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伐清-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吴三桂感觉相似或相近的又何止他一个,参谋总部的那些年轻军官在被朱永兴强制恶补了国际地理知识以后,同样是震惊于世界之大,震惊于日后国家的发展空间竟是如此广阔。

    还有匡国公皮熊,他以行伍起家,崇祯时授援剿副总兵,弘光时擢都督佥事充总兵官。永历时被加封为匡国公。历事三帝,皮熊不能说最忠于谁。忠于大明或者更为准确。昭武代永历,这毕竟是朱家内部的事务,且得到了绝大多数文官武将的赞同和,连血脉更近的鲁王都力挺,他更没有反对的理由。

    一个英明不下于太祖的帝王,一个能中兴大明的圣君。一个能驱除鞑虏的英雄,带着这些耀眼光环,朱永兴即位登基,实在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一个懦弱、胆小。不负责任的逃跑皇帝人们失望,被遗忘、抛弃,也并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圣上若能驱除鞑虏,兴复华夏,并善待太上皇,亦是佳话一段。”匡国公皮熊将忠诚链条转向朱永兴后,其实也与晋王李定有着差不多的期待,这也算是自我安慰吧!

    到了现在,匡国公皮熊已经知道了明军的整个军事筹划,了解了明军的全部实力,更觉得光复中华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朱永兴不出意外的话。而且,朱永兴的功业超过太祖、成祖,亦是足以期待的。

    “能在有生之年见到北伐成功,已是死而无憾啦!国祚不绝,天眷大明啊!”匡国公皮熊每每想起最危难的时候,便不由得慨叹不已,八十多岁的高龄啦,那个时候何曾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呢?

    晋世子李嗣兴与翼国公马自德、靖朔伯魏君重同龄,又各统一军,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也甚是相得。对永历,他远不如其父的感情深。相反,他却很是苦恼自己这个世子的身份,好象是靠荫袭而居高位。所以,他很感激朱永兴给了他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并且牢牢把握,尽力用实际行动去赢取朱永兴的信任。

    年轻人,有自己的心气与傲气,渴望有一个自由施展的空间。而朱永兴给了他们信任和机会,并向他们展示了更宽广的世界,更光明的前途。

    “大举北伐应在明年。”马自德着自己的猜想,“以圣上的仁厚,岂有不抚民安民的。军队所需的粮草物资是其一,北方残破,民不聊生,圣上定会顾惜百姓,积攒屯积出恤民所需。”

    “我也是这么想的。”魏君重淡淡一笑,说道:“还有骑兵,圣上多次流露出担忧之念。在四川组建骠骑,在各军组建龙骑,估计到明年才能准备完全。”

    “或者可大建车营,效高祖北伐之法。”李嗣兴说完又摇了摇头,说道:“速度还是难及骑兵。以步兵对阵骑兵,不怕他堂堂正正的野战,倒怕他骚扰不止。”

    “北地与南方不同,既有地形地势的关系,又要顾虑到民心、等因素。”马自德脸上露出一丝忧色,“就地筹措粮草物资恐怕甚难,这粮路饷道便要全力确保。只是若处腹地,无水运之便,可是大不易啊!”

    “所以才定下了‘拱’这个战略啊!”匡国公皮熊年纪虽高,却是耳聪目明,话,他听得清楚,忍不住事先透露一二,“从现在到明年春天。与敌接触各部都要积极开展,不断消灭清军,不断压缩敌占区。具体的讲解,这两天会在兵部进行,诸位可要好好听讲学习啊!”

    见匡国公只说了这么几句,便又卖起了关子。在座众人心中期盼,可又不好追问不止,只好用饭,这心思却飘飞而去。

    所谓“拱”,有短促突击,有零敲碎打,还有别的一些战术,其主旨便是在相对较短的距离内展开军事行动,避免由于长驱而有被敌切断粮道、后路的危险。扩大光复区。缩小敌占区,是其中一个目的;消灭并疲惫敌有生力量,是另一个目的;夺地迁民,使满清统治区的百姓越来越少,破坏其征收钱粮、役使民众的人口基础,则是第三个目的。

    而且,山东很快会成为主要用兵方向,其他各部的军事行动也有策应、牵制的作用。

    酒饭吃罢。漱洗完毕,自有侍卫去报朱永兴。众将由宫人引着,前往大殿恭候。时间不长,侍卫又回转,言说圣上改在御园召见,又由宫人引领而去。

    众人一直向前,一路上亭台不断。溪流淙淙,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花香、鸟语、水声人觉得异常清爽。在那假山中曲折行走,看着园内风光景致。各人都觉得心情舒爽。

    前面一片竹林横亘,在林内的小道上迤逦行走,老的黄竹,嫩绿的新竹,交相辉映,清秀之极。更有几棵方形的竹子,却是以前园中从广西引栽,看着煞是有趣。

    到了竹林深处,一幢小宫殿出现在眼前,宫人引着众人一个个依次入内。各人待眼睛适应殿内的光线,却见朱永兴坐在殿内正中,下首是吴三桂和两个兵部主官。当下由匡国公皮熊带头,各人高声报名,准备下跪行礼。

    “众卿以军礼拜见即可。”朱永兴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赐座,上茶。”

    众人免了跪拜,心中还有些不安,局促而拘谨地落座,眼观鼻,鼻观口,都是默不作声。

    “在大殿召见,怕你们局促,到了这里,自可放松一些。”朱永兴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心里忠君爱国,却也这表面的礼数上。”

    “圣上,这礼不可废。”吴三桂在旁说道:“圣上虽是仁厚,然为官者岂可不知轻重?”

    朱永兴暗地里瞟了一眼旁边的史官,这家伙下笔刷刷点点,起居注啊,搞得浑身不自在。

    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讲:”古之人君,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记注之职,其来尙矣。”从汉以后,几乎历代帝王都有起居注,但流传下来的很少。主要因其一般不外传,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负责修起居注的官员,在皇帝公开的各种活动中均随侍在旁,因此起居注记录的甚为广泛,包括除了皇帝宫中私生活外的种种言行。也幸好不私生活,朱永兴才能够容忍。否则,行房事时,外面还有听墙脚、做记录的,谁还有那个兴致?

    沉吟了一下,朱永兴伸手指了指李嗣兴、魏君重和马自德,笑道:“你们三个呢,也该把终身大事给解决了。有了贤妻,有了家,这才算真正的男人。嗯,若是有合意的,就算是缠过足的,放开便无大碍。不要因为朕的喜恶,看到中意的也有所顾忌。嗯?谁最近有这个打算,可不要偷偷摸摸的啊!”

    李嗣兴三人面面相觑,都不约而同地摇头讪笑。

    “启奏陛下,这个匈奴,不,是鞑虏未灭,何以家为?”马自德站起来,躬身回答道。

    “那朕有妻有女,可是不对了哦?”朱永兴按了按手,示意马自德坐下,笑着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和睦的家,却也未必便是拖累,也未必是胸无大志。国家国家,有国亦有家。没有众多的家,又哪里来的国?”

    “臣等是想先建功后成家。”李嗣兴起身奏道:“军人嘛,为国征战,居无定所,若是成家,诸多不便。”

    “说的也有些道理。”朱永兴点了点头,示意李嗣兴坐下,又对叙国公马惟兴等人说道:“戎马倥偬,叙国公、平北侯、靖北侯,你们这些有家眷的,确实比他们这些年轻人要辛苦啊!”

    “驱除鞑虏,为国尽忠,臣等不敢言辛苦二字。”马惟兴等人赶忙起身恭立回答。

    “坐下坐下,这老站起,朕倒不好说话了。”朱永兴有些无奈,说道:“今日召见,就是见见众卿,说些闲话。这军事上的布置,明后两日自有兵部交代。只是这闲话嘛,倒也离不开军事,众卿便说说这北地作战需要如何注意吧!”(。。)u

第四章 封赏;台湾() 
众将一时都没有冒然开口,思索着如何措辞,如何说得条理清晰。

    “刚才在酒宴上,你们不是正讨论北伐之事吗?”匡国公皮熊笑道:“怎么在圣上面前倒不敢放胆直言了?”

    “畅所欲言,对与不对皆没有关系。”朱永兴说道:“现在虽说是光复了半壁江山,鞑虏已处于不利之势,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众卿亦不可轻忽。特别是北地征战,尤利骑兵,这与南方却又大不相同。若说是不战而胜,那便只有拖,拖到清廷财政破产,兵无饷,官无俸,食无粮,这却不知要到几时了。且北方百姓亦是我大明子民,朕却不忍他们受苦。”

    “陛下不必担忧,北方利骑战是不假,然我军火器犀利,士气旺盛,只要粮饷充足,再辅以车营和少量骑兵,步兵亦可战胜骑兵。”李嗣兴迟疑了一下,说道:“只是要保证粮饷通道,还要防敌骑骚扰,便要步步为营,所占之地或皆需驻兵防守,所耗甚大。”

    “所耗甚大是肯定的。”朱永兴报以赞赏的眼神,说道:“火器犀利是不假,却对后勤更为依赖。不然我军光复大江以南,为何没有直攻进取?另外,据情报,清廷正在制造火炮,打制鸟枪,日后对阵,你们要提高警惕,并有所准备。嗯,韩王,你且介绍一下。”

    “清廷所造的火炮皆用旧法,笨重不堪,且威力不敌我军。”吴三桂在椅中躬了躬身,介绍着情况,“鸟枪呢,还是用火绳点燃发射。射程、射速也不如我军的燧发火铳。圣上判断,若是清军大规模使用火器,或许倒比骑兵更容易对付。”

    “陛下英明。”魏君重是最早接触燧发火铳,最早统领火铳部队的,稍一琢磨便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换装火铳。必须要有相应的军阵,并作战术的改变。再深一层,又涉及到炮兵的布阵、掩护。若是只知皮毛,摆出的阵势或许有些模样,却是很难充分发挥威力。”

    “说得很好。”朱永兴笑着点头,“鸟枪,呵呵,若是战阵崩溃,拿在手中倒不如烧火棍好使。敌若用弓箭、刀枪。我军已有战法对付;敌若用鸟枪、火炮,咱们自然也要有相应手段。你们呢,要多学习,要多琢磨,多演练,不管敌人如何变化,总能克敌制胜,方为名将。也就是说。没有万胜万灵的阵势,却有百战百胜的名将。不可战胜的强军。”

    “平北侯、靖北侯——”朱永兴目光一扫,对夏国相和胡国柱说道:“荡朔军成立较晚,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术打法,都与其他军有所不同。而这些问题,却不是全部换装便能够解决的。以老带新。是我明军的传统,亦是扩充,并形成战斗力的有效手段。所以,朕才抽旧补新,实是希望荡朔军能尽快掌握新的战术打法。尽快成为一支劲旅。”

    “圣上苦心,微臣明白。”夏国相忙躬身回答。

    “荡朔军以崇明为基,有水师配合,要经常出动作战,以尽快适应并掌握新武器、新战法。”朱永兴说道:“战事频繁,去讲武堂进修多有不便。朕想了个法子,叫函授。便是由讲武堂印发教材,并有期刊发行,汝等以自学为主,介时参加考核,合格者由讲武堂颁发证书,作为晋升的一个考察条件。”

    崇祯朝起,初只策封了周奎为嘉定伯,后又有平西伯,高不过侯爵,且无世袭。等到了后来几位南明皇帝,时傎王朝末日,曾经贵不可言的爵位已是泛滥成灾。国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