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麻辣小厨娘-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柳,豆腐谁家的?”

    “徐师傅,小姐问豆腐谁家的。”

    “东街口送大娘家的。”

    “送大娘家的?”

    “是的。”

    “回小姐,东街口送大娘家的。”

    “好,以后豆腐就从她家取吧,”

    “听到了吗,徐师傅,以后豆腐从她家取。”

    “你说我又不聋,为啥小姐不直接给我说。”

    “这我哪儿知道。”

    “你俩议论啥呢,不过是叫江柳叫习惯了。”

    “好吧。”

    江莫卿没理徐师傅和江柳无可奈何的表情,继续忙手里的活儿。向来任性,没有办法。

    油锅倒油,放入豆腐片煎至两面金黄,盛出备用。

    姜爆香,入茶树菇,加入青椒,胡萝卜,与豆腐一起拌炒均匀。

    加入酱油及水,一起炒匀,小火烧至入味,加少许盐调味。

    出锅装盘。

    莫卿一边盛菜,一边念叨“我需要蚝油,需要蚝油啊”

    江柳端着菜去了饭厅,蚝油不蚝油的,管它什么东西呢,反正不知道小姐说的是什么还是端菜比较靠谱。

    人类是世界上很高级的杂食动物,所以,全素肯定不行。

    荤的话,那就肉末豆角吧,下饭。

    “坏了,失策了。徐师傅,赶紧蒸米。”

    “是,大当家的。”

    肉碎加入酒,糖,酱油,抓匀,腌制十分。

    豆角切丁儿,葱蒜,小米椒切丁儿。

    冷锅冷油,油温起,放入肉碎煸炒,加酱油提味上色,盛出备用。

    锅底少油,加葱蒜小米椒,炒出香味。

    豆角入锅,边炒边加水,少量多次,遂使豆角易熟且为新鲜翠绿色。

    待豆角熟后,加入肉末,加适量盐,翻炒均匀。

    “江柳,上菜。”

    “得嘞,您瞧好儿吧”顺势打了个千儿,“这位客官您里边儿请着。”

    “淘气丫头,赶紧吃饭。”

    半个时辰,徐师傅蒸的米饭也好了。

    吃罢饭,天刚刚擦黑。

    “今儿晚上想上街去的就去吧,明儿早可晚两个时辰上工。”

    “谢当家的。”

    莫卿摆摆手,径自回了房,取了河灯,带着江杨江柳准备去街上。

    天黑人杂,江城哪里肯放心,也跟着去。莫卿本来也打算带江叔江婶儿一块儿去热闹热闹的,他们非说什么年轻人多,他们不适合,留下来收拾饭厅,过会儿就准备歇了。

    看他们也满脸倦意,莫卿便没再强求。

    倒是徐师傅,自叹命苦,明儿一早得先把馍蒸出来,眼下得和好面,发出来,根本没得时间。

    阿梨吵着也要去街上,吴大明日得去集市,菜品必须保证绝对新鲜,这是他答应莫卿的,所以不能去了,阿梨垮着小脸儿,撅着嘴巴,委屈的不得了。

    “阿梨跟我来。”出了门的莫卿冲阿梨招招手,看她瞬间开心。

    一行人说说笑笑的出了门,上了街,往护城河方向走去。

    阿梨小孩子脾性,高兴的简单,蹦蹦跳跳的走在一行人的最前头,看着他们走近,又使劲儿跑远了。

    “阿梨,等下到了河边,不许乱跑,跟着江杨姐姐听到没?”

    “嗯,是,小姐。”

    “好嘞,真乖。”

第13章 初相遇?() 
亏着今天是夏至,好似城里的人们都出来凑热闹了,比这白天都热闹几分。

    护城河上姑娘居多,都拿着自己扎的河灯,寻找最好的位置。

    遇见几个平日相处不错的,都会停下来寒暄一番。

    莫卿在朝歌城里并无朋友,所以一路通行也算清静。

    因不是很清楚放河灯的规矩,遂牵了阿梨的手跟在江杨江柳身后,江城一直在身侧保护,认真且仔细。

    城墙上的烟花在天空中绽出五彩的花,人群中一阵热闹,姑娘们蹲下身子把手中的荷花灯放入水中,看着他们飘远。

    “小姐,快看,咱们的在最前面呢,飘的最远了。”

    “看来江柳的愿望不多时就要完成了,恭喜恭喜哈。莫不是许了早点遇见如意儿郎就要弃我们而去了,哈哈哈。”江杨听到莫卿这话也被逗的哈哈大笑,江柳被说的不好意思捂着脸转过身“小姐莫要拿江柳取笑。”

    “好啦,灯也放完了,热闹也凑够了,我们该回去了吧,明儿早起来还有不少事情要做。”

    “是,小姐。”

    刚说完话没走几步,人群一阵骚动,冲撞着莫卿松开了牵着阿梨的手,莫卿拼命去寻,也没看到,江杨江柳也不见了,江城在旁保护,眼下却也自顾不暇。

    好不容易终于发现了阿梨的身影,看她拉着江杨的衣袖,莫卿才稍稍松了口气,还挺机灵,没忘了刚刚嘱咐她的话。

    悬着的心终于肯落下来了,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推了莫卿一把,莫卿脚底一软整个身子向身后的护城河倒去。

    江柳江杨都看到了惊呼“小姐,小姐小心。”可离得太远,无济于事,抬眼间,江城已至跟前,忙伸手去拉,有个白色人影快人一步,一把把莫卿揽入了怀中,离那河边退后了几步。江城看得出此人功夫了得,小姐应当是无碍,收回手站在一侧,江杨江柳惊魂未定,拉着阿梨挤开人群赶了过来。

    “小姐没事吧,小姐,小姐?”

    “啊,你说什么,哦,没事,没事。”

    莫卿一直盯着人家白衣公子看个不停,“姑娘,我脸上有东西吗?”

    “啊,嗯。不不不,那个,多谢公子出手相救,请问公子是否姓宋?”

    宋词听她这么一问,心里也咯噔一声,事情没弄明白之前切不可轻举妄动,万一是这姑娘认错人了自己激动一番可不是自乱阵脚。

    忙敛了心神,“在下并不姓宋,不知姑娘可否退一步说话,我俩这姿势不太妥。”

    莫卿这才注意到自己还紧紧攥着人家的衣服,上好的绸缎都被攥出了褶子,还离人家那么近。

    太不矜持了,莫卿连忙退后几步,可眼神还是在宋词脸上瞟来瞟去搜寻答案。

    “姑娘回家后还是找个郎中看看吧,受此惊吓只怕郁结心中生了病。”宋词面色平静看向莫卿

    莫卿自觉失礼忙收回心神,“多谢公子关心,莫卿告辞。”

    看这人的说话作风也不像宋词,大概是自己认错了。莫卿福了福身转身回家去,“怎么会那么像,太像了。”莫卿边走边小声说道。

    江杨江柳虽奇怪跟在身后也未多话。

    看着莫卿离去的身影许久,宋词身边不知何时多了个人“少将军”

    “去查,这个莫卿是何来历。”

    “是,少将军。”

    “嗯。退下吧。”

    莫卿回到家后依旧魂不守舍,江杨江柳只道是自家小姐受了惊吓,休息一晚就好了,也没问,便帮忙更了衣就退下了。

    夜已深,大家累了一天都入睡了,莫卿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闭上眼睛全是今天那个白衣公子的身影,他明明那么像宋词,怎么会不是,还是说他不想承认。

    披了件外衣坐在院子里思考良久,抬头发现院儿里的梧桐何时竟开了呢,丝丝幽香沁入心田,算了,多思无益,还是早点歇了吧,莫卿裹了裹外衣,起身回屋去了。

    将军府也有个睡不着的人,望着天上的星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的日子。

    时日还长,若此生必相依,那便不需着急。

    正所谓“有缘者,终得见,不争朝夕,行在路上;无缘者,一时兴起,言语大行,空叹江湖。”

第14章 酸梅汁与知了猴(上)() 
一大早醒了,或许是昨晚心事郁结折腾了大半宿才睡得着,清早起来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开工了。莫卿看他们一个个儿忙的没空搭理自己,甚是无聊。

    对了,夏日解暑,冰镇酸梅汤,还开胃。说干就干。

    “江柳,江柳,快来。”

    “来了来了,小姐,何事吩咐江柳啊?”

    “我来问你啊,前两个月我在床上躺着的时候,托你们制的梅子放到哪里了?”

    “回小姐,收好了放柜子上了。”

    “好,对了,我问一句,咱家有没有山楂。”

    “有的啊,小姐忘了?去年的果子,晒干了也放在了柜子里了。”

    “还真忘了,你去把它们都取来。还得麻烦你去药铺跑一趟,去买些许甘草来,也大概只有那里有了。”

    “是,小姐。”

    “好,快去快回”

    “得嘞。”

    趁着江柳出门的空儿,莫卿把柜子里的山楂和梅子都取了出来,稍洗了下放在盆里备用。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莫卿看江柳还没回来,就想去前厅看看,正准备抬脚。

    “小姐,小姐,我回来了。真是好热的天儿。”

    “等下子就给你好好解解暑。”

    “不知道小姐又有了什么新鲜玩意儿呢。”

    “等下就知道了。”

    将乌梅,山楂,甘草3:2:1的比例放入盛满水的锅中,大火烧开。

    煮开后转小火熬制四十分。

    莫卿揭开锅盖味道已出,还可以,尝了一下还可以,加了少许白糖,淋了几勺蜂蜜,放凉。若是有冰糖就好了,先凑活着吧。

    “江柳,等下把这个汤分到罐子里,放在井里冰着。”

    “是,小姐。”

    “不过,这是何物啊?闻着清香”

    “酸梅汤,熬给你们解暑的。”

    “真的吗,小姐太厉害了。”

    “好了好了,等下尝尝。”

    (酸梅汤古来即为上好的夏日饮品。清代经御膳房改进成为宫廷御用饮品,所谓“士贡梅煎”即是。因其除热送凉,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后来传入民间,于是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随处可见卖酸梅汤的摊贩。摊上插一根月牙戟表示夜间熬得,挂一幅写着“冰镇热水酸梅汤”的牌子。摊主手持一对小青铜碗,不时敲击发出铮铮之声。路人大有望梅已自解渴,闻声已自清凉之感。一碗下肚,暑气全消。南宋武林旧事中所说的“卤梅水”,也是类似酸梅汤的一种清凉饮料。我们喝到的酸梅汤是清宫御膳房为皇帝制作的消暑解渴饮料,后来流传到民间。它比西欧传入我国的汽水要早150年。)北京城制作酸梅汤为琉璃厂的信远斋最为有名,半夜里熬得后,放在白地青花的大瓷缸里,镇在老式绿漆的大冰桶里,到第二天上午出售时,酸梅汤就冰凉振齿了。这里的酸梅汤每年自端午节起到中元节止,只卖70天,每天只卖两缸,卖完为止。

    夏日饮品,可以缺了可乐,七喜,雪碧,唯独不能缺少酸梅汤。

    思绪至此,莫卿也情不自禁开口“江柳,你们可有福气啊。”

    江柳小丫头并不解自己小姐话中深意,自顾自的表达感情“自打进了江府,江柳就知道自己是个有福之人呢。”

    “你啊,就你,天天儿小嘴巴抹了蜜的会说。”

    “谢小姐夸奖。”

    “行啦,去给你姐他们帮帮忙吧,我先回屋去了。”

    “是,小姐。”

    午后小憩,醒来天刚刚擦黑,虽说晚风清凉,却也有种莫名的压抑感,很是沉重。

    怕是要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