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昆仑山中也有一些仙家散修,但是又有谁会理会一个不被圣人接见的人族凡人。顾及到他是大禹的子嗣,散修们也不为难他,就任由他在昆仑山边缘流浪。
“你就是启~?”突然一声稚嫩的仙童声音响起,圣人的道童‘珊瑚女童’出现在昆仑山外。
“不错,敢问仙童是?”夏启丢下刚刚寻找的食物,赶紧拜下。
“老爷正在守护夫人,怎么可能有时间见你。你这大禹的儿子也太不聪明了。”
“小仙子可是山中圣人的道童?还望仙子救我,带我见一见圣人。”
“哼,你这人好会纠缠。要不是吾想到你父乃是龟灵的弟子,还与我们仙道有一些渊源,才不会出来见你。圣人不见你,
就连我自己都知道靠人不如靠自己,你人族不是一直流传着老爷留下的一句“君子以自强不息。”么?
吾见你在昆仑山外也是荒废时间,就从藏经阁中取来了一本讲解治理、政权的书册交于你,你要是有信心就自己学一些能力然后回到人族重新努力,凭自己的真才实学战胜那伯益,这样也能证明你说的皋陶传伯益是错误的。”珊瑚童子皱鼻子道。
说完珊瑚童子就拍拍手离开了,在启面前丢下一册竹简,里面自然有王明神游它界关于一些国度、国家政权的见闻和见解。
山上的王明也无奈,情不自禁的笑笑。本来想要看看这‘国’的概念从何而来的,自己避而不见这个夏启。可是在童子珊瑚在藏书阁中拿一本从来不会翻看的政治权术类典籍的时候王明就心生预感,却不想还真是如此,这‘夏国’的设立根源最后还是起源自己这里。
夏启找到昆仑山,就是天意使然。
王明并没有阻止一切,他自语道,“也罢,及时夏启不从自己这里学到这方面的知识,在天地意志的大势趋势下还会从别的地方领会或想到这种称谓、政权说法。”一切都是人族继续发展下去的结果。
此刻西王母在异界还正在试炼正好的时候,西王母与三位异域混沌中的圣人相互争锋。
话说夏启得到了昆仑山中仙童给他的仙书后,他阅读后大呼‘神书’,“大智慧”。也只有昆仑山中的圣人才能著出这样的大作,将人心、权利、一个大势力解析的这般清楚,还从中得出了许多民生、政权转变为另外一种形式、结构的定义,当真让夏启读后心生出种种领悟,一点也不在担心害怕那伯益。
启不用收拾东西就独自带着壮志离去,他心中已经生出对伯益的报复之心,决定回人族后一定苦心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将伯益杀死。
人族中有许多部落,有一部分部落原本就是反对皋陶传位伯益的,还有少许原本就追随启的部落,以及当年大禹留下的忠实追随者的部落,这些部落都是启拉拢的对象。
在人族境内还有许多散修、能人道场,启宣扬自己是大禹儿子的身份,根源上与仙道和昆仑山有一些关系,甚至启在逃到昆仑山中得到了活命的机会,还得到昆仑山中仙童赐予书册。启知道他的出身是很大的依仗,所以故意宣扬,以此结交仙家修士。
不久,夏启就聚拢出了大军,他做到了在人族中自守自立,就连伯益也奈何不得他。
再不久,来自西方二圣传下的道统门人也选择了支持启,启在人族中威望大涨。启善于权术,懂得把握军队和拉拢人心,将自己领地内治理的也不错,跟随他的部落族人最终都愿意追随他。
最终,夏启用军队攻入了蒲扳,将伯益杀死,启在阳城提出了‘国’的口号,建立了人族中第一个一统的国度,以‘夏’为国号,称为夏国,自己也自称为‘夏启’。
支持夏建国的有许多散修,这些修士有山精野怪、有人族流浪之人,也有散落在外的人类散客。其中有几个强大的散修很受夏启器重,为夏国建国之后的守护重要力量。
夏启又一次问这几人,“诸位乃是山野之中散修,没有出身来历。吾知这洪荒天地中万修可分为仙、佛、神、巫、妖、魔几类,几位长老属于哪一道修行?”
这些散修闻言也感到疑惑,不知夏启为何突然问出这样的话。不过他们没有多思考就纷纷道,“吾等修的都是三皇五帝时诸教流传在外的典籍、功法。不过要论归为一类,吾等却都要算作仙道一脉。自古以来仙道流传最广,也很悠久,各教之中也只有仙道中可见吾等各类相仿仙修。另外吾等都修炼先天道体,所以算起来都称得上仙道在洪荒中的蝼蚁拥随之人。”
“确实如此,吾修炼先天道体成为人形,然后又得西方舍利小片经文,仙道中传说有仙佛一脉旁支,所以我应该算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行。”
“不错,吾修炼的是早年仙庭遗落在外的战兵策,此乃仙庭散落道统,我也算是起源自这一位圣人道统。”
夏启听后,点头说,“哦,我明白了。”在夏启听来,几位圣人中最厉害的还是人族圣父全真始祖圣人,几位圣人传下道统数仙道普及最广。
而且他也是从昆仑山中得到过机缘,他知道父亲当年受昆仑山中仙人教导,自己早年四处宣扬借昆仑山的威名,而今算来自己与昆仑山中的圣人也是关系不小。看来今后还是要多尊敬、供奉敬拜一些昆仑山中的圣父。
夏启建国后一改禅让制度,改为了父子传承人主之位,敬奉人族圣父、礼拜洪荒中的各方圣人、圣贤。夏国传国一共一十四世,人族中的制度发生了变化,文明繁荣也让天地中的各方大能耳目一新。
大能们对于夏启能够成为人主也不再轻视,夏启能够成功,也有自己的不俗之处。
另外在夏国传承的数百年中,一些与人族没有矛盾的势力、道统也在人族中迅速传教,如佛教、神道在人族中发展都很不错,被人族各部落上层人士奉为上宾、仙贵。接引、准提二人的佛道经文现在还是‘小乘佛道’,讲究自我修炼、度化自我,还没有后来‘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说法,所以西方二圣虽将佛道功法、敬意传入人族中,也只是修炼之人自己明白其中奥妙。另外,就连巫族的一些巫术道统也在人族中一些贫弱部落流传,十分流行,对于人类战胜当下蛮荒的环境还很有用。神道神灵也受到人族祭拜,仙道流传广泛,仙道更被人族奉为根源。种种教统流传,这就是夏国人族数百年中的各教转变。
到了第十四世,夏国国君夏桀残暴无比,夏桀不得人心,被商汤率领自己部落的军队,联合其他部落一起杀害。、商汤是喾的后代,而喾是五帝中的第三帝。
当年在昆仑山中王明立下三皇五帝的时候,说道类似的话,‘第三任帝王无人教导,可暂且压下。到时此功德归为何方,全屏各方本事。’后来因为西王母与后土争执轩辕人皇的事情发生,王明也就不再管第三任帝王的事情,其他几位圣人顾忌相互之间的联盟和昆仑山中王明突兀表现出的可比道祖的实力,最终致使喾无人支持和教导,乃是三皇五帝中唯一一位单凭自身本事成就帝位之人。
而今喾的后人商汤成立新的王朝,商朝特殊,今后却又不与哪一方圣人有特殊联系,也是命数使然。
第103章 佛门传经,谋算弟子()
夏灭商继,人族发展到了第二个王朝时,整个种族中的修炼界已经十分繁荣,散修众多,人妖混杂,一些名山洞府都被散修中的高人、有跟脚的俊杰占据。
当今的形式与正统的洪荒还不同,几个圣位名额都发生了变化。西方的接引、准提两位圣人为了弘扬他二人的佛道,搜集洪荒中的气运,在不可敌过仙道圣人的情况下另择他途。两人想到了将自家的‘佛门’真传功法外泄、扩散流传的方法增加佛门流传,增加佛道在洪荒中占据的气运份额,暗中搜刮一些洪荒中的修炼资质强大之辈,并且还能影响洪荒中广为众多的散修数量。
洪荒四部洲中许多散修近年都见识过圣人著传的佛门修炼经文。接引、准提二人开创八百佛道旁门,门门都十分精湛、奥妙。
商朝中许多散修自认为是修仙的,追逐的是仙道。佛门功法流传,这是仙佛两道之争。商朝中的神道隐晦不争的事实下,造成的就是散修界中仙佛两道气运的竞争。
本来只是一些不得圣人王明和仙道嫡传正式认可的散修暗自修炼佛门功法,后来佛门功法因为其自身的优越性和特点受到一时追捧,风靡散修群中。再后来,一个来自东海青帝仙庭的外门弟子的金仙也道心萌动,心智丧失的也修炼了一篇“金檀功德真经”,这是从散修界中十分不容易得到的真传佛门大法。这一位外门弟子不久就背叛了师门,受佛法蛊惑,为了给佛门立功得到佛陀指点,先私自诱惑第二位同门好友修炼佛法,后又带着同门道友拜访准提圣人。
在阳城附近的山岗上,准提圣人在这里装作一名道人隐居。准提道人的‘七妙宝树’变化作婆娑神树长在山中隐匿这里发生的一切。他已经与接引圣人掩盖了天机,不让昆仑山中精修闭关的王明觉察到仙道中有一外门弟子叛教。
仙道外门弟子青宇道人与精牙仙两人再次来拜见无名小山中的佛门圣人,听其讲经。准提圣人道,“道友无需担心,仙道人数众多,你二人并不显眼。及时被东华圣人发现了,吾也必能护你二人周全。”
青宇道人满腹担忧,瞪大眼迟疑道,“圣人可能将吾二人现在就带去须弥山。”
“暂且还不行,仅仅你二人却不够让吾与师兄二人冒险得罪东华圣人啊。”准提圣人带着一丝揶揄和贪婪,轻轻的道。
青宇道人心中预感很不好,他很担心,仙佛双修被发现后很有可能会受到师门师长的严厉惩罚,此乃判师叛教的大事,可是准提圣人又不愿现在就带两人返回须弥山。
精牙仙近日修为进步了一阶,十分自信,正被佛法迷花了眼,一点也不害怕。
两位金仙偷偷摸摸离开无名小山,悄悄返回东海。
这一日,从青帝仙庭三十三重天飞落下,往昆仑山方向振翅飞去的孔宣道人从空中划过,恰巧俯瞰瞧见了远方归来的精牙仙、青宇道人两人。孔宣道人乃是准圣高手,深受王明的造就,其凭借一身神通在战力可直追来牌准圣大能,这两人既入他眼,两人身体中掩藏的佛门功法和气息自然躲不过孔宣道人敏感的感应。
空中飞进的孔宣双眼金目闪闭,双眼中滚动金光灵心,这两人身上被圣人遮掩的淡淡佛门光泽再清晰不过。孔宣又认出两人乃是仙庭圣地中上万外门弟子中的一员,孔宣道人当即就敏感想到了可能有问题,又暗暗推演天机却发现两人近来的讯息没有任何问题,孔宣道人更加惊心怀疑是西方二圣搞的鬼。
“哼,”孔宣一对鸟眼冰冷,并不作停留,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现,保持速度的继续朝昆仑山飞去。
下方沿海山中两位真仙一直待孔宣道人的纵光远离后,两人才面色猛的变化,心中惊骇,又有劫后余庆之情。两人赶紧心虚的返回东海中,回去后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现。
降落昆仑山中,化作华服道人的孔宣立刻疾步拜见玉山大殿中精居的父神,孔宣将自