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她也不便出去接客,梓修是新科状元,这庆宴又是为他举办的,他自己去接客也不太合适。
算来算去,就只有江靖轩这个女婿出马,正好江靖轩的亲戚几乎都是萧家的亲戚,他自小又在萧家长大,在萧家亲戚的眼里,他和萧家人也差不多,由他出面,并不算失礼。
江靖轩来到林家的时候,林秀才夫妇刚吃过早饭不久,正在院中走动消食,听得梓修来报,萧楠顺利产下麟儿,两老自是大喜过望,王氏连忙准备好喜礼,让大舅母送到江家,至于江靖轩,在林家报完喜后,马上还要赶到嵩县去。
靖轩来到鸿威镖局的时候,宋家只有宋裘飞在家,宋翔远出镖了,吴氏则有事回了娘家,宋浩庭在外就任,林芷和他一同在任上,吴氏的小儿子则在洛阳书院求学,宋裘飞听说萧楠顺利产子,自然也是喜出望外,他一个大男人,喜礼什么的不太会整,直接将自己早已备好的一条长命锁交给了江靖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百一十九章、舅甥同庆(下)
至于宋秋熠,他远在洛阳,江靖轩抽不出时间亲自去报喜,只能飞鸽传书给他发了两封请贴,一为自家儿子的洗三请贴,一为梓修的庆功请贴,以宋秋熠对萧楠姐弟的重视,孩子的洗三酒和梓修的金榜题名宴他定然都不会错过。
除了宋家人之外,江靖轩还给镖局同僚和自己在外面结识的几江湖朋友都发了请贴,江、萧两家要摆七天流水宴,桑榆村有四百余口,江家村有三百多人,每桌按十人计,一餐就有七十多桌,江靖轩开始担心青孚镇的酒楼承接不下这么大规模的宴席,有心将宴席交给嵩县的《客似云来》大酒楼承办。
后转念一想,自己到底是青孚镇人,若在青孚镇的地盘摆宴,却请县里的酒楼来承办,必然会惹本镇诸人的不喜,江靖轩虽和萧楠一般,不怎么在意别人的看法,但他们必竟长期要在青孚镇生活的,能不得罪人的时候,还是尽量不要得罪人为好。
为此,思量再三,他最后将两村的宴席分别包给青孚镇的《悦丰楼》和《知味斋》,并一再与对方言明了自己的要求,若他们的厨子水平不够,食材不足的,他们自然会去想办法。
连续七天,每天数十桌的宴席,这不算小生意,再加上萧、江两家在青孚镇的地位,接了单的《悦丰楼》和《知味斋》不敢有丝毫怠慢,一个个使出浑身招数,食材不够的外地去采购,厨子不足的,外地去请,这席宴不仅要办得让主家满意,同时也不能让自己被另一家给比了下去……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四月十九,江家从早饭后开始,就不断有客人进门,时近巳时末的时候,宋家的人过来了,随着宋家人一同过来的,还有一个江靖轩怎么也没料到的客人,此人便是江靖轩在杭州城与之一见如故,结为好友的杭州县尊王守谦。
王守谦去年在杭州的任期满,今年刚被调到洛阳任六品知事,也不知他从哪里得知江靖轩得子一事,未得请贴,竟提前一日找到宋秋熠,与他一同从洛阳赶了回来,江靖轩陡然看到他,当真是既惊又喜,他一步来到王守谦身前,脱口道了一句:“王兄,你,你怎么过来了?”
“怎么,江老弟不欢迎我?”王守谦双眉一扬,佯装不满的朝他瞪了过来。
“哈哈,哪里,哪里,靖轩实在没想到远在杭州的王兄你会从天而降,这份惊喜来得太大了些,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师公,师伯,师叔,王兄,里面请,里面请。”江靖轩被他这么一瞪,很快回过神来,口中哈哈大笑着在王守谦肩上拍了一掌,将一众人等迎了进来。
宋家人到后不久,林家人也来了,按理,林家就在青孚镇,他们应该会比宋家早到,只是今天情况有些特别,今个儿一大早,前些日子特意跑回来要林秀才与萧家断绝关系的卫氏又回来了,她的夫君林泽煜去年好不容易升了一级,成了从六品的州官,她本该得意,哪知只想避个祸不仅得罪了公婆不说,还得罪了已经高中状元外甥。
为此,自从卫氏听到萧梓修无罪释放,衣锦还乡之后,就坐不住了,她在家思来想去,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跑了回来,想随林秀才夫妇来萧楠家送个礼,希望能将之前的事给揭过去,林秀才自然不允,他见卫氏一再纠缠不清,大怒之下要动家法,这才把卫氏给吓走,正是因为折腾了这么一番,林秀才他们才来得迟了些。
靖轩见两老过来的时候,脸上气色有些不太好,鉴于当前情况不合适发问,只能将两老引到林氏那边,由她招唿,除了接到请贴的客人之外,青孚镇的士绅,千门的人,还有与江靖轩交情不错的江湖豪客,这些没接到请贴,但知道这个消息的人都来了,不算江家村的人,仅是宾客,就足有二十桌左右,江家村的村民瞧着萧楠家的盛况,心头一时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厉长青与罗八过来的时候,萧楠从屋内走了出来,与他们见了个礼,这两人在千门位高权重,尤其是厉长青,除了萧楠之外,他和这里的所有人都不熟,若萧楠不出来见个面,实在失礼,不过萧楠生孩子才三天,实在不便在外多呆,她只和两人见了个面,说了两句话就回了房。
正午时分,客人差不多来齐,外面阳光正好的时候,萧楠的儿子被人从屋内抱了出来,由梓修这个状元舅舅亲自为他梳洗,林秀才和宋裘飞在一旁凑趣:“小子,你洗三能由新科状元的舅舅亲自动手,日后可不能丢你舅舅的脸啊!”
“肯定不会,这娃日后定能像他舅舅一样,也给家里捧个状元回来。”两老话音一落,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罗八就跟着起哄……梓修没什么照顾婴儿的经验,不过在林秀才和宋裘飞的帮忙下,还是瞌瞌碰碰的给奶娃洗完了头和澡,这季节不冷,又在太阳底下,倒也不怕着凉。
孩子洗完头澡之后,接下来就是取名,孩子的名字,一般情况多由祖父来起,若祖父不在,外祖也行,问题是这个孩子的祖父不在,外祖也不在,倒是有个新科状元的舅舅,于是,这取名的活自然就落到梓修身上,梓修也不推迟,他略一沉吟,开口道:“怀瑾握瑜,贫恶不知所示兮,这孩子就取名为怀瑜罢。”
“怀瑜,江怀愉,好,这名字好!”林秀才口中低念了几句,随即拍手叫好,名字是状元公起的,孩子的曾外祖也在拍案叫好,周围的人自是不会不给面子,就这样,江家大公子的名字正式诞生了,江怀瑜。
孩子洗完了澡,取好了名,午宴就开始了,穿戴整齐的小怀瑜被梓修这个状元舅舅抱着在各桌之间转了一圈,也不知收了多少红包礼物,由于客人太多,转了十多桌后,这孩子已在梓修怀里唿唿睡去,这小家伙甚是可爱乖巧,他除了刚被放进澡盆的时候哭了几声,接下来一路都瞪着漆熘的大眼,好奇的四下转动着……
当日晚上,远道而来的客人多在江家留宿,因为第二日,就是新科状元萧梓修的金榜题名宴,对萧家姐弟关系不是那么了解的客人面对这种安排,心头颇为惊讶,他们想不到新科状元对自家外甥竟然宠到这程度,洗三当日亲自动手为孩子洗头洗澡不说,就连自己的金榜题名宴都排在外甥后面,刚刚出生三天的小怀瑜,就这样成了整个青孚镇的名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百二十章、硝烟骤起
小怀瑜和其舅梓修的金榜题名宴直到结束,赵祯也没露面,四月二十日傍晚,靖轩从萧家回来后,萧楠有些不安的对江靖轩道了一句:“靖轩,你说小祯在京城,会不会遇到了什么麻烦?”以赵祯对萧家的感情,若走得开,他不可能不赶过来参加小怀瑜和梓修的庆宴。
“他毕竟是王爷,行事不比咱们普通老百姓随意,许是被什么事给绊住了,你,莫要担心。”江靖轩闻声微微顿了一顿,温言安抚了一句。
萧楠没有再言,心里却莫明染上了一层阴影,江阁老突然出手,让梓修无罪开释,从真宗所站的角度来讲,算是当面给了他一个耳光,而梓修与赵祯关系非比寻常,在皇帝眼中,萧梓修就是赵祯的娘家,是他的直系势力,萧家愈是壮大,赵祯的势力就越大,而江阁老又在这个时候光明正大的站出来挺梓修……
不过萧楠的这种顾虑没持续多久,却被一件陡然发生,波及全国和大事给打断了,天禧三年(公元1021年)五月初一,小怀瑜和梓修舅甥俩的流水宴结束的第五日,一道急诏快马加鞭来到了桑榆村,传诏的人并非内侍,而是兵部的传诏官。
传诏官来到萧家之后,立即拿出圣诣宣读:“敕辽突然联合党项等十数个少数名族,集五十万铁骑,朝我燕云之地发起勐攻,现燕云八州皆然告急,硝烟骤起,自即日起,本朝文武百官的假期一律取消,不在京者立即返京待命,不得有误!”(备注,之影亦不知宋朝的圣旨是怎么的写的,只能表达的一下大概书面意思,请诸位大侠不必以真正的圣旨来做参考。)
“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梓修和李三郎闻声皆大吃一惊,他们接过圣旨的之后,下意识开口问了一句。
“三日前,事情紧急,没有时间多寒暄,两位大人,收拾一下,即刻随我入京罢。”传诣官是两名七品武官,两人都是李三郎的熟人,自然不会为难他们,眼见两人问话,顺口答了一句,末了,还不忘提醒他们赶紧收拾行礼,准备起程,这种圣旨,是片刻也不能延误的。
梓修和李三郎微吸了口气,没有再多问,返身入屋收拾行礼,他们骤然听到这个消息惊愕之余,紧接而来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愤怒,宋这些年来,发展极为迅勐,不仅国库丰盈,兵强马壮,民间百姓亦安居乐业,政法清明,全国百姓对国家有极大的归属感和荣耀感,辽人突然在这个时候朝大宋发起进攻,即便是普通的百姓知道,也会愤怒之极,更别提像梓修和李三郎这种血气方刚的有为青年。
林氏听到这个消息,心头却是骤然一紧,要打仗了,儿子虽是文状元,可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被派往战争之地,不过她到底不是目不识丁的愚妇,心里虽然担心之极,却也知道这个时候,绝不能拖儿子的后退,她除了默默帮梓修收拾行囊之外,什么也话没说。
“三郎,你说这辽人这是在发什么疯?怎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朝我们发起进攻?”梓修眼见母亲在帮自己收拾行礼,他干脆停下手,走到一旁,与已经装好自己衣服的李三郎聊天。
“谁知道呢,以前我听你姐姐说过,她说这耶律隆绪绝非等闲之辈,当年幽州之乱的时候,他没有趋机与我们开战,只不过是时机不对,一旦他全面掌控了辽国大权,统一了草原各大部落,辽与我大宋,定然有一场大战,如今看来,她的话果然是灵验了。”李三郎一脸凝重的开口,相对梓修,李三郎对辽人的了解要多一些,八年前,他曾随李佑一同赴过幽州,那时候,仗虽没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