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朵来了。快过来。”见到七朵。郑婉如面上的笑容立马温柔的漾开。
七朵笑着走过去。
只是走近后发现。歇了几日未见,郑婉如倒清减了一些。
“伯母,您怎么好像瘦了些?这是怎么了?”七朵忙拧了眉,关心的问。
“没事,前两日天闷,贪了凉,身子有些不适,饭量少了点儿。自然就瘦了点儿,如今好了,不用担心。”郑婉如温婉的笑着说。
七朵怕她有事隐瞒,扭头看李嫂。
李嫂点头,“七姑娘,你放心吧,夫人说得全是实话。前些日子受了凉有些发热,我请了郎中来看过,吃了几贴药,如今好了。我本想告诉七姑娘你。是夫人不让,说你家中忙得很。不想让你担心的。”
七朵见李嫂神情自然,不像说假话的样子,这才放了心。
但心里却有些愧疚,伯母对自己这般好,可她生病时,自己却不能随伺左右,真是亏心。
幸好伯母只是伤风感冒,没什么大事。
“伯母,您这就是见外了,我有什么难处随时来找您,可您身子不舒服,却不告诉我。不过,也怨我,最近忙了点儿,就忘了来看您,不然也不会不知您生病一事。”七朵红着眼睛说。
郑婉如知道七朵是真心的关心自己,心里十分欣慰。
搂了七朵的肩,轻抚她的头发,柔声道,“傻丫头,我只是染了点儿风寒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儿,难道非要嚷得全村人都知道嘛。再说了,我这不是还有李嫂在嘛,放心吧,要是需要你时,我肯定会让李嫂去找你的。”
七朵点点头。
郑婉如带着七朵进房间坐下。
李嫂笑嘻嘻的端了热茶和点心过来奉上。
七朵将这段日子所做的事儿对郑婉如说了说。
郑婉如认真听着,有时点头欣慰的笑,有时拧眉为她担心,有时为她高兴。
“七朵,你们家如今置下这样大的产业可不容易,这摊子铺得有些大,这管理上可得不能松懈,否则会前功尽弃啊。还有后面如何发展,你也要想得周全才好,可不能有什么差池。”郑婉如认真的说。
“嗯嗯,伯母,我知道的。”七朵也郑重的点头。
的确不能松懈马虎,创业容易守业难啊。
将摊子铺大容易,可要让所有的摊子都能真正生出金子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好,还是那句话,要是有难处,就来告诉伯母。”郑婉如微笑着点头。
“嗯,一定的。”七朵眯眼笑,“对了,伯母,如果我这鱼鸭混养能成功的话,到时您也将家里那口塘改成鱼塘,好不好?”
眼下自己家的鱼鸭混养才开始,不一定能百分百保证成功,当然不敢让伯母跟在后面试。
只有等到成功后,真正有了经验,这样才不会让伯母吃亏。
郑婉如眸子亮了亮,这是个好主意,当下点头答应了,反正家中的塘空着也是空着,用来养些鱼倒也不错。
“对了,七朵,你来得倒正好,有件事儿正想与你说说。这几日你不来,我也准备去找你呢。”郑婉如笑着转了话题。
“哦,伯母,什么事,您快说说看。”七朵笑着坐下身体。
“事儿呢倒是件好事,康夫人前些日子来找过我,托我保媒呢。”郑婉如抿唇笑。
保媒?
七朵眼睛亮了亮,难道是为大姐?
“伯母,您细细给我说说好不好?”七朵有些着急,大姐的亲事一波三折,真心希望她能找到温馨美满的归宿。
郑婉如将事情经过说了说。
前几天康夫人又来找她,自然是为康进和二霞的事儿。
康进对二霞十分满意,这些日子为了多见二霞,他特意每回只拉两百斤藕,就是为了寻借口来七朵家。
康夫人本来早就想来七朵家提亲,只是知道她家最近比较忙,所以一直按着耐心等,等春耕一结束,立马就来求了郑婉如。
郑婉如因生病耽搁了两天,今天特意提起。
“呵呵,这件事按理来说,是该对你母亲说的。只是我细致想想,万一你母亲并不看好康少爷,可她因着康夫人的关系,迫不得已而答应这门亲事,这样一来,倒是强人所难。
姻缘应该是美好的,应该要得到双方父母亲真心祝福的,这样的婚姻才是幸福美满的。所以,我不敢贸然开口。
七朵,你回去莫对你母亲说这件事,而是从侧面探探你母亲对康少爷的看法,如果她也觉得康少爷与二霞相配的话,那你立马过来告诉我,我正式上门为康少爷提亲。”郑婉如说。
哇哇,康家终于上门来提亲了,真是太好了。
七朵十分高兴,对康进,她是看好的。
立马辞了郑婉如,兴奋的往回赶。(未完待续。。)
第213章:话中有话
雨已经住了,谭家庄像被洗过一样,清爽干净,树叶格外碧绿。
看着满眼的绿色,七朵只觉心情畅快。
经过谭家大院门口时,只见三郎与几个年轻人迎面走过来,大家手上都拿鱼网之类的东西。
几个年轻人都是村里人,年纪与三郎差不多。
“三哥,这们是干嘛去啦?”七朵笑嘻嘻的唤了。
“七妹,从沈夫人家回来呢,我们去逮鱼喽。”三郎笑眯眯的应着,见七朵行来的方向,就猜到她去了沈家。
七朵笑着点头称是。
其他人也与七朵打过招呼,然后各自回家了。
三郎立马放下手中的鱼网,伸手去取背上的鱼篓,“七妹,今儿收获不小,见到你正好,拿两条鱼回去,省得我送去。”
鱼篓取下来放在地上,活蹦乱跳的鱼儿映入七朵的眼帘。
多的是鲫鱼,五六两一条的样子,还真是不少。
“哟,三哥,你还真行啊。不过,你下回逮鱼可得叫上我呀。”七朵笑着打趣,真别说,下雨天去水沟里抓鱼,她还真是感兴趣呢。
想当年还在读书时,暑假里,要是逢上雨水少的年头,常有塘要干涸。
趁着塘还未完全干枯之时,村子里会组织人将塘里的鱼儿给捕上来。等到村子里的捕鱼结束后,就会有很多小子拿着自制的摊网去塘中捞那漏网之鱼。
而每次都少不了她活泼的身影,除了下河捕鱼外,像在泥巴里挖泥鳅。晚上下田抓黄鳝。她都参与其中。
当年虽然被人背后称为假小子。也有人说过一些难听的话,说自己不像个女孩子模样。可如今想起来,当年与小伙伴们一起快乐玩耍的日子,最是快乐,最是难忘的,更是值得珍藏一辈子的。
所以现在看到三郎抓鱼,不由有些心里痒痒的,还真想去大显身手一把呢。
“嗨。你不早说。行,下回一定喊上你。”三郎爽快的应了。
自从上回卖藕之后,三郎与七朵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一层。
对七朵,他由最初的不在意,到后面的眼睛一亮,再到现在的敬佩,是心服口服的佩服。
同时,他很感激七朵一家没有因谭德银夫妇做过的那些事而不搭理他,反而给了他赚钱的机会。
此次卖藕赚得银子,他只交了一半给杨氏。剩下的可都自己藏了起来。
跟在谭德银后面做了这些年的法事,虽然也能挣些钱。但总感觉不是长久之计。
以前羡慕王红雷,认为在衙门里当差比较好,有稳定的收入,别人看自己的眼神充满着敬畏,该有多威风。可现在看七朵家做生意,他也动了做生意的念头。
在衙门当差拿的是别人的钱,要受人管制,得看县太爷的脸色行色。而做生意靠得是自己的本事,每得一文钱都有种特别的成就感,这是他卖藕时的深切体会。
“好嘞,说定了啊。”七朵笑。
“一定,对了,七妹,下回要是再有像卖藕一样的活计,你可别忘了我呀。”三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怎么,三哥你想做生意?”七朵像看出他的心思一样,认真问。
“嘿嘿,也不是说想做生意,只是上回卖藕感觉挺有意思的,不但可以四处跑,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三郎也不否认。
七朵点点头,她一直认为三郎十分有做生意的天赋,要是能在此道上发展,说不定还真能闯些名堂出来。
“三哥,眼下就有一桩生意,不过,要像卖藕一样赚钱那是肯定不成的,你愿不愿意去做?”七朵认真想了想后,问。
“什么生意,说来听听,我知道不可能任何生意都能赚很多钱的,只要能赚钱我就做。”三郎十分肯定的答。
“嗯,好,就是豆芽生意。”七朵点头。
发豆芽之初是想将它们发扬光大的,只是后来忽然有了藕,将所有重心都转移到藕上去了,倒将豆芽给放了下来,每次只是发一些管着悦客来和春风得意楼来用。
最近倒座屋里的藕全都卖了出去,豆芽就多发了一些,让康家顺便帮忙代卖,但总的来说,豆芽还未走近千家万户,还不为人所知。
一斤豆芽赚得是少,若一天能卖个上千斤上万斤呢,那不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吗?
只要做得好,这并非没有不可能呀。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自己本来就没指望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细水长流才是幸福。
“七妹,你等我一会儿,我将渔网送回去,正好这鱼你也没带东西不好拿,我回家拿个篮子。豆芽这事,咱们去你家里仔细来说说。”三郎一听,立马动了心思。
七朵眯着眼睛点头答应了。
如果三郎真有本事将豆芽给推销出去,那家里可要扩大产地来生产豆芽喽。
扩大产地,她就想到酱坊那片地基。
谭家当年的酱坊规模虽然不小,但要是从长远的发展来考虑,这片地基还是稍显小了点儿,看来得将四周的荒地给买下来。
嗯,这事宜早不宜迟,等会儿回去就和爹娘商量商量。
片刻之间的功夫,她又有了新的决定。
三郎很快提着小篮子从谭家大院出来,里面有五六尾鲫鱼。
七朵也没和他客气,两人闲聊着往家里走去。
走到七朵家门口,三郎当先进了院子,她正准备进去时,身后传来马车停止的声音。
扭头看去,马车很眼熟,好像是温修宜的马车。
呃,他来做什么?
七朵微愣了下。
“小七。”在她愣神之时。一身青衫的温修宜已从马车出来。带着浅浅笑容走了过来。
“温公子。”七朵客气的唤。
本来是想问一声‘你怎么来了’。只是好像不太礼貌,只得咽了下去。
温修宜浅笑道,“今日下雨,忽然十分想念你做得飞饼,这,就来了。”
七朵有些汗,这人还真是吃货,为了一个飞饼。竟然冒雨从县城赶来,真是少有。
不过,她想起什么来,不解的问,“温公子,你想吃飞饼,美食城就有呀,我教了方师傅做呀。”
温修宜看着七朵,如墨般的眸子轻眯了眯,“味道不对。”
七朵抿了抿唇。总觉着这人话中有话。
不过,他对六郎有救命之恩。又帮过自己家不少,自是无法拒绝这简单的要求。
“温公子,请。”七朵对着门内做了个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