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自己一个人去,还有二哥兜底呢。因为是临时决定去的,云子桐翻箱倒柜的折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了几件拿的出手又不打眼的东西。
不怪云子桐这么兴奋,她就是憋狠了后的爆发。第一世的时候交通快捷,想去哪儿都很方便,就算不爱出门,一年到头也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去外地几趟。可第二世倒好,直接被关在了府里,想上趟街就千难万难。终于又回到现代了吧,可惜是这么个时期,什么都受限制。这自己不想出门和自己不能出门,区别还是挺大的。
很快云家就拿到了火车票,云子桐俩人运气好,现在是春节期间,不太有人在这个时节出门,因此卧铺车厢的票还空余不少。票拿到手了就终于可以给大哥发电报了,让他有空就去火车站接一下。
边防部队里,云子松接到家里发来的电报,计划着到时请假去接弟妹,心里十分开心,本来想跟二舅说自家弟妹要来,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没准家里也跟二舅打电报了。
这边是国家海岸线上的边防部队,位于宁市的群岛上,按照岛屿大小,军队部署十分分散,岛与岛之间靠船只往来,时间固定,自己与又二舅不在一个岛上,比较麻烦。
只是之后的几天,岛上的教练员和通讯排的小伙子们,看云子松脸上天天都挂着笑脸,都十分好奇,到底是啥事能把“面瘫”也治好了,大家都在猜测,但不外乎媳妇儿这个主题,毕竟看他们营长也都25了,同年龄的很多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说到这事儿,家里也挺急的,不过家里就指云母一个人,其他人都不急,男人大点儿有啥关系,只要有本事,啥时候都能娶到媳妇儿,但不管咋说,云母还是认为早点儿结婚好。
这不,第二天就要上火车了,前一天晚上云母就在饭桌上谈起了这个事儿,“桐桐啊,你去了你大哥那儿可要好好劝劝你大哥,早点儿结婚,你娘我也能早点抱上孙子,你爷爷也能抱上曾孙,你大表哥就比你哥大一岁,石头都四岁了,翻过年就五岁了,这还是村里结婚算晚的呢。”自从三年前大哥回来过之后,这些话都是老生常谈了,家里人除了云子杉都会背了。云子桐当然好声好气的应了,放没放在心上就两说了。
因为火车站在市里,又是上午的火车,因此云家都起了个大早,吃完早饭,云母又在行李中给俩人塞了些早上刚煮的鸡蛋和刚烙的夹肉饼,让他们在火车上当干粮,又拿了一小叠小面额的全国粮票和二十张大团结给俩人,出门在外穷家富路,多带点儿总是好的。
老爷子就只说了句:“人心难测,财不露白。”
云父请假送俩人去了火车站,看着简陋的火车站大厅里乘火车的人稀稀拉拉的,但每个人都拿着三四个行李包,有的还是大蛇皮袋。
看看这景象,云子桐就已经忍不住庆幸自己选了个好时候。以前就在网上看到过说坐一趟七八十年代的火车好比经历一个生死轮回,本来还不信,可看这么几个人就能有这么老些行李,不难想象人多的时候那个场面真是。。。
时间刚刚好,没一会儿绿皮火车就晃晃悠悠地进站了,检了票,云父帮着把三大包行李放到给云子桐俩人买的卧铺车厢里,拍了拍云子桐的手臂,让她注意安全,别跟哥哥走散了,转头又郑重交代云子杉照顾好妹妹就下车了。
随着“哐当哐当”的声音,火车慢慢的驶出了站台,透过玻璃窗,看着窗外云父的身影渐渐远去,兄妹俩使劲儿挥着的手也放了下来,第一次远行带来的高兴劲儿被离别的不舍所代替。
过了好一会儿,云子桐的心情才平静下来,打量了一下所处的车厢,很干净,左右两边都有上下铺,靠窗有张固定的小桌子,能放点要用的小东西,自己和二哥是左边的上下铺,所以行李都放在了左边的床底下。
刚进来时没看见人,还以为这车厢就自家俩人,可现在看到对面床底下的军绿色大包裹,微微凌乱的床铺,肯定是有人的,估计是有啥事出去了。
第16章 目标,边防部队(二)()
正猜测着,转眼就见一个身穿厚实的六成新的军大袄,登着一双黑色的低帮暖皮鞋,一头利落的短发,五官略显英气,年约40岁左右的妇女走进了车厢。
知道这应该就是对面床位的乘客,俩人都笑着跟她打了个招呼,妇女回应之后就都坐在了各自的床上,大家都是陌生人,一下子也没啥话好讲。
看看外面的风景,躺床上睡睡觉,到饭点了吃点儿家里带的干粮或者买点儿火车上的餐点吃,车厢里天天都少不了肉香味儿。好在会买卧铺车厢的或者说能买到卧铺车厢的,家里都不是缺钱的主儿,谁都不会在意这点儿吃的,也就没那么多事儿,不会由一口吃的而引发一场风波。
期间也停靠了几个站,车厢里剩余的那个铺位一直空着没人来。安安稳稳的过了两天,快要到宁市了,云子桐兄妹就开始整理东西,对面那铺的妇女也开始拿包裹。
这时三人才发现大家是在同一个站点下车,原本安静的车厢里顿时响起了的不轻不重的说话声儿。
通过交谈,知道大家都是去宁市边防部队的,妇女姓蒋,儿子在这边儿的部队当兵,她来这边办点儿事儿,顺道看看她儿子。
妇女,就是蒋雯,自己是京市军区的后勤部部长,正好来这边有点儿事,本来是不需要她亲自来的,得知儿子受伤的消息,决定还是亲自来一趟,亲眼见过儿子之后才能彻底安心。
这一路来,蒋雯听他俩简单的对话知道俩人是兄妹,安安静静的,进出也都轻手轻脚的,吃饭的动作看着也是有家教的人家,因此对云子桐兄妹俩都挺有好感的。
到站了,三人行李都不多还不用挤人潮,轻轻松松的就下了火车,下了火车更惊讶地发现这一站就只下了他们三个人,站台上空荡荡的,只有他们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响,无形间又感觉更亲近了些。
出了站台,兄妹俩一眼就看见云子松一身军装孤零零地站在护栏外往这边张望。
“小弟,桐桐,这边。”云子松也看见他们,笑了起来,挥了挥手,喊道。
“蒋阿姨,那就是我们大哥,他来接我们了,您有人来接吗?没有的话就跟我们一起走吧。”云子杉作为哥哥,开口向蒋雯说道。
蒋雯这边也确实没有通知儿子自己来看他,不过她名义上是来公干的,因此会派人开车来接的,就是一时半伙儿的还没看到人,说:“没事儿,阿姨有人来接的,等会儿就到了,你们跟你们大哥吧,不用担心阿姨。”
见此,云子桐顿了顿,说:“蒋阿姨,这边儿一眼就能看到头,来接您的人应该还没到,不如跟我们一起出去,看看是不是等在外边儿了,如果外边儿也没人,我们就陪您等会儿,您一个人在这儿等时间过得太慢了,大家一块儿说说话时间过得快点儿。”
大家都是来看当兵的亲人,还坐了同一趟车同一个车厢,也是缘分,能帮到来看战友的亲人,想来大哥也会开心的。
蒋雯本来就爽利的性子,见俩孩子都是真心实意的,也不扭扭捏捏,当即点头同意了。
栏杆外,云子松听弟妹说了这事儿,果然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来当兵,一年到头也见不了一次亲人,不容易,有人来探亲是十分高兴的事儿,别管来的是谁的亲人,都得照顾好了。
云子松热情的跟蒋雯打了招呼,主动接过蒋雯手上的大包裹,帮她提着,带着几人往火车站外走去。
蒋雯自己在军队里待了几十年,看了眼云子松就知道这是个至少当了五年以上的兵,级别在连级干部以上,在只知道自己是军属的情况下就这么热情的对待自己,一点儿也没有架子,可见云家的家风正,几个孩子都养的不错。
等到一行人到了火车站外,还是不见来接的人。云子松借了一辆部队吉普车来接弟妹,绿色的吉普车正静静的停靠在街边,感受着冬日的寒风,正想说去车上暖暖避避寒,就听见不远处的拐角出现了一辆往火车站开的军用吉普车。
这车跟云子松开来的吉普车一摸一样,明显也是部队上的车,想到蒋雯当兵的儿子,就以为是她儿子来接她了,都替她高兴。
车子停在了几人不远处,驾驶室下来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子,手里还拿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蒋雯部长四个字。
几人都看到了这块牌子,蒋雯就知道这个小伙子是来接自己的。云子桐兄妹几个看写着“蒋”就猜是指蒋雯,可后边儿跟着的部长俩字就有点纳闷了,但也明白了这个年轻小伙子并不是蒋雯的儿子。
蒋雯看那个小伙子就要走过几人身边,显然没意识到他要接的人就在这里,就叫住了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小伙子反应过来后忙红着脸道歉,解释说车子在路上抛锚了,就停车在原地修了修,再往这边儿赶的时候时间就来不及了。
蒋雯当然不会责怪小伙子,又转身跟云子桐兄妹三道了谢,说了有缘再见,拿上云子松替她拿着的包裹就跟小伙子走了。
其实这句有缘再见,蒋雯也是随口说的客气话,谁也没料到他们之间的缘分还真是够深的,特别是云子桐。
之后云子桐三人也上了车,往云子松借来车部队驻扎点开去,车上的三人都觉得萍水相逢,以后几乎没可能再见,就都没把蒋雯说的有缘再见放在心上,已经撂下这开始说起了三年来各自的情况以及家里的一些事,云子桐还顺便说了句娘交代的希望大哥早点结婚,算是完成了她娘交给她的任务。
云子松借车的部队驻扎点就在坐船的码头不远处,本来就是为了给没赶上船只开船时间的军人提供一个落脚点。
云子松算好了时间,还了车,给家里打个电报报平安,再在驻扎点吃顿简单的中饭,然后带着弟妹上码头坐船回自己驻扎的小岛了。
第17章 登岛()
冬日的海面寒风凛冽,尽管正当中午,那点温热的阳光在寒风面前变得脆弱不堪。
码头停着几艘船舱大概能容纳100人左右的小型客轮,准备上船的人都裹紧外套,赶着上船,谁也不愿在寒风中多待一秒。
云子桐兄妹三也随着人流往船上走,她手上的包裹早就移到了大哥手上,手就没露在外面,两个哥哥又主动地站在她身前帮她挡着来自海洋的寒风,倒不像其他人那样冷,可海风实在厉害,脸上又没遮挡,刮在脸上生疼。
登上了去往云子松驻扎的小岛的船只,因为航线比较偏,是几艘船里客流量最少的一艘,但因为往来船只都属于公家,拿的是死工资,只管完成每天的航行路线,到点就开船。
这回船上乘客就只有云家三兄妹,船长一般都在驾驶室,售票员收完钱也会去驾驶室和船长唠嗑,因此相当于他们包了整只船,不能更宽敞了。
前往目的地得一个半小时,刚进到船舱内,云子杉就一下子放开似的兴高采烈的和大哥小妹诉说着自己激动的心情,第一次见一望无垠的大海,很难有人不被蔚蓝的大海所征服。
云子桐抿着唇,目光平静的站在船舱的玻璃前,时而看看沉稳的大哥兴奋的二哥,时而看看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