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颗流星从宗正身后的天际滑落,留下一道瞬间的亮痕,仙婕看到激动地指着宗正身后上空说道:“正哥哥,你快看,流星!”
宗正便即刻扭转头往仙婕所指的方向望去,继而天上又滑落一颗流星,在天上留下刹那光亮便淡没于星辰之中。
一颗紧接着又是一颗,最后是一大片,满眼流落的星光,也算一时奇景。
两人紧挨着坐于草地,仙婕靠在宗正宽厚的肩膀,侧着脸静静地望着天上的流星雨,心底满是激动和欣喜。
宗正在盘古峰拜入玄门,学过星象之术,他知道任何星象都是一种预示,今夜的流星雨纵然好看,是一时奇景,却是一种凶兆,主大杀之意,意味着大规模的死亡。
他猜测,一个月内,天下间必然有一浩劫,众生受累,只是不明此浩劫所指为何,有可能是兵乱之灾,也有可能是天灾。
仙婕不知星象,只知道欣赏眼前这难得一见的异景,她静静地享受着与正哥哥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宗正不忍打搅仙婕的兴致,便未道出此星象背后的寓意,心中虽惴惴不安,却也满面欣然地望着仙婕。
在宗正的怀抱里,仙婕永远觉着安心踏实,看得久了,看得累了,便不知不觉便安然睡在了宗正的怀里。
宗正望着熟睡的仙儿,仔细地看着她的模样,心中暗自嘀咕道:“仙儿,原谅正哥哥对你的欺瞒,这也是为了你好,正哥哥不想你因为知道此事而有所担心,更不忍你受到伤害,这条路走下去会特别艰险,正哥哥知道你不怕,可是正哥哥不愿意!”想着便顺势将熟睡的仙婕小心放倒在地。
寒意浸人,宗正怕仙婕睡着受凉便脱下了外衣盖在仙婕身上。
不一会,宗正便也感觉到了一阵寒凉,忽而想到了《大佛真经中卷》,于是便想着练练《大佛真经》里的武功,以此温热身躯。
想着便盘膝而坐,依着脑海中一一浮现的文字练起了《大佛真经中卷》里的内功。
中卷意在练力,分内力和外力两个层次,以雄浑的内力加上厚实的外力铸就中卷佛家武功的阳刚。
此刻,宗正便是在修炼佛家武功的内力,只片刻,周身便热气沸涌,寒意尽驱。
有了之前的内力修为作为底子,加上至高的悟性,宗正练起此功事半功倍,一时精进不少,亦自觉少林武功的精妙,暗自称叹智聪大师的武学修为。
然,少林武学最忌速练贪进,宗正短时的速成很快便造成真气的脉冲,浑身热气难以冲破各大关元,不免额头微微出汗,只好压住凝练的真气与内力,慢慢收住体内沸涌的真气。
费了一番功夫,总算将难以冲破各大关元的真气慢慢泄释。
此时,仙婕朦朦胧醒来,发现自己已经睡着,未见正哥哥的影子,不免一时紧张地站立起来,待见到身后正哥哥盘坐地上,稍稍安心,却见他衣衫单薄,摸着正哥哥外套,不禁心有愧意,转而担心正哥哥受凉,便赶紧走前,
“正哥哥,快穿回你的外套吧!”
宗正见仙儿醒来,便一脸欢喜地回道:“正哥哥不冷,你怎么突然醒了?”
仙婕将宗正的外套亲手披回他的两肩,回复道:“可能睡了好一会了吧!应该是不困了!所以就醒了!今天也不知怎地了,觉着特别困!”
冷风不知不觉间忽而变得强劲,仙婕将外套披回宗正肩上后不禁一阵打抖,宗正见出来已经许久,遂提道:“仙儿,时间也不早了,夜里大漠变得更为寒冷,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以免受寒。”说着便拉起仙婕往大营的方向而去。
两人携手慢跑的黑影逐渐淡没在苍茫的黑夜中,只余呼呼冷风吹拂着冰冷的大地。
作为一个生来便担负特殊使命的奇子,不管他愿意或者不愿意,不管是必然还是偶然,他都不知不觉地卷入了一场天下大势的转盘之中,并在当中起着微妙而又巨大的作用,若说以前种种是心性单纯的偶然,那么自他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则是充满心机和谋算的必然。
搅弄风云的时代即将来临!
。。。。。。。。。。。。。。。。。。。新的一年,给读者朋友们拜个大年!祝万事顺意!新的一年,《龙引阙》也进入第三卷,世劫*情劫之搅弄风云篇!精彩非常!敬请欣赏!感谢支持!。。。。。。。。。。。。。。。。。。。。。。。
第一百六十二章 智者纷纭赌国运(上)()
待宗正与仙婕折回开平大营,忽而发觉大营里的士兵已经去了大半,剩余兵力仍在紧张的调度中,不免一时好奇。
宗正心中已经决意与美人谷合作,自然对军情有所关切,再也没有之前那种冷漠的心态,只是,他不愿让仙婕与自己一同受罪,故而,他所做之事也没想让仙婕知道,于是对仙婕说道:“仙儿,你暂且回营帐歇息,正哥哥有事,稍后就来!”
仙婕立时紧张问道:“正哥哥,天色已经很晚了,你有何事不能等到明天解决?”神色略显困惑,却也带着半分猜疑。
宗正怕仙婕起疑,便巧言回道:“此时,大营兵力空虚,天色已晚,是防备最为松懈之时,正哥哥想趁机查探那女刺客的下落。”
宗正的理由却也有着几分道理,仙婕便也相信了,只是有所担心,本想与正哥哥一同前往查探,仔细一想,却也不妥,徒增正哥哥负担,遂叮嘱道:“那正哥哥小心,我在营帐一直等你回来!”
宗正点头回应后便朝忽必烈大营而去。
时值深夜,忽必烈的营帐依旧灯火通明,里面人影恍惚,远远地便能听到里面的议事争吵之声。
宗正本想找忽必烈问个究竟,最外围的戍卫告知宗正里面正在进行军机大会,不许宗正进入,宗正便打算在外守候。
恰逢张弘纲神色匆匆往营帐赶来,见到宗正,他很是激动,“早就听说恩公已经来到开平大营,本想亲自来拜访,奈何如今多事之秋,大汗派我在开平近郊日夜戍卫,一直不得机会,实在抱歉!”
宗正客气回道:“张大哥客气,你既有公务在身,又怎好因私忘公!”
“诶,对了,你在此干嘛?是想找大汗吗?”张弘纲疑问道,
宗正略显苍白地回应道:“嗯!见大营的士兵都在紧张地调动,想来定是除了什么大事,所以想过来问问,看看能否帮上什么忙!”
张弘纲听出了宗正的意思,遂拍拍宗正肩膀,爽朗应承道:“恩公放心,我现在就进去跟大汗禀报!”说着便往营帐走去,
那些戍卫知道张弘纲的身份,自然未加阻拦。
阿里不哥调集二十万兵马直扑开平,气势汹汹,前锋部队距离开平不足三十里,本欲趁夜突袭开平,却意外被兵探发现,忽必烈得到消息后立时调遣先头部队在开平各处关隘伏击阿里不哥前锋军,并召集军中主将商议对策。
大帐之内,正前方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形图,忽必烈拿着一根长棍指着开平附近的一处险塞说道,
“此处是敌军袭击开平的必经要塞,易守难攻,张禧老将军,本汗派你领兵一千把守此道要塞,你可有把握守住?”
张禧一身是胆,勇气非常,上次重伤后已经痊愈,忽必烈对其身体有所顾虑,一直不敢派他再上战场,故而,他一直未得机会再立大功,此番得蒙忽必烈再次给机会领兵,自然跃跃欲试,铿然应承道:“臣领命!请大汗放心,臣定能守住!”
“好!有张老将军坐镇,本汗也可安心,不知诸位对于所做布防可再有何意见?”忽必烈说道,
发思巴正欲发言,张弘纲忽而进入营帐,忽必烈见到张弘纲立时问道:“弘纲回来了,本汗交代你的事情完成得怎样了?”
张弘纲点头回应,忽必烈便已经领悟其意,很是欣喜。
“大汗,方才我进营帐之时,见到梅少侠也在,他想询问是否有何紧急军情,好像有想要帮忙的意思!”张弘纲提道,
前一阵,张弘纲一直在开平近郊负责城防,便不知道宗正真实姓名一事,故而仍旧以梅少侠称呼。
“那快点让其进来!”忽必烈听到宗正有意帮忙,求之不得,立时吩咐道,
张弘纲随即又走出营帐,请进宗正。
发思巴听到宗正有意帮忙,心中琢磨不透宗正此时的想法,不过倒想看看宗正就此事有何高见,如此也能看出他是否真的想通了,愿意真心实意帮忙。
宗正步入营帐,张柔、刘秉忠等一帮股肱老将便一直目不转睛地关注着这位少年英侠,大有期待。
上次宗正所献计谋便是剑走偏锋,别有心机,与常人思维不同,也让诸将看到了宗正在主导军事上的能力,故而,听到他有心帮忙,自然心中满是期待。
“宗正拜见大汗!”宗正客气地向忽必烈行了一个礼,
忽必烈立时回应道:“宗正,无需如此客气!”
“大汗!我见大营军队调动紧张,可是有何大事发生?”宗正询问道,
忽必烈怅然说道:“漠北王携兵马二十万欲进击我开平,此刻,他的先锋部队已经抵达开平近郊三十里处的卓林道。”说着便将手中长鞭指向地图上的卓林道。
宗正并未言语,只是盯着上面的地图,似若有神地望着。
“宗正,不知你有何抵御良法?”忽必烈询问道,
宗正不善统兵防御之道,一时也无精妙破敌之法,便回复忽必烈道:“大汗,我想先听听几位将军的意见!”
忽必烈方才正问到此处,便顺势继续说道:“几位统兵将军,你们可有何建议?刘邢台,你先说!”忽必烈向来最为看重刘秉忠的意见,便想着听听他的发言。
刘秉忠方才一直默默地看着忽必烈的行军布兵策略,心中早有定数,见忽必烈问起,遂上前回禀道:“以臣之意,不能只思防守而不思进攻,进攻用好了便是最好的防守。”
这一句话倒着实令宗正很是佩服刘秉忠,若不是深得兵法精髓,又岂能有此思维。
忽必烈听闻刘秉忠此言,亦是深有所悟,不禁感叹自己方才的策略都基于防守,并无进攻,略有失势之察。
想来也是,大军压境,实力对比悬殊,又是仓促应战,难免只是想到防守,而忽略了进攻与防守的关系。
“刘邢台既出此言,想来定是想好了进攻的方向和策略,不妨当着众人之面道出,也好让众将参考参考。”忽必烈望着刘秉忠说道,
此言大有深意,所为当面道出,表面是彰显了忽必烈对宗正的信任,实际上也不过是测试宗正真实心意的举措。
宗正看出了忽必烈的心意以及暗含的深意,他知道,若是不能拿出绝对的诚意,必然难以取信忽必烈。
刘秉忠指着正前方的地图说道:“前番我们暗施离间计使得阿里不哥的各部人马离心离德,不能勠力同心,也因此,才使得对方未能及时对我们发动全面的大规模战争,给了我们在开平和燕京立足的时间,阿里不哥吃过暗亏,便再度整军,也给予了各部更多的利益,如今,他们较之以往更为团结,只怕会比以往更难对付,所以,此战无可回避,可是,他们也有弱点,后方薄弱,而粮草辎重也在后方,所以,若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