱物,还要给他们利钱?那我们不是亏了吗?”赵佶又问。一个皇帝问出这个话,足以见得他是个已经穷怕了的皇帝。

    梁薪摇摇头道:“我们怎么会亏呢?民众存在我们这里的钱我可以借给商人做买卖,商人赚钱了再加收高利连本归还即可。仅利钱,银行就不会亏损。”

    “那如果商人不归还怎么办?”赵佶继续追问。

    梁薪道:“借钱时我们就让他用贵重之物,如房产店铺抵押。一旦逾期不还我们就拍卖他们的房产店铺抵债。”

    “哦。原来还可以这样。”赵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兴奋地一拍手叫道:“梁薪。你这想法真是太妙了,朕可预期,未来朕的国库定是充盈无比啊。”

    梁薪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并不没有赵佶那么激动。因为他比赵佶更清楚什么叫金融风暴,什么叫货币滥发,什么叫货币贬值通货膨胀。

    眼见赵佶对此事有兴趣,梁薪趁机和赵佶敲定。一旦山东之事平定就伺机开始着手进行这件事。赵佶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但是具体的事还得梁薪上交一份详细的奏章让赵佶参考。

    另外赵佶也在犹豫是否能将整顿盐铁海边的事交给梁薪,那不仅仅是权,更是国家命脉。一旦开始整顿,整个大宋可能就会掀起一片腥风血雨。要么是梁薪将对方全部干…死,要么就是对方将梁薪干…死。

    就在梁薪准备告退回西厂查询前方战事时,前方八百里加急被一个小黄门送到赵佶面前。

    梁薪好奇加急战报中说的是什么事,所以停下看了看,想等赵佶告诉他是里面的内容。

    赵佶打开加急战报一开,顿时兴奋地一拍大腿道:“好啊。高俅果然不负我望,首战就斩杀敌首八百余,拿了一个首胜。”

    什么?梁薪微微一怔,心中疑云重重。高俅怎么会首战告捷?难道是对方敌人诱敌深入之计?想了想,梁薪心中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那个可能让梁薪心中顿时冰冷一片。

    梁薪心中暗道:“高俅,你可别让我猜中你那首战之捷是怎么来的。”

    梁薪冷着脸想赵佶告退,出了皇宫他急冲冲地赶到西厂。刚刚走到西厂门口梁薪就看见曹元正跑出来。

    曹元正一看见梁薪就急冲冲地跑过来,跑到梁薪面前后曹元正面带忧se地说道:“大人不好了。事情要糟。

    高俅首战折损三千余兵马,如今他已带兵溃逃,凤翔府已经被攻破。高俅那厮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失竟然谎报战况,沿路屠了两个村子拿下八百人头说是自己首战告捷。”

    梁薪听后浑身腾起一股无力感,他叹了口气后有些沮丧地蹲在地上轻声自言自语道:“还真让我猜中了。”

    ps:运气不好。今天这两章是下一卷《天下钱庄》的重要过渡。但是今天身体不好,码字状态不佳。这两章写得异常难受。希望大家能包涵一二,在下匿了。最后再露头说个,别忘记收藏和红票啊~~~拜谢了。。。。。。

第七十四章 领军出征,保卫汴京() 
高俅的“首胜”让赵佶瞬间安心。近两ri赵佶一直在考虑该如何封赏高俅,同时也在考虑梁薪给他提出的那个皇家银行的事。

    只不过普天之下有一个恒久不变的道理,纸永远是包不了火的。很快高俅的第二封八百里加急传入汴京皇宫之中,那是一封请罪表。内容大概说的是高俅他趁着首胜想要一举将山东叛军歼灭,但没想到却中了叛军诱敌深入之计。虽然高俅斩杀敌军千余,身负八处重伤,但终究是溃败了。

    看到那封信,赵佶险些没有皇位上吓得滑落到桌子底下去。

    看到赵佶脸se苍白,梁薪赶紧问道:“皇上,出什么事了?”

    赵佶抬头看了梁薪一眼,伸手将手中高俅的请罪表递给他。梁薪看过之后冷笑一声,他早就猜到高俅会搞这样的把戏。

    先来一场首胜掩盖他三司军马的无能,再来一个中计将主帅无能的罪名换成了主帅战局判断失误。加上高俅乃是赵佶亲信,同时他又身受重伤。或许等他战后回来汴京赵佶不仅不会治他的罪,反而还会对他多加犒赏。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