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地师魂-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着一群姑娘干农活,像先生嘛?”

    “说不定带到芦苇荡、庄稼地里了。”

    村民的意见越来越狠毒了。方圆容不得村民这样说他,和村民争论了一会儿,见难以收场,干脆当着村民的面说:“王老师,不是那样的;雪莲姐也不是那样的。我和他一直在一起,我喜欢他!”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王金山竟然连一个十四五的小姑娘都不放过!

    “方圆!听姐说。”

    “请相信我!我一直和他在一起的。雪莲姐和他没事!”

    “方圆!”蒙雪莲又喊她,“你何苦呢?他们捆我是因为堵截湖的事!”蒙雪莲如陈年美酒一般,举止投足都充满了风韵,心智成熟,谈吐得体,心态平和,散发着少女的温柔和关切。

    王金山离开了方圆走往夫子庙的路上,遇上一位姓王的看庙老人。那老人九十多岁,满脸的皱纹藏不住他人生的蹉跎岁月,那一双手就像大槐树的树皮。王金山觉得老人由曾相识的感觉,就一路走,一路攀谈。

    他们走进一座古朴的大门,老人说:“这是夫子庙的大门,棂星门,民国时期汉子麟的曾祖父依照地北市的孔庙建成。”王金山手扶着雕龙画蛇的四柱,心里想:夫子庙的真实年龄还真跟它的外表一样“古董”!

    跨过门槛,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叫泮池,泮是伴水的意思,所以它是半圆形。在古代新入学的学生都要登泮桥、跨泮桥,泮桥就是泮池上面的那座桥,这个仪式是古代人的入学仪式。

    王金山联想到自己将来的学生们。雪花飞落,将泮池周围变得一片雪白,池水变得清澈透明,学生们围池欣赏,整幅画面就像一块汉白玉镶上了一块半圆形的蓝宝石!

    他们向前走去,越过鲜红色的大成门,来到了杏坛。一棵杏树只剩下枯干,传说为了纪念圣人所植。这西部为何也有杏林,现在已经无证可考。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孔圣人当年教学,可能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他会根据学生的多少、气候的冷暖等因素,常常变动地点。就很难说当年孔圣人是否来过大槐树下。孔子喜欢杏树,所以后人在树下造了这样一个高坛,渐渐的就被人们称为“杏坛”了。

    二人看着,聊着,一前一后进了大成殿。老人说:“‘大成殿’的竖匾清朝溥仪皇帝的御书。”王金山举目念到“万世师表”,不由对圣者万般的崇拜和敬仰,他噗通跪倒,连磕了三个响头。

    老人帮王金山在圣像面前燃起三柱高香。香雾缭绕,外面的世界可以暂时忘却。

    王金山礼毕站起,想起地北市孔庙的大成殿,孔圣人两边的是他的弟子,而这儿却是不一样的陪伴,就问:“王老前辈,两边的尊者是谁?”

    “右边是赤帝子,左边是王圣。”老人给王金山讲起他爷爷的爷爷的故事:

    民国初期,汉府大院门口,站着一位端着破碗、带着竹杖的乞丐。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乞丐却有一匹好马,全身的枣红。马背上坐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王孝田的父亲)。乞丐三十左右,衣衫蓝缕,留一小撮头发结成小辫,时而装扮成猪狗的模样,时而唱着乞讨的段子

    在外面玩疯了的大少爷(汉子麟的爷爷)跑了回来,看乞丐好逗,跨在乞丐身上,让他学马叫。乞丐俯下身子像马一样驮起大少爷,引得过路人一阵阵哄笑。

    “给我下来!”一声吆喝刚过,汉府大院里走出来汉举人。孙子被喊走了,乞丐起来并不计较,说是孩子,还要求汉举人送少爷读书,而且恳求汉举人在御龙河西岸创办耕读学堂堂。汉举人摇头,心想:如此脏兮兮可怜的样子,吃了上顿没下顿,还想兴办耕读学堂,真是痴人说梦。

    “这是济公佛?洪七公?算是世外高人,也不能和孔圣人并排坐在一起啊?”王金山不由地惊叹。

    “孩子!你慢慢听我道来。”老人说。

    王金山看着墙壁上乞丐乞讨的壁画,认真地听着:

    乞丐不是一般的乞丐,他博学多识,但历次进京赶考屡次失败。豪富的家境也因为他的科举败落,但乞丐的父亲依然坚持科举。正赶上甲午战争爆发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乞丐想办一所学校救国救民。而没有资金的他想到了乞讨。于是,在各地做过各种各样的农活、杂耍、手艺—推磨,割麦,浇园,挑担,拉车,纺线,竖鼎,捏糖人,捻线头,轧棉花,甚至做红媒他走到那里,就在那里办一所耕读学堂。后来,被倭寇追杀,他不得不一路向西。

    为了在御龙河畔实现他第九所耕读学堂的心愿,他不止一次地来到汉家大院门口。等汉府大院关门,乞丐就回到了槐泉观,在槐泉观东用自己的槐木棍做桩,选了校址。

    汉举人(汉子麟的曾祖父)终于感动了!他亲自将乞丐请回府上,收拾出三间客房供乞丐教书,还让下人送去山珍海味和华丽的衣裳,谁知乞丐不愿接受,他说男儿志在四方,校址已经选在槐泉观东。汉举人把他关进屋子里让他反省。这件事刚好被大小姐知道了,她愿意替父亲去试一试。

    大小姐去了书房,眼睛一亮,站在面前的先生哪有乞丐的样子,衣着虽然褴褛,但相貌堂堂。大小姐落落大方走过去,嫣然一笑,甜甜地说:“我知道你在河西办耕读学堂,不是教几个富家子弟。可家父请你到家也不矛盾啊!我可以劝父亲,多收穷人家的娃。教好了,父亲一感动,说不定同意你在河西建学堂,给你一笔款子呢。无论如何你先吃饱了,才能办学教书啊!先生穿得好一点,才像个先生。”

    “要办富人家私塾,我用不着跑这里来。我来这儿就是给穷人家的孩子教书。你把这些拿回去!我吃好的,穿好的,那家穷孩子敢跟我读书啊?拿回去吧。”

    大小姐被震慑了!将东西原封不动地拿回去,父亲又让她送进去。乞丐见大小姐面善心慈,就和她聊起天来。原来,科举和办学害得他,父母与他断绝了关系,妻子丢下孩子改嫁。即便如此,乞丐办学的决心不变。

    汉举人发现大小姐不仅喜欢上了乞丐,而且喜欢上乞丐带来的小男孩………王泉北。一气之下将他赶出了大院,把大小姐关了起来,给少爷请来了一位洋先生。

    红马又驮着乞丐和小男孩回到了槐泉观一间土房里。

    后来,大小姐嫁给了一位姓王的人家,不久汉举人听到乞丐果然办起了一座耕读学堂堂,连龟蒙山蒙府的少爷(蒙阿汉)也成了他的学生。还听说,这个乞丐是御龙河流域流传的千年乞丐——王宝训。“一定要把他请回来!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汉举人终于后悔,可派出的人回来告诉一个不幸的消息…………他积劳成疾,倚在他亲自植下的槐木桩旁边,睁着眼睛含笑而逝,仿佛在倾听一群群学生的念书诵读的琅琅之声。

    二十年后,王泉北和大小姐的儿子都娶妻生子。王泉北生下王孝田,大小姐的儿子叫王孝天。

    又过了二十年,乞丐留下的树桩早已成了三十多米仰望高空的大槐树,传说是王宝训的尸体和灵魂幻化来的。王宝训先生,当时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乞丐。但大槐树人并不忌讳把这位疯疯癫癫、四处“跪求”的苦行者,就在神母槐下建起了夫子庙,让乞丐坐在了孔圣人的左边,以实现大小姐临死前的遗愿。

    后来,王孝天成了看庙人。

    看完夫子庙他们要去神母堂,走在路上王金山浮想联翩想:夫子庙不仅增加了他对乞丐的了解,更坚定了他要好好学习成为当地农民教育家的信念,于是对王孝天深深地施礼,说道:“看来方圆带我来的地方还是最适宜办一个学堂。如此一座空庙空着太可惜了,我想把槐树林学校搬进庙里。”

    王孝天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只是说:“我们看看再做决定吧。”

第032章蒙雪莲捆在大槐树(3)() 
王金山来到神母堂,依然是最庄重的跪礼。神母是大槐树人想象的产物…………慈眉善目、面含微笑、温和地坐在大厅中央,左手臂赤龙吐珠,右手臂白蛇盘绕。

    “这里的宝贝也不少,比如:天花板上画的是汉朝以来的国画和图腾!”王孝天告诉他。

    王金山看到神母像前摆放着人们的贡品,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抬头看去,发现天花板上是真有龙、凤、蛇、马、龟的图腾,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东龙马,西白蛇,北神龟,南凤凰,都是神母的儿女。他们不管在哪里,都要回去看望神母;也不管兄弟多大的恩怨,只要在神母面前就会化干戈为玉帛。”老人说着去神母脚前取下一本线装的古书,抖着双手几乎是捧着递给了王金山,说:“这里汇聚了华夏子孙的所有姓氏。这一本是咱们王氏的家谱。”

    “咱们王氏”王金山像一位流浪儿见到了亲人似的认真翻阅着族谱,万般情愫油然而生,“天南元炎黄,田北启凤凰。仁爱树宝泉,孝敬槐金长。”王金山念道。

    “孩子,你父亲是不是叫王国槐,爷爷叫王敬诚?爷爷的爷爷叫王宝训?”老人问道。

    “是啊!我只记得老爷爷叫王泉”王金山惊讶地说道。

    “王宝训就是那个乞丐平民教育家啊!孩子!我是你王孝天二老爷爷。”

    “你是我老爷爷王孝天的弟弟”王金山欲言又止。

    “他还好吗?你爷爷、父亲都好吗?”王孝天问道。

    “老爷爷走了。爷爷、父母、叔父都很好。”王金山向王孝天迈进一步。

    “孩子!让你受苦了!”

    王金山前进一步和老人抱在一起,感到脊背上有一股暖流,他知道老人流泪了。

    “老爷爷”王金山看他伤心落泪,掏出洁白的手绢替他擦去脸上的泪水。此时,他突然听到大槐树下人生喧闹,一定出事情了!

    王孝天说:“孩子!我知道他们委屈了你。把蒙雪莲也牵连了进去。方圆背着你去找人家评理,根本不是这回事!”

    “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老爷爷!”

    “孩子,别急!蒙老县长派村里的妇女有意到御龙河的下游洗衣,汉子麟和白奶奶联合在一起,说是妇女洗衣污浊了河道。蒙老县长一气之下,把御龙湖给堵截了。别关在闺房了的蒙雪莲听到外面的一位叔兄对爹说。等他俩离开,她越窗逃了出来。本想去劝阻他们,谁知道,汉子麟和白奶奶的人来了一大群,他们吓跑了,但蒙雪莲被抓走了。”

    “在哪?”

    “就在大槐树上捆着。孩子,你是教书先生,莫管这些事儿。”

    “我必须管!”王金山态度已决。王孝天跟着王金山走出神母堂。

    大槐树下聚集了二三百人,金槐湾、槐树林东西各一队,一是监视蒙雪莲,二是派人去掘开堤坝;而龟蒙山一队,在神母泉以北站着,一是监视堤坝,二是随时救走捆在大槐树上的蒙雪莲。

    王金山一路小跑来到大槐树下,汉副镇长说:“你总算来了!三方各不相让,方圆又搅了进来。或许,他们给你留面子。”

    “方圆,退下!方圆!请马上离开!”王金山走到蒙雪莲的身边,将方圆只开,正要去解蒙雪莲的绳子,汉大伯和汉二叔等十几个汉子围了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